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适中0.65 引用7 组卷6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至于乡下香客,他们的办法却更饶有佳趣。他们三个一帮,五个一团,他们用一只大柳条篮子携着他们的盛宴:有白酒,有茶叶,有煎饼,有咸菜,有已经劈得很细的干木柴,一把红铜的烧心壶,而“快活三里”又为他们备一个“快活泉”。这泉子就在“快活三里”的中间,在几树松柏荫下,由一处石崖下流出,注入一个小小的石潭,水极清冽,味亦颇甘,周有磐石,恰好作了他们的几筵。黎明出发,到此正是早饭时辰,于是他们就在这儿用过早饭,休息掉一身辛苦,收拾柳筐,呼喝着重望“南天门”攀登而上了。我们则乐得看这些乡下人朴实的面孔,听他们以土音说乡下事情,讲山中故事,更羡慕从他们柳篮内送出来的好酒香。自然,我们还得看山,看山岭把我们绕了一周,好像把我们放在盆底,而头上又有青翠的天空作盖。看东面山崖上的流泉,听活活泉声 ① ; ② 。我们是为看山而来的,我们看山然而我们却忘记了是在看山。

【小题1】下列句子中的“自然”和文中加点的“自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B.我看见这幅图像,觉得我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冯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C.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卢梭《怜悯是人的天性》)
D.所以当超过了“外头工人”(普通的自由劳动者)忍耐的最大限度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很自然地想起一种久已遗忘了的人类所该有的力量。(夏衍《包身工》)
【小题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描写了乡下香客休息的场景,显得趣味盎然,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
【小题3】请仿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续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连贯,内容贴切合理,句式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一致。
2023·广东佛山·模拟预测
知识点:句式仿写语句(语段)表达效果词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