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0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求婚(节选)

[俄]契诃夫

【前情介绍:《求婚》前半部分描写的是地主洛莫夫前来求婚,还没亲口向娜塔丽亚(地主丘布坷夫的女儿)说清楚来意,两人就为一小块草地的归属问题争吵不休,洛莫夫愤怒离去,娜塔丽亚知道对方的来意后, 让父亲把对方叫回来。】

洛莫夫   (精疲力尽地进来)心跳得真要命……脚也麻木了……肋骨又抽起筋来了……

娜塔丽亚   洛莫夫,对不起,我们刚才脾气太大了……我现在想起来了,沃乐微草地实在是你的。

洛莫夫   心,跳得真厉害……我的草地……我眼皮都乱跳……

娜塔丽亚 你的,是你的草地……请坐吧……(都坐下)刚才我们错了……

洛莫夫 我是照理来的……我并不是爱那块地,我是爱公理……

娜塔丽亚   够了,别提这个了吧……(向旁)不知道从哪说起……(向他)你打算去打猎吗?

洛莫夫   打松鸡么,敬爱的娜塔丽亚,我想收完庄稼就去打。呵哈,你听说了没有?真倒霉,你知道我的乌加达狗腿跛了。

娜塔丽亚   真可惜。因为什么跛了?

洛莫夫 不知道……大概是脱骨了,或者叫别的狗咬伤了……(叹息)最好的一条狗,更不说那价钱了,要知道,我给美罗诺夫出了一百二十五个卢布买的呢。

娜塔丽亚   我爸爸的沃特加达狗才出了八十五个卢布,要知道沃特加达比你的乌加达强多了。

洛莫夫   沃特加达比乌加达强?这哪里话?(笑)沃特加达比乌加达强?

娜塔丽亚   当然强,沃特加达诚然年岁小,还没长成,可是照它的身段、敏捷来说,甚至在沃卡尼茨基也没有再比它好的了!

洛莫夫   我请问你,娜塔丽亚,可是你忘记了它的下颚短呢,下颚短的狗从来是捕不住东西的。

娜塔丽亚   你量过吗?

洛莫夫   量过。它在追逐上能行,当然,如果在捕捉的时候就不一定能成……

娜塔丽亚   我们的沃特加达是良种的,可是你的是深杂色的,又老又丑,好像劣马一样……

洛莫夫   老吗?可是你给我五条像你的那样的狗,我也不同你换呢 ……你的沃特加达到处都可以找到,二十五个卢布也就是最高的价钱了。

娜塔丽亚   洛莫夫,今天什么魔鬼钻到你心里作怪呢?不是想出草地是你的,就是说乌加达比沃特加达强,你为什么和人家作对呢?

洛莫夫   娜塔丽亚,我看你是把我当瞎子、傻瓜看待呢。你要明白你的沃特加达下颚短呢。

娜塔丽亚   岂有此理。

洛莫夫   下颚短!

娜塔丽亚   不对!

洛莫夫 请你别作声吧……我的心要炸了。(叫着)别作声!

娜塔丽亚   我要作声,你不承认我的狗比你的狗强一百倍,我不甘休。

洛莫夫   坏一百倍!你的狗早该死了,我的眼睛都跳起来了……肩膀也痛起来了!

娜塔丽亚   可是你的坏狗用不着死,因为它已经是死的了!

洛莫夫   (哭)别作声,我的心要炸了!

丘布坷夫   (入)又是怎么一回事?

娜塔丽亚   爸爸,你说句真正的良心话吧。哪一条狗好?是咱们的沃特加达好,还是他的乌加达好?

丘布坷夫   沃特加达好,全县比它好的狗再没有了!

洛莫夫   你说良心话吧!

丘布坷夫   宝贝,你的乌加达自有它的好处……很健壮,臀部有力。可是这条狗实在也有两个短处,就是老和鼻脸短。

洛莫夫   对不起,我的心跳起来了……请你想一想,有一次在马绿丝金丛林里,我的狗同伯爵的狗并排比赛着跑,可是你的却足足落后了一里地……

丘布坷夫 那是因为伯爵的管猎狗的用鞭子抽它了。

洛莫夫 那是该抽。 一切狗都会去追狐狸,可是你的狗光会欺负小羊。

丘布坷夫   没有的事!打它是因为大家都嫉妒……

洛莫夫   哦,我的心跳起来了……

娜塔丽亚   (嘲弄)心跳起来了……你算什么猎人?

丘布坷夫   对呀,你算什么猎人?你既然心跳,就坐在家里好了。

洛莫夫   难道你是猎人吗?你只会拍伯爵的马屁,玩诡计……我的心呀……

丘布坷夫   你这狗崽子!

洛莫夫   你这老耗子!

丘布坷夫   别作声,不然,我一枪打死你!

洛莫夫   唉呀!心跳死了。你挨过你从前的老婆的打……我要倒下去了!要死了!

丘布坷夫   可是你怕你的女管家!

洛莫夫   唉呀,唉呀……心要炸了!(倒在安乐椅上)叫医生来!(昏过去)

丘布坷夫   你这小子!吃奶孩子!爱吵闹的东西!

娜塔丽亚   你算什么猎人?你连马都不会骑!(向父亲)爸爸!他怎么了?(尖声叫着)洛莫夫!

洛莫夫   我直冒火星……我昏昏沉沉的……我在哪儿呢?

丘布坷夫   你赶快结婚吧。她答应了!(把洛莫夫和他女儿的手拉在一起)她答应了!我祝福你们。只要你别扰乱我吧!

洛莫夫   唔?什么?(起来)你祝福谁?

丘布坷夫   她答应了!唔?接吻吧……你……你这鬼东西……

娜塔丽亚 (呻吟)他活了。是的,我答应了……

丘布坷夫   接吻吧!真好像一座山从肩上落下去了……唉!

娜塔丽亚   就是在现在你还是应该承认:你的狗比我的狗坏。

洛莫夫   比你的好!

丘布坷夫   啊,家庭的幸福开场了!来香槟酒哟。

娜塔丽亚   比我的坏!坏!坏!

丘布坷夫   (尽力喊得高些)来香槟酒哟!来香槟酒哟!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娜塔丽亚在知道洛莫夫原是来求婚的之后,仍然同对方争论猎狗的优劣,且寸步不让,这种本末倒置的处事态度,使故事显得荒谬可笑。
B.洛莫夫反复地说自己的心跳得厉害,到后来昏过去,一方面可以看出他身体欠佳,另一方面也衬托出娜塔丽亚父女的自私与冷酷。
C.戏剧中主人公形象反差强烈,男主人公洛莫夫心思细腻,而女主人公娜塔丽亚却咄咄逼人,为戏剧增添了喜剧色彩。
D.争吵是戏剧的焦点:两个家庭为草地而争吵,表现了地主的贪婪;为狗而争论,反映出他们生活空虚;反复争吵,说明双方缺乏婚姻感情基础。
【小题2】关于结尾丘布坷夫催促二人结婚、开香槟庆祝的情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丘布坷夫在洛莫夫不清醒和没征得女儿同意的情况下就把二人的手拉在一起,表现了他的热心。
B.“真好像一座山从肩上落下去了”,这里丘布坷夫用比喻表达了终于能把女儿嫁出去的如释重负。
C.娜塔丽亚和洛莫夫新一轮的争论又要开始时,丘布坷夫却说“家庭的幸福开场了”,这是自欺欺人。
D.台词“比我的坏!坏!坏”和舞台说明“尽力喊得高些”都表现出娜塔丽亚的计较程度越来越高。
【小题3】《求婚》的情节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分析。
【小题4】本文是如何运用语言描写来突出人物个性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22-23高一下·广东·阶段练习
知识点:契诃夫戏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醋栗[注]

[俄]契诃夫

我们弟兄两个,我伊万•伊万内奇和弟弟尼古拉•伊万内奇,他比我小两岁。家父本来是骑兵,立有战功升做军官,给我们留下贵族的身份。我们的童年是在乡间自由自在度过的。我们跟所有农家孩子一样,喜欢待在田野上、树林里,看守马匹、捕鱼,以及诸如此类的事情……

尼古拉从十九岁起就坐进省税务局的办公室。一年一年过去了,他还是坐在同一个位子上,抄写那些老一套的公文,喜欢看报,只读广告栏,说某地有若干俄亩耕地,连同草场、庄园一并出售。便总想着一件事情:怎样回到乡下去。他的这种念头渐渐成为一种明确的愿望、一种理想,要在什么地方的河边或湖畔买下一座小小的田庄。他脑子里经常幻化出花园的小径、花丛、果树等画面,可是不知为什么,所有的画面里必定有醋栗丛。他不能想象一座庄园,一处饶有诗意的安乐窝,居然会没有醋栗。

他是个温和善良的人,我喜欢他,可是这种把自己关在自家小庄园里过一辈子的愿望,我素来不同情。人们通常说:一个人只需要三俄尺的土地。三俄尺的土地是死尸所需要的地方,不是活人需要的。盼望有个庄园,像是不错。可要知道,这种庄园也就是三俄尺土地。离开城市,离开斗争,离开生活的喧嚣,隐居起来,躲在自己的庄园里,这算不得生活。人所需要的不是三俄尺土地,也不是一个庄园,而是整个地球,整个大自然,在那广大的天地中,人才能够尽情发挥他自由精神的所有品质和特点。

几年过去,他被调到另一个省工作,已年过四十,还在读报上的广告,还在攒钱。后来听说他结婚了,目的还是买一座有醋栗的庄园。他娶了一个年老而难看的寡妇,他对她毫无感情,只因为她手里有几个臭钱。他俩一起生活,他变得很吝啬,经常让她吃个半饱,把她的钱存进银行却写在自己名下。她原先的丈夫是邮政支局局长,她过惯了吃馅饼、喝果子露酒的生活,现在,在第二个丈夫家里连黑面包也不多见。这种生活把她弄得憔悴不堪,三年不到干脆把灵魂交给了上帝。当然,我的弟弟从来没有想过对她的死负有责任。金钱如同伏特加,能把人变成怪物。

妻子死后,他通过代售人买了一个百余俄亩的田庄,有主人的正房,有仆人的下房,有花园,但没有果园,没有醋栗。我的尼古拉•伊万内奇毫不气馁,立即订购了二十丛醋栗,动手栽下,过起地主的生活来了。

我去探望过他。那天天气很热,到处都是沟渠、围墙、篱笆,和栽成一行行的杉树,弄得人不知道怎样才能走进院子里去。我朝一幢房子走去,迎面来了一条毛色红褐的狗,皮球似的。它想叫几声,可又懒得张嘴。厨房里走出来一个厨娘,光着脚,很胖,像刚灌好的香肠。她告诉我,老爷吃过饭正在休息。我走进屋里,他坐在床上,膝头盖着被子。他老了,胖了,皮肉发松,他的脸颊、鼻子、嘴唇,全都往前拱出去,看上去,跟猪那样陷进被窝里。

“哦,你在这儿过得怎么样?”我问他。

“感谢上帝,我过得挺好。”

他已经不是从前那个胆小怕事可怜的小职员了,而是真正的地主老爷。他已经习惯这里的生活,过得很有滋味。他吃得很多,常去澡堂里洗澡。他已经跟村社和两个工厂打过土地官司。农民若不称呼他“老爷”,他就大为恼火。他关心自己的灵魂得救,做好事装模作样,不是实心实意的。当初在税务局里他甚至害怕持有个人的见解,现在呢,说的都是至理名言,而且用的是大臣的口气。

“我了解老百姓,我会对付他们,”他说,“老百姓都喜欢我。我只消动一动手指头,他们就会替我办好我想要办的所有事情。”这些话,他都是面带精明而善良的微笑说出来的。他不下二十遍反反复复地说:“我们这些贵族,我,作为一名贵族……”显然他已经不记得我们的祖父是个农民。

傍晚,我们喝茶的时候,厨娘端来满满一盘醋栗,放在桌子上。这不是买来的,而是自家种的。自从栽下那些灌木以后,这还是头一回收摘果子。尼古拉•伊万内奇眉开眼笑,足有一分钟默默地、泪汪汪地看着醋栗,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随后他把一枚果子放进嘴里,得意地瞧着我,那副神态就像一个小孩子终于得到了自己心爱的玩具。

“真好吃!”他贪婪地吃着,不断地重复道,“嘿,真好吃!你也尝一尝!”

醋栗实在又硬又酸。不过正如普希金所说:“对我们来说,喜爱使人高兴的谎话,胜过喜爱许许多多的真理。”我看到了一个幸福的人,他心心念念的梦想显然已经实现,达到了生活中的目标,得到了想要的一切,他对自己的命运和他本人都感到满意了。不知什么缘故,往常我想起人的幸福,思想里不免夹杂着伤感的成分。现在,面对着这个幸福的人,我的内心充满了近乎绝望的沉重感觉。入夜,我辗转难眠,不要容自己昏睡!生活要有意义和目标!

(选自《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有删改)


[注]《醋栗》创作于1898年,正值沙皇俄国民主解放运动高潮时期,作家致力于探索新生活。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醋栗》讲述了一个小人物人生全部理想就是为了拥有一座小庄园,而丧失原有的优秀品质,变得庸俗、冷酷的故事。
B.“醋栗”在小说中不断出现,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始终,还象征了主人公尼古拉•伊万内奇为之一生追求的幸福和欲望。
C.醋栗果实其实又硬又酸,主人公尼古拉•伊万内奇却装出它真好吃的模样,毕竟醋栗是他大半生向往的幸福生活的标志。
D.《醋栗》末尾借普希金的话表达对真理以及真幸福的思考,对社会中沉浸于个人小幸福的狭陋思想和行为进行了批判。
【小题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小见大,通过一个痴迷醋栗的小职员的故事再现沙皇制下的凡俗人生,揭示当时社会只关心个人小幸福的人是极少数,具有批判性。
B.小说采用对比手法塑造尼古拉•伊万内奇这一前后反差巨大的形象。他原本善良,喜欢田野,热爱自由;却为一已梦想,将整个人性扭曲了。
C.小说按顺序展开一幅幅平淡却寓意深刻的生活图景,尼古拉童年时的原野、青年时的税务局办公室、当地主时的田庄等环境,都具有典型性。
D.小说并非一味地讲述,作者借伊万•伊万内奇的口发出了呐喊:生活要有意义和目标,幸福生活所需要的不是三俄尺土地,而是整个大自然。
【小题3】简要分析“我”的形象及作用。
【小题4】简要分析契诃夫小说《醋栗》中的讽刺艺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苦恼

契诃夫

“我向谁去诉说我的悲伤?”

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车夫约纳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身子往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即使有一个大雪堆倒在他的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不必把身上的雪抖掉似的……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也是一动都不动。

“赶车的,到维堡区去!”约纳听见了喊声,“赶车的!”

约纳猛地哆嗦一下,从粘着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看见一个军人,穿一件带风帽的军大衣。

“到维堡区去!”军人又喊了一遍。

为了表示同意,约纳就抖动一下缰绳,于是从马背上和他肩膀上就有大片的雪撒下来……

约纳回过头去瞧着乘客,努动他的嘴唇……他分明想要说话,然而从他的喉咙里却没有吐出一个字来,只发出咝咝的声音。

“什么?”军人问。约纳撇着嘴苦笑一下,嗓子眼用一下劲,这才沙哑地说出口:“老爷,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哦!……他是害什么病死的?”

约纳掉转整个身子朝着乘客说:“谁知道呢!多半是得了热病吧……他在医院里躺了三天就死了……”

“赶你的车吧……”乘客说。

“照这样走下去,明天也到不了。快点走!”

车夫就又伸长脖子,用一种稳重的优雅姿势挥动他的鞭子。后来他有好几次回过头去看他的乘客,可是乘客闭上眼睛,分明不愿意再听了。他把乘客拉到维堡区以后,就把雪橇赶到一家饭馆旁边停下来,坐在赶车座位上又不动了……湿雪又把他和他的瘦马涂得满身是白。一个钟头过去,又一个钟头过去了……

人行道上有三个年轻人路过,其中两个人又高又瘦。第三个却矮而驼背。

“赶车的,到警察桥去!”那个驼子用破锣般的声音说,“一共三个人……二十戈比!”

二十戈比的价钱是不公道的,然而他顾不上讲价了……如今在他都是一样,只要有乘客就行……

“好,走吧!”驼子用破锣般的嗓音说,“快点跑!”

约纳感到他背后驼子的扭动的身子和颤动的声音。他听见那些骂他的话,看到这几个人,孤单的感觉就逐渐从他的胸中消散了。约纳不住地回过头去看他们。正好他们的谈话短暂地停顿一下,他就再次回过头去,嘟嘟哝哝说:

“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大家都要死的……”驼子叹口气说,“得了,你赶车吧!”

约纳回转身,想讲一讲他儿子是怎样死的。可是这时候驼子轻松地呼出一口气,声明说,谢天谢地,他们终于到了。约纳收下二十戈比以后,久久地看着那几个人的背影。后来他们走进一个黑暗的大门口,不见了。他又孤身一人,寂寞又向他侵袭过来……他的苦恼刚淡忘了不久,如今重又出现,更有力地撕扯他的胸膛。约纳的眼睛不安而痛苦地打量街道两旁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当中有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倾诉衷曲呢?然而人群奔走不停。谁都没有注意到他,更没有注意到他的苦恼……那种苦恼是广大无垠的。如果约纳的胸腔裂开,那种苦恼滚滚地涌出来,那它仿佛就会淹没全世界,可是话虽如此,它却是人们看不见的。这种苦恼竟包藏在这么一个渺小的躯壳里,就连白天打着火把也看不见……

大约过了一个半钟头。约纳已经回到大车店。在一个肮脏的大火炉旁边坐着了。炉台上,地板上,长凳上,人们鼾声四起。约纳瞧着那些睡熟的人,后悔不该这么早就回来……

“连买燕麦的钱都还没挣到呢。”他想,“这就是我会这么苦恼的缘故了。一个人要是会料理自己的事……让自己吃得饱饱的,自己的马也吃得饱饱的。那他就会永远心平气和……”

墙角上有一个年轻的车夫站起来,带着睡意,往水桶那边走去。

“你是想喝水吧?”约纳问。

“是啊。想喝水!”

“那就痛痛快快地喝吧……我呢,老弟,我的儿子死了……”

约纳看一下他的话产生了什么影响,可是一点影响也没看见。那个青年人盖好被子,连头蒙上,睡着了。如同那个青年人渴望喝水一样,他渴望说话;他的儿子去世快满一个星期了。他却至今还没有跟任何人好好地谈一下这件事……应当有条有理、详详细细地讲一讲才是……应当讲一讲他的儿子怎样生病,怎样痛苦,临终说过些什么话,怎样死掉……是啊,他现在可以讲的还会少吗?听的人应当惊叫,叹息,掉泪……

“去看一看马吧……”约纳想。

他穿上衣服,走到马房里。他想起燕麦、草料、天气……关于他的儿子,他独自一人的时候是不能想的……跟别人谈一谈倒还可以;至于想他,描摹他的模样,那太可怕,他受不了……

“你在吃草吗?”约纳问他的马说,“好,吃吧……既然买燕麦的钱没有挣到,那咱们就吃草好了……是啊……我已经太老,不能赶车了……该由我的儿子来赶车才对,我不行了……他才是个地道的马车夫……只要他活着就好了……”

约纳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就是这样嘛,我的小母马……库兹马不在了……他下世了……他,无缘无故死了……比方说,你现在有个小驹子,你就是这个小驹子的亲娘……忽然,比方说,这个小驹子下世了……你不是要伤心吗?”

那匹瘦马嚼着草料,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气。约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

(摘编自《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小题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人公约纳是一个勤劳善良、生活窘迫、孤苦伶仃、悲怆伤痛、无人同情的俄国下层劳动人民的典型,是当时俄国社会生活中下层劳动人民悲惨处境的写照。
B.马车夫约纳刚死了儿子,想向别人倾诉心中的痛苦。这个低得不能再低的愿望竟成了无法实现的“奢望”。这和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讲述她的阿毛被狼吃掉时的遭遇是一致的。
C.小说在写约纳等待乘客的过程中,出现了约纳和他的小马的姿势对应,意味深长。这其实为小说结尾约纳向马倾诉埋下了伏笔。
D.当年轻人到达目的地后,约纳还“久久地看着那几个游荡的人的背影”,从细节描写中,我们可以得知约纳是多么孤寂,只要有人和他说话,就是骂他他也觉得舒服。
【小题2】有人说《苦恼》这篇小说是以冷静的笔调来表现小人物在冷漠环境中生活的无声悲哀,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小题3】小说的结尾,作者给约纳安排了一个倾诉苦恼的对象,于是“约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这样的结尾安排有什么样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契诃夫

暮色昏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车夫姚纳波塔波夫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雪,它那呆呆不动的姿、它那瘦骨嶙嶙的身架、它那棍子般直挺挺的腿,使它活像那种花一个戈比就能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干。姚纳和他的瘦马已经有很久停在那个地方没动了。他们还在午饭以前就从大车店里出来,至今还没拉到一趟生意。可是现在傍晚的暗影已经笼罩全城。街灯的暗淡的光已经变得明亮生动,街上也变得热闹起来了。

“赶车的,到维堡区去!”姚纳听见了喊声。他猛地哆嗦了一下,从粘着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看见一个军人,穿一件带风帽的军大衣。 

姚纳就抖动一下缰绳,从背上和他的肩膀上就有大片的雪撇下来,那个军人坐上了雪橇。车夫习惯地挥动一下鞭子,那匹瘦马也缓慢地离开原地走动起来。

姚纳在赶车的座位上局促不安,他回过头去瞧着乘客,努动他的嘴唇,他分明想要说话,然而从他的喉咙里却没有吐出一个字来,只发出咝咝的声音。 

“什么?”军人问。 

姚纳苦笑一下,嗓子眼用一下劲,这才沙哑地说出口:“老爷,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哦!……他是害什么病死的?” 

姚纳掉转整个身子朝着乘客说:“谁知道呢,多半是得了热病吧……他在医院里躺了三天就死了……这是上帝的旨意哟。” 

“赶你的车吧,赶你的车吧……”乘客说,“照这样走下去,明天也到不了。快点走!” 

车夫就又伸长脖子,微微欠起身子,挥动起他的鞭子。后来他有好几次回过头去看他的乘客,可是乘客闭上眼睛,分明不愿意再听了。他把乘客拉到维堡区以后,就把雪橇赶到一家饭馆旁边停下来。

湿雪又把他和他的瘦马涂得满身是白。一个钟头过去,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有三个年轻人走了过来。

“赶车的,到警察桥去!”其中一个驼子说。“三个人,二十戈比!”

姚纳抖动缝绳,吧哒嘴唇。二十戈比的价钱是不公道的,然而他顾不上讲价了一个卢布也罢,五戈比也罢,如今在他都是一样,只要有乘客就行……三个青年人一条齐抢到座位上去了。

“快点跑!嘿,瞧瞧你的这顶帽子!彼得堡也找不出比这更糟的了。”

“你到底赶不赶车,老不死的?难道就这样赶车?你抽它一鞭子!嘿,抽它!”

姚纳不住地回过头去看他们。趁他们谈话停顿的时候,他就再次回过头去,嘟嘟哝哝说:“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大家都要死的,……”驼子咳了一阵,擦擦嘴唇,叹口气说。“得了,你赶车吧,你赶车吧!诸位先生,照这样的走法我再也受不住了!他什么时候才会把我们拉到呢?”

“赶车的,你有老婆吗?”一个问。

“我?快活的老爷,我的老婆现在成了烂泥喽……在坟墓里!现在我的儿子也死了,可我还活着……死神认错门了……它原本应该来找我,却去找了我的儿子……”姚纳回转身,想讲一讲他儿子是怎样死的,可是这时候驼子轻松地呼出一口气,谢天谢地,他们终于到了。

姚纳收下二十戈比以后,久久地看着那几个游荡的人的背影,后进一个黑暗的大门口,不见了。他又孤身一人,寂静又向他侵袭过来。

姚纳瞧见一个扫院子的仆人,就决定跟他攀谈一下。“老哥,现在几点钟了?”他问。

“九点多钟。……你停在这儿干什么?把你的雪橇赶开!”

姚纳把雪橇赶到几步以外去,伛下腰,听凭苦恼来折磨他。…………他受不住了。“回大车店去,”他想。

大约过了一个半钟头,姚纳已经在一个肮脏的大火炉旁边坐着了。炉台上,地板上,长凳上,人们鼾声四起。空气又臭又闷。姚纳瞧着那些睡熟的人,搔了搔自己的身子,后悔不该这么早就回来……

“连买燕麦的钱都还没挣到呢,”他想。“一个人要是能让自己吃得饱,自己的马也吃得饱,那他就会永远心平气和……”墙角上有一个年轻的车夫站起来,带着睡意嗽一嗽喉咙,往水桶那边走去。

“你是想喝水吧?”姚纳问。

“是啊,想喝水!”

“那就痛痛快快地喝吧……我呢,老弟,我的儿子死了……你听说了吗?这个星期在医院里死掉的!”

姚纳发现自己的话一点影响也没有,那个青年人已经盖好被子,连头蒙上,睡着了。老人就叹气……如同那个青年人渴望喝水一样,他渴望说话。他的儿子去世快满一个星期了,他却至今还没有跟任何人好好地谈一下这件事。应当讲一讲他的儿子怎样生病,怎样痛苦,临终说过些什么话……

他穿上衣服,走到马房里。 “你在吃草吗?”姚纳问他的马说,看见了它的发亮的眼睛。“好,吃吧,吃吧。……既然买燕麦的钱没有挣到,那咱们就吃草好了……唉……我已经太老,不能赶车了……该由我的儿子来赶车才对,我不行了……他才是个地道的马车夫……他要是活着就好了……”

姚纳沉默了一忽儿,继续说:“我的小母马……他下世了……他无缘无故地死了……比方说,你现在有个小驹子……忽然这个小驹子下世了,你不是要伤心吗?”

那匹瘦马嚼着草料,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气。

姚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

(摘编自契诃夫短篇小说《苦恼》)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对大雪的描写,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渲染了清幽的氛围,为主要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
B.作者写姚纳的小马瘦骨瘦骨嶙嶙,腿像棍子般直挺挺,从侧面表现了其主人贫穷的生活状况。
C.姚纳“顾不上”对不公道的车费讲价,这既因乘客难得,也因他需要有人乘车,听他说话。
D.作者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将自己的情感倾向自然地融入客观描写,对现实的揭露入木三分。
【小题2】作者善于运用语言描写塑造人物,请结合文本,分析姚纳是怎样的一个人。
【小题3】对姚纳“倾诉”的对象,请分类加以分析,并概括其中蕴含的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