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沙丘上的陌生人

阿瑟·戈登

我记得,那是七月的一个早晨,和往常一样,盛夏的燥热还未降临,一切都是那样宁静和明亮。我当时13岁,皮肤晒得黑黑的,头发也蓬松凌乱,有点清高,也免不了有点孤独。冬天,我得穿上鞋子和别的孩子一样去上学。夏天,我就住在海边,无忧无虑,自由自在,遐想连翩。

这天早晨,我在村庄上游的一个旧码头把小船拴好。忽然间听到头顶上有人说:“你能用鱼钩钓鳄鱼吗?”

我一惊,抬起头来看见一张清癯苍白的脸,还有一双在我看来极为特殊的眼睛。倒不是眼睛颜色的特殊,而是目光中包含着那么丰富的情感:温厚、幽默、关怀、机警,还有“深邃”,我觉得这个词用来形容这目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但是用什么来形容他那似愁非愁的神态呢?

他看出我吓了一跳,就说:“真对不起。”他点头数着船舱里的两三条鱼,问我:“你可以教我钓鱼吗?”我点点头,他爬进小船。“也许我们应该自我介绍一下,”他说,“不过话又说回来,也许不必。你是个愿意教人的孩子,我是个愿意学习的老师,这样介绍就够了。我叫你‘小朋友’,你就叫我‘先生’吧。”

我递给他一根手钓线,告诉他怎样把招潮蟹穿在钩上作诱饵。他告诉我,他在码头后面租了幢旧房子,“我需要躲避几天,不是躲警察什么的,只是躲避亲戚朋友们。你可别对别人说看见我了,行吗?”

他说他是老师,我就问他教什么课。

他说:“在学校的课程表上,别人把它叫做‘英文’,不过我喜欢把它叫做‘魔术课’——专门研究语言的奥妙和魔力。你喜欢语文课吗?”

我说我一向不在那上面费脑子。我提醒他开始退潮了,水流太急,不能再钓鱼。再说也到吃早饭的时候了。

“对。”他收起他的钓线说,“这些天我总是忘了吃饭呀,时间呀。”他皱着眉,爬上码头,似乎有点吃力,“待会儿你还来河边吗?”

“我可能在退潮时来捉虾。”

“顺便来找我吧!我们可以谈谈语文,然后你可以教我捉虾。”

我果真又去找他了。一段邂逅相遇的友谊就这样开始了。直到今天,我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也许是因为我第一次结识了一个在感情上相互平等的成年人。在语言和思想上固然他是老师。但是海风呀,潮汐呀,大海里无数的小生命呀,是我的小天地,在这方面我可比他强。

从那以后,我们几乎天天在一起。有时,上溯银波泛泛的溪间,看甲鱼在堤岸上跑,看蓝鹭亭亭玉立。有时,徜徉在海边沙丘之间,周围长着婀娜的海燕麦。白天有野山羊在那里吃草,晚上有大海龟爬行。我发觉:他不能过分劳累,甚至起一次锚都累得筋疲力尽。不过他从无怨声,总是在滔滔不绝地讲话。

他讲的话,我多半儿都忘记了。不过有一部分却还记得清清楚楚,好像一切都发生在昨天,而不是几十年前。我们在离岸不远的地方抛下锚,把鱼钩甩到波浪里钓海鲈。小船象一只性急的猎狗,在浪尖上打转。“节奏,”他说,“生活充满了节奏;语言也需要节奏。不过你得先训练自己的耳朵。倾听静夜里的涛声,你可以体会其中的韵律。看看海风在干沙上留下的痕迹,你可以体会到句子里应有的抑扬顿挫,你懂得我的意思吗?”

我实在不懂;不过也许内心深处有所领悟。

有时候我听他朗读他带来的书。他常常停下来,重读他自己欣赏的某个警句或者某一行。有一天,他在《亚瑟王之死》里发现了一句“骏马悲嘶”,就对我说:“闭上眼睛,再把这句慢慢地念出来。”我照他说的做了。“你有什么感觉?”“令人心颤。”我老老实实告诉他。他乐了。

不过他教的魔术并不限于语言。即使一些我司空见惯的东西,他也能使我感到兴奋不已。他指着一堆堆的云问:“你看见了什么?色彩缤纷?这还不够,要找尖塔、吊桥;找龙、飞狮、千奇百怪的野兽。”

日子就这样过去了。我们出游的次数越来越少,因为他动不动就感到累。去码头的时候,他搬了两把椅子和一些书,但并不怎么读。他看我钓鱼,看海鸥盘旋,看海水打着漩涡流过,似乎就心满意足了。

突然,我的生活蒙上一层暗影:父母亲要我到夏令营去住两个星期。那天下午,在码头上我问我的朋友,等我回来时他会不会还在这里。他温和地回答我:“但愿还在。”

可是他走了。我还记得在旧码头,我站在被太阳晒得暖暖的木板上,呆呆地望着那门窗紧闭的旧房子,回忆往日欢乐的旧梦,怅然若失。我跑到杰克逊的杂货店——那里的人消息最灵通,去查问那位教书先生究竟去哪里了。

“他病了,病得很重。”杰克逊太太说,“医生打电话叫他的亲戚来把他接回去了。他给你留下点东西,他知道你会找他的。”

她递给我一本书,是一本薄薄的诗集:《火焰与阴影》。有一页书角折着,上面一首诗的旁边有个铅笔做的记号,我现在还保存着这本书,那首诗题名为《沙丘上》:

假如人死了生命还存在,

这褐色海滩会理解我的心意,

我将重来,大海一样永恒而多姿,

不变的,是大海的绚丽。

如果生命短暂,使我冷漠,

不要抱怨,我将化作火焰升天。

我已安息,如果你还把我想念,

请站在海边沙丘上,把我的名字呼唤。

不过,我从来没有站在沙丘上呼唤他的名字。一来我根本不知道他的名字;其次我也太怕羞。并且很长时间里,我几乎把他全然忘记了。但是,当我被一个充满音乐感或魔力的句子打动的时候,或者当我抓起一只张牙舞爪的青蟹的时候,或者在金光灿烂的天空看见一条云龙的时候,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他。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交代了“我”和“陌生人”初次相遇的时间和环境,也为“我”和他以后的活动提供了背景。
B.陌生人教“我”领会语言的奥妙和魔力,“我”教他钓鱼,感受大海的魅力,虽然“我”们有年龄差,但是在感情上是相互平等的。
C.陌生人不仅教了“我”体会语言方面的“魔术”,也教会了“我”用日常司空见惯的事物变魔术的能力。
D.小说最后引用的诗歌照应了文章的标题,突出了陌生人的形象特点,也表现了“我”和陌生人之间的友谊。
【小题2】小说结尾写“他”因“病得很重”而不辞而别,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作者在行文中有诸多细节暗示,请试举四处来说明。
【小题3】关于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我”,有人认为是“陌生人”,你的看法是什么?试结合文本加以探究说明。
2023·四川绵阳·模拟预测
知识点:外国小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学会仇恨

(苏联) 肖洛霍夫

在战争中,树也跟人一样,各有各的遭遇。我见过一大片被我们的炮火轰倒的树林。死亡庄严地默默统治着这片被我军炮弹炸得坑坑洼洼的林中空地,只有空地中央屹立着一棵神奇地保存下来的小桦树,风摇动它那被弹片削得伤痕累累的树枝,吹得它那嫩绿发亮的叶子沙沙作响。

夜间德军重炮进行骚扰。隔开一定时间,有节奏地远远响起炮声,几秒钟后,越过我们的头,在高高的星空中传来炮弹的钢铁轰鸣。

我们躺在榛树下,格拉西莫夫中尉拿折下的树枝驱赶蚊子,从容不迫地讲着自己的经历。我尽记忆所及把它转述于下。

战前我们厂里来了一批德国机器。装配时每个零件我都要摸上五六遍,里里外外仔细观察。没话说的,这些机器都是巧手做出来的。我读过德国作家的书,很喜欢,对德国人民一向怀有敬意……

我就这样上了前线,心里想:德国人的技术很强,军队也不错。同这样的敌人打仗,简直很开心。说实话,这样的敌人本来我就不指望会老实,再说同法西斯打交道你能指望什么诚实呢,但我也从没想到希特勒军队竟是一帮这样无耻的匪徒……

七月底我们的部队到了前线,二十七日一早投入战斗。在这次战斗中我们俘虏了大约十五个人。我如今还记得押着这批吓得脸色发白的德国人,我们的战士这时冷静下来,个个都把所能给的东西送给俘虏:有人给一锅菜汤,有人给烟草或者纸烟,有人请他们喝茶。大家拍拍他们的背,管他们叫‘同志’,问‘同志’干吗出来打仗?……

有一个军官瞧着这动人的景象说:你们跟这些人称兄道弟,那么亲热。他们在这儿都成了‘同志’,可你们应该看看,战线那一边的这些‘同志’在干着什么,他们是怎样对待我们的伤员与和平居民的。他说这话仿佛在我们耳朵上浇了一瓢冷水,说完走了。

不久我们就开始反攻,这回可真的看了个够……被烧成一片焦土的村庄,成百个被枪杀的妇女、儿童和老人……

“其中一个在我头脑里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她看来只有十一二岁,正上学去,德国人把她杀害了。她的脸被军刀砍得血肉模糊,手里却紧握着一个打开的书包,周围狼藉着染血的练习簿和教科书。我们拿雨衣盖住她的身体,默默地站在一旁。后来战士们又默默地走散了,可我仍站着,仿佛精神错乱,嘴里喃喃地念着:

‘巴尔科夫、波洛文金编,自然地理,中学教科书。’这是我在草上看到的一本教科书,这本教科书我是熟识的。我的女儿也在念五年级。”

格拉西莫夫中尉沉默了好一阵。

乌克兰的土地真好,那里的景色也挺美!每一个乡每一个村仿佛就是我们自己的家乡,也许正因为这个缘故我们不惜在那里流血,而血据说是能够增加亲情的……

……我当时没想到会当上法西斯的俘虏,可是当上了。九月里我第一次负伤,但仍留在队里。到了二十一日,在波尔塔瓦省的杰尼索夫卡城下我第二次负伤,被俘虏了。

看守我们的是一批以抢劫发财的德国兵。他们都是一个模子里造出来的,都是些挑选出来的穷凶极恶的坏蛋。譬如,为了寻开心,一个上等兵清早来到铁丝网边,通过翻译说:‘马上要分发食物了。从左面分起。’

上等兵走了。围墙左面聚集了凡是能站立的人。我们等了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几百具索索发抖的活尸站在刺骨的寒风中……大家站着,等待着。

对面突然出现了几个看守。他们从铁丝网上扔进几块斩碎的马肉。被饥饿驱使的人们都拥到那里,在沾满泥浆的马肉旁冲突起来……

看守哈哈大笑,随即响起了机枪长久的扫射声。一片叫喊和呻吟。俘虏们拥向右边铁丝网,地上留下死者和伤者……俘虏营营长是个高个子大尉,他带着翻译走到铁丝网边。他好容易忍住笑说:‘刚才分发食物时发生骚乱,这是不能容忍的。再发生这样的事,我将下令枪毙你们这些俄国猪,决不姑息!快把死人和伤者收拾掉!’希特勒士兵聚集在俘虏营营长后面,都笑得死去活来。他们很欣赏长官的‘幽默’……

那天晚上我没能听完格拉西莫夫中尉的故事。他因急事被传唤到司令部去了。不过,过了几天我们又见面了。窑洞里散发出霉味和松脂气。中尉坐在凳子上,弯着腰,巨大的双手手指交叉放在膝盖上。我瞧着他,不由得想,这姿势他大概是在俘虏营里养成的吧,交叉着双手,一连几小时默默地、痛苦地徒然沉思着……

……真正学会了打仗,也真正学会了恨,学会了爱。在战争这样的试金石上,各种感情都分得一清二楚。看来,爱和恨怎么也不能混杂在一起,俗话说:‘骏马和母鹿不能同套一辆车。’可我们这儿两者却能并驾齐驱!要是我这话里有点啰嗦,请您原谅,但我是这么想的。格拉西莫夫中尉结束他的话,在我们交谈中第一次露出淳朴可爱、带些孩子气的微笑。

我也第一次发现,这位虽饱经苦难,但仍坚如栎树的三十二岁中尉两鬓银白。这种由巨大痛苦换来的银白是那么纯洁。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话仿佛在我们耳朵上浇了一瓢冷水,军官瞧着我们像对待兄弟一样对待俘虏后,表达出对我们行为的不满,这为下文描写法西斯军队的罪行做铺垫。
B.面对被法西斯军队杀害的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我仍站着,仿佛精神错乱,这是因为草上的教科书让我对此感同身受,想起了自己女儿的悲惨遭遇。
C.俘虏营的营长虐待并随意杀害俘虏,士兵们对此毫不在意,反而笑得死去活来,认为长官很幽默,这个细节表明战争中的法西斯士兵已泯灭人性。
D.三十二岁的格拉西莫夫中尉已经两鬓银白,这两鬓银白是格拉西莫夫中尉饱经苦难的结果,更蕴藏了格拉西莫夫中尉对祖国、人民真诚的赤子之心。
【小题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故事,通过我倾听主人公的亲身经历,细致描写人物的感受,容易让读者代入故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B.小说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推进故事,战争前美丽的乌克兰与战争中一片焦土的村庄、敌我双方对待俘虏的不同态度,无不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C.小说主要情节的推进通过亲历者讲述的方式展开,格拉西莫夫中尉亲身讲述了自己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遭遇和感受,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
D.小说的叙述语言生动而又丰富多彩。既有如“骏马和母鹿不能套一辆车”这样的俗语,也有精彩的抒情,这使得小说的语言富有感染力。
【小题3】小说开头为什么描写一大片被炮火蹂躏过的树林以及林中空地中央保存下来的小桦树?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小题4】苏联文学批评家尤·鲁金说:肖洛霍夫的心灵是向人的一切痛苦和所有能够把人变成大写字母的“人”的美好东西敞开着的。小说表现了肖洛霍夫怎样的心灵?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铜像

【法】马塞尔·埃梅

从前有一位发明家,名叫马尔丹,大家以为他早已物故,在巴黎的一座小广场上给他立了一尊铜像。他的这一尊全身像,是一色青铜铸成,大衣襟宛如在风中微微飘动,就像在生活中常见的那样,模仿得非常逼真。

马尔丹一直深居简出,也从来没有人去打扰。他从早干到晚,搞发明呀,写写画画呀,锉呀,铣呀,装配呀,忙个不停。甚至在睡觉的时候,他也不得安稳,满脑子想着发明;有些设想简直刻不容缓,搅得他躺不住,常常半夜跳下床,在灯下干起来。

就在人们揣测他逝世之后几年,马尔丹来到他的铜像附近定居。他依然整日的忙于发明,只有到了傍晚时分,他才上街去吃饭。他给自己规定每日一餐,不过吃得稍微讲究点儿。去街边的饭馆之前,他先到他的铜像那里转转。

他的最大乐趣,就是坐在小广场的椅子上,瞻仰他的铸像。他感到称心如意,认为这是他的天才的铁证。

他的形象定型为一副思想家的姿态,他每联想到自己,就有些难为情。而且,他面对着铸像,总觉得自己是多余的,活在世上几乎感到内疚;他嘴里叨叨咕咕地表示歉意,说自己在死亡问题上弄虚作假。实际上,他感到自豪的是他的铜像,而不是他本人。

然而行人对铜像那种漠然无视的态度,马尔丹看着很伤心。在广场上穿梭往来的人们,从不朝铜像望一眼。谁也不停下脚步,辨认辨认座石上发明家光荣的名字。

他常常挤到行人中间,装成热心求教的外地人,抓住一个人问道:“劳驾,打听一下,您能不能告诉我,这个铜像是谁?”然而,他从来没有碰上一个人能告诉他。更可笑的是,他向广场上的小商贩提出同一个问题,他们也回答不上来。

世人全那么愚昧无知,全那么忘恩负义,马尔丹对此心如刀绞,工作起来比以前松劲多了,经常神不守舍。

他一想到他的铸像那样孤寂,手里的工具便不觉掉下来。他在阁楼里痴痴呆呆的,心里翻来覆去地咀嚼那种怅惘的滋味;有时候,上来一阵怜悯心,在屋里坐不住,他便放下手中的活儿,跑到广场上,拜会他的铸像,就像给人施舍一样。他现在从事发明,几乎毫无乐趣,只是为了生活。

到了季节宜人的时候,他就到广场上消磨掉大部分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铜像,忧郁的情绪转为辛酸。他不再探问行人了。世人的无知与愚蠢,他已经领教过。他坐在街椅上,有时自言自语,就好像他是那尊铜像,正站在高高的座石上讲话。“过去吧,浑浑噩噩的世人。我鄙视你们……”

他这样咒骂行人的时候,往往懒得动脑筋,不去想象他是铜像,因而,表达蔑视的语言就更具有个性,也更加直接。譬如,他有时大声说,“你们是狗屎堆”,有几个行人听了非常诧异。

他变成了懒惰的发明家,工作越干越少,而且毫不掩饰他那厌倦的情绪。他感到心力交瘁,才思枯竭。他这台机器磨损,生垢,再也不能运转了。他的生活也越来越糟糕,越来越难以维持他那讲究点儿的一餐饭。眼前的铜像变成了他衰退的见证人,令他无法容忍。

马尔丹穷困得抬不起头来,便羡慕铜像能让时间停止,能永远定型在荣耀的时刻,而他自己却苟且偷生。他谴责铜像窃取了他的好运气,窃取了他最宝贵的精力。

一天上午,马尔丹坐在街椅上,看见一群游客走近铜像,弯下腰去念座石上的碑文,接着又后退几步,通观铜像的全貌。马尔丹觉得又嫉妒又冤屈,紧紧握住了拳头。他真想跑到那些人面前,冲他们喊他们认错了人,他才是真正的发明家马尔丹。但是,铜像在他面前高高耸立,他感到自己那么渺小,也就没有那股勇气了。游人离开之后,他以充满仇恨的目光,久久地凝视铜像。当天下午,一个调查巴黎雕像的记者停在发明家的铸像前,记下了几笔。傍晚六七点钟的时候,马尔丹觉得行人似乎都在仰望铜像沉思的头,还好像听到从人群中升起一片嗡嗡的颂扬声。

赞扬声浪阵阵冲来,将马尔丹包围,逼得他蜷缩在屈辱之中;如今在他凝视铜像的目光中,仇恨的成分少了,恐惧的成分多了。他坐在街椅上的时候,往往饥肠辘辘,而且蓬头垢面,衣衫褴褛,鞋子也裂开口子,那副狼狈相,真像个叫花子。有一天,他把帽子放在身边,一位妇女路过,便扔进一枚硬币,施舍给他。在他与他的铜像中间,现在隔了一道鸿沟,他不敢再想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了。他渐渐习惯了这种泯灭的地位,最后也认可了。

铜像天才的脑门儿上挂着一束月光。浓重的黑影隐没了他的外套与沉思的姿态。马尔丹大声斥骂铜像是恶棍、窃贼,斥骂他背信弃义、傲慢无礼、装腔作势。

“是我把你立在这儿的!”马尔丹喊道,“没有我,你算什么东西……”

他这样骂着,却又重新意识到自己是渺小的,骂声也渐次丧失了自信。在静谧的夜色中,铜像显得更加高大。一朵云彩飘过,月光格外明亮,铜像似又增高了几臂,咄咄逼人的影子直趋他的眼前。他慌忙退到人行道上,躲在路灯下边,心怦怦狂跳,但咬紧牙,呼呼喘气,望着夜色中依稀可见的高大身影,尽管惶恐得很,还是不甘示弱,想竭力镇定下来,于是登上他平时坐的椅子。

他有了自己的台座,便有了几分信心。铜像之所以有威力,就是因为座石把他抬到空中;如果坐落在平地,就不会那么吓人了。马尔丹后悔不该粗暴地骂大街,这只能使他在对手面前降低人格。自从他站在椅子上,形势就有了改观。他还必须像雕像那样,有一副庄严稳重的神态。于是马尔丹尽量站着一动不动,为了完全压倒对手,他还摆出一副思想家的姿态,用两根指头托着腮。这种姿势非常累人,几乎疼痛难忍,而且,飕飕的寒风又钻心刺骨。但是,一刻钟过去了,一种巨大的希望产生了,支撑着他的勇气。他感到小腿与大腿都僵硬,双脚麻木,越来越沉重,同他的台座牢牢地粘在一起。他的面颊,以及托着面颊的两根指头,让寒风吹得几乎失去知觉。寒风阵阵,吹动他的外套大襟,有好几次,他听到像金属撞击的声音。无限的喜悦激荡着他的心胸,他密切注视着自己变态的进程。他好不得意,差一点没大声招呼铜像,但又一转念,这样就会前功尽弃,于是赶紧咬住舌头,没有喊出声来。他觉得身体滞重,神态威严。

他纹丝不动,站了足足有一个钟头。风湿痛浸透他的大腿,他强咬着牙,才没有叫出声来。一丝疑虑掠过心头,雕像是不会得风湿痛的。又是一阵更加剧烈的疼痛,他怎么也挺不住了,又冷又累,瑟瑟发抖,于是跨下来,坐到椅子上。

他战败了,呜呜哭起来。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明家马尔丹曾经热衷于自己的发明事业,起早贪黑地工作,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他的事业也小有成就,获得过人们的肯定。
B.人们误以为马尔丹已经去世了,给他树了一尊铜像,他一直住在铜像所在的小广场附近,却不澄清并阻止大家,这反映了他内心的虚荣。
C.马尔丹对世人“愚昧无知”“忘恩负义”而感到耿耿于怀,这种情绪影响到了他的工作,使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广场上,不能再安心地从事发明。
D.铜像一直保持着光辉的形象,而马尔丹却日渐衰败,他的生活质量也江河日下,他以前能一天吃一顿讲究的饭,后来不得不忍饥挨饿。
【小题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尔丹一直深居简出,也从来没有人去打扰”,这句话交代了马尔丹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人们不了解他,为后文写广场上的人们不认识他做了铺垫。
B.马尔丹对铜像的心态变化是小说的重要线索,起初铜像让他感到自豪,后来他生活穷困,高大的铜像让他受到威压,感到屈辱和愤恨。
C.小说采用了第三人称内视角展开叙事,用了大量的笔墨对马尔丹的心理进行细致描绘,使读者对马尔丹的一些荒诞行为有了深刻而清晰的理解。
D.小说两次写到马尔丹的骂,一次是咒骂行人,一次是斥骂铜像,两次辱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马尔丹对自己才华极度自负的心态。
【小题3】马尔丹的人生走向落魄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小题4】本文结尾部分详细描绘了马尔丹与铜像对垒的情节,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万卡

[俄]契诃夫

九岁的男孩万卡三个月前被送到靴匠阿里亚兴的铺子里来做学徒。在圣诞节的前夜,他没有上床睡觉。他等到老板夫妇和师傅们外出去做晨祷后,从老板的立柜里取出一小瓶墨水和一支安着锈笔尖的钢笔,然后在自己面前铺平一张揉皱的白纸,写起来。

他在写下第一个字以前,好几次战战兢兢地回过头去看一下门口和窗子,斜起眼睛瞟一眼乌黑的圣像和那两旁摆满鞋楦头的架子,断断续续地叹气。那张纸铺在一条长凳上,他自己在长凳前面跪着。

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雷奇!他写道。我在给你写信。祝您圣诞节好,求上帝保佑你万事如意。我没爹没娘,只剩下你一个亲人了。

万卡抬起眼睛看着乌黑的窗子,窗上映着他的蜡烛的影子。他生动地想起他的祖父玛卡雷奇,地主席瓦烈夫家的守夜人的模样。那是个矮小精瘦而又异常矫健灵活的小老头,年纪约莫六十五岁,老是笑容满面,留着醉眼。白天他在仆人的厨房里睡觉,或者跟厨娘们取笑,到夜里就穿上肥大的羊皮袄,在庄园四周走来走去,不住地敲梆子。他身后跟着两条狗,耷拉着脑袋,一条是老母狗卡希坦卡,一条是泥鳅,它得了这样的外号,是因为它的毛是黑的,而且身子细长,像是黄鼠狼。这条泥鳅倒是异常恭顺亲热的,不论见着自家人还是见着外人,一概用脉脉含情的目光瞧着,然而它是靠不住的。在它的恭顺温和的后面,隐藏着极其狡狯的险恶用心。任凭哪条狗也不如它那么善于抓住机会,悄悄溜到人的身旁,在腿肚子上咬一口,或者钻进冷藏室里去,或者偷农民的鸡吃。它的后腿已经不止一次被人打断,有两次人家索性把它吊起来,而且每个星期都把它打得半死,不过它老是养好伤,又活下来了。

眼下他祖父一定在大门口站着,眯细眼睛看乡村教堂的通红的窗子,顿着穿高统毡靴的脚,跟仆人们开玩笑。天气好极了,清澈而新鲜。夜色黑暗,可是整个村子以及村里的白房顶,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烟子,披着重霜而变成银白色的树木、雪堆,都能看清楚。繁星布满了整个天空,快活地睒着眼。天河那么清楚地显出来,就好像有人在过节以前用雪把它擦洗过似的……

万卡叹口气,用钢笔蘸一下墨水,继续写道:昨天我挨了一顿打。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拉到院子里,拿师傅干活用的皮条狠狠地抽我,怪我摇他们摇篮里的小娃娃,一不小心睡着了。师傅们总是耍笑我,打发我去小酒店里打酒,怂恿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到什么就用什么打我。吃食是什么也没有。早晨吃面包,午饭喝稀粥,晚上又是面包,至于茶啦,白菜汤啦,只有老板和老板娘才大喝而特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娃娃一哭,我就根本不能睡觉,一股劲儿摇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上帝那样的慈悲,带着我离开这儿,回家去,回到村子里去吧,我再也熬不下去了……我给你叩头了,我会永远为你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不然我就要死了……

万卡嘴角撇下来,举起黑拳头揉一揉眼睛,抽抽搭搭地哭了。

莫斯科是个大城。房屋全是老爷们的。马倒是有很多,羊却没有,狗也不凶。这儿的孩子不举着星星走来走去,唱诗班也不准人随便参加唱歌。有一回我在一家铺子的橱窗里看见些钓钩摆着卖,都安好了钓丝,能钓各式各样的鱼,很不错,有一个钓钩甚至经得起一普特重的大鯰鱼呢。我还看见几家铺子卖各式各样的枪,跟老爷的枪差不多,每支枪恐怕要卖一百卢布……

万卡声音发颤地叹一口气,又凝神瞧着窗子。他回想祖父总是到树林里去给老爷家砍圣诞树,带着孙子一路去。那种时候可真快活啊!祖父咔咔地咳嗽,严寒把树木冻得咔咔地响,万卡就学他们的样子也咔咔地叫。往往在砍树以前,祖父先吸完一袋烟,闻很久的鼻烟,讪笑冻僵的万卡……

你来吧,亲爱的爷爷。万卡接着写道,你可怜我这个不幸的孤儿吧,这儿人人都打我,我饿得要命,气闷得没法说,老是哭。前几天老板用鞋楦头打我,把我打得昏倒在地,好不容易才活过来。我的生活苦透了,比狗都不如。……万卡草上。亲爱的爷爷,你来吧。

万卡把这张写好的纸叠成四折,把它放在昨天晚上花一个戈比买来的信封里……他略为想一想,用钢笔蘸一下墨水,写下地址:寄交乡下祖父收

然后他搔一下头皮,再想一想,添了几个字:康司坦丁·玛卡雷奇

他写完信而没有人来打扰,心里感到满意,就戴上帽子,顾不上披皮袄,只穿着衬衫就跑到街上去了……

昨天晚上他问过肉铺的伙计,伙计告诉他说,信件丢进邮筒以后,就由醉醺醺的车夫驾着邮车,把信从邮筒里收走,响起铃铛,分送到世界各地去。万卡跑到就近的一个邮筒,把那封宝贵的信塞进了筒口……

他抱着美好的希望而定下心来,过了一个钟头,就睡熟了……在梦中他看见一个炉灶。祖父坐在炉台上,耷拉着一双光脚,给厨娘们念信。……泥鳅在炉灶旁边走来走去,摇尾巴……

(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无父无母的万卡被送到城里鞋匠铺当学徒,饱受虐待,“人人都打我”,于是圣诞节前夜写信恳求爷爷带他回家。
B.作为守夜人的祖父可以穿着肥大的羊皮袄,穿着高统毡靴,吸着烟,跟仆人们开玩笑,说明爷爷的生活相对惬意。
C.文中写到万卡眼中的莫斯科是个大城市,有能钓大鲶鱼的“钓钩”和“各式各样的枪”,这些给了万卡一些快乐。
D.年幼的万卡并不知道爷爷的具体地址,所以信只写“乡下祖父收”,“醉醺醺的车夫”暗示他仍可能要继续现在的生活。
【小题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只用万卡、鞋店老板和爷爷三个人物,就拉开了故事的层次距离,丰富了内容,表现了小说独特的角度和精湛的艺术技巧。
B.小说语言朴实自然,全篇通过万卡的视角叙述,写挨打,写吃食,写莫斯科的见闻,写央求爷爷来接他,符合孩子的思维逻辑。
C.小说借书信的形式,通篇运用小主人公万卡内心独白的方式,细腻地刻画了人物,充分展示了万卡万分孤独、凄苦的内心世界。
D.小说巧设伏笔,前后呼应。万卡写信时斜起眼睛瞟一眼摆满鞋楦头的架子的原因在后文揭晓,老板曾经用鞋楦头将他打昏在地。
【小题3】小说多处使用对比的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并说说有何作用。
【小题4】契诃夫主张,“简洁是才能的姊妹”“写作的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小说用了大量篇幅去写“泥鳅”,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