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7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征途上

王愿坚

司号员赖兴华刚刚绕过面前的一道浓密的树丛,就怔住了。

在这时候停下来,是不是又有同志……他心里一急,连忙三脚两步地跑过去,挤进人群里。果然,一个浑身泥污的红军战士,紧闭着眼,直挺挺地躺在那里。有一个同志坐在旁边,正把脑袋紧贴在那人的胸前,焦急地叫着:同志,我的好同志,你说呀!……

望着这情景,小赖的心像被火燎着一样。他心慌意乱地周身摸索着,伸手扯扯干粮袋,又摸摸腰间的洋瓷碗、小马灯,想去弄水,又想点灯照亮。

就在这时,躺在地上的同志说话了。声音很轻,断断续续:西,往西,大树林里……我们连……话头像根被风吹断了的细丝,再也接不起来了。他只来得及伸出一个手指头,向嘴边指了指。接着,手一下子松开,一大把咬掉了梢头的牛耳大黄叶子,撒了一身。

在连续六七天的草地行军里,小赖看过不少同志身受伤病和饥寒的折磨,但眼见自己的同志在这种情况下牺牲,还是第一次。他捂住脸,扭转头,哭了。

哭!想点办法,不比哭鼻子强!那个同志不满地说了一句。

小赖不好意思地擦擦眼,一面摆弄着小马灯,一面往四下里看了一眼。同志们,有的低下了头,有的扭过了脸,有的在悄声谈论着。只有刚才问话的那人还在张罗。他欠起身,从腰间解下面巾,轻轻地盖到死者的脸上;又小心地摘下那同志的军帽,把散乱的野菜一棵棵捡起来,放进帽子里。然后仰起头,愣愣地望着天边。

那人是六团的马夫,老姚,姚恒义。前天才掉队下来。

小赖也随着望过去。那边,太阳早已落下去了,只剩下一抹淡淡的余光,给几大块雷雨云镶上了惨白的光边。乌云,被风推搡着,正在缓慢地汇拢起来。看着,小赖的心也像那些云块一样活动起来:那个同志牺牲前的话是什么意思呢?对,在西边,就在同一块草地上,大概就在那团团的乌云下面,有那么一个树林;在那里,有兄弟部队的一个连队,他们派出了同志到这边来联系。那么他们……他向着牺牲的同志望了望,又看了看老姚手里的帽兜。噢,对了,他们断粮了。想着,他不由得激动起来。他向老姚身边靠了靠,急急地说道:老姚同志,我们得去救他们哪!

哦。老姚应了一声,还在想什么。

粮食,我有。小赖一抬手举起了腰间的军号,那上面缠着自己的粮袋子,给他们,都给他们!

什么,你说什么?老姚蓦地扭过了头,一把抓住小赖的肩膀,盯住他的脸说,我的好同志,你,你真的这么想?

他望着那一小截粮袋子,叹了口气说,唉,有啥用呢,就那么一点点……

不少,不少!老姚从军号上解下粮袋子,一面比量着,一面把长长的空袋子一节节叠起来。

就是有粮,谁带着送去?小赖越想越觉得难题多。

老姚说:这,我知道。带队的人嘛,倒有一个……

谁?

有,有就是了。老姚边说边站起身。不知起得太猛还是怎的,身子跟跄了一下,差点栽倒。他站稳身子,把军号往小赖手里一塞,还是把人集合起来。我的好同志,你吹号吧!

随着号声,连队迅速集合起来。

老姚来到队前,向着队伍扫了一眼,一下子举起了那顶军帽:同志们,看,这是什么人的?

沉默了一会儿,从后排传来一声回答:兄弟部队。

对,兄弟部队——一个妈妈生的亲兄弟啊!再看看这,老姚从帽兜里抓出那把野菜,声音提高了些,同志们都看见了,咱们的兄弟部队在吃这个,在吃草……

他的嗓子哽住了,张了几张嘴,却再也没有说出什么。他把手里的东西往胸前一揣,后退了几步,解开肩上的被单,抖了抖,平展地铺在地上,用马灯把角角压住了,然后从腰间解下一条干瘪瘪的干粮袋子,往被单上倒下去。一面倒,一面轻轻地拍打着。焦干的青稞面粉,在马灯近旁扬起一团淡淡的烟雾。这一切,他做得那么慢,那么仔细,慢得叫人心焦。

小赖定睛注视着老姚的动作。他觉得自己心直跳,血直往脸上涌。他快步走到马灯近旁,伸手把老姚推开,提起自己的粮袋往被单上倒。粮袋长,面粉少,小赖手忙脚乱,怎么也倒不出来。他向手里那拳头般大的一截粮袋看了一眼,往单子上一扔,抹着眼睛,扭身走开了。

回来!老姚喊了一声,弯腰捡起小赖的粮袋,只倒了一点,又还给了他。

不,我……小赖一手招架着,一手还在抹眼睛。

拿着!老姚把粮袋子搭到小赖的肩上,推了他一把,去看看,指导员来了,马上告诉我!说完,他又对着队伍喊道,同志们,来吧!

长长的行列,像彗星一样,无声地绕过那盏昏暗的马灯。一个个战士从自己那干瘪的粮袋里撒下星星点点的面粉,又默默地奔向前去,消失在无边的黑暗里了。

连队唯一的一条牦牛,遵照指导员的命令留下来,五条饱胀的粮袋子扎实地搭在牛背上。老姚紧挽住了牛缰绳;紧傍着牦牛,小赖手提着马灯站在那里;牦牛后面,留下来的十个战士整齐地排成了一行。

指导员默默地握住了老姚的那只大手,老姚严肃地点了点头,他抡起胳膊,照着牛胯上狠狠地捶了一拳。

叮——当——牦牛颈下的铃声清脆地响了一声。这支临时组成的小队,离开了大队走去的方向,踏进烂泥,踏进了水草,向西前进了。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着昏迷的红军战士,小赖心慌意乱,不知所措,这说明了他的革命意志不够坚定,还需锤炼。
B.小赖随着老姚望向天边,此处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惨淡昏暗的气氛,衬托了人物悲痛的心情。
C.小赖急着跟老姚说要去救树林中的同志,老姚应了一声,他在想同志们是否同意捐粮救人。
D.老姚一面比量,一面把空袋子一节节叠起来。此处采用细节描写,并为后文战士捐粮作铺垫。
【小题2】关于文中战士们捐粮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姚的动作慢得让人心焦,说明老姚心情沉重,缓慢仔细的动作使小说画面颇显庄严。
B.小赖一边用手招架,嘴里说“不”,一边还在抹眼睛,体现出这个小战士朴实善良的性格。
C.队伍集合后,老姚率先捐粮,小赖紧随其后。在小赖的感召下大家也纷纷捐出自己的粮食。
D.战士们干瘪的粮袋与后文五条饱胀的粮袋子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战士们光辉的革命形象。
【小题3】老姚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小题4】小说中多次写到“马灯”,请根据文中画横线的三个句子简要分析其含意。
22-23高二下·云南红河·期中
知识点:王愿坚(1929-1991)中国现当代小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路标

王愿坚

天边上,最后那一小块挂着晚霞的云彩,轻轻飘闪了一下,眨眼工夫就消失了。夜色,像块奇大无比的灰布,悄悄地伸展开来,罩住了整个草地。

通信员罗小葆一手拄着探路的木棍子,一手抓着腰间那块小木牌,呆呆地看着这四合的夜幕,不知要往哪里走。

过去六天,他跟在连队里,用不着打问路线,用不着辨别方向,只要把那块心爱的小木牌往老班长背包上一挂,瞅着它一步不落地走就行了。那块识字木牌,比一本书略大点儿,刮得溜平,上面还刷了两遍桐油。这是在遵义地区休整时,老班长给他做的。从那时候起,他每天请小文书在上边写上几个生字,然后一边走,一边认。

谁想到就在今天中午时分,部队遭到了突袭,老班长在战斗中负了重伤。就在老班长被扶上担架的时候。他突然挣扎着欠起了身,把识字牌递到小罗手里,指着上面新写的北上抗日四个字,问道:都认识啦?

认识……小罗的喉咙哽住,说不下去了。

他想给老班长弄点儿水喝。可当他找来了一小碗清水的时候,连队已经走远了。于是,他掉队了。到了这时,他才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跟在队伍的行列里是多么幸福,也真正感到了辨别方向的重要。

一个个草墩被他踩到脚底下,一道道烂泥河沟被他跨过……

忽然,在他的眼前出现了一星火光。这火光,被草地的水汽笼罩着,发出一环环色彩斑斓的光圈,映照着这黑沉沉的草地,也照亮了罗小葆的心头。

一堆堆篝火余烬的旁边,同志们有的躺着,有的背靠背坐着,都香甜地睡着。罗小葆小心地绕过他们,走向一堆燃烧着的篝火边,这才看见在对面还坐着一个同志。他坐着一个小衣包,一只臂肘靠在铁皮箱子上,膝盖上搭着一张地图,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看一会儿,抬起头,凝神思索一会儿,拿红铅笔在图上做个记号。

他看着那个同志手里的地图,忽然生出了一个念头。这个念头是如此强烈,终于使他憋不住低低地喊了声:报告!绕过火堆,走了过去。

那个同志慢慢抬起头。

看着那慈祥的笑脸,罗小葆的拘束一下子消失了。他又向前迈了一步,指着地图说:你是领导同志吧,你一定知道明天的行军路线⋯⋯

路线,当然有啰!领导同志抓住了小罗的手,拉他在铁皮箱子旁边坐下,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红图,说道,看,一直往北,走上半天多点,就是班佑——就走出草地了!

真的?!罗小葆高兴地叫了声。

来,先开饭!领导同志用笔杆夹起一粒胡豆,吹了吹,轻轻放到了小罗的手心里,然后从文件箱上的一个大铜墨盒底下抽出一张纸,动手写起字来。

不,我也还有任务哩!罗小葆把擦干净了的识字牌放到领导同志面前,我今天的课还没上呢!同志,教我几个字吧!

学习?好!领导同志看着识字牌,赞许地点了点头。他拿起毛笔,转身把笔尖在身边草叶上的露珠里蘸了蘸,又在墨盒里匀了匀,挥笔写下了四个大字。

他用笔尖指点着,逐字念着:向、北、前、进!

罗小葆也跟着念:向北前进!

向,就是方向⋯⋯领导同志逐字讲解起来。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语调很慢,讲得那么仔细,又那么清楚。

罗小葆用心地听着。随着讲解,在他面前展现了一幅壮丽的情景: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正在向着北方,向着陕北的高原大步前进。

字,就这么讲。领导同志讲完了,又和蔼地问道,那么,为什么要‘向北前进’呢?

我们红军要北上抗日。

还有呢?

还有,小罗歪着脑袋想了想,那里有陕北根据地,我们红军可以休息、整顿、发展……

领导同志点点头,高兴地笑了。他亲切地揽住了小罗的肩膀。

这四个字和领导同志的讲解把他引向了北方,引进了一个新的天地。仿佛眼前这一堆篝火化成了一簇花,像他家乡的映山红一样的花……

罗小葆醒来的时候,天已亮了。东天上一抹朝霞正在上升、扩展,在广阔的草地的东侧,一轮红日正跃出地平线,把整个草地照得透亮、火红。

一个背驳壳枪的红军战士走过来,微笑着说:毛主席要我等部队出发的时候再叫醒你。

罗小葆惊住了:毛主席?

是啊,昨天你不是和他一起待了半夜?

罗小葆急问:毛主席在哪儿?

在前边!警卫员朝北一指,带着部队出发了。

罗小葆激动地一跃而起,向着部队走去的方向奋力跑去。

红军长征的部队,正一路路、一行行,踏着开满鲜花的草地,向北走去。他们走着,在没有路的荒凉草地上踩出了路。

罗小葆跑了一程,来到一棵丈把高的树下。他停住了脚,注视着正在走向前来的红军队伍。突然,他折下了一截树枝,把他那心爱的识字牌牢牢地挂在树杈上。

向北前进四个亮闪闪的大字,像一个金色的路标,指向革命进军的方向。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点明罗小葆“通信员”身份别有意味——方向对他特别重要,这也加剧了他夜幕中“不知要往哪里走”的矛盾心理。
B.“真正感到了辨别方向的重要”一句,写出了罗小葆掉队后的真实心理,也为后文他见到领导同志询问行军路线作了铺垫。
C.“夹起一粒胡豆”“吹了吹”“轻轻放”等动作描写,展示出领导同志对罗小葆的关爱,也侧面透露出军粮紧缺的现实困境。
D.领导同志教罗小葆识字时,语调很慢,讲得仔细清楚,主要是他担心罗小葆因为自己浓重的湖南口音而听不懂自己所讲内容。
【小题2】下列对小说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傍晚草地的环境描写,交代了小说发生的背景,也侧面烘托了掉队的主人公罗小葆迷茫忧愁的复杂内心。
B.小说以倒叙的手法,交代了罗小葆掉队的原因,同时也引出贯穿小说的识字牌这一重要道具和后文识字课情节。
C.篝火余烬旁香甜熟睡的同志们的描写,既彰显了行军的艰苦,又与接下来出场的领导同志深夜凝神思索形象形成映衬。
D.罗小葆第二天醒来后所见的东天朝霞描写,与小说开头的晚霞环境相呼应,也某种程度上暗示着革命形势的新发展。
【小题3】小说最后写罗小葆“折下了一截树枝,把他那心爱的识字牌牢牢地挂在树杈上”,这样的情节设计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村野的火星

王愿坚

彭绍明醒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多时了。他真想再睡一会儿,哪怕打一个盹儿也好。这像头发一样披散着的、长长的榕树根,把人严严地罩住,又挡风又保密;这厚厚的树叶子又软又暖和……可是不行,时间实在不早了。

他仰起头望望外面。林子里漆黑漆黑的,什么动静也没有。只有树梢头鸟巢里的鸟儿,大概为了挤紧些取暖,咕咕地叫两声,把几根枯枝抖落下来。风,轻轻地摇落败叶,晃着竹林,最后在林边上抓住了几片枯黄的草叶,像吹口哨似的,发出单调而又尖厉的响声。这声音使树林显得十分凄冷,使人更加心烦。

他吃力地坐起身,把盖在身上的枯草、落叶轻轻地拨了拨,把那件单军衣穿好。他顺手掏了掏口袋,从里面抓出了半截生红薯,啃了两口,又半躺在地上,习惯地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了听,然后从怀里掏出驳壳枪,扳开机头,用拇指把枪栓一顶,“唰”地推上了一颗红子。他关上保险,一手持枪,一手扶地,悄悄地爬出了树林。

林子外面是一片空旷的田野。月亮,像被谁刮了一勺,剩下个细细的牙儿贴在天上,沉静地盯着地面。天似乎更高了,星星稀稀朗朗的;三星正挂在前面不远处那棵大樟树的梢头。

他倚棵小树坐下,摸索着把伤口又扎了扎,把剩下的一点红薯塞进口里。他四下里望望,田野里是那么空旷、寂静,只有淡淡的月光把他干瘦的影子斜斜地投射在地面上。

彭绍明开始这夜游的生活已经整整一个星期了。他是红三军团五师一个连队的通信员。长征的部队突破敌人第三道封锁线以后,正兼程向湘水前进。就在离湘水不远处,部队接受了阻击尾追的敌人的任务。任务是艰巨的:为了整个长征部队能安全渡过湘水,阻击部队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把敌人挡住。

战斗异常激烈,敌人排炮密集地轰击着这个小小的山头,整连整营的白军集团冲锋。战士们拼死地坚持着,熬过了艰苦的一天。傍晚,阵地终于被敌人突破了,连队接到了立即撤出战斗的命令。可就在小彭向各排传达完命令,向连长报告的时候,两颗炮弹在他的身边炸开来,一阵昏黑,他失去了知觉。

不知过了多久,他醒来了,朦胧中闻到一股刺鼻的血腥气味;睁眼一看,他正躺在一个人的怀里。这是连队指导员,早在中午就负了重伤,连队撤离时,他正昏迷。醒来后,他忍着伤痛在阵地上爬了一圈,在收拾烈士遗物时,发现了彭绍明。他看到彭绍明身体还有些温乎,便拖着他来到了这里隐蔽起来,而他自己因为胸部伤势太重又加上这一阵劳累,已是奄奄一息了。看见彭绍明醒来了,指导员强打起精神,把自己的驳壳枪和两条子弹递给了他。

“好,把这些东西交给你。”他把彭绍明的共青团团证和自己的党证放在彭绍明手里,用力抓住他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小彭,你记住:不管你走到哪里,你都是个少共团员,是革命的……就……就是剩一滴血,也要为……民……流!”说完,他手一松,闭上了眼睛。

彭绍明带上战友的遗物和要求,沿着山石和丛林坚持着向西走。他原希望能赶上自己的部队,但当他走到江边上时,只见江岸上一片火把通明,敌人已经修好了被红军炸毁的浮桥,大队的国民党军队正急急忙忙地拥过江去。他要想赶过这密密层层的追兵,赶上自己的部队,已经不可能了。

他躲在一丛小树后面,望着那滔滔的江水和成群的敌兵,呆呆地坐着,思索着,直到天快亮了,才拿定了主意:往回走,只要有一口气,也要回到苏区去!回到自己人中间,去进行斗争!

为了安全地通过白区,他不得不昼伏夜行:白天,他找个僻静的山坳、树丛躲藏起来,睡上一会儿;夜里,当路断人稀的时候他拄根竹杖,一瘸一拐地赶路。渴了,到水塘里喝口生水;饿了,到收获过的红薯田里扒点剩下的红薯啃啃。就这么着,一天天,一步步地往东赶。

这些,对于一个负了伤的、十七岁的娃娃说来,是够困难的了,但都还能够忍受。最使他难耐的,还是这可怕的孤独。他是在红色政权下面长大的。过去,在童子团里,小朋友成群结队地在一起念书、劳动。参加了红军,又是在一个和乐的大家庭里学习和战斗。而现在,却是一个人,披星戴月,踯躅在这荒凉的郊野里。直到这时,他才深深地感到,一个人离开了集体,是多么痛苦。这种对孤独的恐惧,对回到集体的热望,也成了他激励自己的力量。

“走,快点走,多走一步就早一点赶到苏区,早一点见到自己的亲人!”可是,他前面的路是越来越困难了:人在一天天消瘦下去,步子越跨越小,开始每夜还可以走四五十里路,以后自己也觉得出,走的路一天天在缩短;而现在,由于伤口恶化,竟然连站也站不住,看来只得爬行了。

他把竹杖扔开,咬紧了牙,两手使劲按住了那凉冰冰的地面。田埂一条条在他的肚皮下面退去,那座墨黑的小树林离他渐渐远了。

月亮早已看不见了,三星越过了中天,斜挂在西边,北斗星那杓柄也歪到了地平线的下面。深秋的深夜,像寒冬一样凉;收割后的稻根上,不知什么时候挂上了一层霜花,风,也更急、更刺人。彭绍明觉得自己仿佛不是在旱地上赶路,倒像全身浸在冰冷的水里游泳。他几乎全身都贴在地面上,霜花沾满了袖口、裤腿和前胸,后背流着汗水,差不多全身都湿透了。每一阵冷风吹来,他都要把颈子一缩,打一个寒战。

爬行越来越困难。双手早在前半夜就擦破了,流出了一缕缕鲜血,使他不得不改用双肘支撑着往前挪动;而现在肘部的衣服也已经磨破了。伤口像无数针尖在扎,一阵阵刺心地疼。肚子早已响过多次,大概那点红薯根头早已消化完了。他紧赶了几步,来到一条高高的田埂下面,背着风躺下来。

“嘿,要是有一口热汤喝……”他倚着田埂,望着眼前这片收割后的稻田。以前,他是多么热爱这晚秋深夜的田野啊!四次反“围剿”的时节,部队都是在这样的夜里行军的。只要前面喊一声:“原地休息!”他就会以谁也赶不上的动作,很快把包袱解下来扔在这样开旷的稻田里,一溜烟似的向村子跑去。常常是他第一个跑进村子,轻轻地敲着一家的门:“老乡,开门,我们是红军!”于是一笼通红的火焰就在灶膛里烧起来了。然后他又是第一个提着一桶滚开的水来到路边。连长、指导员……一个接一个把茶缸子伸过来。他舀上一茶缸开水,把冰冷的手在滚烫的茶缸上暖一暖,从蒲包里抓出一小撮饭粒搁进水里,然后倚着包袱舒舒坦坦地躺下,看着天上的星星,喝着热茶,说着,笑着;要是情况允许,连长再揪着耳朵“动员”一下,他那尖尖的嗓子还会来上一段“兴国山歌”。那是多么惬意啊!……想着,想着,他觉得自己眼睛发涩,眼前朦朦胧胧的,仿佛已经回到那个生活中去了。

1957117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彭绍明在深秋时节只穿了单军衣,饿了只能啃两口生红薯,身上又受了伤,但他为了回到苏区,仍然坚持行军。
B.指导员身负重伤,仍然竭力救助彭绍明,在临终前嘱托彭绍明要坚持革命,指导员的遗志是彭绍明前进的重要动力。
C.彭绍明原本希望追上长征队伍,但是他看到白军已渡过湘江,即将追上红军,他感到绝望,不得已掉头向东。
D.彭绍明为了安全到达苏区,只能昼伏夜行,起初还能走路,后来伤势严重,不得不爬行,这表明他的行军越来越困难。
【小题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起笔不凡,从彭绍明在晚上睡醒入手,再描写他的心理活动,设置了悬念,能激发读者探寻他的事迹的好奇心。
B.小说在介绍彭绍明的身份时,采用了抽丝剥茧之法,随着情节的推进,读者知道了彭绍明是一位17岁的少共团员。
C.“彭绍明开始这夜游的生活已经整整一个星期了”,这句话是对上文的概括和补充,也引出后文对原因的叙述。
D.小说多次通过彭绍明的回忆,叙述他在苏区的成长经历和四次反“围剿”时夜里行军途中休息的往事,丰富了情节。
【小题3】文章塑造了彭绍明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小题4】文章多处描绘了自然环境,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党费(节选)

王愿坚

妞儿不如大人禁折磨,比她妈瘦得还厉害,细长的脖子挑着瘦脑袋,有气无力地倚在她妈身上。大概也是轻易不大见油盐,两个大眼骨碌碌地瞪着那一堆堆的咸菜,馋得不住地咂嘴巴。她不肯听妈妈的哄劝,还是一个劲儿地扭着她妈的衣服要吃。又爬到那个空空的破坛子口上,把干瘦的小手伸进坛子里去,用指头蘸点儿盐水,填到口里吮着,最后忍不住竟伸手抓了一根腌豆角,就往嘴里填。她妈一扭头看见了,瞅了瞅孩子,又瞅了瞅箩筐里的菜,忙伸手把那根菜拿过来。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看了这情景,我只觉得鼻子尖一酸一酸的,再也憋不住了,就敲了门进去。一进门我就说:阿嫂,你这就不对了,要卖嘛,自己的孩子吃根菜也算不了啥,别屈了孩子!

她看我来了,又提到孩子吃菜的事,长抽了一口气说:老程啊,你寻思我当真是要卖?这年头盐比金子还贵,哪里有咸菜卖啊!这是我们几个党员凑合着腌了这点儿咸菜,想交给党算作党费,兴许能给山上的同志们解决点儿困难。这刚刚凑齐,等着你来呢!

我想起来了,第一次接头时碰到她们在择青菜,就是这咸菜啊!

她望望我,望望孩子,像是对我说,又像自言自语似的说:只要有咱的党,有咱的红军,说不定能保住多少孩子哩!

我看看孩子,孩子不哭了,可还是围着个空坛子转。我随手抓起一把豆角递到孩子手里,说:千难万难也不差这一点点,我宁愿十天不吃啥也不能让孩子受苦!……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忽然门外一阵慌乱的脚步声,一个人跑到门口,轻轻地敲着门,急乎乎地说:阿嫂,快,快开门!

拉开门一看,原来就是第一次来时见到的择菜的一个妇女。她气喘吁吁地说:有人走漏了消息,说山上来了人,现在,白鬼来搜人了,快想办法吧!我再通知别人去。说罢,悄悄地走了。

我一听有情况,忙说:我走!

黄新一把拉住我说:人家来搜人,还不围个风雨不透?你往哪儿走?快想法儿隐蔽起来!

这情况我也估计到了,可是因为怕连累了她,我还想甩开她往外走。她一霎间变得严肃起来,板着脸,说话也完全不像刚才那么柔声和气了,变得又刚强,又果断。她斩钉截铁地说:按地下工作的纪律,在这里你得听我管!为了党,你得活着!她指了指阁楼说:快上去躲起来,不管出了什么事也不要动,一切有我应付!

这时,街上乱成了一团,吆喝声、脚步声越来越近了。我上了阁楼,从楼板缝里往下看,看见她把菜筐子用草盖了盖,很快地抱起孩子亲了亲,把孩子放在地铺上,又霍地转过身来,朝着我说:程同志,既然敌人已经发觉了,看样子是逃不脱这一关了,万一我有个什么好歹,八角坳的党组织还在,反‘夺田’已经布置好了,我们能搞起来!以后再联络你找胡敏英同志,就是刚才来的那个女同志。你记着,她住西头从北数第四个窝棚,门前有一棵小榕树……她指了指那筐咸菜,又说:你可要想着把这些菜带上山去,这是我们缴的党费!

【小题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新“瞅了瞅孩子,又瞅了瞅箩筐里的菜”的细节,表现出她内心的矛盾。
B.白匪来搜人,“我”急着要走,黄新让“我”躲起来,说明她斗争经验更丰富。
C.本文多处写到咸菜,且前后关联,表现被敌人封锁后咸菜对部队的重要性。
D.小说通过“我”的耳闻目睹叙写故事,增强了现场感,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小题2】小说叙写与黄新的孩子有关的情节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