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39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七年,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楚太子杀之而亡归。二十八年,秦乃与齐、韩、魏共攻楚,杀楚将唐昧。二十九年,秦复攻楚,大破楚,楚军死者二万。怀王恐,乃使太子为质于齐以求平。三十年,秦昭王遗楚王书曰:始寡人与王约为弟兄,盟于黄棘,太子为质,至欢也。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今闻君王乃令太子质于齐以求平。寡人与楚接境壤界,故为婚姻,所从相亲久矣。而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敢以闻下执事。楚怀王见秦王书,患之。欲往,恐欺;无往,恐秦怒。昭睢[注]曰:王毋行,而发兵自守耳。秦虎狼,不可信,有并诸侯之心。怀王子子兰劝王行,曰:奈何绝秦之欢心!于是往会秦昭王。昭王诈令一将军伏兵武关,号为秦王。楚王至,则闭武关,遂与西至咸阳,朝章台,如蕃臣,不与亢礼。楚怀王大怒,悔不用昭子言。秦因留楚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楚王欲盟,秦欲先得地。楚王怒曰:秦诈我而又强要我以地!不复许秦。秦因留之。

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乃欲立怀王子在国者。昭睢曰: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齐缗王谓其相曰: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相曰: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或曰:不然。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市曰‘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将与三国共立之’,然则东国必可得矣。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太子横至,立为王,是为顷襄王。乃告于秦曰:社稷神灵,国有王矣。

(节选自《史记·楚世家》)

[注]昭睢,楚国的将领。

【小题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方框内依次填入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字母。
寡A人B愿C与D君E王F会G武H关I面J相K约L结M盟N而O去P寡Q人R之S愿T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指道歉,与《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谢”意思不同。
B.见,表被动,与《齐桓晋文之事》“百姓不见保,为不用恩焉”中的“见”用法相同。
C.亢礼,即“分庭抗礼”,古代宾主相见时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表示平等相待。
D.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土、谷是立国之本和立政之基。社稷常用来代指国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太子与秦国的大夫斗殴,杀死秦大夫后逃回楚国,秦发兵攻楚,楚怀王惊恐,就派太子到齐国做人质以求和解。
B.秦昭王写信给楚怀王说明秦楚的关系,并希望和他相会。楚怀王看到信后,既想赴会,又想不去,内心犹豫不决。
C.昭睢与子兰对楚怀王前去秦国的态度截然不同,但楚怀王还是听取了子兰的劝说去会见秦昭王,结果被秦国扣留。
D.昭睢不同意楚国大臣另立怀王庶子为王的议策,就派人到齐国迎回当人质的太子横,立太子横为君,封他为顷襄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毋行,而发兵自守耳。秦虎狼,不可信,有并诸侯之心。
(2)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
【小题5】鲁迅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2023·江苏南通·三模
知识点:司马迁(前145-前90)《史记》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古者富贵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未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本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温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责,虽万被戮,当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俗人言也!

(节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乙)

自古书契之作有史官,其载籍博矣。至孔氏撰之,上断唐尧,下讫秦缪。唐虞以前,虽有遗文,其语不经,故言黄帝、额顼之事未可明也。及孔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而左丘明论辑其本事以为之传,又撰异同《国语》。又有《世本》,录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卿大夫祖世所出。春秋之后,七国并争,秦兼诸侯,有《战国策》。汉兴伐秦定天下,有《楚汉春秋》。故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论于天汉。其言秦汉,详矣。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梧。亦其涉猎者广博,贯穿经传,驰聘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以勤矣。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蔽也。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乌呼!以迁之博物冷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伦。夫唯《大雅》“既明且哲,能保其身”,难矣哉!

(节选自班固《汉书·司马迁传》)


【注】①书契:文字。②不经:非经典所说。③摭:拾也。④书:这里指《报任安书》。⑤《小雅》巷伯:《诗经·小雅》中之《巷伯》,是西周寺人(宦官)孟子(官名巷伯)因遭人谗毁而发泄怨愤之诗。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倜傥:卓越不凡
B.其成败兴坏之理             稽:考察
C.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       序:叙述、写作
D.先黄老而后六经             六经:礼、乐、射、御、书、数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则仆偿前辱             《小雅》巷伯
B.古者富贵名摩灭             自古书契之作有史官
C.此人皆意有郁结             此其蔽也
D.难俗人言也             又撰异同《国语》
【小题3】下列各句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B.近自托于无能之辞
C.而左丘明论辑其本事以为之传D.亦其涉猎者广博
【小题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司马迁著书的目的,一方面是忍辱负重,以著书洗清耻辱;另一方面,想要通过著书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B.甲文司马迁历引仁人志士受辱著书的例子,以抒发自己的愤怒,虽然身蒙奇耻大辱,仍不甘沉沦,以著书自见,情感充沛,激昂劲健。
C.乙文肯定《史记》的同时又认为其有不足之处,如:记叙疏略,存在矛盾;先黄老,后儒家;贬退隐士,推举好雄;崇尚权势财利而羞辱贫贱之士等。
D.乙文推究司马迁遭受极刑仍能在狱中写作的原因,是他能够像巷伯那样,既明智又通达,还能保全自己。
【小题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服 其 善 序 事 理 辨 而 不 华 质 而 不 俚 其 文 直 其 事 核 不 虚 美 不 隐恶 故 谓 之 实 录
【小题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2)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竞怒,不救楚,楚大困。

(节选自《屈原列传》)

文段二:

秦人伐楚,取八城。秦王遣楚王书曰:“始寡人与王约为兄弟,盟于黄林,太子入,至欢也。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今闻君王乃今太子质于齐以求平。寡人与楚接境,婚姻相亲。而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楚王患之,欲往恐见欺,欲不往恐秦益怒。昭唯曰:“秦,虎狼也,有并诸侯之心,不可信也!”怀王之子子兰劝王行,王乃入秦。……秦人留之。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欲立王子之在国者。昭睢曰: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齐潜王召群臣谋之,或曰:“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齐相曰:“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其人曰:“不然。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市曰:‘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将与三国共立之。’”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楚人立之。

十八年,楚怀王亡归。秦人觉之,遮楚道,怀王从问道走赵。赵主父在代,赵人不敢受。怀王将走魏,秦人追及之,以归。十九年,楚怀王发病,于泰,秦人归其丧。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

臣光曰:“甚哉秦之无道也,杀其父而劫其子;楚之不竞也,忍其父而婚其仇。呜呼,楚之君诚得其道,臣诚得其人,秦虽强,乌得陵之哉!故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其所以危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

【小题1】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王与太子A俱困B于诸侯C而今又倍王D命E而立F其庶子G不宜H乃诈I赴于齐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表亲属关系,与《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的“从”意思相同。
B.质,即作人质,作抵押品,与“燕太子质于秦”的“质”意思相同。
C.婚姻,指儿女亲家,与《鸿门宴》中“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的“婚姻”意同。
D.薨,古代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亡称为“薨”,与《祭十二郎文》中“明年,丞相薨”中“薨”意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昭王写信给楚怀王说明秦楚的关系,并希望和他相会。楚怀王看到信后,既想赴会,又不敢去,内心犹豫不决。
B.对楚怀王前去秦国的态度,昭睢与子兰态度截然不同,但楚怀王听取了子兰的劝说去了秦国,结果被扣留。
C.楚怀王从秦国逃跑,被秦国人发现,秦王派人封锁了通往楚国的道路,楚怀王只好逃到赵国,但赵国人不敢接纳他,后来被秦国人追上。
D.楚怀王去世后,秦人将他的灵柩送回楚国。楚国人都非常哀怜他,很悲伤。从此楚国不再尊重秦国。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
(2)甚哉秦之无道也,杀其父而劫其子;楚之不竞也,忍其父而婚其仇。
【小题5】司马光认为楚怀王没有掌握正确的治国之道,请从文段一概括具体事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三命兹益恭。“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鬻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害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B.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C.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D.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襄公二十二年,属于年号纪年法,此外还有王公纪年法、干支纪年法以及年号干支兼用法等。
B.司空是官名,西周始设,主管土木工程。西汉成帝绥和元年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为三公之一,后称“司空”。
C.“累绁”即“缧绁”。“缧”指捆绑犯人的绳索,“绁”是牵牲畜的绳索,在文中二词连用,借指监狱。
D.行摄,有兼摄官职之意,摄亦有代理官职之意。古代表示代理官职的词有很多,比如假、权、署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出身贫寒,年少好礼,具备从政的才能。孟釐子曾在自己死前告诫儿子一定要向孔子学习。孔子在季孙氏家当过管理仓库和管理牲口的小官,都管理得非常好。
B.孔子答复齐景公之问,展示了非凡政治见识。齐景公询问其秦穆公称霸的原因,孔子强调那是因为秦穆公不但志向远大,而且中正无私。他虽然不能称王,称霸是应该的。
C.孔子代理宰相一职时,管理有方。孔子参与鲁国政权仅仅三个月,那些贩卖猪仔羊羔的人们,不再以次充好,漫天要价,四面八方来到鲁国的客人,都能够各得所需而归。
D.孔子经历坎坷,但达观而幽默。在郑国时,郑人告诉子贡东门有人萎靡不振像丧家狗。孔子听说后开心地笑了,他说对方称自己为丧家狗真是对极了。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
(2)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