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0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王威古

崔颢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

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

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相看未及醉,杂虏寇幽燕。

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

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注】①解:结束。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至六句以清新俊逸的笔调写主人公及其战友走在去游猎的路上,充满着新生力量的蓬勃朝气。
B.七至十句以深谷射麋、溪涧饮马、马上对饮、割肉下酒四种举动概括了游猎的经过、豪气纵横。
C.“烽火”两句以借代、夸张手法写敌人气焰之盛,从反面衬托出主人公及其战友们的勇敢善战。
D.从开头对主人公身份介绍到游猎醉中紧急出征,诗歌赞颂了为保家卫国而勇敢战斗的崇高品质。
【小题2】“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是全诗警策之句,请简要赏析。
22-23高一下·安徽芜湖·期中
知识点:赠友送别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送王缄

苏轼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注]此词当作于熙宁七年(1074)秋冬间。苏轼当时因为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而被迫到杭州任通判。当时王缄自眉山到钱塘看望苏轼,回去时,苏轼写了这首词相送。①王缄:苏轼亡妻王弗之弟。②凭:请,劳烦。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忘却成都来十载”两句中词人由眼前的王缄想起了亡妻王弗,虽是由眼前人忆己故人,但其实十年来对妻子的思念无时无刻不萦绕在词人心头。
B.“故山知好在”两句是说王缄此来,让自己知道故乡人事依旧,因而稍感宽慰。但有感于自己宦迹飘零、赋归无日,因而又不禁悲从中来。
C.“殷勤且更尽离觞”中,“离觞”即离杯,指离别的酒宴。此句写词人借酒浇愁,排遣离怀,而面对诸多烦恼的无可奈何之意,亦见于言表。
D.“传舍”指古时供行人临时休息、住宿的地方。词人说自己这一辈子都像在馆舍中辗转漂泊,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郁结于心的愁苦之情。
【小题2】这首词抒发的情感十分丰富,请简要概括词人抒发了哪些情感?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