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2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先人讳正,世为吴中著姓。先曾祖讳凤,中成化甲午乡试,选调兖州城武县知县。先祖讳绅,县学生,为太常卿夏昶之孙婿。昶以文学为一时名臣。诗、书之业,以故世有承传。先祖家教尤严,先人早游县学,屡试不第,而有光后出有名,及举乡试,先人遂谢去。先祖于诸父有分,独退让处其薄。

先祖以高年笃老,先人与伯父,年亦皆逾七十,侍侧,日忻忻然,如少年儿子,皆不知其老也。日闭门读书,每自喜,以为有所得。性坦率,未尝与人有争。与里中结社,有香山洛社之风。社中人尤敬其德,称其别号曰岫云,言如出岫之云,无心也。岁壬戌,有光八上春官,不第还,先人遂以是年卒,年七十有八。又三年,始登第,而先人不及见矣,悲夫!以有光之困于久试,祖父皆以高年待之,而竟不及。及先人之方殁,而始获一第,曾不得一日之禄养,所以为终天之恨也。有光仕官既不遂,独幸以建储诏得推封,此亦可少慰人子之情于万一。

先妻魏氏,光禄寺典簿庠之女,太常卿恭简公校之从女也。恭简公为当世名儒,学者称为庄渠先生云。先妻少长富贵家,及来归,甘澹薄,亲自操作。时节归宁外家,以有光门第之旧,而先妻未尝自言,以为能可以自给。及病,妻母遣人日来省视,始叹息,以为姐何素不自言,不知其贫之如此也。尝谓有光曰:“吾日观君,殆非今世人。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事舅及继姑孝敬,闺门内外,大小之人,无不得其欢。人以为有德如此,不宜夭殁。而生一子,甚俊慧,又夭。仅存一女,天道竟不可知矣!

继妻王氏。吴中王氏多自以为太原之后然实无考独先妻家谱系最明远有承传。先妻少丧父,妻母教之甚修谨。年十八来归,不失妇道。抚前子,爱甚己子。前子死,时哭之悲,病遂亟。其聪明慈爱,盖天性也。魏氏生时,有光方年少为诸生,及王氏,方乡举,家益贫。历岁岁北上辨装及下第之穷愁。有光之欢,生平于世,无所得意,独有两妻之贤,此亦释家所谓随意眷属者也。今蒙恩封赠,例当封妻前一人,与最后一人,而恩诏乃许移封。今妻费氏,亦愿推让王氏,则泉壤之下,亦被希世之旷典矣。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

(二)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吴中王氏多自以为/太原之后/然实无考/独先妻家谱/系最明远/有承传
B.吴中王氏多自以为/太原之后/然实无考/独先妻家/谱系最明/远有承传
C.吴中王氏/多自以为太原之后/然实无考/独先妻家/谱系最明/远有承传
D.吴中王氏/多自以为太原之后/然实无考/独先妻家谱/系最明远/有承传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县学,古代供生员读书的学校。文中“游县学”指童试录取后准入县学读书,以备参加高一级的考试。
B.春官,古代官名,唐代时曾改礼部为“春官”,改礼部尚书为春官尚书,文中“上春官”指的是归有光以举人身份上京科考。
C.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文中“恭简公”为魏校的谥号。
D.封赠,指古代皇帝赐予官员已逝去祖先、父母与妻室以爵位名号,文中指朝廷对归有光之妻王氏的封赠。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有光家学深厚,家教严格,诗书传承,曾祖归凤在朝为官,祖父岫云德高望重、性格坦率、淡泊名利。
B.归有光的妻子魏氏,对公公和婆婆极为孝顺、敬重,闺门内外,全家上下,因她而其乐融融,却不幸早逝。
C.归有光的继妻王氏年少丧父,但母亲注重家教,本人天性慈爱,她处事谨慎,恪守礼法,对魏氏之子也甚是疼爱。
D.归有光以抚育两代人的老妪作为联结,围绕项脊轩回忆自己的母亲与祖母,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2)时节归宁外家,以有光门第之旧,而先妻未尝自言,以为能可以自给。
【小题5】概括归有光科考多次失败却依然能坚持的原因。
22-23高二下·浙江温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归有光(1506-1571)《项脊轩志》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予罪废,无所归。扁舟吴中,始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祐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 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 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自胜。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选自苏舜钦[注]《沧浪亭》)

(2)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 也。请子记吾所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 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选自归有光《沧浪亭记》)


[注]苏子美: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人。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舍以处                 僦:租赁
B.予时小舟                 榜:摇桨,划船
C.形骸既则神不烦        适:适合
D.求余作《沧浪亭记》     亟:屡次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予罪废,无所归                            钱四万得之
B.是未知所以自胜                                   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C.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                      钱镠乱攘窃
D.即苏子美沧浪亭地也                         而子美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郡学,郡国最高学府,监管人员为国子祭酒、司业。古代乡学称“庠”、“序”。
B.记,是我国古代一种记叙性文体,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
C.浮图,梵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义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
D.国,既指国家,也指国都,还可指古代侯王的封地。文中“有国”指建国。
【小题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
B.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
C.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
D.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
【小题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同是一处景点,苏舜钦描绘了沧浪亭的旖旎风光,还表露出当时孤独处境中的真情实感,情景交融;归有光记述了
沧浪亭的历史变迁,并且通过古今对比抒发作者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B.苏舜钦模仿了柳宗元永州山水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基本格调和表现方式,在文字中融入了个人独特的体验,把大段议论引入文中,更显出宋人散文特有的理性风格。
C.苏舜钦把沧浪亭作为一种精神寄托,表达自己要远离官场纷争,隐居自然、与民同乐的想法。归有光认为只有苏舜钦的沧浪亭能被人钦重,并从中悟及了读书人垂名于千载的原因。
D.归有光的文章语言朴素、简洁,能于平淡质朴中见深意。在议论部分,句式整齐而又参差,语气连贯而又曲折,用一问句“庵与亭何为者哉?”使转折处的“急弯”变得流畅起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杏花书屋

归有光

①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②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芳洲杜若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③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馀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④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


【注】①玉岩公:周广,于明正德间为御史,直言立朝,曾上疏直言进谏,几乎被害。归有光与其子周孺允为友,对这位前辈很敬重。②洞庭木叶:语出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苏洲杜若:语出屈原《九歌·湘君》。此处代指周广被贬官之所。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
B.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
C.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
D.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如《小石潭记》。
B.先大夫,即先父。“先”,是对死去的人的尊称。《项脊轩志》中的“先大母”即指去世的母亲。
C.嘉靖,明朝皇帝明世宗的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
D.《诗》《书》,《诗》指《诗经》,《书》指《尚书》,与《礼记》《易经》《春秋》合称为“五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杏花书屋是周孺允遵从玉岩公周广的意愿而建。玉岩公生前曾指着房屋后的空地说,他日当在此建屋,名为杏花书屋。
B.归有光用“洞庭木叶”“芳洲杜若”照应前文玉岩公谪居沅、湘时的往事,暗将玉岩公比作屈原,流露出钦佩之意。
C.唐代人对进士科很看重,读书人登第之时,正值长安杏花盛开,所以人们都把新进士的杏园之宴当做一件热闹的大事。
D.归有光感慨,玉岩公周广虽仕途坎坷,但儿辈、孙辈才华出众,颇得重用。这暗含了作者对周家诗书传家的赞叹之情。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
(2)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
【小题5】归有光认为玉岩公周广希望建造“杏花书屋”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第①段和第③段做简要概括。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项脊轩志

(明)归有光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②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③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④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⑤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小题1】从景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
【小题2】分析第②段画线句中祖母的情感。
【小题3】分析结尾段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4】本文侧重于抒写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为何以项脊轩为题?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