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茨菰

苏童

姑妈回家先看见了两只芦花大公鸡,就知道我表哥回家来了,她仔细地看了看地上说,光知道带公鸡回来,又不能炖汤,又不能下蛋的,早晨还吵死人。姑妈走到厨房边,看见天井里坐着一个穿桃红色衬衣的陌生姑娘,正在用瓷片刮茨菰。

刮茨菰的姑娘抬起一张黑里透红的脸,一看就是个乡下姑娘。她说不上来是害羞还是礼貌,正努力地向姑妈笑着。姑妈听见她嘴里含糊地吐出一个称谓,是乡下方言,分不清是在叫她什么。姑妈下意识地皱起了眉头,表哥看见我姑妈愣在那里,指着房间里的人,又指指地上的两只芦花大公鸡,敷衍了事地说,是顾庄的顾彩袖,人家遇到了麻烦,要在我家住几天,避一避风头!

那天夜里我姑妈心急火燎地跑到我家来了,用一种人命关天的语气描述,就显出事情的棘手来了。我那会儿还小,不知道换亲这种农村盛行的婚姻形式,彩袖的哥哥娶媳妇,那媳妇的哥哥就要娶彩袖。姑妈强调说那男人年纪很大,有羊角风,发病的时候把自己舌头咬掉了。又听说彩袖的哥哥已经把人家妹妹娶回家了,这边彩袖却不肯嫁过去了。

彩袖就这样成了我们家的客人。

公鸡被倒扣在天井里,天亮却没叫,我以为天没亮呢,在乡下我听鸡叫起床的。她朝天井瞥了一眼,轻轻地嘟囔道,公鸡也怕生的,到了城里都不打鸣了。

公鸡不在啦。我母亲说,孩子他爸一大早已经把鸡宰了,腌了做咸鸡,过年吃正好。

厨房里静下来了,彩袖放下了粥碗,她的表情看上去很惊愕,不知为什么要惊愣。那种表情让我们一家人都感到某种莫名的不适。我姐姐刺耳的声音便响起来了,我们这儿是卫生先进街道,不让养鸡的!

彩袖斜着身子往天井走,脸色有点发灰,她朝晾衣绳上那只光裸的公鸡瞟了一眼,靠在门框上,她没说什么,但是我看得出来,她很不开心。

毕竟彩袖是我们家的客人,无论她是否讨人欢喜,待客之礼是一样少不了的。第一天我姐姐带着彩袖出去,说是去逛公园,但彩袖不感兴趣,草草地转一圈就出来了。却站在东风照相馆门口不肯走了,彩袖说她从来没有拍过照片,又打听拍照要花多少钱。我姐姐猜到了她的心思,有点犯难。

她们之所以回来那么晚,是因为在东风照相馆排队拍照。也许是故意没有把口红抹干净,彩袖的嘴唇很红,看上去像是刚刚从舞台上下来,有点亢奋、有点害羞的样子。由于不清楚样片的意义,她一再地问,那么多女孩子去拍照,照相馆会不会弄错,把照片给错了人?怎么办呢?我姐姐被她问烦了,不免有点刻薄:告诉你多少遍了,取照片都是要看样片的,谁要别人的照片?你又不是美女,别人拿了你的照片有什么用?

我被迫和彩袖相处了五天。印象都不好:比如说我不明白她为什么在饭桌上吃得那么少,却要趁厨房里没人的时候打开菜罩子。那天,她像做贼一样地偷吃茨菰烧肉,她用手去扒开茨菰,挑里面的肉吃。我就向她大喊了一声,你在干什么?我把彩袖吓了一跳,糖罐子落在地上,很干脆地碎了,白糖都撒到了地上。

彩袖的脸吓得煞白煞白的,傻站在那里,半天回过神来,眼睛闪闪烁烁的,一定是在开动脑筋——阿娘他们就要回来了,就说是我不小心弄碎的,不过,弟弟你不能诬赖我偷吃白糖,千万别诬赖人,啊?

谁诬赖你?我看见你偷吃了。我突然对这个乡下姑娘充满了歧视和仇恨,一句残忍的评价脱口而出,你这种人,只配嫁一个羊角风男人!

我姐姐把她和彩袖的样片取回来了。她们像是举行一个隆重的秘密活动,躲在阁楼上看,我听见她们在上面又笑又闹的,我看见彩袖那天从阁楼上下来,黑红的脸上洋溢着一种无与伦比的喜悦。

我记不清楚那是彩袖到我家来的第四天还是第五天了,只记得是傍晚,我们一家人和彩袖正在吃晚饭呢,我姑妈仓皇地跑来,一来就对彩袖摆手,别吃了,别吃了,快上阁楼躲起来!她满头虚汗,把彩袖推到阁楼的梯子那里。

原来是彩袖的哥哥长寿来了。

彩袖白着脸下了阁楼。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哭过,她始终垂着眼睛,是被羞辱过后的严峻的表情,也可以说是悲伤释放过后轻松的表情,我注意到她的下巴颏那里是湿的。彩袖提着她那个灰色的人造革旅行包,慢慢地走下来,不说话,你就不知道她为什么走得魂不守舍的,照片,照片!她突然回过头对我姐姐喊,我的照片,你怎么给我?

彩袖被强行遣送回去了。表哥说彩袖后来兑现了家里的许诺,嫁给了那个患有羊角风的中年人。五一节回来,表哥不肯提彩袖的名字了,一追问就问到了那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彩袖服农药自杀了!表哥说彩袖死得很有计划,她在菜园里打农药,打完农药别人看见她拿着个塑料桶坐在地里,都以为她是在喝水,说彩袖刚才还看见你喝水的,怎么一会儿又渴了?彩袖说今天天热,渴死人了。彩袖当着好多人的面喝了半桶农药。我姑妈那边,我们家这边,都被这个消息吓着了。

香椿树街一带,习惯于把亲朋好友的照片压在玻璃台板下面,彩袖的那张照片一直压在我家五斗柜的玻璃台板下面。我们有庸常而繁冗的日常生活,谁会无端地想起一个乡下姑娘来呢?我们几乎遗忘了。直到那年搬家,我和姐姐清理玻璃台板,突然看见照片,一时竟然都想不起是谁了,我努力地揭下那张粘连在玻璃上的照片,是什么人,脸那么熟?我姐姐突然叫起来,是彩袖呀,怎么她的照片还在这下面?

于是我也想起了彩袖,不知为什么,想起彩袖我就想起了茨菰,小时候我不爱吃茨菰,但茨菰烧肉我爱吃,现在人到中年,我不吃茨菰,茨菰烧肉也不吃了。

(有删改)

【注】①此文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茨菰:(cí gū),又称慈菇、燕尾草、白地栗等,生长于湖泊、池塘和溪流,以球茎作蔬菜食用,味涩。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一名乡村女孩“逃婚”到城市,经历逃避与躲藏,失败之后只能回归乡下“落网”的故事,体现了作者一贯的“逃亡”和“落网”的悲剧主题。
B.小说里的“我”与“姐姐”即使有些刻薄,却也有着善良,家里让姐姐带彩袖去逛公园,去照相馆拍照,这也彰显着人性的美好的一面。
C.小说写主人公彩袖借宿在“我”家,并给“我”家带来了不大不小的麻烦,但是母亲、姐姐、姑姑等人都从感情上完全接纳了彩袖。
D.小说通过彩袖的故事,不仅对新时期女性的悲剧命运进行了言说,而且对人性黑暗做出了客观理性的审视,指出人生悲剧还源自社会。
【小题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有限视角,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了乡下姑娘彩袖“逃婚”进城后的种种际遇,表现了女性悲剧无限延伸的主题。
B.小说塑造人物笔调鲜活,运用白描式勾勒人物,对文中乡村与城市不同人物在身份、性格以及文化差异性上的描写很出色,使众生鲜明。
C.小说情节上起伏跌宕又绝不恣意斜出,“公鸡事件”“偷吃事件”等情节节奏从容平缓张弛有度,体现作者内敛而隽永的叙述风格。
D.小说对带有时代特征的社会风情作了生动的描绘,对公鸡、照片、茨菰等独特事物进行细腻摹写,都显示出作家苏童的高超的艺术功力。
【小题3】小说的标题取自一植物名“茨菰”,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小题4】小说的光亮点在叙写有关“照片”之处,请分析其作用和效果。
22-23高二上·江西宜春·期末
知识点:中国现当代小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雪的墓园

迟子建

(1)父亲去世的日子离除夕仅有一月之差。父亲没能过去年,可我们必须要过这个年。

(2)天非常寒冷,我站在火炉旁不停地往里面添柴。火苗像一群金发小矮人一样甩着胳膊有力地踏着脚跳舞,火星则像蜜蜂一样嗡嗡地在炉壁周围飞旋。炉火燃烧的声音使我非常怀念父亲。

(3)母亲躺在她的屋子里,炕很暖和,但我知道她没有睡着。她还不到五十,头发仍是乌色的,全家人中最痛苦的莫过于她了,可她并不像其他失去丈夫的女人一样大放悲声。她很少哭,有时哭也是无声的,这种沉重的不愿外露的哀思使我们非常害怕。在我年幼的时候,年前的这段时光中,母亲常常是踏着缝纫机为我们做新衣裳,那种好听的“嗒嗒嗒”的声音就像割麦子一样。那时候厨房里总是热气腾腾,一会儿蒸年糕了,一会儿又用大锅烧水洗衣裳了,干柴在火炉里毕剥作响,乳白的水汽云雾般地涌动,晃得人眼神恍惚。往往是父亲撞上了我们,或者我们撞上了母亲,无论谁撞了谁都要乐一阵子。

(4)我站在火炉前茫然若失。我的心很空,眼前总是闪现出山上墓园的情景。父亲现在睡着的地方是我小时候进山最害怕的地方,因为那里使我有一种莫名的忧伤。现在我才明白悬了多少年的心只是因为那里会成为收留我亲人的地方。现在它成了父亲的墓园,我才不害怕经过那里,我才心平气和地第一次认真观察那里的景色:那里地势较高,背后有一个平缓的山坡,山坡上长着稀疏的樟子松。而坡下,也就是墓园四周却是一大片清一色的落叶松,它们全都直直地卧在丰盈的白雪之上,是一片十分年轻的树木。再过百年,这些树木蔚为壮观的时候可能会使墓园看上去十分古老,它们的环绕将使灵魂越来越宁静。

(5)炉火越来越旺了,弟弟从火炉西侧最小的一间房子里走出来,走到我身旁。他黑着脸,一声不吭地争着抢我手中的炉钩子,他也想来烧火。我把炉钩子让给他,转回身,朝厨房走去。这时我突然听见母亲的房门响动的声音,接着我听见弟弟扔炉钩子的声音,他似乎是追着母亲出去了。他怕她出去想不开,我们都怕这样,所以母亲一出门总得有人装做无意地出去跟踪。不一会儿,弟弟先开门回来了,他手里提着一只竹筐,里面装满了碗和盘子。他神色有些喜悦地对我说:“咱妈想过年了,她去仓房里收拾过年用的东西。”我如释重负。

(6)母亲把我们姊妹几个叫到一起,向我们布置忙年的工作。母亲一旦活起来,我们也就跟着活起来了。母亲吩咐活儿的时候她的左眼里仍然嵌着圆圆的一点红色,就像一颗红豆似的,那是父亲咽气的时候她的眼睛里突然生长出来的东西。我总觉得那是父亲的灵魂,父亲真会找地方。父亲的灵魂是红色的,我确信他如今栖息在母亲的眼睛里。

(7)再有两天就是年三十,我们要依照风俗去山上请爸爸回家过年。一大早,母亲就起来忙着煎鱼、炒鸡丝和摊鸡蛋,她做这些都是上坟用的,而我们姐弟三人则在里屋为父亲打印纸钱。等一切都准备停当我们将要出发的时候,母亲突然说:“让我也去吧。”母亲垂下手,很自然地征求我们的意见。我和弟弟同时看了看姐姐,姐姐说:“你别去了,我们去就行了。”“可我还一次也没去过呢。”母亲很有些委屈地说。她飞快地摘掉围裙,冲进里屋去找围巾和手套。我们姐弟三人趁她还没出来就先溜出家门。她不知道父亲墓园的确切位置,而且她发现我们是故意摆脱她之后,她绝对不会再追赶我们的。从墓园回来已近晌午,厨房里很温暖,炉火很旺。母亲头也不抬地守着一只盆子剐鱼,看来她是生了气了,她很少这样对我们生气。

(8)年三十,按照母亲的吩咐姐姐必须回婆家过年,那么只有我和弟弟同她共度除夕之夜了。为了不惹她伤心,我们在那一天都表现得出奇的勤快,而且都装出很高兴的样子。午夜之时,外面的爆竹声连成一片,像地震似的。母亲像往年一样以家庭主妇的身份站在灶前煮饺子,而我和弟弟则马不停蹄地往桌子上摆菜、筷子、酒杯和食碟。我们坐在桌前举起酒杯为新年做着陈旧的祝福。母亲神情极其镇静。自始至终,她没有落一滴泪,她的眼睛里收留着那个柔软的孩子般地栖息在她眼底的灵魂——那枚鲜红的亮点同母亲的目光一起注视着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创造的共同的孩子。那天夜晚,炉火十分温存,室内优柔的气氛使我们觉得春天什么时候偷偷溜进屋里来了。

(9)初一的时候天忽然下起漫无边际的大雪,我很迟才从梦中醒来,觉得屋子里暖洋洋的,用手试试火墙,才知母亲早已起来生过火炉了。我披好衣裳,下地,去母亲的房间。可我突然发现母亲不在房间里,她的房间收拾得十分干净。我的心沉了一下,慌慌地去把弟弟摇醒,“妈妈不见了。”我说,“不会走远吧。”弟弟穿衣起来跑到屋外的院子里去找母亲,但怎么也没能找到。我们急得几乎要放声哭了。

(10)母亲会不会因为一时思念成疾而真的抛下我们呢?我的眼前突然闪现出山上墓园的情景。现在那里是白雪的墓园,母亲会不会去那里了呢?没等我说出这个可怕的想法,母亲突然推门而入了。她的身上落着许多雪,她围着一条黑色的头巾,脸色比较鲜润,目光又充满了活力。

(11)“你去哪儿了,急死我们了。”我说。

(12)母亲摘下围巾,上上下下地拍打着她身上的雪花,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轻轻地告诉我们:“我看你爸爸去了。”

(13)“找到地方了吗?”我们问她。

(14)“我一上山就找到了。”她垂下眼睑低声地说,“我见到他的坟时心里跳得跟见到其它的坟不一样,我就知道那是你爸爸。”

(15)“他那里真好。”母亲有些迷醉地说,“有那么多树环绕着,他可真会找地方。春天时,那里不知怎么好看呢。”她说完走进里屋把围巾手套放置好,又重新走回厨房,戴上围裙,掀开炉圈去看炉膛的火,这时我才吃惊地发现她的眼睛如此清澈逼人是因为那颗红豆已经消失了!看来父亲从他咽气的时候起就不肯一个人去山上的墓园睡觉,所以他才藏在母亲的眼睛里,直到母亲亲自把他送到住处,他才安心留在那里。窗外的大雪无声而疯狂地漫卷着,我忽然明白母亲是那般富有,她的感情积蓄将使回忆在她的余生中像炉火一样经久不息。这时母亲温和地转过身来问我们:“早饭你们想吃点什么?”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起初躺在屋子里,后来“活起来”准备过年,又独自去墓园看父亲,这些表现说明她已走出悲痛,开始了新的生活。
B.年幼时,年前的时光总是忙碌而温馨;而今年,父亲的离世让全家沉浸在悲痛中,没有了往年属于这个时间的欢声笑语。
C.弟弟黑着脸抢炉钩子,也来烧火,这一系列举动体现了弟弟对“我”的不满,说明父亲去世后,姐弟之间也出现了隔阂。
D.年三十的前两天,母亲备好祭品,本想和姐弟三人一起去给父亲上坟,却被拒绝,姐姐断然拒绝的态度令母亲非常生气。
【小题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没能过去年,可我们必须要过这个年”,既表达了失亲之痛,让悲伤的情调笼罩全篇,又为后文全家忙年的情节埋下伏笔。
B.小说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塑造了一个情感丰富、豁达坚毅的母亲形象,她通过自己的行动带给孩子们温暖和勇气。
C.“炉火”这一意象具有象征意义,它在小说中多次出现,几乎贯穿全篇,既有助于表现人物形象,同时也烘托了小说的主旨。
D.小说围绕父亲除夕前去世后,一家人如何过这个年展开;语言温婉细腻,娓娓道来,感情真挚,充满生活气息,又富感染力。
【小题3】小说第(4)段详细描写墓园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小题4】迟子建说,我有一个短篇小说叫《白雪的墓园》,有人读了,说我写得挺温暖,我说这篇小说其实多么凄切啊。请结合文中对“母亲眼中的红豆”的描写,谈谈你对“温暖”和“凄切”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战俘(节选)

韩少功

一九三四年,我们独立师在沙寨一仗,一番激战,最终吃掉了老蒋的一个旅,敌旅长赵汉生来不及自杀,被我师生俘。亏了红军的不杀俘虏政策,他被交给我们连收押。

他很怪。戴着一副眼镜,天不亮就起床,一个人在牢房里出操,原地跑步,俯卧撑……接下来,盘腿闭目,叽里咕噜念念有词。

我以为他癫了,忙去告诉师长罗东。师长就跟着我到牢房外听了一阵。

没什么,他在背总理遗训。

好多之乎者也呢。

那是背唐诗。

唐诗?

师长解释了一下什么叫唐诗,师长也哼了几句。我知道,师长读过不少书,行李里一大半是书,大家都说他有孔明之才。

我有了主意:我们连正少个文书,留了他也好。

文书?大材小用了。他洋墨水都喝过的。你晓得什么!师长因为有事,匆匆走了。我身后传来怯生生的声音:长官……请问,刚才是谁在此吟诗?

我们师长。

罗东?

你也叫他的大名?大胆!

他摇摇头,可惜呀。当年在广州,我拜读过他的文章。北伐时攻打岳州,他率部为我解过围。他可是个文武双全的将才……

几天后,发生了所谓抢粮事件。其实,说抢真冤枉,我们在一些寨子里筹粮,都是给了大洋的。只是个别人动作语气粗鲁一些……我是后来听说的。

师长闻讯赶来,脸色铁青,一到就命令集合。

全连排好了队列。一看师长脸色,就知道大事不妙,一个个都屏声敛气的。

师长两手一叉腰:抢了粮的,给我站出来!

没有人动。师长盯住我的脸:你这个连长不错啊。

我急急地分辩:报告师长,我们给了钱的,没有抢!

胡说!明火执仗,不由分说,这不是抢?

我委屈地大喊:揭不开锅了,你要我这个连长怎么当?

当不了就说当不了。要当,就给我正正派派地当,我要的是红军连长,不是山大王!

结果是,我被推进禁闭室。更气人的是,我与赵汉生关在一起。

赵汉生很奇怪,扶扶眼镜问是怎么回事,见我懒得理,又缩回墙角不再言语。

大概三更了,月光飘流在山谷中,照得房门口两块破瓷片发亮。我被摇醒了,睁眼一看,只见一张长脸,还有眼镜片被月光映出的光点。

兄弟,醒醒……是赵汉生。

我翻了个身,不想理他。

他做了个示意轻声的动作,轻声说起来:你是堂堂红军长官,为了弟兄们吃饭,竟然横遭禁罚,大祸临头,我看着都愤愤不平。你也是七尺汉子一条,难道就这样逆来顺受?

什么意思?

只要你同意,我们今晚就……他比比画画起来:这墙我看过了,是土砖墙,尿湿就可以挖穿。你知道哨位、口令,熟悉地形和情况。引个路,怎么样?汉生不才,但重情重义,决不会亏待你。我明白了。

他把头凑得更近:你仔细想想吧……

我一耳光把他打得飞了出去,大概眼镜也不知去了哪里。狗杂种,主意打到你爷爷头上来了?我能往哪里去?我一家八口被你们杀了七口,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我不跟着红军,有什么活路?

我不记得还骂了些什么,只记得我扑过去,两只拳头擂鼓一般,把他一顿痛打猛捶,一边打还一边骂:看你跑,看你跑,看你不老实……直打得哨兵慌慌地跑来拉动枪栓。

师长来了。

他让哨兵开了门。赵先生这些天委屈了,我们吃糠菜,没法给你白米饭,等条件好了,我请你下馆子。

被我打得缩在墙角的赵汉生受宠若惊:不敢不敢。

今天想不想走盘棋?

你知道我会下棋?

你公文包里不是有棋么?师长与赵汉生说到棋,似乎是老朋友,越说气氛越轻松了。看着他们在地坪里坐下,叭叭叭摆开棋局,我忍不住插进去嘟哝:师长……

师长懒得看我。

我结结巴巴地说:师长,我想通了,我错了,都怪我野性子没改。

赵汉生笑着看了我一眼,这位兄弟虽是个粗人,对贵军倒是忠心耿耿。罗先生治军有方啊。

师长冲着他一笑,他昨天打了你一顿,你不生气?

各为其主么,不打倒是不义了。就凭他这顿拳脚,要是在我的手下,我会给他记功的。

好,师长盯了我一眼,看来你们不打不相识。今天呢,我给赵先生一个面子,处罚暂免,责令你戴罪立功,怎么样?见我眉开眼笑跳了起来,又大声喝住:你把人家眼镜打坏了,不想个办法?

我费了好大的劲,给赵汉生找来一副眼镜。我去送眼镜的时候,师长正与他一边下棋一边聊天,不过话题似乎与象棋没什么关系。

师长说:你们口口声声奉行三民主义,口口声声剿匪安民,事实不是很清楚吗?谁在安民?谁在祸民?

赵汉生脸色微红地分辩:国军中确有害群之马。鄙人对国军的腐朽无能和风纪败坏,也一直痛心疾首。师长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个军人自当以人民利益为重,以国家前途为重,不然就是军阀,就是盲人瞎马。志士仁人从来都胸怀天下,仁义之师从来是顺从民意,除奸革弊。你既为总理信徒,岂能不明是求,不从真理?

赵汉生这一回没有言语。

师长一个沉底炮,赢了最后一盘,三打两胜,然后休战。临走前,他叫来警卫员,取来一包卤水豆干和两块肥皂给赵汉生。我看得出,这时,赵汉生眼里隐隐透出慌乱和感动。

(节选自韩少功小说集《同志时代》)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开篇简洁明了,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说明了小说中相关人物的身份及其相互关系。
B.赵汉生战败后被生俘收押,与红军不杀战俘政策有关,也表明了师长罗东不忍将其杀害。
C.“我”带兵到一些寨子通过购买的形式筹粮,这反映了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作风。
D.文章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故事。“我”也是一个线索式的人物,串联起小说的基本情节。
E.文章结尾“赵汉生眼里隐隐透出慌乱和感动”,以正面描写体现师长罗东策反敌人成功。
【小题2】请解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
【小题3】优秀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往往是多面的,而非简单地以好坏来论断。请以赵汉生为例,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蹲野猪

七里老塞

他有个习惯,每天傍晚要去村口蹲上一个钟头。什么也不干,只是蹲着,死死地盯着路口。

书记经过路口,抱起双手问,钉锤,又来蹲野猪啊?①钉锤面无表情,不看书记也不回话,只瞟一眼那棵老椿树苑。某日,钉锤又蹲在这里。突然,从山里窜出一头野猪,嘭的一声,野猪撞椿树苑上,死了。钉锤捡了野猪回去。女人问,哪来的野猪?

捡的。他干巴巴地回道。

烧水,烫猪,刮毛,剖肚,清肠,开骨,砍腿,剁头,分肉。一头七八十斤的野猪,他只留了半边猪头、五斤肉,其他的挑镇上卖了。回来时,他给女人买了一身新衣服和一部收音机。他说,给你听听外面的世界。

女人说,崽啊,你不去外头打工,天天帮我种田,何苦呢?我又没得工钱给你!

每当这时,钉锤就盯着女人看半天,不说话。有时说,种田,有饭呷,知足哩。书记听了就会接话,婶娘,你有福啊,丢了个亲崽,捡个不要钱的崽,前世肯定是个好人。女人瞪眼回一句,嗯,我这世是坏人!

说钉锤是捡来的崽,也不准确。其实是他自己寻来的。那是1995年冬的一个傍晚,当时,钉锤手里拄一根棒棒,打狗用的,背着一个布包,里面包着一把杀猪刀和一条长长的白布。他穿着单薄,冻得浑身打哆嗦,嘴唇都乌青了。他立在门口,一边朝屋里张望一边问,是万刚家吗?女人听见声响就摸出来,是是,你是哪个?

我找万刚,他在屋里吗?钉锤哆嗦着问。

找刚子啊,这个天杀的一年到头四处游荡,一回来还要打劫我这个半瞎子娘。我卖辣子卖花生的钱都被他摸走了。

钉锤没接话,继续张望,浑身颤得更厉害了。小刚娘又问,你是他同事吧,快进屋,外头冻死人哩。

钉锤打量着半瞎子,缓缓地把包拉进怀里抱紧,拳头也不自觉地攥紧又松开。②他面无表情地咬紧下嘴唇,似乎怕嘴里的话杀出来。他的心跳跟寒风中的枯草一样。良久,他才说,嗯,他讲他过一阵子就回来过年,叫我过来看看你。

这一看就是三年。这三年来,小刚从没回过家。有人就讲,肯定是被人贩子骗走了。也有人讲,讲不好是去做传销了。还有人讲,手脚不干净的烂人,被人打死了也难讲。女人也不生气,有时她还跟着骂,天杀的,死在外头更好!

当时钉锤只想着住一晚,过阵子再来会小刚。但没想到那晚小刚家失火了,小刚娘和他都差点儿葬身火海。他觉得这场火灾是他带来的,他必须负责。他就留了下来。耕田种地是日常事务。得闲了,他就踩土砖,挖地基,打石头,给小刚娘重新修了两间屋。上梁那天,又出了事,小刚娘被一根橡砸中了腰。他原想等修好屋就回去,毕竟家里还有两位老人。再恨,也要回去。但这事一出,他又走不脱了。他得负责到底。

耕田种地,搞建筑,蹲村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人晓得他为什么去村口蹲着。书记的玩笑开了之后,就有了理由:蹲野猪。

女人时不时地说,崽,你回去吧。钉锤就说,等小刚回来,我就回去。

女人就摇头,似乎知道小刚再也回不来了。女人心想,公安都找不到,你能等到?钉锤还有一个祖传的手艺:杀猪。这个手艺不挣钱,只挣肉。杀一头猪,二斤肉。当天还有好酒好菜招待。他把肉都交给半瞎子,偶尔回家也带一点儿给娘。

但,事情就出在这门手艺上。说起这事,钉锤就恨他爹。事并不大。那人就偷了一个西瓜。被他爹抓了个现行,骂了几句。偷瓜贼上来就拳打脚踢。老头儿咽不下这口气,就回屋里摸出杀猪刀。偷瓜贼也不跑,他想狠出名,打算让对方见点儿血,这样以后在十里八乡混就没哪个敢惹了。当时偷瓜贼就夺下刀,一顿乱舞,结果误杀了老头儿的孙女,也就是钉锤唯一的女儿。

女人跟钉锤讲,崽啊,你还是回去吧,再讨个婆娘。钉锤不吭声。

他不是不想讨,是讨不到。当年,要不是有门手艺在身,他根本讨不到婆娘。但到最后,婆娘还是跑了。如今在外打工的女人都见过世面,个个眼光都高得很,他一个钉锤高,生得又像个田螺样儿,哪个能看上他?

女人给钉锤做媒。来一个黄一个。钉锤就讲,你就莫操心哩,我不想害人。

第六年,钉锤攒了些钱,就带半瞎子去城里治眼睛。钱花得不少,女人的眼睛还是没治好。女人就讲,崽啊,算哩,瞎了更好,天杀的要是回来,我不想看到他。周围的人看钉锤对半瞎子这么好,就开始猜测,钉锤肯定是半瞎子的私生子。

书记动员村里人把荒田荒地重新翻开,种什么都可以,只要不荒,政府有补助。钉锤把荒地包下来种猪血李,荒田种水稻。他说,打工打不得一世,还是要耕田种地,这是祖祖辈辈的事业。书记佩服钉锤能干,帮他挂了一个猪血李生产基地的牌子。有了这个牌子,申请专项款就更容易了。挂牌那天,书记偷偷问他,半瞎子真是你娘吗?钉锤面如死灰,也不看书记也不答话。书记又问,你到底跟刚子是什么关系?③钉锤咬咬牙说,要命的关系。

书记并不晓得,钉锤是去找万刚报仇的。他要万刚偿他女儿的命。但他一直在问自己,杀猪你敢,杀人你敢吗?

第十一年,半瞎子病逝。闭眼前,她拉着钉锤说,崽啊,刚子有天收他,你千万莫犯错啊。出山那天,万刚仍未现身。

钉锤回到自己家,他爹鼻子哼哼:仇没报成,替别人当孝子,真能干啊!④钉锤面无表情,也不回话,拿了户口本就回他的基地去了。

(选自《2022年中国小小说精选》)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钉锤初到万刚家时几次哆嗦颤抖,既是因为天气寒冷,也是因为他准备为女儿报仇,内心感到恐惧。
B.钉锤对刚子称呼的变化,不仅体现了钉锤对刚子母亲的同情,也暗示着钉锤复仇心理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C.钉锤最初执意报仇,最后却替仇人当了孝子,这种极致的反差源于钉锤内心的善良不忍,彰显了人性的光辉。
D.文章以“蹲野猪”为标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也体现他想用“守株待兔”的方式孝敬女人。
【小题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钉锤面无表情也不说话,不仅仅是村长的猜测不正确,更主要是他不愿意也不能说出蹲守的真实目的。
B.句子②中对钉锤的描写体现了他复杂的内心:钉锤害怕无法压制心中的仇恨,将真相向刚子娘和盘托出。
C.句子③描写钉锤的表情和语言,说明他虽然在刚子的村庄建立了生产基地,但仍没有放弃报仇的想法。
D.句子④钉锤对爹的责备面无表情也不回话,表明他此时已做了扎根刚子村庄的决定,对他爹的说法给予无声的反抗。
【小题3】人物内心矛盾有助于刻画丰富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并分析钉锤的内心矛盾。
【小题4】本文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是作者善于讲述故事,文本是如何叙述钉锤故事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