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源思礼,源贺中子也,后赐名怀。景明二年,征为尚书左仆射。时有诏,自今已后,犯罪不问轻重,而藏窜者悉流。若永避不出,兄弟代徙。怀乃奏曰:谨按条制:逃吏不在赦限。窃惟圣朝之恩,事异前宥,诸流徙在路,尚蒙旋反,况有未发而仍遣边戍?书奏,门下以成式既班,驳奏不许。怀重奏曰:臣以为法贵经通,治尚简要,刑宪之设,所以网罗罪人。谋逆滔天,经恩尚免;吏犯微罪,独不蒙赦,使大宥之经不通,开生之路致壅,进违古典,退乖今律,辄率愚见,以为宜停。书奏,世宗纳之。

其年,怀奏曰:南贼职为乱逆,肆厥淫昏,月滋日甚。贵臣重将,靡有孑遗,崇信奸回。斯实天启之期,吞并之会。诏曰:不君不臣,江南常弊,有粟不食,其在斯矣。上天将欲亡之,诸蕃又愿取之,人事天道,孰云匪会?但可速遣任城王元澄,委以处分。以衍事克,遂停。

怀又表曰:景明以来,北蕃连年灾旱,然主将参僚,专擅腴美,诸镇水田,请依地令分给细民,先贫后富。诏曰:省表具恤民之怀,已敕有司一依所上,下为永准。如斯之比,不便于民,损化害政者,其备列以闻。时细民为豪强陵压积年枉滞一朝见申者日有百数所上事宜便于北边者凡四十余条皆见嘉纳。

正始元年九月,有告蠕蠕率十二万骑六道并进。诏怀以本官,加使持节,出据北蕃,指授规略,随须征发,诸所处分皆以便宜从事。怀拜受讫,乃于其庭跨鞍执稍,跃马大呼,顾谓宾客曰:气力虽衰,尚得如此。蠕蠕虽畏壮轻老,我亦未便可欺。今奉庙胜之规,骁悍之众,足以擒其酋帅,献俘阙下耳。时年六十一。怀至云中,蠕蠕亡遁。三年六月卒,年六十三。

(节选自《魏书·源怀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细民为豪强/陵压积年/枉滞一朝/见申者日有百数/所上事宜便于北边者/凡四十余条/皆见嘉纳/
B.时细民为豪强陵压/积年枉滞/一朝见申者/日有百数/所上事宜便于北边者/凡四十余条/皆见嘉纳/
C.时细民为豪强/陵压积年/枉滞一朝/见申者/日有百数/所上事/宜便于北边者/凡四十余条/皆见嘉纳/
D.时细民为豪强陵压/积年枉滞一朝/见申者/日有百数/所上事/宜便于北边者/凡四十余条/皆见嘉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流”既可指远方的河流,也可指流放远方。文中的“远流”指流放远方。
B.“古典”在文中指古代的典章制度,与“古典哲学”“古典文学”的“古典”含义不同。
C.“有司”是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D.“总”在文中的意思是统领,与《谏太宗十思疏》中“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的“总”含义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针对皇帝提出的罪不问轻重,而藏窜者悉远流等观点,源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终得到了皇帝的认可。
B.针对南方局势,源怀积极建议皇帝把握机会,实施吞并,最后在萧衍的进攻之下,取得了成功。
C.源怀上奏建议将北方边地各镇的水田分给普通百姓,朝廷同意了,并将其作为标准加以永久施行。
D.在蠕蠕进犯国境时,朝廷下诏任命源怀担任使臣出使北方边地,根据需要征调人力和物资,各种部署都可自行决断。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窃惟圣朝之恩,事异前宥,诸流徙在路,尚蒙旋反,况有未发而仍遣边戍?
(2)上天将欲亡之,诸蕃又愿取之,人事天道,孰云匪会?
【小题5】源怀奉诏征讨蠕蠕前对宾客说的话反映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2-23高二下·河北保定·阶段练习
知识点:魏收《魏书》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成文明皇后冯氏,长乐信都人也。年十四,高宗践极,以选为贵人,后立为皇后。高宗崩,故事:国有大丧,三日之后,御服器物一以烧焚,百官及中宫皆号泣而临之。后悲叫自投火中,左右救之,良久乃苏。

显祖即位,尊为皇太后。丞相乙浑谋逆,显祖年十二,居于谅暗,太后密定大策,诛浑,遂临朝听政。及高祖生,太后躬亲抚养。是后罢令,不听政事。承明元年,尊曰太皇太后,复临朝听政。太后性聪达,自入宫掖,粗学书计。及登尊极,省决万机

高祖诏曰:“朕以虚寡,幼纂宝历,仰恃慈明,缉宁四海。欲报之德,佛教是凭,诸鸷鸟伤生之类,宜放之山林。其以此地为太皇太后经始灵塔。”于是罢鹰师曹,以其地为报德佛寺。太后与高祖游于方山,顾瞻川阜,有终焉之志。因谓群臣曰:“舜葬苍梧,二妃不从。岂必远祔山陵,然后为贵哉!吾百年之后,神其安此。”高祖乃诏有司营建寿陵于方山又起永固石室将终为清庙焉太和五年起作八年而成刊石立碑颂太后功德。太后以高祖富于春秋,乃作《劝戒歌》三百余章,又作《皇诰》十八篇,文多不载。太后立文宣王庙于长安,又立思燕佛图于龙城,皆刊石立碑。太后又制:内属五庙之孙,外戚六亲缌麻,皆受复除。性俭素,不好华饰,躬御缦缯而已。宰人上膳,案裁径尺,羞膳滋味减于故事十分之八。太后尝以体不安,服菴闾子。宰人昏而进粥,有蝘蜓在焉,后举匕得之。高祖侍侧,大怒,将加极罚。太后笑而释之。自太后临朝专政,高祖雅性孝谨,不欲参决,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十四年,崩于太和殿,时年四十九。高祖酌饮不入口五日,毁慕过礼。谥曰文明太皇太后。

(选自《魏书·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有删减)


注释:①谅暗:帝王居丧时所住的房子。②祔:合葬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乃诏有司营建寿陵于方山/又起永固石室/将终为清庙焉/太和五年/起作八年而成/刊石立碑颂太后功德
B.高祖乃诏/有司营建寿陵于方山/又起永固/石室将终为清庙焉/太和五年起作/八年而成/刊石立碑/颂太后功德
C.高祖乃诏有司营建寿陵于方山/又起永固石室/将终为清庙焉/太和五年起作/八年而成/刊石立碑/颂太后功德
D.高祖乃诏/有司营建寿陵于方山/又起永固石室/将终为清庙焉/太和五年起作/八年而成/刊石立碑/颂太后功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践极:指皇帝登临皇位。皇帝登基有许多专用名词,如践祚、践阼、践莅、践帝、践政等,都表示此义。
B.临朝听政:指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政之时,由皇后、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或皇族、外戚、大臣代理皇帝执掌国政。
C.春秋:指“时间”,“富于春秋”指闲暇时间很多。这与它在《苏武传》中“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中的意思不同。
D.缌麻:古代丧服名。五服中之最轻者,孝服用细麻布制成,服期三月。五服分别是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氏作为一个政治家,果断,有魄力。高宗去世后,即位的显宗年仅十二岁,这时丞相乙浑阴谋叛乱,冯氏秘密商定计策除掉乙浑,稳定了政局。
B.高祖认为自己能够登上王位都是依靠太后的仁慈和圣明,于是为她建了报德佛寺。太后想效仿舜帝二妃安葬在方山,高祖于是在此为其营建陵墓。
C.冯氏不仅亲自抚养高祖,也非常重视对高祖的培养。她曾经专门为供高祖学习写了三百多章的《劝戒歌》,又写十八篇《皇诰》,可惜多未流传。
D.冯氏生性节俭,对手下人也十分宽容。太监在昏暗中端上来的粥中竟有一只蝘蜓,在冯氏身边伺候的高祖要对太监处以极刑,冯氏笑笑放走了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后性聪达,自入宫掖,粗学书计。及登尊极,省决万机。
(2)欲报之德,佛教是凭,诸鸷鸟伤生之类,宜放之山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薛安都从祖弟真度,初与安都南奔,及安都为徐州,真度为长史,颇有勇干,为其爪牙。从安都来降,为上客。太和初,赐爵河北侯,加安远将军,为镇远将军、平州刺史,假阳平公。后降侯为伯,除冠军将军。随驾南讨,假平南将军。久之,除护南蛮校尉、平南将军、荆州刺史。雍州刺史曹虎诈降,诏真度督四将出襄阳,无功而还。后征赭阳,为房伯玉所败。有司奏免官爵。高祖诏曰:“真度之罪诚如所奏但顷与安都送款彭方开辟徐宋外捍沈攸道成之师内宁边境乌合之众淮海来服功颇在兹。言念厥绩,每用嘉美。赭阳百败,何足计也?宜异群将,更申后效。可还其元勋之爵,复除荆州刺史,自余徽号削夺,进足彰忠,退可明失。”寻除假节、假冠军将军、东荆州刺史。初,迁洛后,真度每献计于高祖,劝先取樊邓,后攻南阳,故为高祖所赏。赐帛一百匹,又加持节,正号冠军,改封临晋县开国公,食邑三百户。景明初,豫州大饥,真度表曰:“去岁不收,饥馑十五;今又灾雪三尺,民人萎馁,无以济之。臣辄日别出州仓米五十为粥,救其甚者。”诏曰:“真度所表,甚有忧济百姓之意,宜在拯恤。陈郡储粟虽复不多,亦可分赡。尚书量赈以闻。”及裴叔业以寿春内附,诏真度率众赴之。寻迁华州刺史,将军如故。未几,转荆州刺史,仍本将军。入为大司农卿。正始初,除平南将军、扬州刺史,又以年老,听子怀吉以本官随行。豫州刺史王超宗率众围逼小岘,真度遣兼统军李叔仁等率步骑击之。超宗逆来拒战,叔仁击破之,俘斩三千。还朝,除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又改封敷西县。永平中卒,年七十四。赙帛四百匹、朝服一袭,赠左光禄大夫,常侍如故,谥曰庄。

(节选自《魏书·薛真度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真度之罪/诚如所奏/但顷与安都送款彭方/开辟徐宋/外捍沈攸/道成之师/内宁边境/乌合之众淮海来服/功颇在兹/
B.真度之罪/诚如所奏/但顷与安都送款彭方/开辟徐宋/外捍沈攸/道成之师/内宁边境乌合之众/淮海来服功/颇在兹/
C.真度之罪/诚如所奏/但顷与安都送款彭方/开辟徐宋/外捍沈攸/道成之师/内宁边境乌合之众/淮海来服/功颇在兹/
D.真度之罪/诚如所奏/但顷与安都送款彭方/开辟徐宋外捍/沈攸/道成之师/内宁边境乌合之众/淮海来服/功颇在兹/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勋,指首功或大功;也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某朝代立大功的人。文中指后者。
B.假节,是皇帝将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以震慑一方。文中指地方军政官名。
C.正号,指正式的名位或爵号,是帝王、君主加封赐予的称号,多体现为爵位封赐。
D.斛,是指中国古代的量器名词,也是长度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况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真度审时度势,很有勇气才干。他跟随薛安都归降孝文帝,成为上等宾客,历任多个军职,仕途一路通达。
B.薛真度遭遇败绩,受到公正赏罚。在出兵襄阳无功而返后,高祖下诏为他辨明功过,复职还爵,削号罚过。
C.薛真度富有远见,高祖赏识有加。迁都洛阳后,真度建议先夺取樊城邓州,后攻打南阳,赏赐给他一百匹绢帛。
D.薛真度赈灾济民,大胆开仓纾难。在没有收成、天降雪灾的时候,他就每天另外拿出州仓的五十斛米施粥于民。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征赭阳,为房伯玉所败。有司奏免官爵。
(2)除平南将军、扬州刺史,又以年老,听子怀吉以本官随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彭城元勰,字彦和。少而岐嶷,姿性不群。太和九年,封始平王,加侍中。社稷革创,拜光禄大夫。服除侍中,长直禁内,参决军国大政,万机之事,无不预焉。车驾南伐,以勰行抚军将军。开建五等,食邑二千户,改封彭城主。高祖与侍臣升金墉城,顾见堂后梧桐、竹曰:凤皇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今梧桐、竹并茂,讵能降凤乎?勰对曰:凤皇应德而来,岂竹、梧桐能降?高祖笑曰:朕亦未望降之也。高祖南讨汉阳,假勰中军大将军,加鼓吹一部。勰以宠受频烦,乃面陈曰:陈思求而不允,愚臣不请而得。岂但今古云殊,遇否大异。。高祖大笑,执勰手曰:吾与汝以道德相亲,缘此而言,无惭前烈。帝崩于行宫,宣武即位。尚书令高肇性既凶愎,又肇兄女入为夫人。颇皇后崩,帝欲以为后,勰固执以为不可。肇于是屡谮勰。永平元年九月,召勰及高阳王雍、广阳王嘉、清河王怿、广平王怀及高肇等入。时勰妃方产勰乃固辞不赴中使相继不得已乃令命驾意甚忧惧与妃诀而登车入东掖门度一小桥牛不肯进遂击之良久,更有使者责勰来迟,乃令去牛,人挽而进,宴于禁中。至夜皆醉,各就别所消息。俄而元珍将武士赉毒酒而至。勰曰:吾忠于朝廷,何罪见杀!一见至尊,死无恨也。珍曰:至尊何可复见!王但饮酒。勰乃饮毒酒,武士就杀之。向晨,以褥裹尸,舆从屏门而出,载尸归第,云王因饮而薨。勰妃李氏,司空冲之女也,号哭大言曰:高肇枉理杀人,天道有灵,汝还当恶死。及肇以罪见杀,论者知有报应焉。世宗为举哀于东堂,赙钱八十万、布二千匹、蜡五百斤,大鸿胪护丧事。勰既有大功于国,无罪见害,百姓冤之。嫡子劭,字子讷,袭封。

(选自《魏书•元勰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两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勰妃方产/勰乃固辞不赴/中使相继/不得已乃令命驾/意甚忧惧/与妃诀而登车/入东掖门/度一小桥/牛不肯进/遂击之/
B.时勰妃方产/勰乃固辞不赴中/使相继/不得已乃令命驾/意甚忧惧/与妃诀而登车/入东掖门/度一小桥/牛不肯进/遂击之/
C.时勰妃方产/勰乃固辞不赴/中使相继/不得已乃令命/驾意甚忧惧/与妃诀而登车/入东掖门/度一小桥/牛不肯进/遂击之/
D.时勰妃方产/勰乃固辞不赴/中使相继/不得已乃令命驾/意甚忧惧/与妃诀而登/车入东掖门/度一小桥/牛不肯进/遂击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车驾,其本来意思为帝王所坐的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也可以用来作为帝王的代称。
B.食邑也称采邑,在中国古代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拥有食税权,故称作食邑。
C.赙钱,意指为了帮助他人办理丧事而赠送给丧主或者其家人的用来埋葬死者的钱财。
D.嫡子,在中国古代家庭中指妻妾们所生的第一个儿子,他们一般在家族中地位很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勰善于见机讽喻,引导皇上。皇帝说殿堂中的梧桐和绿竹十分茂盛能够引来凤凰,元勰趁机说君主有德行才会有凤来仪,如今皇上失德,不会有凤凰降落。
B.元勰深受高祖信任,恩宠有加。作为高祖身边的近臣,元勰参与国家大事的谋划,跟随高祖征伐,高祖对他屡加封赏,恩宠之多,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惭愧了。
C.元勰触怒权贵,为人所害。他坚持不同意宣武帝立高肇的侄女为后,得罪了高肇,屡遭高肇陷害,最后在一次宫中饮宴后,被元珍等人用毒酒害死。
D.元勰含冤而死,获得了舆论同情。在他死后,他的妃子李氏痛斥高肇冤枉杀人,诅咒高肇不得好死,后来高肇因罪被杀,人们认为这是高肇的报应。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服除侍中,长直禁内,参决军国大政,万机之事,无不预焉。
(2)向晨,以褥裹尸,舆从屏门而出,载尸归第,云王因饮而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