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适中0.65 引用8 组卷76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审判(节选)

徐纪周   朱俊懿

高启强蒙了,看着陌生的黄瑶,“瑶瑶……”

黄瑶喊道:“别叫我!你每次叫我的名字我都觉得恶心!我一直在等,等着你众叛亲离,等着你戴上手铐的这一天!我要给我爸报仇!”

高启强苦笑着,任凭手上的血滴落在地上。高启强说道:“好吧,我认输。”

审讯室内,黄瑶被戴上手铐,控制在了审讯椅上。负责审讯她的有安欣、孙旭、方宁。

孙旭问:“黄瑶,几次通过举报平台向我们匿名提供强盛集团线索的都是你吗?”

黄瑶点点头。

“你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黄瑶抬眼望着安欣:“我爸爸说过,这世上他只相信两个人,高启强和安欣,可他就是死在你们两个手上的。”

安欣说道:“对不起,我当时想救他,没救下来。”

“对,你是警察,我爸爸是杀人犯,他受到惩罚,我不会怪你。但高启强不一样,他利用了我爸,把我当作人质,自己还越活越好。陈书婷的死也是我干的,是我把她从盘山道撞下去的。”

安欣惊讶地问:“可是陈书婷对你很好,你为什么要对她下手?”

黄瑶喊道:为什么我家破人亡、寄人篱下,他高启强就能阖家团聚、幸福美满?!我一直耐心地等着,等到高启强足够信任我,这样我才有足够的力量把他毁掉!”

安欣叹了口气:“你知道代价吗?你付出的是你整个人生。”

黄瑶点头:“我认了。”

何黎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看见徐忠正坐在屋里,愣了一下。

何黎明问:“京海的案子还没处理完,你急匆匆回来,是不是中央的同志找你?”

徐忠点头:“他们约我明天谈话。”

何黎明点头:“京海的案子,你办得漂亮,他们不会难为你,问什么就答什么。”

徐忠拿出录音笔,摆在桌子上。

何黎明扫了一眼,什么都明白了,像是瞬间老了几岁。

徐忠问:“这个,我怎么回答?”

何黎明从抽屉里拿出另一支录音笔,也放在桌上。

两支录音笔并排摆在一起。

何黎明说道:“赵立冬给了我一支复制品,让我叫停指导组工作。如今他把原件给了你,就把我的命交到了你手上。人非圣贤,我也有糊涂的时候。事到如今,我也不想什么再升一步了,就让我踏踏实实退休,行吗?”

徐忠起身说道:“二十年了,有太多无辜的人牺牲了,京海的秘密不能再藏下去了。”

何黎明叹了口气:“我明白了。”

徐忠稍稍欠身,离开了。

天边刚微微泛出白光,省纪委门外,何黎明蹲在路边抽烟,两眼布满血丝。

最终,他仿佛下定决心,掐灭烟头,缓缓起身,迈进了省纪委的大门。

法庭内,被剃光头发的高启强站在审判席上,面对庄严的法庭,正在接受审判。

法官宣读着审判书:“被告人高启强,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绑架罪、危害公共安全罪、非法经营罪、强迫交易罪等,合并执行,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与此同时,临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也在宣读着对赵立冬等充当黑社会保护伞人员的判决:“被告人赵立冬,因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窝藏、包庇罪,故意杀人罪,滥用职权罪,贪污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等,合并处罚,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市直机关招待所门口台阶上,高启兰捧着一摞饭盒交给安欣。

“我哥不愿意再见我了,我就想再让他吃顿家里的饭。他临走前吃几个饺子也不行吗?”

安欣打开饭盒,码放整齐的饺子个个皮薄肚大。安欣把饭盒盖上:“我来想想办法。”

看守所会客室里,剃了青瓜头的高启强走进会客室,看着对面的安欣。

安欣将带的饭盒往前一推:“这是你妹妹带给你的,但我们有规定。不过我们也给你备了饺子,一样的。”

管教把饺子端给高启强。

“谢谢。”高启强夹起一个饺子,细细地品着。

安欣说道:“我去看过晓晨和黄瑶了,他们都很好,你不用担心。”

高启强说:“我没什么好担心的,他们本该有更好的人生。我最该道歉的人是你。你一直想把我拉上岸,可惜我让你失望了。这么多年,我欠你很多句对不起。有机会替我照顾小兰。”

安欣说道:“她很坚强,不需要我。”

高启强又吃了一个饺子。

“我还是觉得,2000年春节的那顿饺子最好吃,二十年,真像一场梦啊!”

安欣说道:“是啊,梦醒了,我的师父还在,兄弟还在,徒弟还在。”

“我还是那个卖鱼的阿强。”

“我还是不求上进的小警察。”

“日子平淡充实。”

二人一笑,随即落寞。

管教走过来,“该走了。”

高启强起身,走到侧门前,最后一次回身,望着安欣。

他看了很久,看得很用力,眼中似有千言万语,却一句话都没说。

墓地里,安欣穿着笔挺的警服,徐忠陪着他,向曹闯、李响和陆寒的墓碑献花。

徐忠问:“心里轻快了吗?”

安欣摇摇头:“等有一天京海彻底不需要我了,我才能真的轻松。”

徐忠说道:“人民永远都需要我们。未来我们队伍的教育整顿和扫黑除恶都会常态化,这份工作可不轻松。罪恶需要掐根断芽,只有日日扫,年年扫,才能让群众生活在幸福安宁中。”

实践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重大决策符合政法队伍实际,顺应民心民意。这是一场刮骨疗毒式的自我革命,这是一次触及灵魂的教育洗礼,是人民群众对政法队伍的新期待……

(选自《狂飙》,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高启强蒙了”起笔,接着以黄瑶连续的喊叫入笔,话语间针锋相对,既暗示了黄瑶强烈的愤怒,又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B.黄瑶点头回应匿名提供强盛集团线索的询问,既呼应了上文黄瑶叫名字都觉得恶心的情节,也为下文展现其复杂人性做了铺垫。
C.“何黎明蹲在路边抽烟,两眼布满血丝”,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何黎明彻夜未眠、激烈的思想斗争以及内心的焦灼。
D.高启强向安欣道歉,希望安欣照顾他妹妹高启兰,并回顾2000年春节吃的那顿饺子,充分展现了其人性的复杂、立体、多面。
【小题2】关于画线的句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还是那个卖鱼的阿强。”“我还是不求上进的小警察。”回顾友谊,言简意赅。
B.“日子平淡充实。”“好像也不错。”平实的对话中,体现的是两个人落寞的心境。
C.管教走过来:“该走了。”平静的话语,善意地提醒,也预示着高启强生命的终结。
D.高启强起身后回望安欣,千言万语,却只字未说,生动地刻画出他复杂的心境。
【小题3】小说选文部分在叙事上颇有特色,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小题4】小说最后一段与众不同,《史记》《聊斋志异》也有此笔法,试结合选文部分,分析其作用。
2023·山东枣庄·二模
知识点:中国现当代小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那年的芦苇席

李汤波

李家坳集市上人很多,很热闹。

已是深冬,天很冷。一阵似刀的小风吹来,毛子爹抖得像树叶。

毛子爹脚下有一捆芦苇席,几十来张,有一张被作为样品展开着。席子很大,做工很精巧。席面上,红、蓝、绿、青等颜色的篾子相互交错,纹络分明。席篾子穿插点缀成大红双喜,五谷丰登,蓝天碧叶,还有别具匠心的鸳鸯戏水,红荷映日。

看芦苇席,毛子爹古铜色的脸上绽出一阵阵的骄傲,李家坳这一带十里八村只有他编得这么好,自己年轻那会儿谁不竖大拇指,谁家结婚不用,那时……这几年买席的人明显少了。

今天的集市上到处都热闹非凡,叫卖声、讨价声,一浪高过一浪,而毛子爹这里似乎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思忖再三,他也想高声叫卖几腔,但努力了老半天却迸不出一个字,搁过去他仅把芦苇席往地上一放,根本不需叫卖就会被买家围得水泄不通。

如今又是半天无人问津,毛子爹手里的旱烟熄了又点,点了又熄,表情越来越凝重。

终于,有位姑娘停下看席了,且不住地称赞。她后面的小伙子也随声附和着。

毛子爹忙应声解捆,热情地问他们是否办喜事用。姑娘脸一红说:我们不买,只是看编得好,现在都没人用了!说完拉小伙子走了,毛子爹的手僵住了,愣了好大一会儿,下意识地说:没人用了!之后,便扛着原封未动的芦苇席步履蹒跚地回家了。

临近春节,毛子办喜事。毛子爹想,自己这下可以一展身手了,于是花了几天工夫给儿子编了一个自认为最好的芦苇席。他把席子亲手交给儿子,很郑重地说:孩儿啊,穷人家办喜事,能省点儿就省点儿,爹又给你编个席子,拿去用吧!

毛子没吭声,接过席子就进自己屋布置新房了。

晚上,毛子爹想再看看自己的作品,要知道,天这么冷,编得不易啊!他想毛子一定很满意。进了新房,他往床上一看,并没有见到芦苇席,只看到不知儿子什么时候买的床垫,坐上去软乎乎的。毛子爹找遍了屋子,发现自己编的芦苇席可怜地躺在床下。毛子爹不禁气得大骂,骂后气呼呼地抽席便走。

夜已经很深了,可毛子爹躺在床上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于是就问老伴:毛子他娘,还记不记得咱俩当初咋结的婚?

毛子娘说:咋会忘呢,那年头你芦苇席编得好,爹让我学,席没学会编,倒有了咱的毛子,后来咱就结了婚呗!毛子娘沉醉在年轻的甜蜜里。

唉,现在也不知咋的啦,别人不用咱的席子,毛子这兔崽子也不用。咱们年轻的时候要的人多着哩!不光咱李家坳几个村的用,连搭界的县也有不少人用,想用好席子,谁不提前打招呼,谁不好言好语地讲!毛子爹思绪停留在昔日的辉煌中。

从此,毛子爹不再编席。偶尔手痒,便把席篾子批得又细又薄,然后精心去编,编了好多花样,只是席子小,像枕巾那么大。毛子爹编后就随手一撂,点上旱烟,欣赏一番,之后便缓缓踱出家门……

久而久之,家里的柜子上、桌子上、地上,到处都有毛子爹编的小席子,遇到小孩子拿着去玩,他也不加制止。

有一天,毛子爹正在家批席篾子,乡里来了两个人,送给他一张奖状和一千元现金,说是他的芦苇席在全市民间工艺展览会上获了奖,为乡里争了光。

来人还专门拉他一起合影。

毛子爹一愣,不知道怎么回事。那人又补充说是毛子把他编的各式各样的小席子拿去参展,经评比获奖了。看看奖状,望着镜头,毛子爹张了张口,想说什么,但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选自《山西文学》2020年12期)

文本二:

小小说不是可以由短篇小说压缩而成的。它们是不同的文学品种,有着不同的特性与规律,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取材与创作的思维。小小说是小说家族海洋中的一朵浪花,它从何而来,这朵浪花是从真实生活中跳跃出来的。

一部中短篇小说需要很多情节,但小小说容不得太多的情节,它最需要的是有关键的情节,至关重要的、寓意深刻或感人至深的情节。比如《麦琪的礼物》、《万卡》,都有一个令人叫绝的情节。小说中鲜明的人物个性的表现和深刻的主题,往往在这个情节里呈现,它可以使小小说不小

在成功的小小说的结构中,往往会把这个情节放在结尾部分,好像相声抖包袱。这样做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余味,在小说结束后,往往还能让人继续联想,留下回味。小小说篇幅有限,只有余味可以无限。杜甫有句诗咫尺应须论万里,这句话虽然说的是画,但说出一个艺术共通的道理,就是篇幅总有限,但意蕴却深广。小小说不仅要把余味拿来作为艺术追求,也作为自己重要的特征。

小小说要特别重视细节。叙事写景与状物的细节都要精彩、考究,这样的细节不仅可以使小说丰富、充盈,还会增强文学的表现力与审美内涵。当然,小小说的语言也不可忽视。现在有些网络段子很精彩。有人问,特别精彩的是不是小小说?不是。应该说它们更接近民间文学——民间故事、寓言和笑话。民间故事最大的特点是口头语言,它含有很高的智慧,流畅生动,故事性强,甚至蕴涵着耐人寻味的哲理。但它不是文字语言,没有文字美,没有文字语言的精当和意蕴。

(选自冯骥才《小小说特立独行》)

【小题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从人很多很热闹的李家坳集市写起,为毛子爹出售所编苇席提供了背景,更强化了无人问津的伤感意味。
B.姑娘与小伙子对毛子爹所编苇席赞不绝口,这给毛子爹带来了希望,没想到他们只是看看而已,毛子爹深受打击。
C.毛子爹将所精心编织的苇席郑办喜事重交给儿子,主要原因是想节约钱财,但毛子认为其父抠门,并不理解父亲。
D.小说以小见大,通过毛子爹所编苇席无人理睬但后来获奖的事情,从而揭示了民间工艺需要保护与传承的大主题。
【小题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那年的芦苇席”十分简洁,“那年”不但给人一种深深的怀旧情绪,而且产生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毛子爹在集市上看到自己被人冷落,心里不是滋味,于是他也想高声叫卖,但一个字都说不出,原因是他没有自信。
C.《麦琪的礼物》这样的小小说名篇都必须有至关重要的情节,而一部中短篇小说的情节很多,则不需要这样的情节。
D.有人认为精彩的网络段子是小小说,但冯骥才认为,这种说法不当,因为这些网络段子不具备小小说的所有特征。
【小题3】文本一中运用多重对比,请结合文章内容,任选两例进行简要分析。
【小题4】请从文本二的内容中选择一个角度,对《那年的芦苇席》一文进行赏析,列出赏析要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过了好些时候,人们听到了审问的声音:“你说不说?到底说不说?”

传来特务绝望的狂叫,混合着恐怖的狞笑。接着,渣滓洞又坠入死一般的沉寂中。

听得清一个庄重无畏的声音在静寂中回答:“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任何材料!”

江姐沉静、安宁的语音,使人想起了她刚被押进渣滓洞的那天,她在同志们面前微笑着,充满胜利信心的刚毅神情。

听着她的声音,仿佛像看见她正一动也不动地站在刑讯室里,面对着束手无策的敌人。

可是江姐镇定的声音,并不能免除同志们痛苦的关切。

大概是江姐的平静的回答,使得敌人不得不重新考虑对策,讯问的声音,忽然停了下来。

楼七室同志们焦灼的谈话又继续了。

“又是叛徒甫志高!”余新江愤怒地骂了一句。他又问:“和江姐一道,川北还有人被捕吗?”

“没有,就她一个。”

“听说华蓥山纵队在公路上抢救过江姐,但是阴险的特务,前一夜用船把江姐押到重庆……”

“哎——”人们痛苦地把惋惜之情化为一声长叹。刑讯室里又传来了声音,是徐鹏飞毒辣的笑声。

“谅你一个女共产党,还制服不了?你不愿讲,好嘛,我们帮你打开嘴巴。来人!”

接着,传来一阵狼嚎似的匪徒的狂吼。

夜,在深沉的痛苦、担心与激动中,一刻一刻地挨过。星光黯淡了,已经是雄鸡报晓的时刻。

在那斑斑血迹的墙壁上,映着的江姐的身影消失了。大概她从倒吊着的屋梁上,被松了下来……

“现在愿意说了吧?”

魔影狂乱地移动着。

“不!”微弱的声音传来,仍然是那样的平静。

“十指连心,考虑一下吧!说不说?”

没有回答。

铁锤高高举起。墙壁上映出沉重的黑色阴影。

“钉!”

人们仿佛看见绳子紧紧绑着她的双手,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指尖……血水飞溅……

“说不说?”

没有回答。

“不说?拔出来!再钉!”

江姐没有声音了。人们感到连心的痛苦,像竹签钉在每一个人心上……

又是一阵令人心悖的泼水的声音!

“把她泼醒!再钉!”

徐鹏飞绝望的咆哮,使人相信,敌人从老许身上得不到的东西,在江姐——一个女共产党员的身上,同样得不到。尽管他们从叛徒口里,知道她作过沙磁区委书记,下乡以后可能担任更多负责的工作,了解许许多多他们渴望知道的地下党线索,可是毒刑拷打丝毫也不能使江姐开口。

一根,两根!……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左手,右手,两只手钉满了粗长的竹签……

一阵,又一阵泼水的声音……

已听不见徐鹏飞的咆哮。可是,也听不到江姐一丝丝呻吟。人们紧偎在签子门边,一动也不动……

(节选自《红岩》)

文本二:

江竹筠是川东临委及下川东地委联络员,兼任重庆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因叛徒的出卖被军统逮捕至渣滓洞。由于江竹筠联络员身份的特殊性,刚入狱她便被带到审讯室内,并由“四大杀手”之一的张界进行审讯工作。

江竹筠英勇无畏,让张界内心升腾起愤懑之情,出言讥讽:“你们这些共产党,以为什么都不说我们就拿你们没办法?还不是都被我们抓到,警告你,等共党失败再想说就没机会了。”

待到张界发泄式话音落地,一言不发的江竹筠缓缓抬头,坚定地看向张界,一字一顿:“痴人说梦,革命胜利的天平已经彻底倒向我党,胜利终将会属于共产党和人民。届时等待你们的,只会是灭顶之灾。”

这席话,恰恰戳中张界内心最为恐惧之处,他收紧双手,仿佛这样便能安慰自己。再看向江竹筠时,眼中已布满恨意,为发泄恨意,他焦急巡视着审讯室内的刑具。

最终张界的目光停在眼前的牙签上,一个残忍血腥的念头让他跃跃欲试。看向一旁的审讯员,命他将牙签插入江竹筠的手指甲内,张界迫不及待想看到江竹筠痛苦软弱的神色,仿佛这样江竹筠言语中阐述的未来便不会到来。

得到命令的审讯员后脊爬上丝丝凉意,他不敢违背张界的命令,双手微微颤抖地取过牙签,将它们一根根扎入江竹筠甲床内。

受刑的过程中,江竹筠面色惨白,双唇也被咬出缕缕鲜血。当她看到张界色厉内荏的面色后,咽下口中的痛呼声,以嘲笑的目光看向他。

张界接触到她的目光,升腾起内心的惶恐不安悉数被看清的恐惧,这种本能的恐惧感令他迫不及待地想要逃离这间审讯室。在江竹筠十指都被插入竹签后,张界命令审讯员将江竹筠带回牢房,自己逃命般离开审讯室。

残酷的刑罚并没有打败江竹筠。据当时和她同牢房的盛国玉同志回忆:被军统送回来后,江竹筠双手鲜血淋漓无法动弹。这酷刑没有湮灭江竹筠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她甚至还笑着安慰她们“等到革命胜利,她的表现是可以记功的。”

(节选自文史资料《1955年,贫协主席杨进兴被抓获,掀开了9年前渣滓洞大屠杀的真相》)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江姐被捕入狱关押在渣滓洞监狱。她凭借坚强的意志紧守党的秘密,让审讯者束手无策。
B.徐鹏飞这个艺术形象,与其生活原型军统“四大杀手”之一的张界保持着高度的一致,都极其凶残,毫无人性。
C.文本一是小说,节选部分在江姐被捕后遭受竹签之刑这个史实上,虚构细节,做到了真实性与文学性的统一。
D.文本二是文史资料,自始至终忠实记录历史事件,不允许有细节描写,很好地保证了文史作品的真实性、客观性。
【小题2】请简要分析文本一是如何采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来塑造江姐这个艺术形象的。
【小题3】同样是讲述江姐在牢中受审的故事,文本一和文本二在叙述视角的选取上有什么异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让人内疚的日子

裘山山

这个日子是1964年6月22日。

第一个感到内疚的人是成都军区测绘大队的一名军官,名叫杜永红。当时他正奉命带领一个作业小组,来到西藏岗巴龙中区的山野里,测量中尼边境线。

杜永红时年24岁,未婚。当然他有未婚妻,但由于常年在野外工作,几乎没时间与未婚妻在一起,故至今未婚。他带领他的作业组在岗巴执行测绘任务已经二十多天了。岗巴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杜永红病倒了,患了非常可怕的肺水肿。但他不肯休息,坚持上山作业,结果昏倒在山上。同小组的战友们把他抬下了山。他在帐篷里醒来,恢复知觉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内疚。他想我是个共产党员,还是个作业组长,怎么能没完成任务就倒下了呢?

于是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他一刻也没休息,就开始整理当天的资料和图纸。当他终于完成工作想要休息时,才感到自己呼吸十分困难,以至于根本无法入睡。他想,反正躺着也睡不着,不如去站岗,让能睡的同志去睡。他就走出帐篷,换下了站岗的战士。

第二天早上,也就是6月22日这天早上。杜永红看天色微亮,叫醒炊事员后他就去睡了。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坚持到早上的。

这第二位内疚的,就是被替下岗来睡觉的哨兵。事后回想起来他不停地自责道:我为什么要让他替我站岗呢?是的,他是组长,可他也是病人啊!是的,那天我也很累,我的身体也有气无力,可他病得更厉害啊。哨兵因为这样的自责而痛哭不已。

早饭做好后,炊事员把大家叫起来吃饭,叫到杜永红时他有些犹豫了,他知道他天亮才睡下,还知道他在生病。于是他绕过了他。

吃完饭要出发了,杜永红还在睡。一个老同志说,今天咱们就别让组长上山了,让他在家歇一天吧。大家一致同意。他就嘱咐炊事员,千万不要惊醒他,让他好好睡一觉,到中午11点时再叫他起来吃饭,免得他又硬撑着上山。炊事员点头答应。

一个上午,帐篷里都静悄悄的。炊事员在准备午饭时十分小心,轻手轻脚的,生怕惊了组长的梦。他知道只要组长醒来,就会不顾一切地上山去。总算到了11点,炊事员走到帐篷门口,侧耳听了听,里面一点儿声音也没有。他想组长实在是睡得太香了,他已经很久没这样睡过了。他决定让他再多睡半个小时。

到了11点半,太阳老高了,而且暖洋洋的,炊事员想,这下可以叫组长起来了,吃碗热乎乎的面条,再好好晒晒太阳。他的病一定会好起来的。

他走进去,叫他的组长,叫那个叫杜永红的人。但杜永红一动不动,他大声叫,他不动,他用力拍他,他也不动。炊事员预感不好,掀开被子,才发觉他们的组长,他们的战友杜永红,早已僵硬。

这第三位内疚的便是炊事员。他想自己为什么要自作主张地晚叫他半小时呢,也许早叫半小时还会有救的。尽管后来医生说,杜永红的死亡时间是在早上,他还是内疚不已,他想我竟让他的遗体那么孤孤单单地在帐篷里呆了一上午。我该去陪陪他的啊。

炊事员抽噎着说不出话来。组里那位老同志劝慰他说,你不要这样自责,如果怪应该怪我才是,是我叫你不要叫醒他的,是我说让他好好睡一觉的。当然,我不知道他会一觉不醒,如果我知道,我一定不会让他去睡的。哪怕我们轮流给他唱歌,哪怕我们轮流给他讲笑话,哪怕我们再让他去站岗,去工作,我们也坚决不会让他睡的。

但所有的后悔都已无济于事。杜永红毕竟永远地睡去了。老同志成了第四个内疚的人。他默默地淌着眼泪,领着组里的同志把杜永红仔细地包裹好,放在担架上,抬到岗巴他们的总部去。

抬到半路时,见一匹马卷着尘土飞奔而来。大家一看,原来是大队医生。医生一见担架就想下马抢救,但所有的目光都在告诉他,已经晚了。医生扑在担架上就放声大哭,边哭边说,我来晚了,我该再快一些的!我该昨天晚上就出发的!我就知道是你!我对不起你啊!

原来,杜永红病倒后,就给大队医生写了封信,他说小组里有人病了,希望医生方便的时候过来看一下。他没说是谁病了,也没说是什么病。他知道医生很忙,进藏后生病的人太多。医生一大早就骑马往这边赶,没想到竟在路上与他的遗体相遇了。

医生怎能不放声大哭?

讲到这里,医生已经是第五个感到内疚的人了。

但故事还没有完。杜永红牺牲的消息传到了阿里。当时在那里工作的另一个测绘小组的组长是杜永红的好友,名叫王玉琨。从拉萨出发前,杜永红曾跟他说,他的未婚妻,最近写信来要和他分手。原因很简单,她总也不能见到他。杜永红有些难过,他跟王玉琨说,他想好好和他聊聊,还想给他看看他未婚妻的信,让他分析一下还有没有挽回的可能。

但他们没有谈成。出发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很多,时间实在是不够用。分别时王玉琨对杜永红说,等我们完成了这次任务,一定找机会好好聊聊。

可没等完成任务,杜永红就牺牲在了岗位上。

王玉琨说,我真是非常后悔,当时无论如何该和他谈谈的,哪怕不睡觉,不吃饭,也该和他谈谈的,让他说说心里的委屈,吐吐感情上的烦恼。我是他最好的朋友啊,可我却让他带着心事走了,他永远也没机会向人诉说了!

王玉琨讲到这里时,眼圈红了。

往事在38年之后依然折磨着他的心。

如今他已是年过花甲的人了,他说杜永红如果活着,也该年过花甲了。王玉琨是那个日子的第六个内疚者,也是这个故事的讲述者。

写到他,故事似乎应该结束了。但我却忽然想到,这世上还应该有一个为那天感到内疚的人,虽然她和西藏相隔遥远,虽然她对那天一无所知。她应该是第七个内疚的人。她就是杜永红当年的未婚妻。

尽管同为女人,我十分理解她无法承受的孤单和寂寞,但仍是同为女人,我推断她一定会为自己在他临死前提出的分手而深感内疚。一句分手,让杜永红奔赴黄泉路时是那么孤单。

王玉琨告诉我,杜永红死后并没有被授予什么称号。因为在他们测绘队,因劳累艰苦而牺牲在岗位上的人很多。但我想,有这样一些为他感到内疚的人,就足以让他不死了,他永远活在他们的内疚里。而内疚,也是一种思念。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让人内疚的日子”是指1964年6月22日,文中塑造了以杜永红为代表的成都军区第一测绘大队的英雄群像。
B.文中刻画了七位心存内疚的人,除了远在他方的未婚妻的内疚是作者想象出来的,其余六位人物都为杜永红的牺牲真诚地悲痛内疚。
C.文章使用了第三人称,通过大量的人物心理刻画,展现了他们善良友爱、团结互助以及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D.王玉琨是故事的讲述者,时隔38年他仍内疚于未能在好友离世前和他好好谈谈,使好友最终带着遗憾离开人世,增加了本文的情感力量。
【小题2】关于文中众人心怀内疚的记叙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哨兵内疚,是他自责于自己只考虑了自己的劳累于是听从了队长换岗的命令,没有体恤队长抱病的事实。
B.炊事员内疚,在于他认为是自己导致队长错过了抢救的时间,内疚自己使队长死后在帐篷里孤孤单单。
C.医生的内疚,在于他明知道生病的人是队长,但是却没有连夜赶回来,以至于错过了抢救的最后机会。
D.作者认为“未婚妻”也应内疚,内疚于阴差阳错地她在杜永红牺牲之前提出了分手,让英雄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人世。
【小题3】1982年,中央军委命名成都军区第一测绘大队为“丈量世界屋脊的英雄测绘大队”,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杜永红这样一位英雄形象的。
【小题4】裘山山是一名女性作家,请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出女性作家的细腻、感性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