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娄曲新居记

归有光

娄曲新居者,吾县在娄水之曲,沈先生故以名其居。始,自吴有国,其东门曰娄门。震泽之水,由是东入海,故水为娄江。古娄门外马亭溪是也。溪上复城,越王余复君之所,因之为娄县。王莽曰娄治。吴有娄侯,而或谓之疁城。江入海口为刘家港,“疁”与“刘”,声近讹。沈先生世县人,年七十矣,未始出于娄曲也,而以名其居,盖自谓终老于此云尔。

昔伏波将军平交趾还,言:“吾弟少游,哀吾慷慨有大志,曰士生一世,取衣食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为郡掾吏,守坟墓,乡里称为善人,斯足矣。致求赢余,徒自苦耳。当吾在浪泊、西里间,下潦上雾,毒气熏蒸,仰视飞鸢跕跕水际,念少游平生时语,可得也。”班定远在西域,年老,乞哀求还。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二人者,君子盖悲之。

嗟夫,人生百年之内,为日有几?欲穷万里之道,日驰骛而不知止者,何也?先生盖自叙其少时艰难之迹,曰:“吾晚得地于郊外,安乐之。名其圃曰南园,其馆曰星槎,其堂曰卅有,曰吾而后庶几其有之。已又他姓。于今始卜于县之南街。亲朋往还,里俗淳厚。有宅一区,有屋数椽。有花有竹,浊醪一壶,黄虀数茎,焚香赋诗。自喻桑榆之乐,物无能易之。传谓逆旅无常,为迁徙之徒,兹则庶乎可免矣!”

余读辞,盖有隐居之致,而有感于昔之人发愤伉志,争功名于万里之外,乃至白头顾念,忽有首丘依风之感。因以叹夫漂漂何所极也!遂书之以为记。


【注】①伏波将军,指马援,东汉开国功臣之一。②下泽车:一种适宜在沼泽地上行驶的短毂轻便车。款段马:走得缓慢的马。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王余复君之所                    :治理
B.取衣食                           :仅仅
C.曰吾而后庶几其有之             庶几:差不多
D.已又他姓                           :卖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可得也                                 阁中帝子今
B.安乐之                                 扣舷歌之
C.余读                                 天之苍苍,正色
D.因以叹夫漂漂何所极也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娄县历史悠久,吴国时城东门叫娄门,王莽时叫娄治,流经此段的水叫娄江,因为娄县在娄江的转弯之处,所以沈本初先生用它来命名他的房子。
B.马少游志向淡泊,知足求安,他认为优游乡里即足以了此一生,至于追求更多的东西那就是自找苦吃了。马援对此不以为然。
C.作者援引马援、班超的事例与沈本初先生的人生经历形成对照,既表达人生短暂、世事无常之感,也是对人生价值的思索追寻。
D.本文虽为新居记,但作者并没有写景状物,而是重点在叙述抒情,主角虽为沈先生,但也融合了个人的际遇感怀,使文章在音韵跌宕之中,平添悲凉之色。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沈先生世县人,年七十矣,未始出于娄曲也,而以名其居,盖自谓终老于此云尔。
(2)自喻桑榆之乐,物无能易之。
【小题5】用“/”给下面划波浪线、加“       ”的文段断句。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战国策》

2017·浙江·三模
知识点:归有光(1506-1571)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君讳楙,字子培。父沄,岁贡入太学,不肯禄仕,教授乡里。君天资绝出伦辈,年二十,举南京乡试。考官以试题得罪,尽罢是年所举士。后得旨入太学,间一科,乃得会试。又六年,始中进士。授福清知县。

县古东侯官,依阻山海,征召不时至。君廉明仁恕,豪右怗服,符下争趋,无敢后者。瓯宁李冢宰罢家居,君独不往谒,李公憾以为轻己。丁外艰。服除,李公复为冢宰。例,起服官试吏部,试已,自持案出。君独不肯持,留一案于堂下。李公以问堂吏,知为君,益怒。遂调孝丰。

孝丰,鄣郡山地,险恶数反,以故置新县。君以德怀柔之。田有不均,丈量以宽贫户。其豪相戒曰:明府善政,不可挠也。矿贼数百人为乱,君檄止调外兵,独部署县人捍御,贼皆散走。时倭夷钞两浙,州县皆相效筑新城,楼橹雉堞相望。孝丰独不肯,曰:县皆山,贼何以至?奈何困吾民也!县中清静无事,时时登天目山,攀萝缘磴,跻其绝顶,慨然赋诗,有高世远举之志。

升南京兵部职方司主事,大司马南昌张公器重之。南京岁造马快船,畿辅及江西、湖广积逋料解八十馀万。朝廷以空名敕降兵部兵部岁遣其属公廉者上其名赍敕以往至是君以选行。始至一郡,却馈遗,于是两省望风肃然,无敢以私奉君。君至,则与其君长议所便,惟恐伤民。凡历三十馀郡,周行数千馀里,触冒毒暑,还至巴陵而病。岁已暮,过家谒母。时已升驾部员外郎,欲移告,不及而卒。时嘉靖三十九年正月二十八日,享年四十有三。

君奉其母邵氏,与其配李氏,事之甚谨。财产悉以让其弟。有贫士与君旧识,至孝丰,谒入,迎延上坐。衣服垢秽,人所不堪,酌酒赋诗竟数日,复资送之。故所善马思学、殷子义,以道义相重,比君贵显,待之愈厚。自楚还,舟中萧然,箧中有金二十馀两,财具棺敛而已。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减)


注:冢宰:指吏部尚书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朝廷以空名/敕降兵部/兵部岁遣其属/公廉者上其名/赍敕以往/至是君以选行/
B.朝廷以空名敕降兵部/兵部岁遣其属公廉者/上其名/赍敕以往/至是/君以选行/
C.朝廷以空名/敕降兵部/兵部岁遣其属公廉者/上其名/赍敕以往至是/君以选行/
D.朝廷以空名敕/降兵部/兵部岁遣其属/公廉者上其名/赍敕以往至是/君以选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由各地州、府主持,多在春天举行,故又称“春闱”,考取者为“举人”。
B.外艰,旧时称父亲亡故为外艰,母亲亡故为内艰,在任官员遇到外艰或内艰要离官回家守孝,一般为三年。
C.吏部,官署名,隋唐至明清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宜。
D.明府,“明府君”的略称。汉代用作对太守的尊称,唐代多用来称县令,以后各朝相沿不改。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楙对百姓宽厚仁爱,不肯巴结权贵,不趋炎附势,保持尊严,以致触怒权贯,被调往难于治理的地方为官。
B.倭寇侵扰两浙,当地官民人心惶惶,大兴土木以作守备,张楙却审时度势,冷静对待,为百姓减负,保一方平安。
C.张楙奉旨巡行各地,虽然接受官员们的礼物,以致地方官员对他敬而避之,却能够辛勤施政,鞠躬尽瘁。
D.张楙事母尽孝,并且轻财仗义,把家财都给了弟弟;友人来访,不管贵贱,都能以礼相待,有时还以财相助。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瓯宁李冢宰罢家居,君独不往谒,李公憾以为轻己。
(2)故所善马思学、殷子义,以道义相重,比君贵显,待之愈厚。
【小题5】张楙以“善政”闻世,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的“善政”?请作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玉岩先生文集序

公讳广,字充之,别自号玉岩,昆山太仓人。太仓后建州,故今为州人。公举弘治乙丑进士。历莆田、吉水二县令,以治行为天下第一,征试浙江道监察御史。仅两月,上疏谏武宗皇帝。佞幸疾之,欲置之死,而上不之罪也。故得无下诏狱,贬怀远驿丞。而佞幸者怒未已,使人遮道刺公,公伪为头陀,持波嗢啰以行乞四百余里,乃免。武定侯郭勋镇岭南,承望风旨,伪以白金试公,公拒不受。一日摄公,闭府门,棰击之,几死。行省官惕息莫敢救,御史有言而解。久之,迁建昌令,再贬竹寨驿丞。会武宗晏驾,今上即位,诏举遗逸,公复为御史。寻迁江西按察司佥事,历九江兵备副使、江西提学副使、福建按察使、巡抚江西、右佥都御史,升南京刑部右侍郎。公自起废,不十年至九卿,不可谓不遇。而遂不幸以死,不能究其用也。然天下称武宗之世,能以直谏显者,自公之外,不过数人耳。天子中兴,思建万世之业,则正色而立于朝廷如公者,岂可一日而无哉!

故尝以谓士之忠言谠论,足以匡皇极而扶世道,使之著于庙廊,泽被生民,世诵其词而传之,宜矣。若夫诋讦叫号,不见省采,徒为一时之空言,似不足以烦纪载,而学士犹传道之不绝,岂不以天下之欲生也久矣。有其言,足以转乱为治,利安元元,虽不见之施行,而实天启其人,使昭一世之公道,后之人犹扼腕拊掌,幸其时能用其言而不至于坏也。

公好性理之学,与魏恭简公相善。故诸子皆及恭简之门,而居官政绩多可纪,语具其门人陆光禄鳌所述行状中。

公殁十余年,太仓兵备副使南昌魏侯良贵为公江右所造士,登堂拜公像,求稿,捐俸刻之。公之子士淹、士洵,以序见属,因著公平生大节而论之如此云。

(选自归有光《震川先生集》,有删节)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与“登堂拜公像,求遗稿”中“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秦昭王闻之,使人赵王书(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B.此三者,吾恨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C.至唐李渤始访其踪(苏轼《石钟山记》)
D.瞻顾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归有光《项脊轩志》)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弘治”,是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乙丑”是以干支纪年。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这属于古代纪年法中的年号干支兼用法。
B.“御史”,中国古代官名。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C.“头陀”,出自梵语,原意为抖擞浣洗烦恼,是佛教僧侣所修的苦行。后也用以指行脚乞食的僧人,又作“驮都”。
D.“震川”,是归有光的号。古代文人有的以籍贯为号,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有的以志趣爱好为号,如欧阳修号“六一居士”。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玉岩先生被贬途中,遭人拦路刺杀,他假装成出家人,手持波嗢啰而一路行乞四百余里,才得以幸免。
B.自上疏谏武宗皇帝被贬之后,玉岩先生仕途不顺,直到新皇即位,寻访人才,玉岩先生才得到重用。
C.玉岩先生重新被起用,不到十年就位至九卿,但不幸去世,他的才能未能完全施展,可谓怀才不遇。
D.玉岩先生去世十多年后,曾经被提拔的官员,登堂拜见先生塑像,索求其遗稿,捐献俸禄刻印文集。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佞幸疾之,欲置之死,而上不之罪也。
⑵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项脊轩志(节选)

【明】归有光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囊,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儿之成,则可待乎!”顷,持一象笏至,:“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牖而居,久之,能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二)悠然亭记(节选)

【明】归有光

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余年,归始僦居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再变矣 凡:凡是B.余牖而居 扃:关闭
C.吾妻归宁归宁:已嫁女子回娘家省亲D.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文中指娄水的南面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二世B.吾家读书久不
C.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D.吾妻死之年所植也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往往       烟云杳霭
B.妪,先大母婢       谓靖节不知道,不可
C.顷,持一象笏至       不独一时所适
D.久之,能足音辨人       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为名
【小题4】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C.室西连于中闺D.其制稍异于前
【小题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脊轩志》追忆了作者昔日的读书生活和家庭日常琐事,寄托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情怀念,情真意切,以“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作结,含蓄隽永。
B.《项脊轩志》写作者闭门苦读和项脊轩遭火未焚一节,文字简约,寥寥几语,却接续前文,深化了前文的悲情,也表现出了作者对项脊轩的一片深情。
C.《悠然亭记》回忆作者年少时住在外祖父家的往事,外祖父很喜欢离县城三十里的马鞍山,用陶渊明的诗句命名花园中的亭子,取“悠然见南山”之意。
D.《悠然亭记》和《项脊轩志》一样,都以回忆为基础,围绕一个特定的建筑,记述和建筑有关的人和事,以此表现人物,寄寓情感,语言质朴自然。
【小题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2)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
【小题7】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子 墨 子 言 曰 仁 人 之 所 以 为 事 者 必 兴 天 下 之 利 除 去 天 下 之 害 以 此 为 事 者 也 然 则 天 下 之 利 何 也 天 下 之 害 何 也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