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85

阅读下面的元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徐义父入京

杨载

幽燕向日边,裘马去翩翩。

迥沙如雪,河穷浪入天。

上书双阙下,待诏五门前。

壮节多奇遇,无烦愧往贤。

【注】①碛:浅水中的沙石,引申为沙漠。②双阙:古代官取、祠庙、陵墓前两边高台上的楼观,借指宫门或京都。③五门:传说古代天子所居有五道门,自内而外,为路门、应门、雉门、库门、皋门。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边”写徐义父在日落时出发入京,“翩翩”写出了徐义父离去时的轻快的样子。
B.诗人想象徐义父入京上书皇上,将得到朝廷的重用,满怀真诚的期许。
C.尾联用“壮节”、不愧“往贤”对徐义父进行评价,褒扬夸赞之情溢于言表。
D.本诗没有落人通常流露不舍之情的送别诗的窠臼,给人以健拔向上的感受。
【小题2】颔联“碛迥沙如雪,河穷浪入天”具有唐代边塞诗的雄阔气象,请简要赏析。
2023·陕西西安·三模
知识点:赠友送别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韩潮州愈

【唐】贾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注]①元和十四年(819年),唐宪宗迎佛骨,韩愈上表进谏,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②篇章:指韩愈赴潮州途中创作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句。③浪西楼:潮州一处楼阁。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的心曾与韩愈同乘兰舟,直达天南潮水的尽头,既表达了对韩愈遭斥逐的不平,也流露出深切的眷念。
B.颔联“隔岭”“出关”点出诗人与韩愈之间关山迢递,烘托出互通书信的宝贵,也包含了对二人同为奸佞构陷的慨叹。
C.颈联写途中境况,乃想象之景。其中“峰悬驿路”写迢迢驿路盘旋峰峦而上,淡淡疏云,飘忽其间,极言路途之艰险。
D.此诗落笔超逸,首联写意,次联写实,三联写悬想,尾联写祝福,而通篇又以“此心”二字为契机,抒写了真诚的友情。
【小题2】前人评论此诗,认为尾联是照应韩愈“好收吾骨瘴江边”一语,请结合尾联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

[宋]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注]①本词作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春苏轼知杭州时。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杨元素:即杨绘,公元1074年,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为密州知府,杨绘在西湖为其饯别,唱和此词。④羊公:即西晋名将羊祜,仁德爱民,后人在他常游憩的岘山上为他立碑建庙,岁时享祭,望其碑者,奠不流泪。
【小题1】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临江仙》开头先从时间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生涯。
B.《临江仙》“惆怅孤帆”两句氛围凄清幽冷,渲染了与友人分别时的抑郁无欢。
C.《南乡子》上片从眼前入笔,转入遥想他日功成名就相聚痛饮,别有一番豁达。
D.《南乡子》巧妙地将想象、写景、用典等手法相结合,是一篇即席惜别的佳作。
【小题2】两首词均为离别之作,但结尾处的写法与情感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