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6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语、方块汉字、毛笔和木材,是中国诗文和艺术(主要是绘画、书法和建筑)的主要感性物质工具,它们在制约乃至决定中国文艺的美学特征上,起了某种关键作用。

汉字的特征,已有了许多研究。其中,我以为,理解因素突出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指事”“会意”是汉字组成的六大原则(“六书”)中的两大项。汉字以部首、偏旁通过概念性的认知来把握字义,要求一种理解性的记忆。从而,它使记忆中包含了很重要的理解性成分,即通过理解来记忆。汉字非拼音的特征,文字与语音的脱节,使文字全凭记忆而认知,数千年世代相沿,便极大地训练了这种富于理解性的记忆力。追求可理解性,是迄今为止汉字组词的原则特征,翻译外来词汇不用音译,而采“会意”“指事”,或虽有音译而逐渐为“意译”所替代,如资产阶级(布尔乔亚) 、民主(德谟克拉西) 、电脑(computer) , 这在世界所有的语言文字中, 是罕见的。

汉字这种理解性的造词特点,使其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汉字是一音一字。章太炎说:“单音语人所历时短……复音语人所历时长,是故复音语人,声余于念,意中章句,其成则迟;单音语人,声与念称,意中章句,其成则速。”(章太炎《齐物论释》)章太炎由此竟推论出宗教之有无,这当然颇为牵强,但单音字与中国文学语言上的美学特征则显然有关。例如,汉语单音字的常用字数量不多而自由组成的词汇量却不少,且因组成中含有理解因素,所以“成念”和言说的进行速度也的确可能会更迅速一些,从而,以少量的音组和词语涵盖大量的信息,对中国诗文的美学特征,如重精炼简洁和音乐性等等,无疑有重大意义。

同时,汉字的理解性又只是“性”,而非具体明确的概念意识,所以它非常灵活、多义、朦胧和不确定。又由于所谓书画同源,汉字始终不完全摆脱原始的形象性(“象形”),这种“象形”或形象性并不是事物的如实描绘,而是某种概括性的感性抽象,这种感性抽象又非确定的图式构架,而是朦胧的形象性记号、符号,以诉诸直感。由此,它的包容性、多义性、不确定性的因素便比其他记号要大。有人研究《诗经》三千单词中无抽象名词,以至怀疑中国古人有否逻辑思维能力。他不知道,中国古人恰恰极重知性的理解,只是这理解包含在形象性中,而变得模糊、多义了。汉语无词类、时态、单复数等等的严格规定,因之只有在整个句子中才能了解每一单字单词的性能、含义、地位和作用,它以词序的严格性来替代词类、时态、格位等等的规定性。这既突出表现了整体系统的理性秩序,又易于“以物观物”,去掉主观来“客观地”超时空、越认知、非逻辑地呈现和把握事物与世界。例如,它可以缺乏在西方语文中非常重要的动词。这当然影响人的思想、情感、观念、意向,从而影响文艺和哲学、美学。例如,由于无词类、时态、格位等规定,以及单字在句子中的朦胧性,由是造句的灵活多样性,使整个句子以至整体文本经常具有隐喻性、未确定性、理解的多重可能性、意义的可增殖性等等弹性特色。这在诗词中便极其明显,也正是造成“诗无达诂”这一美学原则的重要缘由。

汉字的这种形象性和多义性使它富有情感色彩。“之乎也者矣焉哉”等感叹字和许多虚词也起表情作用。所有这些,使汉文字成为所谓“诗的语言”。

与汉字相对应,是中国特有的毛笔。它决定了“线的艺术”的可能和发展。用毛笔画线,其粗细变化,转折进行,可以异常自由灵活,而且形态万方;它的走向、动势、力度等等,如同音乐一样,又可以直接与情感相联系。所有这些,当然与书画的美学特色直接攸关。

中国古代建筑则以木结构为材料特征。这是至今原因不明的一大问题。我的猜测是社会性的,即不是由于石头稀少之类的原因,而是由于持续极长的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氏族社会没有强大的专制统治权威,以至无法建构需要极大人力负担的块石建筑(如金字塔、玛雅神庙等等)。万里长城毕竟起自时代很晚的战国,而木建筑传统却在远古即已形成,它延续下来,难再改变。木建筑以其暖色调(木比石暖)、平面展开(不能如石建筑那样高耸),以构成千门万户的繁复群体的系统结构(不像石建筑那么单一),这在形成建筑艺术重整体、重实用理性、重伦常秩序的美学特色上,有关键性的作用。从城市、宫殿(如北京紫禁城)到民房(如四合院),数千年来一直如此。

从汉语、汉字、毛笔、木结构等物质载体看,它们恰恰能体现本书前述所谓重精神轻物质、情理交融、想象大于感觉等传统美学特征,也就不奇怪了。内容与形式、精神要求与物质载体是相互协调配合的。

(摘编自李泽厚《华夏美学——走向近代:载体与范畴》)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组成六大原则中的“指事”和“会意”,是汉字具有理解性特征的重要因素。
B.汉字的“象形”,具有如实描绘和感性抽象两种特性,使汉字具有一定的朦胧性。
C.汉字被誉为“诗的语言”与汉字的形象性和汉字中的感叹字、虚词等有着很大关系。
D.作者猜测中国古代建筑的木建筑传统是因为它形成时期缺乏强大的专制统治权威。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中国人常常意译外来词汇为例来说明汉字具有理解性,并列举三个词语为证。
B.作者否定了章太炎由单复音问题推论有无宗教的观点,认可了他关于“成念”的说法。
C.作者将木建筑与金字塔、长城分别进行横向和纵向上的比较,使观点的表达更加充分。
D.作者先提出观点,再从汉字汉语、毛笔、木材等方面分别进行论述,最后总结,回扣开头。
【小题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中心观点的一项是(       
A.一炉香事,万般风雅。铜炉作为焚香雅器,于形、神、韵间充分展现中国传统美学的特点。
B.中国艺术报总编康伟认为:“要利用新兴媒介,促进中华美学与当代审美的融会贯通。”
C.文艺评论中心徐粤春表示:“发掘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推动汉语言文学艺术的实践。”
D.毛笔的“笔软”给书法艺术的创造提供了极大的自由,使书写有了表现各种美的可能性。
【小题4】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形成“诗无达诂”这一美学原则的缘由。
【小题5】作者为何着重论述汉字汉语对中国文艺美学特征的影响,而略写毛笔和木建筑?
2023·安徽淮北·二模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关于诗歌,如今人们常常说到的一个关键词是“回暖”或“升温”。这个关键词表达了人们对当下诗歌基于共同感受基础之上的一种判定,也有种种现象可以证实着人们的这种判定。

其实,新诗文体形式的发展,从来没有停滞,也从来没有脱离它所处的时代。同时,不只是新诗,当代旧体诗词的写作人数及作品数量同样得到了几倍的增长,旧体诗词的采风、研讨、吟诵等活动也是此起彼伏、层出不穷。

社会在进步,思想在演进,人们在改变着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形成的对于诗歌的成见,能够重新以一种客观、冷静、正常的眼光去看待诗歌和诗人了。越来越多的人,在以诗歌为载体,非常便捷地交流感情,传递智慧,散发温馨,乐享生活。在诗歌面前,人们似乎打破了年龄、职业、地域等种种限制,实现了平等并超越于尘俗之上。

诗歌与新媒体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亲密。如果说10年前网络诗歌海量涌现时,不少人发出的“网络媒体的勃兴挽救了诗歌”之类的断言不无道理的话,那么,今天的微信传播平台,让诗歌进一步活得更加自由、自在和舒适了。诗歌的短小、快捷等文体优势,遇到微信平台,可谓如鱼在水。

还有,电脑与手机的结合、联动,让诗歌呈现了崭新的景观和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中国诗歌网一开始就拥有电脑端、手机端、APP三个端口,随后又申请开设了微信公众号传播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全方位的立体多向传播。中国诗歌网以建设“诗歌高地、诗人家园”为宗旨,以繁荣诗歌创作,发现和培养青年诗人,引领网络诗歌发展方向为己任。中国诗歌网的问世,结束了多年来没有官方诗歌网站的历史。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到前些年的梨花体、羊羔体,诗歌常常遭人诟病,许多诗人也常常不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诗人身份。羊羔体遭媒体热炒的时候,许多人甚至连诗歌文本读都没有读过,就想当然地认为羊羔体完全是不好的、负面的、应该否定的东西。殊不知,一旦接触羊羔体作者车延高的诗歌文本,平心而论,其中不少诗作还是颇具诗意、内涵和境界的。

综上所述,当下诗歌回暖升温的氛围我们不难感受到,其原因也不难找出:有科技发展和新媒体的因素,有诗歌和诗人自身的因素,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有人心变化的因素。有人对新媒体与诗歌发展的关系看得很重,认为技术革命因素对今日诗歌回暖起了决定性作用。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个人觉得技术力量仍然是一种外部因素,最重要的应该是社会环境和人心变化所致。尤其值得欣喜和令诗歌界振奋的,是政府对诗歌文化的高度重视,这对当下诗歌气候的回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诗歌的复兴与再度辉煌也将起到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摘编自杨志学《当下诗歌回暖与升温》,有改动)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诗歌的“回暖”或“升温”,是人们基于共同感受基础之上的一种判定,当前的种种现象可以证实这种判定。
B.在当代新诗文体形式一直在发展的同时,当代旧体诗词也在迅猛发展,由与之相关的活动不断开展即可见一斑。
C.随着社会的进步,思想的演进,人们已经彻底改变了对于诗歌的成见,以客观、冷静、正常的眼光去看待诗歌和诗人。
D.当下诗歌回暖升温,由诸多因素促成,如科技发展和新媒体,诗歌和诗人自身,社会大环境,人心变化等。
【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当前,新诗和当代旧体诗词的创作队伍都在不断壮大,诗歌数量迅猛增长,可以想见,这一形势将会持续。
B.作为官方诗歌网站,中国诗歌网以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感,发展诗歌、繁荣诗歌创作,引领网络诗歌发展。
C.对羊羔体诗歌全盘否定的态度不可取,通过研读羊羔体诗歌会发现其中不少诗作颇具诗意、内涵和境界。
D.政府对诗歌文化的高度重视,不仅是当下诗歌气候回暖的重要因素,而且推动和促进了诗歌的复兴。
【小题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文学翻译家。大概在1927年夏创作了《雨巷》,之后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他被认为是新月诗派的“盟主”,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
B.“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是中调。
C.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为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整齐划一,所以又称为“长短句”。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D.歌的意象分为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又称为实生活意象和象征性意象),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为描述性意象,而《再别康桥》和《大堰河——我的保姆》则主要运用了比喻性意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革命历史题材戏曲是现代戏的一种重要类型,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规模兴起到今天,积累了大量作品,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五十年代的《刘胡兰》《江姐》等剧目,植根于真实历史,借鉴自歌剧、小说,同题材剧目不断重塑与上演,成为红色经典。六七十年代,样板戏是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创作的一个高峰,高度浓缩了那个时代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艺术审美理念。新时期以来,由于文化多元、思想解放、文艺互鉴愈加密切等原因,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创作呈现出多样面貌。无论是复刻红色经典,还是对耳熟能详的革命历史进行再解读、再阐释,抑或是开掘新的革命文化资源,都反映了此类作品在不断更新着表达,积累着价值,走向新的传统。

礼赞英雄、致敬崇高是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创作的重要传统。新时期以来,这一传统的艺术表达更加丰富。一类作品以党史、军史、国史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为主要内容,塑造了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坚定信念、舍生取义的英雄形象,呈现出崇高与壮美的审美气质。例如楚剧《中原突围》、秦腔和京剧《西安事变》等,表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楚剧《虎将军》,京剧、川剧《江姐》,晋剧《刘胡兰》,豫剧《铡刀下的红梅》等,表现和重塑了几代中国人记忆中的英雄形象。另一类作品,更多地转向平民化的叙事视角,更加关注宏大历史中的微观景象以及历史中心之外的边缘群体与事件,着意刻画人性幽微与情感跌宕,特别注重人的心灵成长和精神蜕变,在价值判断上不再简单地二元对立,在人物塑造上克服了脸谱化倾向。例如粤剧《驼哥的旗》、赣南采茶戏《山歌情》、吕剧《大河开凌》、评剧《母亲》等,通过普通人在非常境遇中的抉择,表现了小人物在大历史中的成长、边缘群体在主流精神激励下的蜕变。这样一种从平凡向伟大的转化,从低微向崇高的升华,同样产生了英雄,诞生了崇高。

值得注意的是,当创作者克服了以往“革命至上”“英雄至上”的弊端,越来越多地追求平民视角和人文情怀,往往会在历史思维和价值判断上陷入新的窠臼,即刻意刻画平凡,回避崇高;拘泥小情感小世界,缺乏大情怀大境界;过多渲染历史的细枝末节,使历史主流疏离于舞台;人文诉求过度,历史深度不足。其结果是,艺术创作展现了一些历史片段和侧面,却远未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艰难曲折、伟大辉煌的真实历程。革命历史、红色文化与当代人的价值和情感之间缺乏深切的关联。观众往往有感于戏剧人物幽微细腻的情感触动,同情于人性在情理纠结中流露出的优柔,却难以体会革命年代英雄人物带给人的强烈心灵震撼和精神洗礼。当人们习惯于将人性的弱点等同于人性的多面性,英雄就不仅由“神”变成了“人”,还变成了有性格缺陷的“人”。甚至,在一些人看来,平凡与卑微才是人性,伟大与崇高不是人性,而是虚假的神性,不可相信。崇高,不仅遭到消解,还受到曲解。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创作正在形成新的高潮,要使这类创作从量的积累走向质的飞跃,就应当正确认识新的传统,避免陷入新的窠臼。除了艺术上的锻炼与探索,创作者还应增强政治素养和历史素养,及时关注党史研究的新动向、新成果,以更加全面的视角、深刻的思考和准确的判断,综合把握作品的历史维度、美学维度和艺术维度,努力达到革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统一、革命性与人性的统一、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文章来源于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样板戏高度浓缩了六七十年代的艺术审美理念和思想价值观念,是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创作的一个高峰。
B.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创作主要是礼赞英雄,致敬崇高,新时期作品的艺术表达更加丰富,通过不同的作品塑造了英雄,诞生了崇高。
C.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创作中的一类作品,更多地转向平民化的叙述视角,例如川剧《江姐》就在人物塑造上克服了脸谱化倾向。
D.当创作者在历史思维和价值判断上陷入新的套子里,会导致艺术创作只展现了一些历史片段和侧面。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体部分主要通过对革命历史题材戏剧的类型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新传统,避免陷入新的窠臼。
B.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多种论证手法进行论证,逻辑严密。
C.文章使用《刘胡兰》《虎将军》等例子,是为了论证革命历史题材戏剧创作中某些作品是以党史国史军史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为主要内容。
D.第三段作者提醒创作者在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创作中要避免落入崇高不仅遭到消解还被曲解的套路。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时期的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创作呈现多样面貌,不断更新表达,积累价值,走向新的传统
B.我们要注意,不能习惯于将人性的弱点等同于人性的多面性,除了能感受作品中细腻的情感触动,还要能体会其中的精神洗礼。
C.提升革命历史题材戏剧创作,只要增强政治素养和历史素养,就能达到质的飞跃。
D.我们在创作革命历史题材戏曲时,要不断更新,关注研究党史新动向新成果,更加全面、深刻地呈现作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城市建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现代化进程。而关于城市建设,传入我国的主要有两种理论。第一种理论表现为“明天的城市”模式,即按照理想兴建一个完美的城市,实现一夜之间的突变。这种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中国的城市建设。第二种理论表现为“拼贴城市”模式,即不是完全去掉旧的元素,是在此基础上把好的、新的元素拼贴进去,使这个城市既有新的元素,也有旧的元素。这是一种温和的建设方式,对当下中国的城市建设有重大启示。

这两种城市建设模式蕴含的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明天的城市”模式的思维方式是,生活是根据理性人为构建出来的。“拼贴城市”式的思维方式是,生活不是靠一夜之间的创造突破形成的,而是历史文化自然演变而成的。因而,在前一种理论框架下,城市的历史只能是负担,是应该抛弃的;在后一种理论框架下,历史却是宝贵的财产,是应该尊重和珍惜的。实践证明,一个城市要有独特的魅力,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历史。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在城市建设上对现代化的理解是片面的,所想象的现代化城市都是以西方为蓝本,唯“洋”是从,一度把钢筋、水泥、玻璃视为现代化的代名词,而对城市的历史视而不见,甚至完全视为包袱。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进程对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体现了城市建设模式的激进。

事实上,中国的城市建设向来是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智慧的。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正如在《清明上河图》、平遥古城所看到的,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丝毫不比西方逊色。甚至,它还是多元的,至少可以分为三种城市群落。第一种,“宇宙之城”,天人合一的行政都会,以元大都奠定基础的古代北京为代表。城市方正规则,左右对称,秩序井然。这代表着当时中国人对当时城市的一种理解,他们认为城市的秩序是对宇宙秩序的复制,人间的秩序要对应宇宙的秩序。这种城市建设就寄托了这样一种追求。第二种,“生态之城”道法自然的山水小城,以湖南凤凰为代表。整个城市依山傍水,依照山水的自然曲线布局,充满湖诗意。这种城市建设体现了中国人对城市的另一种理解,认为人应道法自然,城市要按照自然的规律来设计,山水自然,城市与人完美融合在一起。第三种,“人文之城”,儒商精神凝聚的江南市镇,以杭州、苏州、扬州为代表。明清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江南城镇的发展。这些城镇是儒商聚居的地方,形成了人文氛围浓厚的江南城镇群。这三种城市建设都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特色。

一个城市要有独特的个性,最重要的不是空间上的拓展,而是历史文化上的继承与发展,这需要我们的城市建设回顾历史并深入地反思与总结。城市发展要搞好建设,主要考虑两个方面:城市地标是什么?城市文化母体是什么?如果一个城市地标模糊、母体过度损坏,那么这个城市就丧失了个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回答,什么是好的城市。

(摘编自许纪霖《优美是否离我们远去》,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天的城市”模式是按照理想兴建完美城市,“拼贴城市”模式是对新旧元素合理地取舍。
B.两种不同的城市建设模式蕴含着不同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对城市建设模式有很大影响。
C.一个具有独特个性与魅力的城市,不是将城市历史视为负担,而是珍视并传承自己的历史文化。
D.中国古代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注重人文精神,体现了城市建设多元特色。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对两种城市建设理论及模式进行阐释,指出新中国城市建设深受第一种理论影响。
B.第二段通过两种城市建设模式思维方式的比较,揭示了我国在城市建设中曾经出现的问题。
C.第三段通过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与西方的对比,论证中国城市发展历史中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
D.文章在结尾处提出了好的城市建设应该怎么做,强调城市地标和母体不可模糊与过度受损。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新中国初期工业化进程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可见“明天的城市”模式是错误的。
B.“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体现了环境与人的融合,体现了道家的思想及其建设生态城市的主张。
C.好的城市建设,城市空间的拓展不是最主要的,对城市原有特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才最重要。
D.“拼贴城市”是一种温和的建设方式,有助于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对当下中国的城市建设有重大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