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韦城翟让为东都法曹,坐事当斩。狱吏黄君汉奇其骁勇,夜中潜谓让曰:“翟法司,天时人事,抑亦可知,岂能守死狱中乎!”让惊喜叩头曰:“让,圈牢之豕,死生唯黄曹主所命!”君汉即破械出之。让再拜曰:“让蒙再生之恩则幸矣,奈黄曹主何!”因泣下。君汉怒曰:“本以公为大丈夫,可救生民之命,故不顾其死以奉脱,奈何反效儿女子涕泣相谢乎!君但努力自免,勿忧吾也!”让遂亡命于瓦岗为群盗,同郡单雄信,骁健,善用马槊,聚少年往从之。时又有外黄王当仁、济阳王伯当、韦城周文举、雍丘李公逸等皆拥众为盗。李密自雍州亡命,往来诸帅间,说以取天下之策。始皆不信,久之,稍以为然,相谓曰:“斯人公卿子弟,志气若是。今人人皆云杨氏将灭,李氏将兴。吾闻王者不死。斯人再三获济,岂非其人乎?”由是渐敬密。密察诸帅唯翟让最强,乃因王伯当以见让,为让画策,往说诸小盗,皆下之。让悦,稍亲近密,与之计事。密因说让曰:“刘、项皆起布衣为帝王。今主昏于上,民怨于下,锐兵尽于辽东,和亲绝于突厥,方乃巡游扬、越,委弃东都,此亦刘、项奋起之会也。以足下雄才大略,士马精锐,席卷二京,诛灭暴虐,隋氏不足亡也!”庚戌,须陁引兵击让,让向数为须陁所败,闻其来大惧将避之密曰须陁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擒也公但列陈以待密保为公破之让不得已,勒兵将战,密分兵千余人伏于大海寺北林间。须陁素轻让,方阵而前,让与战,不利,须陁乘之,逐北十余里;密发伏掩之,须陁兵败。密与让及徐世勤、王伯当合军围之,须陁溃围出;左右不能尽出,须陁跃马复入救之,来往数四,遂战死。所部兵昼夜号哭,数日不止,河南郡县为之丧气。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唐平东都·李密》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闻其来/大惧/将避之/密曰/须陁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擒也/公但列陈以待密/保为公破之/
B.闻其来/大惧/将避之/密曰/须陁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擒也/公但列陈以待/密保为公破之/
C.闻其来/大惧将/避之/密曰/须陁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擒也/公但列陈以待密/保为公破之/
D.闻其来/大惧将/避之/密曰/须陁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擒也/公但列陈以待/密保为公破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法曹,汉代指掌管邮递驿传的官署,也可指司法官署或掌司法的官吏。
B.再拜,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郑重奉上的意思。
C.和亲,文中指中原王朝统治者与外族或者外国出于各种目的而达成的一种政治联姻。
D.庚戌,“庚”是十二地支之一,“戌”是十天干之一,与《赤壁赋》中的“壬戌”的“戌”用法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A.翟让因犯死罪而被关进监狱,狱吏黄君汉认为翟让骁勇不同寻常,给翟让打开枷锁,把翟让放了出来,于是翟让逃亡到了瓦岗。
B.李密往来于义军首领之间,向他们游说夺取天下的计谋,这些首领起初并不相信,后来逐渐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开始敬重李密。
C.李密通过王伯当的关系拜见翟让,给翟让出谋划策,武力收编其他的小股盗匪;翟让逐渐亲近李密,李密趁机劝说他起兵灭隋。
D.翟让领兵迎战须陁,李密派一千多人埋伏在大海寺后面的树林中;翟让兵败,李密命令伏兵袭击须陁,并联兵合围,最终杀死须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让蒙再生之恩则幸矣,奈黄曹主何!”因泣下。
(2)故不顾其死以奉脱,奈何反效儿女子涕泣相谢乎!
【小题5】李密认为灭亡隋朝并不难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22-23高二上·江西宜春·期末
知识点: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中平元年,北地羌胡与边章等寇乱陇右,刺史左昌因军兴新盗数千万。勋固谏,昌怒,乃使勋别屯阿阳以拒贼锋,欲因军事罪之,而勋数有战功。边章等遂攻金城,杀郡守陈懿,勋劝昌救之,不从。边章等进围昌于冀,昌惧而召勋。勋初与从事辛曾、孔常俱屯阿阳,及昌到,曾等疑不肯赴。勋怒曰:“昔庄贾后期,穰苴奋剑。今之从事,岂重于古之监军哉!”曾等惧而从之。勋即率兵救昌。到,乃诮让章等,责以背叛之罪。章等乃解围而去。时,叛羌围护羌校尉夏育。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槃,为羌所破。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滇吾素为勋所厚,乃以兵捍众曰:“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勋仰骂曰:“死反虏,汝何知,促来杀我!”众相视而惊。滇吾下马与勋,勋不肯上,遂为贼所执。羌戎服其义勇,不敢加害,送还汉阳。后刺史杨雍即表勋领汉阳太守。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廪之,先出家粮以率众,存活者千余人。后去官,征拜讨虏校尉。灵帝召见,问:“天下何苦而反乱如此?”勋曰:“幸臣子弟扰之。”时宦者上军校尉蹇硕在坐,帝顾问硕,硕惧,不知所对,而以此恨勋。帝又谓勋曰:“吾已陈师于平乐观,多出中藏财物以饵士,何如?”勋曰:“臣闻‘先王耀德不观兵'。今寇在远而设近陈,不足昭果毅,衹黩武耳。”帝曰: “善。恨见君晚,群臣初无是言也。”拜京兆尹时长安令杨党父为中常侍恃势贪放勋案得其赃千余万贵戚咸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有诏穷案威震京师时小黄门京兆高望幸于皇太子,太子因蹇硕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或曰:“皇太子副主,望其所爱,硕帝之宠臣,而子违之,所谓三怨成府者也。”勋曰:“选贤所以报国也,非贤不举,死亦何悔!”勋虽在外,每军国密事,帝常手诏问之。数加赏赐,甚见亲信,在朝臣右。及帝崩,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自公卿以下,莫不卑下于卓,唯勋长揖争礼,见者皆为失色。勋虽强直不屈,而内厌于卓,不得意,疽发背卒,时年五十一。

(节选自《后汉书•盖勋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长安令杨党/父为中常侍/恃势贪放/勋案得其赃千余万/贵戚咸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有诏/穷案威震京师/
B.时长安令杨党/父为中常侍/恃势贪放/勋案得其赃千余万/贵戚咸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有诏/穷案威震京师/
C.时长安令杨党/父为中常侍/恃势贪放/勋案得其赃千余万/贵戚咸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有诏穷案/威震京师/
D.时长安令杨党/父为中常侍/恃势贪放/勋案得其赃千余万/贵戚咸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有诏穷案/威震京师/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檄,是古代官府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在文中是指用来征召军队救援的文书。
B.校尉,武官官职。汉朝时地位仅次于各将军。文中护羌校尉与上军校尉都是武将担任。
C.京兆尹,汉代官名。汉时把管理京师附近地区的三个地方官称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
D.长揖,一种古代交际礼仪风俗,拱手高举,自上而下行礼,一般是不分尊卑的一种相见礼。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勋遵规守矩,明识大局。盖勋的劝谏使左昌愤怒,左昌借机定了他的罪。左昌被围困在冀时,盖勋不计前嫌,率兵救援左昌,并成功解围。
B.盖勋坚持大义,宁死不屈。盖勋与州郡联合出兵援救夏育,于狐槃兵败,身上多处受伤,但誓死不屈。羌戎佩服他的大义勇猛,不敢加害,把他送回汉阳。
C.盖勋不畏强权,直言进谏。皇帝召见他询问天下如此叛乱的原因,盖勋直言是幸臣子弟造成的。他敢于直言的性格,深得皇帝赏识,使皇帝发出了相见恨晚的感慨。
D.盖勋秉公办事,不徇私情。盖勋任京兆尹时,太子通过蹇硕交代盖勋推举宠臣高望的儿子高进为孝廉,他不答应。他坚持选贤任能,秉公办事,大义凛然。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廪之,先出家粮以率众,存活者千余人。
(2)今寇在远而设近陈,不足昭果毅,衹黩武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字太白。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注解】①有道:唐时选举科目之一。②頮:huì,洒。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面
B.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面
C.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面
D.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面
【小题2】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激杨贵妃
(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
(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

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

项羽在垓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B.项羽既飨军土/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C.项羽既飨军土/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D.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指刘邦,因其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故称“沛公”。
B.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C.流涕,古代的“涕”一般指鼻涕,而“泗”指眼泪。
D.赵高,指秦朝著名的宦官,“指鹿为马”这一成语与他有关。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他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责备项羽,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B.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樊哙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室,德泽惠及子孙表示惊异,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物的赞叹。
C.刘邦因患病躺在宫中,不见群臣,精神疲惫。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的故事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教材中的《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这一情节,本文与之相比少了怒视项羽这一细节,人物形象不及《鸿门宴》生动。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2)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