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7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李广非大将才也,行无部伍,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敌则覆矣。太史公叙广最得意处,在为上郡太守以百骑御匈奴数千骑,射杀其将,解鞍纵卧,然此固裨将之器也。若夫堂堂之阵,正正之旗,进如风雨,退如山岳,广岂足以乎此哉?淮南王谋反只惮卫青与汲黯而不闻及广太史公以孤愤之故叙广不啻口出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

(节选自黄淳耀《史记评论》)

材料三:

太史公言:“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司马温公(司马光)则曰:“效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二者皆一偏之论也。以武定天下者,有将兵,有将将。为将者,有攻有守,有将众,有将寡。不识之正行伍,击刁斗,治军簿,守兵之将也。广之简易,人人自便,攻兵之将也。束伍严整,斥堠详密,将众之道也。刁斗不警,文书省约,将寡之道也。严谨以攻,则敌窥见其进止而无功。简易以守,则敌乘其罅隙而相薄。将众以简易,则指臂不相使而易溃。将寡以严谨,则拘牵自困而取败。故广与不识,各得其一长,而存乎将将者尔。将兵者不一,将将者兼用之,非可一律论也。人主,将将者也。大将者,将兵而兼将将者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小题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六处需加句读,请用“/”在相应位置划分。
淮南王谋反只惮卫青与汲黯而不闻及广太史公以孤愤之故叙广不啻口出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文中指统率军队,与《鸿门宴》中“令将军与臣有郤”的“将军”含义不同。
B.刁斗是古代军队中用的一种器具,白天可供战士烧饭,夜间敲击以巡更。
C.风雨指风和雨,与《荀子·劝学》中“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的“风雨”含义相同。
D.“将兵者不一术”中的“术”指方法,与《师说》“术业有专攻”中的“术”含义不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带兵不拘一格,不重纪律,士兵行动自由,因此士兵们都很喜欢李广。
B.程不识带兵法度严谨,士兵行止有度,即使遇险也能稳打稳扎,很适合防守。
C.黄淳耀认为司马迁恣意抬高李广贬低卫青,纯属个人情绪发泄,与事实不符。
D.王夫之认为李广不适合带大部队,司马迁与司马光对李广的认识都人为拔高了。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2)简易以守,则敌乘其罅隙而相薄。
【小题5】李广有着怎样的个性特点?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2023·全国·模拟预测
知识点:《史记》史传文论说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箕踞见除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成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藉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 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生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 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 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与留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 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为大中大夫。

(选自《说苑,奉使》,有删改)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 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起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选自《史记,南越列传》,有删改)

【注】①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摄.形状如椎。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B.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C.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D.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箕踞,指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如《荆轲刺秦王》中荆轲的表现:“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B.足下,称对方的敬辞,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鸿门宴》中有“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两个“足下”分别是张良对项王及大将军范增的尊称。
C.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讲究。君主聚会群臣时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则面向北。因此, 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作“南面”,称臣叫作“北面”。
D.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有很多,如“升”“进” “擢”等都表示升职,“贬”“谪”“左迁”等都表示降职。文中“拜为大中大夫”中的“拜”指升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C.尉佗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D.尉佗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小题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文言文阅读。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B.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C.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D.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舍人始于先秦,战国及汉初指王公贵族家里的门客,亦指官名。
B.沛公指汉高祖刘邦,起兵于沛,故称“沛公”。公,对人物的敬辞,尊称男子。公,有时也指封建制度五等爵位中的最高爵位,这五等爵位依次是“公、侯、伯、子、男”。
C.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D.禁中,古时指帝王居住的皇宫之内,也说“禁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屠狗出身,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樊哙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背信弃义,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B.课本《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一节,写了樊哙撞倒守门卫士入帐,怒视项羽这一细节,本文言辞比《鸿门宴》委婉,人物形象不及《鸿门宴》的生动传神。
C.刘邦晚年,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表现出意志消沉、精神疲惫的神情。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原为普通平民的樊哙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叹,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物的赞叹之情。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2)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

材料二:

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因问王曰:“今东向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刑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馀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有删改)

【注】①喑恶叱咤:形容厉声怒喝。②呕呕:和悦的样子。③刑:磨去棱角;敝:损坏。④三秦王:秦朝三降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被项羽分封为王。

【小题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列侯诸将无敢A隐朕B皆F言C其情D吾所以有天下E者何G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H何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筹策,亦作“筹筴”,意思是竹码子,原是古时计算用具,在这里用作“计谋,谋略”之意。
B.“信谢,因问王曰”的“谢”与《鸿门宴》中的“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意思不同。
C.“故曰其强易弱”的“易”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以乱易整,不武”的“易”,意思相同。
D.檄,檄文,檄书,旧时写在木简上,是古代官府中重要的往来文书,多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较于高祖为人傲慢、侮辱他人的特点,高起、王陵肯定了项羽仁厚待人的一面。
B.高祖高度评价了韩信统率大军、为汉朝得天下立下赫赫战功时的卓越军事才能。
C.韩信在比较分析刘项二人时,高度评价了刘邦守约抚民、惜才纳谏等做法的正确性。
D.韩信对项羽的为人和天下形势的分析精辟独到,刘邦大加赞赏,深感相见恨晚。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
(2)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
【小题5】项羽最终兵败的原因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说明。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