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2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无所不知先生

(英)毛姆

想起14天的旅途将和这个凯兰达共用一间房,我就感到不舒服。我讨厌他的名字。

上船后,我来到客舱,发现凯兰达已经来过。一只又大又难看的衣箱和一个贴满标签的手提箱放在他的床下,脸盆架上整齐摆着他的香水、洗发精和润发油,檀木做的牙刷上镀金印着他的名字缩写。

我不喜欢凯兰达。

他不但和我住在一个房间,而且一天三餐都非要和我挤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他跟我讲起纽约、圣弗兰西斯科,谈到戏剧、给画和政治。他很健谈,好长时间都是他一个人在那里滔滔不绝。

凯兰达擅长交际,在船上的第三天,就差不多认识了所有的人。他什么事都干:主持拍卖,筹集体育资金,组织高尔夫球赛,安排音乐会,举办化妆舞会。我想大家一定有点讨厌他,我们都叫他“无所不知先生”,甚至在他面前也是这样。他并不在乎,把这当作我们对他的恭维。

凯兰达非常健谈,并且喜好同别人争论,特别是在吃饭的时候。我们简直难以忍受,但又无法让他停下来。他好像比谁都懂得多,错误似乎也不会发生在他身上。在他讲话时,若有人反对,他就会同他争个没完。在说服你之前,他绝不会放弃一个话题,不管它是多么的不重要。

一天晚上,我们坐在医生的桌旁,凯兰达仍像以往一样在滔滔不绝地说着。在座的还有在神户的美国领事馆工作的拉姆齐和他的夫人。

拉姆齐是一个很结实的家伙,皮肤绷得紧紧的,略显肥胖的肚子使衣服凸起。这次他是带着妻子重返神户的。他的妻子已独自一人在纽约待了一年。拉姆齐夫人的样子十分可爱。虽然她丈夫的工资不怎么高,她穿得也很简朴,但她知道怎样穿她的衣服,使她具有超过一般女人的迷人之处。那是一种端庄淑静的美。

看得出拉姆齐很讨厌凯兰达。他们时时争论一番,这种争论是长时间的,激烈的。

话题谈到精明的日本人正在进行的人工养殖珍珠。凯兰达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珍珠的事。我相信拉姆齐对此知道的不会很多,但他绝不会放过任何反驳凯兰达的机会。不一会儿,我们就被卷入了一场充满火药味的争吵。刚开始,凯兰达还是情绪激昂,滔滔不绝,但不久,他自己也有点厌烦了。最后,他显然是被拉姆齐的一句话刺痛了,敲着桌子叫道:

“我可以告诉你,在这方面我是最有发言权的。我这次到日本就是去洽谈珍珠生意的。没有哪个懂这一行的人不会认为我刚才所说的都是千真万确的。”他得意洋洋地看着周围的人。“我知道所有珍珠的行情,没有哪一种珍珠我不能马上辨认出。”他指着拉姆齐夫人戴的项链,“夫人,你的这串珍珠项链就非常值钱,并且它的价格还在上涨。”

拉姆齐夫人的脸红了,她把那项链轻轻塞进她的衣服。

“你说这是天然珍珠吗?”拉姆齐好像已经抓住了凯兰达的什么把柄。

“是的,这种珍珠非常精致。”凯兰达答道。

“好。虽然这不是我买的,但我想知道,你认为它值多少钱?”

“在一般的市场要1.5万美元,但在美国最繁华的第五街,3万美元才能买得到。”

拉姆齐冷笑起来:“这是我夫人离开纽约前在一家百货商店里买的,只花了18美元。”

凯兰达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

“胡说,这珍珠不但是真的,而且是我所知道的几种中最好的一种。”

“你敢打赌吗?我要用100美元和你打赌这是仿制品。”拉姆齐怂恿道。“可以。”

“不,拉姆齐,你怎么能拿一件事实和人打赌呢?”拉姆齐夫人劝阻道。

“为什么不呢?如果放弃这样一个轻易能弄到钱的机会,那才是一个傻瓜。”

“但你也不能证明它是仿制品呀?”

“把它拿给我看一看,我就知道它的真假。”凯兰达说道。

“亲爱的,把它拿给这位先生看看。”

拉姆齐夫人犹豫着,她的两手紧握在一起,好像还在考虑着什么。

拉姆齐等得不耐烦了,他走过来亲手把项链解了下来,递给了凯兰达。

我预感到一件不幸的事要发生了。

凯兰达拿出放大镜,仔细地观察起来。不一会,一丝胜利的微笑闪现。当他把项链递给拉姆齐正准备开口时,忽然看见拉姆齐夫人的脸是那样的白,好像她马上就会晕过去。她的眼睛看着凯兰达,那是一种绝望的哀求。我很奇怪,拉姆齐没有看到这些。

凯兰达半张着嘴,半天都没有说出话。他在努力改变着什么。

“我错了,”最后他说道,“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仿制品,18美元正合适。”

他从钱包里拿出100美元递给拉姆齐,没有再说一句话。

“也许这能教会你以后不要太自以为是了。”拉姆齐得意洋洋。

凯兰达的手在发抖。

这件事很快在全船传开了,凯兰达不得不忍受着别人的戏弄和嘲笑。但是,拉姆齐夫人再也没有出来过,据说她有点头痛。

第二天早上,凯兰达收到一个信封,里面是一张100美元的钞票。

没有谁愿意被别人看成是一个傻瓜。”他说。

这件事之后,我觉得我不那么讨厌凯兰达了。

(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所不知先生”是船上人送给凯兰达的绰号,带有讽刺意味,而凯兰达本人因其性格使然,不在意这个绰号的贬义。
B.拉姆齐坚持就夫人的珍珠来打赌,就是想弄清楚夫人珍珠项链到底是真是假,并且想借机打击和羞辱凯兰达。
C.“我”是个细心而又敏感的观察者,对于凯兰达和拉姆齐的争论,“我”显示出了一种洞若观火、袖手旁观的态度。
D.“没有谁愿意被别人看成是一个傻瓜”,含蓄地表达了凯兰达有意输掉赌局其实是为了维护拉姆齐夫人。
【小题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注重通过神态细节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如“半张着嘴,半天都没有说出话”,生动细腻地表现出凯兰达宣布自己判断时的紧张心理。
B.小说情节设置巧妙,“真假珍珠”的打赌情节,看似“偶然”,其实“事出有因”;而凯兰达前后结论的变化出人意料,让情节兴起波澜。
C.“我”是人物活动的观察者、见证者,小说以第一人称来叙述“我”的所见所知所感,属于有限视角,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
D.小说开头极力渲染“我”对凯兰达的“讨厌”与“不喜欢”,最后以“我不那么讨厌凯兰达了”作结,先抑后扬,使故事耐人寻味。
【小题3】小说人物分“扁平人物”和“立体人物”,所谓“立体人物”即人物性格丰富复杂,善恶交织,而且在变化着。请选择本文的某个人物,简要分析其“立体性”。
22-23高一下·新疆乌鲁木齐·期中
知识点:外国小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美国】欧·亨利

陶柏蒙锁上公文包的时候,感到口干舌燥,他颤巍巍地伸手入袋,掏取一支香烟点燃,深深地吸了一口,内心的紧张稍微缓和了一些。他惶惑不安地注视着那个公文包,公文包里装着他的命运。他虽然心里仍然矛盾,但是到底还是那样决定了。片刻之后,他就将提着那个公文包,悄然离开这间办公室,一去不回。但是,他真不能相信,自己五十四年来的信誉即将毁于一旦……

这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办公室里静寂无声, 陶柏蒙的视线迟缓地在办公室里游移,最后停驻在魏尔德小姐桌上的一束玫瑰花上。魏尔德小姐将和许多其他的人们一样遭受破产,这束玫瑰花,亦将被弃置于垃圾堆中。这似乎太自私、太残忍,但是有什么比自保更重要呢?即使是玫瑰,也长出刺来保护自己!

他知道魏尔德小姐爱恋他,而且竭尽一个四十岁未婚女性的一切可能深深地爱恋着他。她供职于公司已经十二年了,虽然他和她之间不会缱绻蜜语,但从她羞涩的行动举止上,她的心思已经很自然地流露出来。她的相貌并非不动人,所以他们单独相处的时候,对陶柏蒙是一个诱惑。但是,他却不想放弃自己宁静的独身生活……

他陷入沉思,不经意地把桌上的日历翻到了下礼拜。忽然间他又清醒过来,觉察到刚才无意识的举动,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提起公文包,悄悄出门去了。

飞机要六点钟才起飞,陶柏蒙决定先去春意正浓的公园散散步。明天抵达里约热内卢之后,开始新的生活,多快乐啊!虽然到南美去颐养天年,是他的毕生大愿,但他不曾想到这个愿望会实现得这么快!这完全是医生为他决定的。医生对他说:“一切取决于你自己如何调养,享乐优裕,也许还能多活几年。”

他顺着公园漫步,手指被沉重的公文包勒得有些疼痛,但是心情却并不紧张。他对一个巡逻警察古怪地笑笑,甚至想要拦住他、告诉他:“警察先生,我实在不如我的外表般值得尊敬,我是个骗了六百家客户的经纪人。我也和别人一样,对于自己的行径感到惊奇,因为我一向诚实,但是,我已时日无多,公文包里的钱财,足够我作最后的享乐。”

路过一处玫瑰花丛,他又想起了魏尔德小姐。记得是在两个月以前,她怯怯地交给他一张三千元的支票,“陶柏蒙先生,请你替我投资好吗?”她忸怩地说,“我觉得我早就应该托付给你了。储蓄存款是最可靠的,我一向对股票证券不大信任。”

“魏尔德小姐,我很愿为你效劳,”他内心暗暗得意,“但是,你既然不信任证券,为什么又改变主意呢?”她低下头,羞答答地不作声,停了半晌才说:“我在这里很多年了,亲见你为别人赚了许多钱……”

“你总该知道,这种事情多少有些冒险,万一有意外,你能承受吗?”

“我相信托付给你是不会有什么不妥的,”她看看他,爽直地说:“万一不幸……我也不会有二话。”

他提提精神,继续向前走去。忽然,他看见路边蹲着一个人,那人的年纪和他不相上下,也许比他还稍稍大一点,头上蓬着苍苍白发,衣衫褴褛。陶柏蒙放缓脚步,许多野鸽子正围绕着那个人飞舞,争着啄食他手上的花生,在他怀里, 还露出装花生的袋子。从侧面看去,那个人很和蔼,很慈祥,但是满面皱纹,想来是历经风霜。他看见陶柏蒙正在看他,就说:“可怜的鸽子哟!它们经过了漫长的严冬,自从飘雪以来,它们早就被人们遗忘了。我只要能买得起花生,不论气候多么恶劣,我都会来这里,因为我不愿意让它们失望。”

陶柏蒙茫然地点点头,他盯着那个孤零零的人出神,心想:那个人这么穷苦,还肯用仅有的钱来喂鸽子,那些鸽子信赖它们的穷施主。

这个念头激起他五十四年来清白无疵的自尊心,使他霍然一惊。他忽然看见那些鸽子变成六百名“嗷嗷待哺”的客户……其中有一只鸽子是魏尔德小姐!而他,就是那蹲在路边喂鸽子的人,至少在今天以前,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但是,他不仅不曾衣衫褴褛,而且一向丰衣足食!羞愧之心油然而生。他回过头来,跑回公司。虽然他的心里还有一个声音在讥嘲他重投樊笼,为人役使,太不聪明,但是他的意念趋于坚定,不再为邪恶的企图心所撼动,心志固如金汤,坚如磐石。他面对着桌上的日历,衷心喜悦,也许这是一个好预兆,他不应该毁掉自己一生的名誉。他为那个喂鸽子的人祝福,因为那个人把他从噩梦中拯救出来,使他及时省悟,悬崖勒马。到南美去,并不是惟一可行的休养办法,如果能得爱人的悉心服侍,也可以延年益寿。他要从头拾起那位爱玫瑰的人给予他的爱,他得到一个新生的机会。

这时,那个喂鸽子的人还在公园里。他茫然地环视四周,回过头来,看见一只肥美的鸽子正在他掌中吃得高兴。他熟练地把它的脖子一扭,揣进怀里,然后站了起来。

“朋友们,很抱歉!”他对四散飞舞的鸽子们温和地说,“你们知道,我也需要果腹呀!”

(节选自《世界经典小小说》,有删改)

【小题1】在公园里,陶柏蒙回想起魏尔德小姐托付他投资的情节,请分析这一情节在小说中有何作用。
【小题2】本文标题的译文版本除了《鸽》,还有《喂鸽者》,你觉得哪一个标题更好?请说明理由。
【小题3】“含泪的微笑”,是欧•亨利小说的典型风格,是指作品喜剧形式与悲剧内涵的有机结合。请结合这篇小说的结尾,谈谈“含泪的微笑”这一风格是如何体现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欧·亨利

陶柏蒙锁上公文包的时候,感到口干舌燥,他颤巍巍地伸手入袋,掏取香烟,觉得手在发抖。他站到窗口,俯视窗外中央公园的一片新绿,点燃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内心的紧张,稍微缓和了一些。他那疲惫的眼睛,惶惑不决地注视着那个公文包,公文包里正装着他的命运,虽然他心里仍然矛盾,但是他到底还是那样决定了。片刻之后,他就将提着那个公文包,悄然离开这间办公室,一去不再复回,但是,他真不能相信,个人五十四年来的信誉,即将就此毁于一旦,因此他取出飞票来,困惑地审视着。

这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办公室里静寂无声。陶柏蒙的视线,迟缓地从大写字台移向红皮沙发,然后经过甬道、外室,停驻在魏尔德小姐桌面插瓶里的一束玫瑰花上,魏尔德小姐将和许多其他的人们一样遭受破产;这束玫瑰花,亦将被弃置于垃圾堆中。这似乎太霸道,太残酷;但是,有什么比自保更重要呢?即使是玫瑰,也长出刺来保护自己!他知道魏尔德小姐在爱恋着他,而且竭尽一个四十岁未婚女性的可能,在深深地爱恋着他。她供职于陶柏蒙信托公司已经十二年了,但是,他却不想放弃自己宁静的独身生活…… 他陷于沉思之中,不经意地把桌上的日历翻到了下礼拜,忽然间他从沉思中觉醒过来,发觉到刚才这些无意识的举动,他长长地叹了口气,提起公文包,整整衣冠,悄悄走过玫瑰花旁,出门去了。

飞机要六点钟才起飞,正是醉人的春天,公园里的景致,灿丽锦簇;春阳透过丛林,疏落的影子交相辉映。远处,广场上空时有洁白的鸽子翩然起落。虽然到南美去颐养天年是他的毕生大愿,但却不曾想到这个愿望竟会实现得这么快!这完全是医生为他决定的,他回想起医生对他说:“一切取决于你自己如何调养, 享乐优裕,也许还能多活几年。”

他顺着公园漫步,手指被沉重的公文包勒得有些疼痛,但是心情却并不紧张,他和蔼地对一个巡逻警察古怪地笑笑,甚至想要拦住他,而且告诉他:“警察先生,我实在不如我的外表一般值得别人尊敬;我是个拐骗六百家客户的经纪人,我自己也和别人一样,对于我自己的行径感到惊奇,因为我一向诚实;但是,我在世之日已经无多,公文包里的钱财,足够我作最后的享用。”

路过一处玫瑰花丛,他又想起了魏尔德小姐。记得是在两个月以前,她怯怯地交给他一张三千元的支票,“陶柏蒙先生,请你把这笔款子替我投资好吗?”她忸怩地说,“我觉得我早就应该托付给你了。储蓄存款比较起来是最可靠的,而且自 1929 年以来,我一向对股票证券不大信任。”“魏尔德小姐,我很愿为你效劳,”他内心暗暗得意,“但是,你既然不信任证券,为什么又变了主意呢?”她低下头,羞答答地不做声,停了半晌才说:“是的,我在这里服务已经很多年了,亲见你为别人赚了许多钱……我相信托付给你是不会有什么不安的,万一不幸,我也不会有二话的。”

他提提精神,继续向前走去,哥伦布广场已经隐隐在望了。忽然,他看见路边蹲着一个人,那人的年纪,和他不相上下,也许比他还稍稍大一点,头上蓬着苍苍白发,衣衫褴褛,补丁斑斑。陶柏蒙放缓脚步,许多野鸽子正围绕着那个人飞舞,争着啄食他手上的花生;在他怀里,还露出花生袋子。从侧面看去,那个人很和蔼,很慈祥;但是满面皱纹斑驳,想是历经风霜使然。他看见陶柏蒙正在看他,就说:“可怜的鸽子哟!它们经过了漫长的严冬,自从飘雪以来,它们早就被人们遗忘了,我只要能买得起花生,不论气候多么恶劣,我都必定会来的;因为我不愿意让它们失望。”

陶柏蒙茫然地点点头,他盯着那个孤零零的人出神:“那个人这么穷苦,还肯把仅有的钱用来喂鸽子,那些鸽子信赖它们的穷施主……”

这个念头激起他五十四年来清白无瑕的自尊心,使他瞿然一惊,他忽然看见那些鸽子变成六百家嗷嗷待哺的客户,其中有几家是孤苦无依的老寡妇,靠亡夫留下的一点薄产,节衣缩食地活着,其中有一只鸽子 是魏尔德小姐。而他,就是那蹲在路边喂鸽子的人,至少在今天以前的那些日子里,他就正是这样一个人物。但是,他不但从来不曾衣衫褴褛,而且一向丰衣足食!羞恶之心,不禁油然而生,他回过头来,跑回公司,虽然他的心里还有一个声音在讥嘲他重投樊笼,为人役使,太不聪明,但是他的意念趋于坚定。

此时,那个喂鸽子的人还在公园里:他茫然地环视四周,回过头来,看见一只肥美的鸽子正在他掌中吃得高兴。喂鸽人熟练地把它的脖子一扭,揣进怀里,然后站了起来。“朋友们,很抱歉!”他对四散飞舞的鸽子们温和地说:“你们知道,我也需要果腹呀!”

【小题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中“即使是玫瑰,也长出刺来保护自己”的含义是即使有美好德行的人也会在自己陷入困境时不择手段地保护自己。
B.小说安排魏尔德小姐因为陶柏蒙决定再投资这一情节,从侧面表现了陶柏蒙过去工作态度认真而受人尊重,从而补充了陶柏蒙的人物形象。
C.人生是由很多迷途组成的,面对迷途和疑惑,我们都需要强有力的精神来支撑和引导。陶柏蒙最终的选择源于他内心深处的恻隐之心和虚荣之心。
D.陶柏蒙将自己的客户想象成了嗷嗷待哺的鸽子,这一细节设计是作者的匠心所在,鸽子象征了善良、纯朴、弱小美好而易被扼杀的人或物。
【小题2】如果没有最后一段,小说也很完整,你认为保留最后一段好?还是删掉最后一段好?请表明你的看法,并结合小说内容分条陈述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骑桶者

【奥地利】卡夫卡

煤全部烧光了;煤桶空了;煤铲也没有用了;火炉里透出寒气,灌得满屋冰凉。窗外的树呆立在严霜中;天空成了一块银灰色的盾牌,挡住向苍天求助的人。我得弄些煤来烧;我可不能活活冻死;我的背后是冷酷的火炉,我的面前是同样冷酷的天空,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在它们之间奔驰,在它们之间向煤店老板要求帮助。可是煤店老板对于我的通常的请求已经麻木不仁;我必须向他清楚地证明,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而煤店老板对我来说不啻是天空中的太阳。我这回前去,必须像一个乞丐,由于饥饿难当,奄奄一息,快要倒毙在门槛上,女主人因此赶忙决定,把最后残剩的咖啡倒给我;同样,煤店老板虽说非常生气,但在十诫之一“不可杀人”的光辉照耀下,也将不得不把一铲煤投进我的煤桶。

我怎么去法必将决定此行的结果;因此我骑着煤桶前去。骑桶者的我,两手握着桶把——最简单的挽具,费劲地从楼梯上滚下去;但是到了楼下,我的煤桶就向上升起来了,妙哉,妙哉;平趴在地上的骆驼,在赶骆驼的人的棍下摇晃着身体站起来时,也不过尔尔。它以均匀的速度穿过冰凉的街道;我时常被升到二层楼那么高;但是我从未下降到齐房屋大门那么低,我极不寻常地高高飘浮在煤店老板的地窖穹顶前,而煤店老板正在这地窖里伏在小桌上写字;为了把多余的热气排出去,地窖的门是开着的。

“煤店老板!”我喊道,那急切的声音裹在呼出的热气里,在严寒中显得格外沉浊,“煤店老板,求你给我一点煤吧,我的煤桶已经空了,因此我可以骑着它来到这里。行行好吧,我有了钱,就会给你的。”

煤店老板把一只手放在耳朵边上。“我没有听错吧?”他转过头去问他坐在火炉旁边的长凳上织毛衣的妻子,“我没有听错吧?是一个顾客。”

“我什么也没有听见。”妻子说,她平静地呼吸着,一面织毛衣,一面舒服地背靠着火炉取暖。

“噢,是的,”我喊道,“是我啊;一个老主顾;向来守信用;只是眼下没钱了。”

“我的老伴,”煤店老板说,“是的,是有人;我不会弄错的;一定是一个老主顾,一个有年头的老主顾,他知道怎么来打动我的心。”

“你怎么啦,当家的?”妻子说,她把毛衣搁在胸前,暂歇片刻,“没有人,街上空空的,我们已经给所有的顾客供应了煤;我们可以歇业几天,休息一下。”

“可是我正坐在这儿的煤桶上,”寒冷引起的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请你们抬头看看,你们就会发现我的;我请求你们给我一铲子煤;如果你们能给我两铲,那我就喜出望外了。所有别的顾客你们确实都已供应过了。啊,但愿我能听到煤块在这桶里滚动的响声!”

“我来了。”煤店老板说。他正要迈动短腿走上地窖的台阶,他的妻子却已经走到他的身边,拉住他的手臂说:“你待在这儿。如果你还固执己见的话,那就让我上去。想想你昨天夜里咳嗽得多么厉害。只为一件买卖,而且只是一件凭空想象出来的买卖,你就忘了你的妻儿,要让你的肺遭殃。还是我去。”

“那么你就告诉他我们库房里所有煤的品种;我来给你报价格。”

“好。”他的妻子说,她走上了台阶,来到街上。她当然马上看到了我。“老板娘,”我喊道,“衷心地向你问好;我只要一铲子煤;放进这儿的桶里就行了;我自己把它运回家去;一铲最次的煤也行。钱我当然是要全数照付的,不过我不能马上付,不能马上。”“不能马上”这两个词多么像钟声啊,它们和刚才听到的附近教堂尖塔上晚钟的声响混合在一起,又是怎样地使人产生了错觉啊!

“他要买什么?”煤店老板喊道。“什么也不买,”他的妻子大声应着,“外面什么也没有;我什么都没有看到,什么都没有听到;只是听到钟敲六点,我们关门吧。真是冷得要命;看来明天我们又该忙了。”

她什么也没有听见,什么也没有看见;但她把围裙解了下来,并用围裙把我扇走。遗憾的是,她真的把我扇走了。我的煤桶虽然有着一匹良种坐骑的一切优点;但它没有抵抗力;它太轻了;一条妇女的围裙就能把它从地上驱赶起来。

“你这个坏女人,”当她半是蔑视半是满足地在空中挥动着手转身向店铺走去时,我还回头喊着,“你这个坏女人!我求你给我一铲最次的煤你都不肯。”就这样,我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不复再见。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运用叙述、议论和描写等表达方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也渲染了悲惨的气氛,定下全文的基调。
B.作者对“我”赊煤前的心理刻画细致,在凸显人物性格的同时,也让全文笼罩在悲哀低沉的氛围中。
C.“我”认为,老板娘看到了“我”却对老板说外而什么也没有,并用围裙把“我”扇走,她是一个自私与冷漠的“坏女人”。
D.本文标题为“骑桶者”,是为了证明“我”的煤桶确实空了,同时,“我”骑桶飘浮以至消失也具有象征意义。
【小题2】卡夫卡小说的一大特点是虚构与真实相结合,这一特点在本文中是怎样体现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小题3】美国诗人奥登评价卡夫卡时说:“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从文本中,你能看到卡夫卡反映了现代人的哪些困境?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