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6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李嗣昭,本姓韩氏。太祖[注]出猎,至其家,见其林中郁郁有气,甚异之,召其父问焉。父言家适生儿,太祖因以金帛而取之,命其弟克柔养以为子。更名嗣昭。天复元年,梁破河中,取晋、绛、慈、隰,大举击晋,围太原。嗣昭日以精骑出击梁兵,会大雨,梁军解去。进攻蒲县。梁朱友宁以兵十万迎击之,嗣昭等败走,友宁追之,晋遣李存信率兵迎嗣昭,存信又败。梁军遂围太原,而慈、隰、汾州复入于梁。太祖大恐,谋走云州,李存信等劝太祖奔于契丹,嗣昭力争以为不可,赖刘太妃亦言之,乃止。嗣昭昼夜出奇兵击梁军,梁军解去,嗣昭复取汾、燕、隰。于此时,嗣昭力战之功为多。天祐三年与周德威攻梁潞州降丁会以嗣昭为昭义军节度使。梁筑夹城以围之。梁太祖尝遣人招降嗣昭,嗣昭斩其使者,闭城拒守,逾年,庄宗始攻破夹城。嗣昭完缉兵民,抚养甚有恩意。梁、晋战胡柳,晋军败。庄宗惧,欲收兵还临濮,嗣昭曰:“梁军已胜,旦暮思归。吾若收军,使彼休息,整而复出,何以当之?宜以精骑挠之,因其劳乏,可以胜也。”庄宗然之。十九年,从庄宗击契丹于望都。是时,晋遣阎宝攻张文礼于镇州,宝为镇人所败,乃以嗣昭代之。镇兵出掠九门,嗣昭以奇兵击之,镇军尽,馀三人匿破垣中,嗣昭驰马射之,反为贼射中脑,拔矢于脑,还营而卒。

(选自《新五代史·李嗣昭传》,有删改)

文本二:

嗣昭子继韬,少狡捻无赖,及长,谋叛,与梁通盟。及庄宗平河南,继韬惶恐,计无所出。乃贵银数万两,随母杨氏诣阙,冀以赂免。庄宗不听,事泄,斩于天津桥。

史臣曰:嗣昭以精悍勤劳,佐经纶之业,终没于王事,得以为忠。然其后嗣皆不免于刑戮者,何也?盖货殖无穷,多财累愚故也。抑苟能以清白遗子孙,安有斯祸哉?

(选自《旧五代史·李嗣昭传》,有删改)

【注】太祖,指晋王李克用。

【小题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天A祐B三C年D与E周F德G威H攻I梁J潞K州L降M丁N会O以P嗣Q昭R为S昭T义U军V节W度X使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遗,指赠送,与《过秦论》中“蒙故业,因遗策”的“遗”字意思不相同
B.因,指趁机,与《苏武传》中“欲因此时降武”的“因”字意思相同。
C.且,指将要,与词语“且行且歌”的“且”字意思不相同。
D.不听指不答应,“听”与《陈情表》中“听臣微志”的“听”字意思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嗣昭趁着天降大雨的好时机,趁敌不备出奇兵,昼夜不停地攻打梁军,使梁军落败而逃后,收复汾州、慈州、隰州等地。
B.攻取潞州后,面对梁太祖的招降,李嗣昭毫不动摇,杀了招降使臣,关闭城门守城;这期间,他对潞州的士兵百姓优抚甚佳。
C.胡柳会战,晋军战败后,庄宗害怕,想撤兵返回,李嗣昭分析敌我形势,认为要趁敌军疲乏,出兵袭击,庄宗认可他的建议。
D.李嗣昭虽然精悍勤劳,但没有教育好儿子,其子终因谋逆被斩,故而史臣认为:与其留万贯钱财,不如留清廉的品德给子孙。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若收军,使彼休息,整而复出,何以当之?
(2)乃赍银数万两,随母杨氏诣阙,冀以赂免。
【小题5】为什么史臣认为李嗣昭“忠”?请简要说明理由。
22-23高二下·云南玉溪·期末
知识点:《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

是时,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敢出气,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倖,四方藩镇,货赂交行,而景进最居中用事。庄宗遣进等出访民间,事无大小皆以闻。每进奏事殿中,左右皆屏退,军机国政皆与参决,三司使孔谦兄事之,呼为“八哥”。庄宗幸邺,乃遣进等采邺美女千人,以充后宫。而进等缘以为奸,军士妻女因而逃逸者数千人。庄宗还洛,进载邺女千人以从,道路相属,男女无别。

郭门高者,名从谦,门高其优名也。虽以优进,而尝有军功,故以为从马直指挥使。从马直,盖亲军也。从谦以姓郭,拜崇韬为叔父,而皇弟存乂又以从谦为养子。崇韬死,存乂见囚,从谦置酒军中,愤然流涕,称此二人之冤。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从谦恐,退而激其军士曰:“罄尔之赀,食肉而饮酒,无为后日计也。”军士问其故,从谦因曰:“上以王温故,俟破邺,尽坑尔曹。”军士信之,皆欲为乱。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州,而嗣源先入。庄宗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尚有二万余人。居数日,庄宗复东幸汜水,谋扼关以为拒。四月丁亥,朝群臣于中兴殿,宰相对三刻罢。从驾黄甲马军阵于宣仁门、步军阵于五凤门以俟。庄宗入食内殿,从谦自营中露刃注矢,驰攻兴教门,与黄甲军相射。庄宗闻乱,率诸王卫士击乱兵出门。乱兵纵火焚门,缘城而入,庄宗击杀数十百人。乱兵从楼上射帝,帝伤重,踣于绛霄殿廊下,自皇后、诸王左右皆奔走。至午时,帝,五坊人善友聚乐器而焚之。嗣源入洛,得其骨,葬新安之雍陵。以从谦为景州刺史,已而杀之。

《传》曰:“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庄宗好伶,而弑于门高,焚以乐器。可不信哉!可不戒哉!

《新五代史·伶官传第二十五》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
B.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
C.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
D.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缙绅,原意是插笏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
B.藩镇,亦称方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是“保卫”之意,镇是指军镇,唐代末为防止边陲各异族的进犯,大量扩充藩镇。
C.朔,古人把农历每月最后一天称为“朔”,农历每月第一天称为“晦”,农历每月十六称为“望”,农历每月十五称为“既望”。
D.崩,古代把帝王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帝王死称“崩”。诸侯死称“薨”,大夫死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死称“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宗既喜欢滑稽戏,又通晓音乐,还能谱曲,他常常与伶人一道在庭院里演杂戏,伶人因此而当权,最终导致后唐的灭亡。
B.唐庄宗宠信伶官,这些伶官也飞扬跋扈,随意侮辱官员,这些官员们在伶官面前敛声屏气,小心翼翼。也有一些无耻的官员就阿附这些伶官,以图飞黄腾达。
C.郭门高本名郭从谦,郭门高是他做优伶用的名字。他善于钻营,认郭崇韬为叔父,又认庄宗的弟弟李存乂为养父,因此当上了从马直指挥使。
D.由于郭门高和郭崇韬以及李存乂的关系,再加上他的部下王温在禁宫中宿卫时图谋作乱,庄宗和他开玩笑,问他还想干什么。他非常害怕,于是就图谋叛乱。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庄宗好伶,而弑于门高,焚以乐器。可不信哉!可不戒哉!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士议之不可辱者,大之也。大之则尊于富贵也,利不足以虞其意矣。虽名为诸侯,实有万乘,不足以挺其心矣。诚辱则无为乐生。若此人也,有势则必不自私矣,处官则必不为污矣,将众则必不挠北矣。忠臣亦然。苟便于主利于国,无敢辞违,杀身出生以徇之。国有士若此,则可谓有人矣。若此人者固难得,其患虽得之有不智。卫懿公有臣曰弘演,有所于使。翟人攻卫,其民曰:君之所予位禄者,鹤也;所贵富者,宫人也。君使宫人与鹤战,余焉能战?遂溃而去。弘演至,呼天而啼。尽哀而止,曰:臣请为襮桓公闻之曰:卫之亡也,以为无道也。今有臣若此,不可不存。于是复立卫于楚丘。弘演可谓忠矣,杀身出生以徇其君。非徒徇其君也,又令卫之宗庙复立,祭祀不绝,可谓有功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仲冬纪》,有删改)

材料二:

乌震,冀州信都人也。少事赵王王镕为军卒,稍以功裨校,隶符习军。习从庄宗于河上,而镕为张文礼所弑,震习讨文礼,而家在赵,文礼执震母妻及子十余人以招震,震不顾。身先士卒。晋军攻破镇州,震以功拜刺史。震为人纯质,少好学,通《左氏春秋》,喜作诗。及为刺史,以廉平为政有声。明宗闻其名,擢拜河北道副招讨使,领宁国军节度使,代房知温成于卢台军。

呜呼!忠孝以义则两得吾既已言之矣若乌震者可谓忠乎?甚矣,震之不思也。夫食人之禄而任人之事,事有任,专其责,而其国之利害,由己之为不为,为之虽利于国,而有害于其亲者,犹将辞其禄而去之。矧其事众人所皆可为,而任不专己,又其为与不为,国之利害不系焉者,如是而不顾其亲,虽不以为利,犹曰不孝,况因而利之乎!夫能事其亲以孝,然后能事其君以忠,若乌震者,可谓大不孝矣,尚何有于忠哉!

(节选自《新五代史·唐臣传》,有删改)

【注】襮(bó):表,外衣。翟人攻卫,杀懿公,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弘演出使归来,剖腹,把懿公的肝置入自己的腹中,犹如给肝穿上外衣,故自称为“襮”。
【小题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写在答题卡上。
忠孝A以义B则两得C吾既已D言之矣E若F乌震者G可谓H忠乎?
【小题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乘,兵车万辆,与《过秦论》中“致万乘之势”中的“万乘”词义相同。
B.宗庙,指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也代称国家政权。本文指前者。
C.迁,指晋升,与《苏武传》“稍迁至栘中厩监”中的“迁”词义相同。
D.从,指跟从,与《鸿门宴》“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用法相同。
【小题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人珍视名节,把它看得比富贵还尊贵,私利就不足以使士人的心情快乐了。
B.翟人攻卫,卫国百姓认为国君把官位俸禄给予鹤、把富贵赐予宫人,拒绝迎战。
C.乌震不为敌军所屈,身先士卒,率军队攻破镇州,因军功升为河北道副招讨使。
D.乌震为人单纯质朴,少时好学,精通“春秋三传”之一的《左传》,喜欢创作诗歌。
【小题4】上述材料对“忠臣”的看法各是什么?请加以概括。
【小题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此人也,有势则必不自私矣,处官则必不为污矣,将众则必不挠北矣。
(2)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罕之,陈州项城人也。少学,读书不成,去为僧,以其无赖,所往皆不容。乃乞食酸枣市中,市中人皆不与,罕之掷器于地,又去为盗。是时,黄巢起曹、濮,乃往依之。巢北渡江,罕之与其麾下走淮南,自归于高骈,骈表光州刺史。岁馀,秦宗权急攻光州,罕之不能守,依诸葛爽于河阳。巢败走,爽降唐,表罕之河南尹、东都留守。秦宗权遣孙儒攻河南,罕之兵少,西走渑池,儒烧宫阙,剽掠而去。罕之壁渑池

岁馀,谮葛爽死,其将刘经立爽子仲方。仲方年少,事皆任经,经虑罕之凶勇难制,以兵攻之,罕之返击走经。罕之追至巩县,陈舟于汜水,将渡河,经遣张言之河上,言反背经,与罕之合攻河阳,为经所败,退保怀州。已而孙儒陷河阳,仲方奔于梁。梁兵击走儒,罕之袭取河阳,言取河南,皆附于梁。

罕之与言皆爽叛将,誓同休戚不相忘。罕之御众无法,性苛暴,颇失士心。而言善治军旅,教民播殖,务为积聚。罕之用兵,言尝供给其乏。罕之求取无已,言颇苦之,不能输,罕之召言军吏笞责之,言益不平。罕之悉兵攻晋、绛,言夜袭河阳,罕之奔晋。晋表罕之泽州刺史,使李存孝以兵三万助罕之攻言。言求救于梁。罕之败于沇河,乃归太原,李克用延之帐中。是时,晋方徇地邢、洺、磁三州,颇倚罕之为捍蔽李茂贞等犯京师克用以兵至渭北僖宗以克用为邠州四面行营都统表罕之为副

罕之自以功多于晋,私谓盖寓曰:今行老矣,若吾王见怜,与一小镇,使休兵养疾而后归老,幸也!寓为言之,克用不对。他日,诸镇择守将,未尝及罕之,罕之心益怏怏。寓告克用,惧罕之有他心,克用曰:吾于罕之,岂惜一镇,然鹰鸟之性,饱则扬矣!光化元年,以疾卒,年五十八。

《新五代史·列传·杂传第三十》

【小题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李茂贞等犯A京师B克用以兵C至渭北D僖宗以克用为邠州E四面行营F都统G表H罕之为副。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麾下,麾代表将军的旗帜,麾下是下属对将帅的谦称,文中即是这个意思。
B.壁渑池,在渑池驻守。“将军战河北”中“战河北”表示在黄河以北作战,两者结构相同。
C.拒,抵御、抵抗,“经遣张言拒之河上”的意思是刘经派遣张言在黄河边抵御李罕之。
D.已,意为停止。与《荀子·劝学》中“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的“已”字意义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罕之年轻时读书不成,去做和尚,因强横无礼无人收留他。讨饭时人们都不施舍给他,他把讨饭的器具扔在地上,去做了盗贼。
B.诸葛爽的将领刘经率兵攻打李罕之,反被打败。刘经又派张言在黄河边抵御李罕之,张言反而背叛刘经,和李罕之合攻河阳,打败了刘经。
C.李罕之驾御众人没有法度,性情苛刻暴躁,很不得人心。而张言善于整治军队,教导百姓种植,尽力积聚财富,二人最终反目成仇。
D.李克用在各镇挑选守将时未选李罕之,他认为不是自己吝惜一个镇,而是李罕之凶猛武勇,愿望一旦满足就会骄横跋扈,难以控制。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晋方徇地邢、洺、磁三州,颇倚罕之为捍蔽。
(2)今行老矣,若吾王见怜,与一小镇,使休兵养疾而后归老,幸也!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