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说到底是要解决新能源汽车的补能问题,从而化解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和续航痛点。近年来,为支持和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相关配套政策接连出台,助推充电设施网络不断完善。应该看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未来将对我国的充电基础设施提出更大挑战。构建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充电设施网络,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断在发展中寻求难题破解之道。

近年来,为有效解决续航里程难题,动力电池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快充技术也成为企业的竞逐方向。一些车企主动发力,在将快充技术应用至量产车型的同时,也在加快建设配套的快充站。此外,换电模式也是补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某汽车品牌为例,今年国庆期间,用户到高速换电站进行换电的平均时长为14.1分钟,补能效率高于充电模式。完善补能体系建设,不妨“多条腿走路”,多渠道供给,通过优化充换电站配置,有效提升补能效率。

今年国庆期间,一些车主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1小时,排队4小时”的消息受到广泛关注。这说明既要在规模上持续发力,也需提升运营管理能力,盘活存量,从而更好地应对特定时间充电需求的爆发式增长。针对设备故障率高的情况,提高对现充换电设施的定期检修频次,并通过增设移动服务专员协助解决应急补能问题;针对一些充换电设备利用率低的情况,不妨多借助信息化手段,通过充电App,提前告知引导车主到空闲的充电桩充电,预先做好补能规划,提升车主的出行体验。

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投资方向,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拉动作用。同时,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降低一个国家经济循环的成本,提高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率。事实上,能不能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衡量着一个国家的资源调动能力、组织执行能力的好与差。今天,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涉及绿色转型的新兴产业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具有强大的国家能力,能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新型基础设施支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既为拉动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也能为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壮大提供支撑。

(摘编自韩鑫《解决好新能源汽车补能问题》,《人民日报》2021年11月2日)

材料二:

作为全球三大主赛场,中欧美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攀升。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215.7万辆,全年有望突破300万辆;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158.9万辆,全年将突破200万辆;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2.4万辆,全年也有望超过60万辆。按照当前的运行态势,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600万辆。

比销量更令人振奋的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大幅提高。数据显示,9月份挪威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90%,瑞典超过50%,法国突破20%,德国接近30%,中国为17.3%,均创下各国渗透率新高。一项新技术或者一个新兴产业,在渗透率达到10%之前被称为该技术或产业的导入期,发展相当缓慢;而一旦越过10%这一阈值,发展速度则加快,进入成长期。显然,目前中欧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步入高速增长新阶段。

(摘编自杨忠阳《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提速》,《经济日报》2021年10月29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充电设施的不完善是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和续航痛点。
B.新能源汽车的补能有动力电池、快充和换电模式,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快充模式。
C.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条件,衡量着这个国家的资源调动能力和组织执行能力。
D.换电模式是补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到高速换电站进行换电,效率高于充电模式。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支撑。
B.2021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的是中国,其次是美国,欧洲位列第三。
C.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快速攀升,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突破了600万辆
D.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大幅提高,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新阶段。
【小题3】如何解决好新能源汽车的补能问题?请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
2023·江西南昌·模拟预测
知识点:时评新闻、通讯、访谈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71年,德国学者文树德(Paul U.Unschuld)渐渐成为西方研究古老的中医疗法的著名权威。作为最早用系统、严肃的方式对待中医的西方学者之一,他认为自己更多的是在研究一种解读中华文明的方式,而不是对现代医学发起一场新世纪运动。

因为在翻译中医文献时的严谨,文树德赢得了尊敬,但有时也有人厌恶他。他身材高大,仪表威严,让人想起了一个学术研究时代。那时,研究中国的人被称作汉学家。他们广泛研究华语世界的各个方面,反映了他们自身的广泛兴趣。对文树德来说,这种研究包括收集和医学有关的神像。文树德还收藏了1100份古代医药手稿,可以为我们了解中医在中国平民中的应用情况提供线索。文树德还利用业余时间带领德国政府代表团前往中国考察,并撰写了多部著作,介绍中医如何帮助我们解释为什么中国会崛起为全球性大国。

“如果用两个词形容文树德,那就是严谨和精确,”太平洋东方医学院圣迭戈分校的菲尔·加里森说,“但这些品质是一把双刃剑。”这是因为直截了当、言辞坦率的文树德,正处在西方围绕中医展开的一场漫长且有争议的讨论的中心。对很多人来说,中医是在西方占统治地位的工业化、化学品化医学的替代物,但在其他人看来,中医和江湖骗术相差无几,其成功源自心理安慰和民间的偏方。文树德对这两种思维方式均发起了挑战他刚完成了对中医基础著作《黄帝内经》三个主要部分历时28年的英语翻译工作。译作已由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但不同于西方中医学院使用的很多教科书,文树德的著作是严肃翻译艺术的典范。他会避免像“energy”(能量)这种新世纪术语或“pathogen"(病原体)这类熟悉的西医术语,认为这两类词对古代的作者及其世界观不公平。

但这反映了文树德对中国古代作者深深的敬意,这正是诋毁中医的人有时候所缺乏的。文树德对晦涩的说法一查到底,并发明了一些前后统一的术语。它们有时候不容易读懂,但却忠实于原文。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的译文是开创性的。这是首次有人用一门西方语言的形式,让人们能够完整地读到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中医基础著作。源自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或者盖伦的著作有很多评述版”,芝加哥大学研究中国古代宗教和医学典籍的教授唐·哈珀说,“而文树德在中文典籍领域拿出了可以与之比拟的东西,他是第一个做到这一点的人”。对西方的许多中医从业者而言,文树德博士是带领他们认识中国典籍的一位不肯妥协的向导。他的书很畅销,不过很多西方人还是宁愿译本更加通俗易懂,使用更熟悉的术语。既是作家又是中医师和中医老师的泽夫·罗森贝格说,“他说你需要接触这些原始资料和术语”。

再有就是功效问题。文树德博士以一种极冷的幽默,把中医药比作中世纪基督教术士希尔德加德·冯·宾根所配的草药药方。他说,如果人们想尝试一下,尽可以去尝试。看到自己研究的这个领域真的成为替代疗法的一个源头,他说中医在西方的流行可以追溯至冷战时期,确切地说是1971年。那一年,《纽约时报》的专栏作者詹姆斯·赖斯顿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他在中国因突发阑尾炎而就医的经历,治疗过程中用到了针灸和艾草。那时正值尼克松、基辛格与中国和解之际,是中国重新敞开大门,在未来数十年里与外界沟通交流的开端。中医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这个国家吸引外界的一张名片。很快,中央情报局探员奎因就去拜访了文树德博士,询问针灸的军事用途;一些中医学校也在西方世界办了起来;还涌现出大量关于这种充满异国情调的东方疗愈艺术的书籍和译本。

最开始,文树德和妻子乌尔丽克一起,在慕尼黑拿到了药学学位。但他对外语也很着迷,拿到了汉学研究双学位。1969年,在投身于当时被他视为职业归宿的医药行业之前,为了提高中文技能,夫妇俩去了台湾。但文树德博士却把那一年时间花在走访100多位中医医师和药剂师上,于是就有了那篇让他走上成为中医研究专家之路的博士论文。此外,他在慕尼黑大学的医史研究所当了20年所长。

不过,文树德博士认为,把中医当成一部关于中国人心态的寓言来看会有趣得多。他最有名的一本书讲的是中医思想史,书中称,黄帝等历史人物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实用主义观念的体现。两千年前,人们总是把妖魔鬼怪斥为病痛之源,中国的这些著作却把病痛归咎于人的行为或疾病,可以被矫正或治愈。

“这是理性的象征”,文树德博士说,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中国人的态度是让个人负起责任,“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说法就体现出了这一点。19世纪和20世纪,中国遭受外界攻击时,这种心态在整个国家层面都有所体现。中国人基本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并通过研究外国思想、推动工业化、建设现代经济来寻求具体的答案。文树德博士说,在中国,“医学和政治是相似的:不要责怪别人,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他还说:“人们会问:‘我做错了什么?是什么让我如此脆弱?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抵御它?’这就是中国崛起的原因所在”人

(摘编自兰·约翰逊《文树德:用中医解读中国崛起的西方学者》,陈亦亭译)

【小题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树德是最早用系统、严肃的方式对待中医的西方学者,在他的积极推动下,西方不再对中医存有偏见。
B.“但有时也有人厌恶他”中的“厌恶”,指一些西方人不喜欢他对中医的褒扬,对他的译著颇有微词。
C.“这正是诋毁中医的人有时候所缺乏的”中的“这”,指的是对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作者的尊重与敬意。
D.作者认为文树德把中医药比作中世纪基督教术士希尔德加德·冯·宾根所配的草药药方是一种冷幽默。
【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树德不仅热爱医药学,而且对中文和中华文明着迷,特别是对中医有专门研究,称得上是“汉学家”。
B.文树德的著作是严肃翻译艺术的典范,他的译文是开创性的,不同于西方中医学院使用的很多教科书。
C.文树德担任过许多中医从业者的导师,带领他们认识中国典籍,在接触原始资料和术语方面从不妥协。
D.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可以看作一部关于中国人心态的寓言,从自身找病因是其思维方式的突出特点
【小题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中菲尔·加里森观点的一项是(     
A.文树德:我为什么尊敬李时珍?第一,他的知识来源广泛,从贩夫走卒到儒释道,包罗万象。他怎么可以有这样一个开放心态!
B.文树德:阅读和翻译中医经典,是要用现代英语明确又恰当地表述古代医学家的作品,一定不要将现代知识与古代知识相混合,必须弄清医学术语在几个世纪前的含义。
C.文树德:相较于其他方式,人们能通过医学更好地认识一种文化。因此翻译现代中国医学之前的重要著作让我们对中国文明和文化有了广泛的认知。
D.文树德:如果世界上更多的人能够阅读和研究《本草纲目》,那么这或许对发明新药和新的治疗方法大有帮助。
【小题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文树德桃战的两种思维方式。
【小题5】文树德是如何从译介中医入手理解中国文化内核、解读中国崛起的?请根据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工智能技术自诞生之日起,短短几十年就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工智能提供越来越多便捷的同时,很多人也在担心:人工智能在未来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主体,跟人类一样拥有自我意识和情感并最终取代人类?是否会破坏而不是增进人类的福祉?

人类的意识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是不可能被设计出来的。何为意识?到目前为止,“意识”的产生机制仍令科学家困惑。其实意识并非人类独有,有些动物也有相对于人类而言比较简单的意识,例如狗就会看家护院,它们会在陌生人进入家中时感觉到不安全而吠叫。人们认为,意识是生命感知与适应环境、调整自身行为从而保护和完善自己的能力,意识的产生与生物的神经中枢——大脑有着紧密联系。但遗憾的是,我们对人的大脑如何产生意识这个根本问题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能通过执行人类的指令完成某些工作,产生类似人类的智能反应,但它并不拥有类似人类的意识。在人们看来,现在的人工智能越来越“聪明”,甚至在某些领域比人类更“聪明”。其实人工智能的“聪明”仅仅是人类基于0和1的编程代码控制的,人工智能仅仅是在完成人类的指令而已。因此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强大,它也仍然只是在人类编制的智能程序对大量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得到的结果。

目前来看,与人类相比,人工智能都是专能的。人类可以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轻松应对自己熟悉的领域中的难题,也能灵活处理陌生的未曾遭遇的困境。虽然目前不管是计算智能、翻译智能、手术智能等,还是字符识别、人脸识别、声音识别等领域的人工智能都发展迅猛,但它们仅能执行内置程序所规定的任务,对于超出程序规定和数据库的内容和情形它们都无法处理。更重要的是,虽然人工智能可以在某个领域出色地完成人类规定的任务,但它们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完成该项任务,更不会在此过程中拥有快乐、满足的情感体验。人工智能仅仅是一项服务于人类的技术,是人类的工具,人类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让其拥有独立的自我意识而成为取代人类自身的主体。

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人类不断发展和创造工具以服务于人类自身的历史。从石器到铁器,再到电器,到现在的人工智能,都是人类体力和智力的延伸,都是作为一种工具增强了人类某些方面的能力。地球上唯有人类拥有高度复杂的大脑结构、无比精细的意识与情感状态。无论人工智能有多“聪明”,它也不可能拥有类似于人类的“智慧”与意识。

虽然人类主观上不会让人工智能发展成一个拥有类似人类的意识和情感的主体,但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趋势不断演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场景拓展正在按下“快车键”的当下,其对人类生活带来的新的风险挑战越来越大,却是不争的事实。要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前瞻研判人工智能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着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伦理规范和法律体系,更好适应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新要求、新变化,从而推动人工智能向善发展、更好增进人类福祉。

(摘编自张今杰《推动人工智能更好增进人类福祉》)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技术诞生短短几十年时间,就给人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引发了人类很多忧思。
B.人类的意识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意识的产生与大脑有紧密联系,但人们对这一过程不了解。
C.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看似非常“聪明”,但它并不拥有类似人类的意识。
D.虽然目前人工智能在诸多领域发展迅猛,但它只是人类的工具,与人脑相比还有明显不足。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从正反两方面指出,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便利以及未来可能给人类带来的破坏。
B.第2段举狗看家护院的例子,意在说明人类的意识是长期进化的结果,不可能被设计出来。
C.本文综合运用对比、举例、比喻等多种论证方法来证明观点,使文章生动形象,说服力强。
D.文章思路清晰,开头提出问题,中间分析问题,结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以及措施。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使作者对人工智能在未来是否会拥有类似于人类的自我意识充满担忧。
B.面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无需担忧,因为发明人工智能的目的是为人类服务,不是取代人类。
C.人类有高级强大的大脑,它能使人们完成一系列复杂的意识行为,而人工智能都是专能的。
D.某人在淘宝网选购衣物,很快电商平台铺天盖地推荐同类广告,这体现了科技向善的理念。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的贫困区域的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区域、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作为扶贫工作中的关键一环,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贫困地区致贫的原因是多样的,单从教育的角度上来看,与城市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以及庞大的农业人口都加剧了农村的“教育贫困”,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使得贫困地区的农民一直走不出贫困的泥潭。因此不论是从致贫原因还是脱贫手段上来看,教育都是关键。

在“教育扶贫”的概念中,教育既可以是目的,也可以是手段。因此,教育扶贫是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的。①将教育作为目的,“教育扶贫”意为“扶教育之贫”,旨在通过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兴建学校,引入优秀教师等手段实现农村教育领域的脱贫。②将教育作为手段,“教育扶贫”意为“依靠教育扶贫”,通过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本,改善农村整体贫困面貌,实现脱贫。在扶贫过程中,教育应兼具目标和手段的双重属性,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实现基于教育扶贫的目标,以“扶教育之贫”推动“依靠教育扶贫”。

目前,教育扶贫项目全面上马,各部门根据《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中指出的“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切实做到了科学规划和实施。建立起了贫困地区的学生资助体系,让贫困家庭的孩子“真正上得起学”,实现了“精准资助”。另外,通过多种途径的教师引进计划,贫困地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也正稳步向前推进,做到了教育经费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虽然与大城市的经费水平差距依然明显,但是得益于国家精准扶贫项目的教育专项经费,以及各种民间捐助,贫困地区的教育经费问题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虽然通过经费投入,教师下乡等途径使得贫困地区学校的教育质量明显提升,但教育规模下滑的趋势却难以抑制,农村地区教育规模缩小。过去5年农村中小学数量呈现显著的下滑趋势,尤其是普通高中的数量一年就减少了40多所,进城读书依旧是很多学生的首选。农村留不住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优秀的教师,除非是有为乡村教育作奉献的精神,很少会有教师放弃城市而选择农村。再有学校教育的类型单一,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没有得到重视。在城市,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已经不亚于义务教育,各种类型幼儿园,学前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家长也会尽最大的努力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而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制于乡村落后的经济条件,很多家长都对学前教育缺乏必要的了解。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孩子进入小学阶段会比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孩子花更长的时间去适应,学生之间的差距往往从此时拉开。在职业教育方面,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有80%来自于农村,其他的也多来自于城市的低收入家庭。农村对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有着极大的需求。农村家庭的孩子通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培训能够掌握就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就业率。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与其他各类学校一样,农村职业类学校也在逐年减少。同时课程设置的偏差,重理论而轻实践、重文化知识而轻应用型知识的情况依旧十分普遍。

(摘编自《精准扶贫政策下的教育扶贫困境与路径探析》)

材料二

教育扶贫,是我国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对教育事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要形成正确的认知,充分意识到相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对于贫困地区而言,从根本上来讲,贫困的原因就是区域人口处于教育方面、思想方面、科技方面、文化方面、观念方面的贫困状态,因此,政府部门以及参与帮扶活动的企业,需要积极参与到教育扶贫活动与开发活动中,将相关区域的人才培养作为主要工作,明确重点帮扶的对象,更好地开展育人活动。

在工作过程中,应将脱贫与教育工作有机整合在一起,通过一系列的计划行事与教育模式等,提升民族贫困地区人们的文化、科学以及思想水平。只有全面提升相关区域人口的综合素养,才能达到良好的扶贫工作目的,形成思想方面的内生动力。在此过程中,应重视民族贫困地区人口思想方面的转变,引导其充分地研究与探究环境资源特色内容与优势情况,正确开展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使得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从根本上走出贫困现状。在我国精准扶贫的事业中,教育工作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已经将其列入到扶贫体系中,并创建了相应的扶贫工作模式、全新的工作体系,有助于提升整体扶贫工作效果以及水平。

在使用教育扶贫方式的过程中,重点内容就是对传统扶贫政策、模式与思路进行调整,重视民族地区人口素质的提升,制定完善的统筹规划方案,利用幼儿阶段、基础阶段、职业阶段与其他阶段的教育形式提升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综合素养。

(摘编自《教育扶贫助力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探索》)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的贫困区域的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采取相宜的措施进行准确帮扶的治贫方式。
B.利用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为农村脱贫的直接而有效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应兼具目标和手段的双重属性。
C.接受学前教育,能够使孩子进入小学后较快适应环境,及早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没有这个环节,可能在上学伊始学生之间就要拉开差距。
D.全面提升相关区域人口的综合素养,是达到良好的扶贫工作目的,形成思想方面内生动力的必要条件。
【小题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致贫是客观和主观原因共同造成的,只要将教育搞上去,摆脱落后面貌,实现脱贫就指日可待。
B.农村职业教育优于普通教育。通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培训,农村的孩子可以掌握更多就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就业率也明显提高。
C.贫困地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正稳步向前推进,这得益于多种途径的教师引进计划,教育经费和教育资源的宏观上的合理配置科学有效。
D.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是社会所需,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是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唯一途径。
【小题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在乡镇和人口较集中的行政村建设普惠性幼儿园,增设幼儿教师岗位,多渠道拓展投放资金。
B.2010年国务院扶贫办设立了“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划分研究”课题,对我国贫困发生的地域空间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成果颇丰。
C.在国家奖助学金等资助政策上对高等职业院校涉农、艰苦、紧缺专业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
D.鼓励教师到片区从教,师资培养计划进一步向片区倾斜,合理配备寄宿制学校生活管理人员。
【小题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