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9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愈生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蜀观察推官。晋,愈从丧出,不四日,汴军乱,乃去。愈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为作《进学解》以自谕。宪宗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帝曰: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刺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乃贬潮州刺史。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既行,众皆危之。元稹言:韩愈可惜。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愈至,廷凑严兵迓之,甲士陈廷。既坐,廷凑曰:所以纷纷者,乃此士卒也。愈大声曰:天子以公为有将帅材,故赐以节,岂意同贼反邪?语未终,士前奋曰:先太师为国击朱滔,血衣犹在,此军何负乃以为贼乎?愈曰:以为尔不记先太师也,若犹记之,固善。天宝以来,安禄山、史思明、李希烈等有子若孙在乎?亦有居官者乎?众曰:无。愈曰:田公以魏、博六州归朝廷,官中书令,父子受旌节;刘悟、李祐皆大镇。此尔军所共闻也。众曰:弘正刻,故此军不安。愈曰:然尔曹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众欢曰:善。廷凑虑众变,疾使去。因曰:今欲廷凑何所为?愈曰:神策六军将如牛元翼者为不乏,但朝廷顾大体,不可弃之。公久围之,何也?廷凑曰:即出之。愈曰:若尔,则无事矣。会元翼亦溃围出,廷凑不追。愈归奏其语,帝大悦。

(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

文本二: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焉,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卒,嫂郑        鞠:养育B.廷凑虑众变,疾使去     麾:命令
C.师焉,不焉        或:有的人D.不相师                         耻:以……为耻
【小题2】下列对文本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刺邪/
B.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刺邪/
C.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刺邪/
D.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刺邪/
【小题3】下列对文本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还包括唐代的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B.卒,表示“死亡”的意思。《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
C.博士,文中指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D.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小题4】下列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幼年丧父,勤奋好学。他从开始读书,每天都能记诵几千几百字,等到长大,能够完全贯通《六经》、诸子百家的学问。
B.韩愈正直敢谏,多次被贬。韩愈很反感唐宪宗供奉佛骨,于是上表反对,因言辞激烈触怒皇帝,差点被皇帝处死,在众人的求情下,被贬为潮州刺史。
C.韩愈不顾生死,宣抚叛乱。皇上下诏让韩愈前往招抚,韩愈出发后,大家都认为有危险。皇帝也感到后悔,下诏不让韩愈进入敌营招抚。
D.韩愈重视师道,洞察世风。韩愈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对比,深刻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小题5】把文本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以公为有将帅材,故赐以节,岂意同贼反邪?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2-23高一上·广东梅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韩愈(768-824)《新唐书》史传文论说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完成后面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小题1】下列文言句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能也(游水) 其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B.而闻者(清楚) 今之众人(许多人)
C.而学于师(以……为耻) 而江河(横渡)
D.吾尝而望矣(踮起脚后跟) 士大夫之(类)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师道不传也久矣/欲人无惑也难矣
B.非能水也,绝江河/犹且从师问焉
C.授之书而习句读者/今智乃反不能及
D.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
【小题3】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师说》选段运用三组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恶劣习气。
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前者“小”而后者“大”。
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了对比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小题4】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①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②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③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今吾使建中祭汝,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室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关。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光!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其成;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小题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吊:抚慰
B.则取以来                                     遂:于是
C.教吾子与汝子,其成                    幸:希望
D.吾女与汝女                                 长:养育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彼有食可守,待终丧               求斗斛之禄
B.生影不与吾形相依                  竖子不足
C.死魂不与吾梦相接                  提刀立,为之四顾
D.当求数顷之田伊、颍之上        颁白者不负戴道路矣
【小题3】对本部分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吊慰遗孤,为侄儿安排身后事,弥补自己的过失,告慰侄儿的在天之灵。
B.第二段中,作者通过对侄儿的生、病、死、葬的料理不到的沉痛自责,表现了失去侄儿后的痛惜之情,哀思深挚,读之使不能不为之悲戚不已。
C.在经过这次精神上的打击之后,“我”已无意于留恋人间富贵,只求在伊、额河旁买上几顷田地,把“我”和你的儿女们养大成人,使其成家立业。通过对自己心灰意冷的描述,进一步加深了已有的哀痛。
D.这一部分在前文记叙事件的基础上直接抒情,以问句、感叹句作为文章的结束语,更进一步加深了作者的哀思。无尽的思念,无尽的哀痛,留给读者去品味。
【小题4】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2)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手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手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其身也,则耻师焉,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鸣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时,学于余。余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岂,难道
B.则耻师焉,                                 惑:疑惑
C.术业有专                                 攻:学习,研究
D.余其能行古道                                 嘉:赞赏
【小题2】下列句子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冰,水为之而寒
A.而耻学B.其身也C.师不必贤弟子D.不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文章的首段,作者鲜明地提出论点: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然后逐层深入地肯定自己的论点,确定全文论述的中心。
B.文中的“贵”“贱”“长”“少”是针对士大夫阶层“重贵轻贱”“年相若”等怪论的。针对性很强,锋芒所向,直指“鄙师”的士大夫之族。
C.全文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在句式上,则是整句和散句相结合,使文章既有气势,又灵活变化。
D.文章虽是议论文,但感情充沛,如“无贵无贱,无长无少”的“无”字,鲜明地表现了韩愈对士大夫之族有贵有贱的观点的反驳态度。
【小题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