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较难0.4 引用4 组卷38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普通劳动者

王愿坚

将军和刘处长刚走过牌楼,一片喧闹的人声混合着机器声、喇叭声迎面扑来,整个坝后工地展现在面前了,原来是水库建设。这是一个巨大的劳动场面:一条高大整齐的山岭把两个山头连在一起,一条巨蟒似的卷扬机趴在大坝上,沙土、石块像长了腿,自动地流到坝顶上。坝上坝下到处是人,汽车、推土机在匆忙中奔跑。

将军一面走一面四下里看着,他看着这劳动场景激动了。这个地方,他并不陌生。这里是作为军事重地留在他的记忆里的。九年前,他曾经为了攻取这一带山岭,又要保全这里的古陵而焦虑过:他不止一次地在作战地图上审视过它,在望远镜里观察过这里的每一个山头,至今,对面那几个山头的标高他还依稀记得。但是,现在变了,作为战场的一切特点都变了,当年敌军构筑的防御工事早已被山洪冲平,那依山筑成的小长城也只成了一条白的痕迹,连那座小山头也被削下了半截填到大坝上了。几年来,他每次看到过去战斗、驻扎过的地方在建设,总是抑制不住地涌起一种胜利和幸福的激情;而现在,他又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来到这里,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所有的疲劳、酷热全都忘记了。

他俩悄悄地把行李放好,走向前去。工具没有了,只找到了两个空筐,他俩便每人抓起一只,用手提起土来。

将军刚提了几筐,就听见有人喊他:喂,老同志,怎么还是个‘单干’户呀?

将军被这个友好的玩笑逗笑了,抬头一看,原来说话的是个年轻的战士。青年战士说:来,咱俩组织个互动组好不好?”“好。将军高兴地回答。

他们一口气干了三个多小时。

直到这时,他觉得实在有些累了。本来,像这样的劳动,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新课,28年前,他已经是水口山矿上的一个有着三年工龄的矿工了,砸石头、挑矿砂,他什么活没干过?更不要说参加红军以后那些艰苦的战斗生活了。但这毕竟是多年以前的事了,这会一连抬了三个钟头的砂土,他才意识到,自己的体力是不比以前了,腰上的伤口隐隐作痛——在1935年东渡黄河的战斗里,被阎锡山的队伍打断了一条肋骨。他把腰眼贴在沙土上烙着。那沙土被太阳晒得滚烫,烫得伤口热乎乎的,十分舒服。

忽然一场雨,震击得人们手忙脚乱,就在这时,呼隆呼隆,空斗车开进了装料台。得马上装料才行。将军四下里望了望,提高了声音喊道:同志们,走哇!说完,他一躬腰走出了草棚,钻到暴风雨里去了。

这句话像一道命令,人们都站起来了,一个,二个,三个……跑进风雨里。他们哄笑着,叫嚷着,跟在将军后面向装料台奔去。将军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看,这情形很使他兴奋。他感觉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这样做了。他脑子里忽然浮上了另一幅情景:那是在草地上,也是这么个暴风雨的傍晚,被疲劳寒冷和饥饿折磨得衰弱无力的战士们直往草丛里钻。但是天黑之前找不到干些的地方宿营,摸黑在烂泥里钻是很危险的。当时,他也是这么喊了一声,队伍又前进了。

将军和青年战士小李跑到装料台边,抓起铁锹,装了满满一筐沙,便抬起来紧跑。正跑着,迎面一个人跑过来,走到前面一把抓住了将军的扁担梢,喘呼呼地说:首长……这活你……

将军一定神,才看清那人臂上的红袖章,他随手拨开他的手说:在这里我是战士,你才是首长哩。我有个意见:赶快把大家组织一下,要特别注意安全!

对。分队长无可奈何松开手,他走到小李身边,伸手挽住小李的肩膀,低声说:将军年岁大,又负过伤,你可得留心照顾着点……

将军!小李不由得惊叫起来。这情况太意外了,他分不出自己是由于感动还是由于紧张,只觉得自己的心跳得很急,眼里像灌了雨水,有点发涩。他连忙放下扁担,走到将军面前,结结巴巴地说:将军同志,我不知道是……

嗨,你这小孩!"将军爱抚地把手搭在他肩上,顺手轻轻地推了他一把,说道,快,快掌好舵,我这火车头要开啦!"说罢,他弯腰抄起扁担,搁在肩上。

小李激动地抓起扁担,望着将军那花白的头发怔了一霎:雨水混着汗水,正从那发梢上急急地流下来。他深深地吸了口气,趁势悄悄地把筐绳又往后挪了半尺。

这回,将军却没有发觉。他一手扶肩,一手甩开,挺直了腰,迈开大步向前走去。他走得那么稳健,又那么豪迈。当他带着他的连队走过荒无人烟的大草地时,当他带着他的团队通过日寇的封锁线时,当他带着他的师跨进天下第一关时,他也是这样走着的。

【小题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对劳动场景的刻画生动传神,令人仿佛置身其中,这一场景令将军十分激动,并为将军回忆昔日的战斗生活埋下了伏笔。
B.小李初见将军时便向他开玩笑,说明小李并不知道他是将军,可以推知将军形象上较为朴素,没有刻意把自己与普通战士区别开来。
C.将军一连抬了三个钟头的沙土,以致伤口隐隐作痛,但他没有叫苦叫累,文章最后小李选择悄悄地把筐绳又往后挪,也是怕将军发现后拒绝。
D.当小李发现搭档是将军时,将军试图用善意的言行来打消小李的顾虑,如“嗨,你这小孩!"“快,快掌好舵,我这火车头要开啦!""顺手轻轻推"。
【小题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将将军过往的革命经历与劳动时的场景交叉呈现,有利于全面展现将军的形象。
B.小说中人物的对话较为简短,且许多地方欲言又止,需要读者自行补白,这样的设计避免了情感的直露。
C.小说既善于展现劳动、革命战争等宏观场景,也善于刻画各种细节,因此,小说呈现出富有气势又针脚绵密的面貌。
D.青年战士小李和分队长是小说的次要人物,作者没有着墨于他们的肖像、心理等刻画,但他们对推动情节发展至关重要。
【小题3】小说写了现实、回忆中的两次与暴风雨相关的场景,这样写有何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小题4】小说的结尾塑造了一个革命英雄的形象,题目却为“普通劳动者”,对此你如何理解?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2023·湖北武汉·模拟预测
知识点:王愿坚(1929-1991)《普通劳动者》中国现当代小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普通劳动者

王愿坚

将军和刘处长刚走过牌楼,一片喧闹的人声混合着机器声、喇叭声迎面扑来,整个坝后工地展现在面前了,原来是水库建设。这是一个巨大的劳动场面:一条高大整齐的山岭把两个山头连在一起,一条巨蟒似的卷扬机趴在大坝上,沙土、石块像长了腿,自动地流到坝顶上。坝上坝下到处是人,汽车、推土机在匆忙中奔跑。

将军一面走一面四下里看着,他看着这劳动场景激动了。这个地方,他并不陌生。这里是作为军事重地留在他的记忆里的。九年前,他曾经为了攻取这一带山岭,又要保全这里的古陵而焦虑过:他不止一次地在作战地图上审视过它,在望远镜里观察过这里的每一个山头,至今,对面那几个山头的标高他还依稀记得。但是,现在变了,作为战场的一切特点都变了,当年敌军构筑的防御工事早已被山洪冲平,那依山筑成的小长城也只成了一条白的痕迹,连那座小山头也被削下了半截填到大坝上了。几年来,他每次看到过去战斗、驻扎过的地方在建设,总是抑制不住地涌起一种胜利和幸福的激情;而现在,他又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来到这里,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所有的疲劳、酷热全都忘记了。

他俩悄悄地把行李放好,走向前去。工具没有了,只找到了两个空筐,他俩便每人抓起一只,用手提起土来。

将军刚提了几筐,就听见有人喊他:喂,老同志,怎么还是个‘单干’户呀?

将军被这个友好的玩笑逗笑了,抬头一看,原来说话的是个年轻的战士。青年战士说:来,咱俩组织个互动组好不好?”“好。将军高兴地回答。

他们一口气干了三个多小时。

直到这时,他觉得实在有些累了。本来,像这样的劳动,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新课,28年前,他已经是水口山矿上的一个有着三年工龄的矿工了,砸石头、挑矿砂,他什么活没干过?更不要说参加红军以后那些艰苦的战斗生活了。但这毕竟是多年以前的事了,这会一连抬了三个钟头的砂土,他才意识到,自己的体力是不比以前了,腰上的伤口隐隐作痛——在1935年东渡黄河的战斗里,被阎锡山的队伍打断了一条肋骨。他把腰眼贴在沙土上烙着。那沙土被太阳晒得滚烫,烫得伤口热乎乎的,十分舒服。

忽然一场雨,震击得人们手忙脚乱,就在这时,呼隆呼隆,空斗车开进了装料台。得马上装料才行。将军四下里望了望,提高了声音喊道:同志们,走哇!说完,他一躬腰走出了草棚,钻到暴风雨里去了。

这句话像一道命令,人们都站起来了,一个,二个,三个……跑进风雨里。他们哄笑着,叫嚷着,跟在将军后面向装料台奔去。将军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看,这情形很使他兴奋。他感觉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这样做了。他脑子里忽然浮上了另一幅情景:那是在草地上,也是这么个暴风雨的傍晚,被疲劳寒冷和饥饿折磨得衰弱无力的战士们直往草丛里钻。但是天黑之前找不到干些的地方宿营,摸黑在烂泥里钻是很危险的。当时,他也是这么喊了一声,队伍又前进了。

将军和青年战士小李跑到装料台边,抓起铁锹,装了满满一筐沙,便抬起来紧跑。正跑着,迎面一个人跑过来,走到前面一把抓住了将军的扁担梢,喘呼呼地说:首长……这活你……

将军一定神,才看清那人臂上的红袖章,他随手拨开他的手说:在这里我是战士,你才是首长哩。我有个意见:赶快把大家组织一下,要特别注意安全!

对。分队长无可奈何松开手,他走到小李身边,伸手挽住小李的肩膀,低声说:将军年岁大,又负过伤,你可得留心照顾着点……

将军!小李不由得惊叫起来。这情况太意外了,他分不出自己是由于感动还是由于紧张,只觉得自己的心跳得很急,眼里像灌了雨水,有点发涩。他连忙放下扁担,走到将军面前,结结巴巴地说:将军同志,我不知道是……

嗨,你这小孩!"将军爱抚地把手搭在他肩上,顺手轻轻地推了他一把,说道,快,快掌好舵,我这火车头要开啦!"说罢,他弯腰抄起扁担,搁在肩上。

小李激动地抓起扁担,望着将军那花白的头发怔了一霎:雨水混着汗水,正从那发梢上急急地流下来。他深深地吸了口气,趁势悄悄地把筐绳又往后挪了半尺。

这回,将军却没有发觉。他一手扶肩,一手甩开,挺直了腰,迈开大步向前走去。他走得那么稳健,又那么豪迈。当他带着他的连队走过荒无人烟的大草地时,当他带着他的团队通过日寇的封锁线时,当他带着他的师跨进天下第一关时,他也是这样走着的。

【小题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对劳动场景的刻画生动传神,令人仿佛置身其中,这一场景令将军十分激动,并为将军回忆昔日的战斗生活埋下了伏笔。
B.小李初见将军时便向他开玩笑,说明小李并不知道他是将军,可以推知将军形象上较为朴素,没有刻意把自己与普通战士区别开来。
C.将军一连抬了三个钟头的沙土,以致伤口隐隐作痛,但他没有叫苦叫累,文章最后小李选择悄悄地把筐绳又往后挪,也是怕将军发现后拒绝。
D.当小李发现搭档是将军时,将军试图用善意的言行来打消小李的顾虑,如“嗨,你这小孩!"“快,快掌好舵,我这火车头要开啦!""顺手轻轻推"。
【小题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将将军过往的革命经历与劳动时的场景交叉呈现,有利于全面展现将军的形象。
B.小说中人物的对话较为简短,且许多地方欲言又止,需要读者自行补白,这样的设计避免了情感的直露。
C.小说既善于展现劳动、革命战争等宏观场景,也善于刻画各种细节,因此,小说呈现出富有气势又针脚绵密的面貌。
D.青年战士小李和分队长是小说的次要人物,作者没有着墨于他们的肖像、心理等刻画,但他们对推动情节发展至关重要。
【小题3】小说写了现实、回忆中的两次与暴风雨相关的场景,这样写有何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小题4】小说的结尾塑造了一个革命英雄的形象,题目却为“普通劳动者”,对此你如何理解?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足迹

王愿坚

山背后突然腾起了雪雾,冷风推送着浓黑的乌云疾速飞来,遮得天昏地暗;风吹起的积雪,夹着大片雪花,劈头盖脸地打下来。远处的山峰,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雪帘雾障里,前面队伍刚踩出来的路又模糊不清了。

指导员曾昭良深深吸了口气,搀着病号又吃力地向前走去。

路,越来越难走了。曾昭良觉得自己的脑袋仿佛涨大了几倍,眼前迸散起一串串金星。两腿好像被积雪吸住了,足有千斤重,每挪一步都要积攒浑身的力气。特别难耐的是胸口,好像塞进了大团棉花,透不出气来。这时候,要是能够坐下来歇歇该有多好;可是不行。山顶空气稀薄,在身体衰弱又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只要一坐下,就再也起不来了。

一步,两步……尽管走得很慢,雪路却终于一尺一尺地移到身后去了。约莫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奋斗,两个红军战士终于走完了这段艰难的路。

可就在这一瞬间,曾昭良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只见在这不大的雪坪上,东一个、西一个地坐着好几个红军战士——他们已精疲力竭了。

曾昭良的心像被揪了一把,又紧又疼,他忙扶着病号站好,指着下山的路,嘱咐几句;然后踉跄地向一个坐着的战士走去,但已经迟了——那个同志的胸口已经和胸前的手榴弹一样冰冷。他把手榴弹袋取下来挂在肩上,又挪向旁边一个年轻的司号员。可是,就在他刚刚抓住小司号员肩膀的时候,那个被他扶上山来的病号却噗地坐下了。

曾昭良焦急地跺了跺脚:“怎么办?”

像是回答他的问话似的,一只手伸了过来,挽住了小司号员的另一只胳膊。

曾昭良抹去眼角上的雪水,定睛看了看来人。这人穿一身普通的红军单军衣,只是面容有些特别:连鬓的胡须上挂着冰碴,堆着白雪,浓眉上沾满了雪花,看上去简直是神话里的老人。那双眼睛,那么和善、亲切又充满智慧——这是一双熟悉的眼睛,可是到底在哪里见过,曾昭良却想不起来了。

那人深深地喘息着,显然也在积攒着力气。过了一小会儿,才点头示意:“来!使劲!”

两人一齐用力,把小司号员搀了起来。

那人爱抚地扬起袖子,掸了掸司号员脸上、头上的积雪,然后转身,向着山顶上的人们说道:“同志们,革命,需要我们往前走哇!”

声音不高,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顿时,坐下来的人们一齐向这人望过来,那一双双眼睛里都闪出兴奋和喜悦的光彩。人们低声传告着什么,有的在努力站起来,有的已经在别人的帮助下站了起来。人们肩起了枪,挽起了臂膀,结成了一条人的长链,缓缓地向着山下移动了。

一个警卫员模样的人,扶着一个炊事员来到那人身边,低声说:“走吧,您身体不好。”那人轻轻拂去警卫员的手,没有应声。他默默地望望山后,又望望曾昭良。突然,他把一只手搭到曾昭良的肩头上,问道:

“是党员吗?”

“是。”曾昭良回答。

“累了吧?”

曾昭良望着那双亲切的眼睛,点了点头。

“是啊,困难!”那人深深地喘了口气,“可是,要是不困难,要你,要我,要我们这些共产党员干什么?”他手抚胸前,喘息了几下,又向曾昭良靠近了些,压低的声音里透着关切,“同志!—你看见了,这里需要留下一个人。”

“是,需要。”曾昭良应了声,思索着这话里的意思。

那人伸手摸了摸曾昭良身上的衣服,然后摸着自己身上,又打量着周围的人。曾昭良明白了:他大概是想给我找一点御寒的东西。

但是警卫员连忙打开皮包,把纸和铅笔递过来。

那人笑了笑,拿起铅笔,向着手上哈了口热气,然后飞快地写着:“不要停下,继续前进!”

曾昭良完全明白了自己的任务。他庄严地立正,问道:“这命令是……”那人微微一笑,在命令的后面签上了三个大字。曾昭良看着这个所有红军战士都衷心敬爱的名字,浑身的血液都热起来了。

“是!周副主席!”曾昭良激动地接过命令,举手敬礼,并且庄产地复诵着:“不要停下,继续前进!”

“同志!”周副主席点了点头,“我们走的路,还很长很长。”他紧紧地握住了曾昭良的手,“好,你带走一批之后,把任务交给下十个同志。”

说罢,他搀起了小司号员,向前走去。走了几步,他又回过头来,关切地嘱咐道:“同志,记住!千万不能停下啊!”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描写了一位坚毅慈祥、与战士同呼吸共命运的党的领导人形象;那双智慧亲切的眼睛与下文战士们听到声音很受鼓舞相呼应。
B.“深深地喘息着,显然也在积攒着力气”体现了环境的艰苦,表明人物身体不适,也表现出了周副主席在困境中的坚强不屈的特点。
C.曾昭良刚刚抓住小司号员肩膀,那个被他扶上山来的病号又坐下了,这让他左右为难,陷入焦急状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引出了主要人物周副主席。
D.“不要停下”“千万不能停下啊”,小说写周副主席反复叮咛曾昭良,突出了曾昭良临危受命勇担当的革命精神。
【小题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对大风雪的描写,如“遮得天昏地暗”“劈头盖脸地打下来”等,用词准确生动,凸显环境的恶劣,有力地烘托了英雄形象。
B.小说通过正面描写刻画周副主席的眼睛“那么和善、亲切又充满智慧”,表达出作者对他的崇敬和景仰之情。
C.小说以“搀起了小司号员,向前走去”、再次叮嘱曾昭良不要停下,运用动作、语言描写,使周副主席的形象更加丰满。
D.“走了几步,他又回过头来……这一细节既体现了命令的重要性,也暗示出周副主席对曾昭良的身体极其担心,怕他无法完成任务。
【小题3】文章第三段为什么细致刻画曾昭良带着病号爬雪山时的痛苦感受?请结合文章简要赏析。
【小题4】曾昭良和周副主席两个主要人物,哪一个是小说的主人公?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支队政委(节选)

王愿坚

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像是负了伤,正在爬一个崖头,怎么也爬不上去。忽然,老胡来了,他变得跟棵老黄松似的,又高又大,伸出小葵扇那么大的一只手,拉住了我……一睁眼,可不是,我的手正在他手里攥着呢。

见我醒了,他把我的手捏紧了,突然问我:“老黄,我求你个事成不成?”

“怎么不成!”我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他的脸被拂晓时的月光一照,更是苍白,简直像是块白石头刻出来的。

“我让你干什么你干什么?”

“一定!”

他扭身戳了戳正在酣睡的林大富。小伙子一骨碌爬起来,愣眉愣眼地问:“政委,要出发?”

“不,有任务!”老胡说着抓起一个挎包,对我说:“咱们到那边竹林里去。”

我疑疑惑惑地背起他,来到了那片竹林边上。这时,启明星贼亮贼亮的,东方已经现出鱼肚白了。老胡四下里看了看,选了一棵大毛竹,靠在上面坐下来,又问了我一句:“真的叫你干啥你干啥?”

“真的,快说吧!”我被他弄得又糊涂又心焦。

“好!”他伸手从挎包里掏出两根绳子,“噗”的一声扔在我面前,然后两手往竹子后面一背,厉声说:“把我绑起来!”

“该不是叫伤口疼得他神经错乱了吧?”我想,本想不干,无奈已经有言在先了,我一面绑,一面问:“这是干啥?你疯啦?”他没搭我的腔,只是一个劲叫着:“绑紧点,绑紧点!”等我们把他两手绑好,他又把那条伤腿伸开,蹬住了另一棵竹子:“把这也绑住!”我们也照办了。

看看我们都弄妥了,他咬咬牙说:“来,使劲挤它!”

直到这时,我才明白他的意思。我叫过小林,轻轻地打开了他伤口上的布带子。伤口,像个发得过了火的开花馒头,又红又肿,没有器械,没有麻药,硬是把脓血从伤口里挤出来,这痛苦……

“快,快下手哇!”他在催我。

“我,我干不来。”我痛苦地说。

“你答应过我嘛,黄兴和同志!”他哀求似地说,“你总不能瞪着眼看我受罪呀,是不是?俗话说‘疮口出了脓,比不长还受用’,帮我挤挤就好了。好了,那不给队上减少了个累赘?又可以多帮你干点工作。”对我说完软的,又对小林来硬的:“林大富同志,‘三大纪律’头一条就是服从命今,我命令你:挤!”

我横了横心:“干!”便让小林抱住他的腿,我两手握着伤口按下去。随着手劲,我觉得手底下他的肌肉猛地哆嗦了一下。我问:“老胡,怎么样?”

“没头系,你,你别管我!”

我继续用力挤着伤口,这会儿我真想看看他是不是吃得消,却又不敢看。为了分散他的注意,减少些痛苦,我故意把话岔开来:“老胡,你看今天敌人还会不会再跟上来?”

“说……说不上……”他低声回答。他把“上”字说成了“桑”,听得出话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再追上来怎么办呢?”我又问。

“嗯……”他猛地抖了一下,那两株竹子也跟着索索地抖一阵。

“要是真来了,咱就再干他一下,好不好?”

“嗯……”他又是一阵猛抖。

一连两次问话没有回答,我心慌了,扭头向他望了望,只见他两手紧紧抠住地面,那被痛苦扭歪了的脸上,汗水顺着那浓黑的眉毛和鬓角,一串串地流着。

我费了好大的劲才压下想住手的打算,火辣辣地喊了声小林:“快,快去化杯盐水来!”

蓦地,竹子剧烈地颤动了一下,两片硬硬的小碎骨片跳到了我的手上,然后滑过指缝掉落到脚下的草丛里。我停住了手。这才觉得自己的脊背一阵发冷,原来衣服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汗水湿透了。

我俩把他的伤口用盐水洗净,包扎好了,然后解开绳子,扶他在草地上平躺下来。他紧闭着眼,像睡着了似的。我掠把野草擦着手,坐到他的身边。小林正在掰着他的手指,他手里紧握着一把潮湿的泥土。

太阳已经出来了,阳光淡淡地洒在他的脸上,他无力地睁开了眼,深深地吸了口气说:“老黄,痛——啊!”

汗珠映着阳光,晶亮晶亮的。我觉得自己的眼睛仿佛被这晶亮的反光刺得发痛,一滴咸咸的东西滚下来,流到了嘴角上。

(有删改)

文本二: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节选)

【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陈毅的伤口始终愈合不了,到了1935年6月,他已不能行走。游击队缺医少药,只有四种成药:八公丹、万金油、人丹和济公水。陈毅把万金油涂在伤口上,再换上新纱布。不久,伤口情况有所好转。

夏天,陈毅还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可是到了9月,伤口变得疼痛难忍,腿也肿了起来。为了去南雄开会,他不得不拄着拐棍,脚步蹒跚地翻山越岭。这时他决定彻底治疗一下他的腿伤,他叫警卫员把他伤口中的脓挤出去,警卫员看到陈毅痛得脸色发白,急忙停下手来。陈毅命令他继续挤,警卫员说他下不了手。陈毅已经痛得浑身发抖,“好吧,”他说,“用绳子把我捆起来,这样我就不会发抖了。”警卫员把陈毅的腿捆在树上又继续挤,直到把脓挤净并挤出了一片碎骨头才停下。然后,用盐水冲洗了伤口,用涂过万金油的干净布包扎好。陈毅痛得像得了舞蹈病似地浑身发抖,但不久就恢复了自制力,笑着说:“这回它不会再反攻了。”的确如此,伤口彻底愈合了,再也没有发作。

(过家鼎等译,有删改)


【注】①见陈丕显回忆录《赣南三年游击战争》。②材料来自1984年3月23日对胡华的采访。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开头7段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身份以及相互关系,还在对话中用“有任务”一句暗示未知的故事情节,增添了神秘感。
B.“老胡,你看今天敌人还会不会再跟上来?”这一句问话,既是为了转移关注点,减轻主人公被“治病”的疼痛,又反映了人物身处社会环境的险恶,解答了主人公采用这种粗暴方式治病的原因。
C.文本二中陈毅“术”后笑着说“这回它不会再反攻了”,“反攻”一词运用了拟人手法,既传递了战争年代的背景,又表现出陈毅的果敢与刚强。
D.两个文本中军队领导人的“治病”方式大同小异,不仅突出了战斗生活的艰苦卓绝,更写出了革命信仰的巨大力量。
【小题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的文体是小说,侧重艺术性。整个文本不仅故事情节完整,动作、语言、神态、细节等描写活灵活现,还善于制造悬念,如“让你干什么你干什么”句意的重复就是在设置悬念。
B.文本一中的“我”(老黄)是小说叙述者,也是“手术”的实施者(事件的参与者)。小说除了对话展现主人公个性以外,还通过“我”的不敢下手、不敢看的心理与竹子的剧烈颤动、两片小碎骨片的蹦出、手里紧握的潮湿泥土等来侧面烘托主人公的刚毅。
C.文本一中的“月光一照”“启明星贼亮贼亮的”“太阳已经出来了”等自然环境描写,既推进了情节发展,也暗示了主人公心理的变化。
D.文本二是纪实文学,讲究叙述的真实性,故而叙述简约,没有像文本一那样在情节上设疑,也没有运用环境描写等来表现人物。
【小题3】文本一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小题4】老胡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由老胡、陈毅可知,红色经典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有哪些共性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