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5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义利之辨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哲学课题,其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周时期,不过其明朗化和具体化则在春秋战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礼崩乐坏,社会秩序和伦理规范遭到重大破坏,人们往往为追求个人利益而忘却社会礼法和道德义务。这种情况下,义为利本,见利思义的义利思想便应运而生。

作为儒学创始人的孔子对义利之辨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孔子承认了嫌贫爱富的人性前提。一般来说,人人皆向往富贵的生活而厌弃贫贱的生活,这种欲望具有人性的合理性。甚至孔子自己也向往富贵的生活,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第二,孔子认为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获得利益一定要符合,即儒家所主张的社会伦理规范。当义利冲突时,要舍利取义。因此,《论语》中说子罕言利。孔子还将义利的不同取舍作为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标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要成为君子,在行为准则上要以为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孔子以人民之利为义,他强调修己以安百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要求统治者因民之利而利之,这不仅符合安邦兴国的原则,也符合人道主义原则。

孟子是孔子思想的直接继承者和发扬者,在义利之辨上,孟子继承孔子的义利观,但也有一定的改革和扭曲。孟子认为仁者,人心也;义者,人路也,人心本善,追逐利益是人不能尽其才的表现。因此,孟子在人性规定上取消了追求利益的合理性,并且在现实社会中寻找到了逐利的危害性。当梁惠王问他有什么利于魏国的建议时,孟子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去利、非利以存仁义,仁义为人性所固有,是至高无上的原则,是必须遵守和实行的,当义利冲突时,自然要去利取义。为了义,连自身最大的利益生命都可以舍弃掉。孟子的义利观和孔子的义利观相比较,孔孟一致认为义利之中是第一位的,这对中国的君子人格、道德修养和民族精神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孟子舍生取义理念,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义重如山、义薄云天的民族精英,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孔孟的不同之处在于,孔子承认追求利益的人性合理性,在追求至高的原则下义利调和;而孟子则从人性规定上取消了追求利益的合理性,使义利趋向对立,这给董仲舒的义利之辨和宋儒的理欲之辨一定的启发,这种价值导向在历史上又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在宋明理学大力倡导存天理,灭人欲的同时,以陈亮、叶适等代表工商者利益的事功学派发出了反对的声音。陈亮提出道在物中”“因事做则不是独立于事物之外而存在的精神本体,而是事物内在的固有的规律,与民生日用等实事是分不开的。因此,陈亮注重做事取得的实际效果,而反对空谈义理。他认为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口之于味也,四肢之于安逸也,性也,肯定了人欲就是人性。由之,追求利益是符合人性的,也符合事功原则,关键在于人们的利欲满足要有处有辨。人欲是追求利益的人性前提,天理是追求利益的社会制约,要以为指导,要在中显现,义利双惠,天理人欲可并行。

材料二:

中国传统哲学历来重视的指导作用,主张义利矛盾时,舍利而取义。在对的态度上,则经历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过程,义利关系也经历了义利相关、义利对立、义利双惠三个历史阶段。中国传统哲学的义利之辨有其闪光点,也有其谬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借鉴和发扬传统义利思想中的精华,克服和弥补其缺陷,根据时代要求,挖掘其现实意义。

首先,中国传统哲学的义利之辨高度重视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这对处理当前我国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是,而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是必须符合,当义利冲突时,必须舍利取义;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冲突时,当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冲突时,要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重,只有这样,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才能实现,国家和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其次,中国传统哲学的义利之辨正义谋利,名道计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个人正当利益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客观地讲,追求个人利益是人性中的必然。存天理,灭人欲是违反和压抑人性的。因此,要敢于求利、求富。但是,要敢于求利、求富绝不是放于利而行,而是市场主体合理竞争、公平交易、诚实信用、遵纪守法,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才能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

再次,中国传统哲学的义利之辨义为利本,甚至正其谊不谋其利对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正确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传统儒家认为是成为君子的前提条件和行为规范,是儒家伦理的崇高追求。他们反对唯利是图、自私堕落,提倡克己奉公、大公无私,这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相契合。

(节选自段红智,于爱英《儒家的义利之辨及其现代价值》)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义利之辩”是随着井田制瓦解出现的哲学课题,明朗于春秋战国,可追溯到殷周时期。
B.孔子强调应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不但是安邦兴国之道,更是人道主义的体现。
C.孔子和孟子的义利观给董仲舒的“义利之辩”和宋儒的理欲之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D.孟子否定追求利益的合理性,便义利对立,因此而产生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仁义是人性所固有,是必须遵守和实行的至高无土的原则,所以追逐利益只是人“不能尽其才”的表现。
B.与孟子不同,孔子认为在义利取舍时将“义”摆在第一位,这成为了君子的行为准则,也对中国的民族精神产生了巨大影响。
C.“舍利取义”是对“义利之辩”的一种回答,也是社会伦理规范,更对处理当下的关于“义利”的现实问题有重大意义。
D.中国传统哲学对义利关系的认识历经曲折,我们要根据时代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发掘其现代价值。
【小题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两则材料中同有的“义利观”的一项是(     
A.“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B.“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黄宗羲《原君》)
C.“性命道德,未有超然遗物而独立者也。”(叶适《进卷·大学》)
D.“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则争夺生而辞让亡焉。”(《荀子·性恶》)
【小题4】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强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理解。
【小题5】请根据材料一梳理“义利之辩”的发展过程。
22-23高三下·湖南·阶段练习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明代中晚期,社会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人们对文化艺术和精致生活的追求成为时尚。这一时期的家居布局和室内陈设,集传统之大成,极具文人气息。古人相信,营造优雅和谐、舒适惬意的家居环境,对于修身养性、建功立业裨益匪浅,因此对家居第宅的布局及室内陈设十分考究,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品位。

古人特别讲究居住的环境,力求与自然相融。道家“天人合一”“自然无为”“以少总多”的思想理念,对古人家居文化有深刻的影响。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室庐篇》开篇就提出“居山水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即使不能栖隐山林村野,与自然为伴,也“须门庭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有幽人之致”。整体环境的要求自不必说,具体环境的布局也十分讲究。出入之门,宜“用木为格,以湘妃竹横斜钉之”,两旁悬挂木板做的春帖,取唐诗佳联刻于其上;若用石门槛,石头必须方厚浑朴;台阶一般设三级到十级,必以自然纹理之石砌成;栏杆“石栏最古,木栏为雅”;而厅堂照壁“得雅楠之类为之,华而复雅”。第宅庭院中,一般会建一茅亭,与周遭景致自然贴合,雅致逸然。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中描述,茅亭以白茅或棕片覆顶,以山中带皮老棕木为柱,不仅淳朴雅观,而且耐久。总之,家居环境以简洁、古朴、自然清雅为宜。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居室部》中说道:“土木之事,最忌奢靡。盖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李笠翁此言说得透彻,居所建筑并非富丽奢华才好,惟自然拙朴或文雅精致,才各具特色。当下可见不少豪宅,虽宏大华丽,却如会所甚或写字楼,铺陈做作,自难免俗。

林语堂先生说,每个中国人独处时都是道家,群体时都是儒家。这在古人的家具造型和陈设使用上便可印证。古代居所前为堂,后为室;或正为厅,侧为室。传统厅堂陈设大致为对称式布局,显得庄重、规范、和谐,体现儒家中庸思想。厅堂是家人活动和待客会友的场所,陈设讲究庄重气派和主从秩序;家具造型和摆放则体现主次尊卑、长幼有别的儒家伦理。厅堂家具可宜地因需选用组合,但布局一定要舒朗有致,方显儒雅。曾见在现代客厅中铺排清式满雕家具,其中座椅皆如宝床、宝座,茶几无不硕大,塞满空间,犹如商铺,实在俗不可耐。

古人厅堂如此,书房、斋所、侧厢、卧室这些独处或私密所在,家具则以古朴自然、精巧闲适为首选。譬如卧室是休养生息之所,温馨幽静最为重要,家具陈设不可纷杂,装饰不宜花俏,色彩宜清雅不可艳丽,否则如闺阁花楼。再如书房。古人称书房为斋室,是安详澹静、儒雅清幽、极富文化气息和个人品位之所,其所陈设之家具、器物,既样式丰富、实用精致,又讲究儒雅品位。明人屠本峻《考槃馀事》言:“斋中几榻,琴剑书画,鼎砚之属,须作不俗,铺设得体。”文震亨也说“宁古无时,宁朴无巧,宁俭无俗”,以体现主人清新雅致的情趣。

简而言之,明代的家居布局和室内陈设总体上给人一种开阔疏朗、简约有致的感觉,生活其间让人觉得舒坦、清雅、洁静、明朗。所谓“乐居以怡情,幽处可游心”,品味古代家居陈设中的文人意境,不为复古——犹如唐诗宋词之不可复制——只为吮啜其中的文人思想,那是中华五千年文化垂续绵延的重要内容,将永远鲜活在我们的血液中。

(摘编自王中杰《古代家居陈设中的文人意境》)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家居环境的要求,高濂《遵生八笺》与李渔《闲情偶寄》体现出的审美趣味基本上是一致的。
B.厅堂家具要能体现出典雅庄重、和谐气派、秩序井然的气度,可以通过对称、舒朗的布局来实现。
C.古人的斋室是独处之所,其家具陈设与厅堂相比,更讲究体现澹静的个人品位和儒雅的文化气息。
D.“乐居以怡情,幽处可游心”,古人强调家居带给人的感受,这也是他们追求精致生活的一种表现。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整体环境和具体环境两方面人手,阐释了古人讲究居住环境,力求与自然相融的观点。
B.文章在分析厅堂中家具陈设的各种讲究时,指出了儒家思想对古人家居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C.文章在论述古代家居的布局及室内陈设特点的同时,也对当下一些家居陈设的风格作了批判。
D.作者大量引用明清文人典籍中关于家居陈设的阐述,使文章的说理显得准确生动、浅显易懂。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无论厅堂、斋室里的古典家具还是相关的典籍著述,于今都有重要的审美意义。
B.与厅堂陈设的庄重规范不同,古人的家居环境讲究自然古朴,可见家居文化更多地受道家思想影响。
C.中华五千年文化中的文人思想是可以传承延续的,因此古代家居陈设中的文人意境也是可以复制的。
D.家居布局和室内陈设的文人气息,主要来自居住者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品位,与家具、器物关系不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龙舟竞渡作为一项中国传统的民俗体育活动,历史悠久。竞渡文化的内涵不断适应历史发展变化,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外在表现形态。这个外在形态和精神内涵不是其产生伊始就已经具备了的,同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单一状态,而是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逐渐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诗经》是春秋中叶以前在中国北方形成的诗歌,《邶风》《鄘风》第一句均为“泛彼柏舟”,说明舟在彼时彼地已经普遍存在了。在治理水患的漫长岁月里,舟是极为神圣的工具。祭龙祈福是原始初民凭其经验和直观的体验,相信通过盛大的祭祀仪式,可以得到龙神的佑护,从而达到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的目的。仪式上,划着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上作竞渡的游戏,给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这一习俗到了后世的节日情境中,更多体现了娱乐性和游戏化的特点。这种竞渡的初级阶段,也是后来龙舟竞渡的雏形,自夏代一直延续到秦代,在文化意识方面的特点是俚俗粗糙,还没有对人们的行为、思想、品德产生导向和规范的影响。

楚地的竞渡,本来是娱水神的,后来才添加了祭屈原的内涵。“五胡乱华”之后,晋室南渡,流落到长江流域的中土人士举目山川有异,一如郢都被秦人攻占前后东迁和南迁的楚人,心境与三闾大夫颇有相同之处。他们将端午节与凭吊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活动融合起来,并赋予竞渡以拯救屈原、为屈原招魂的丰富内涵,从而在深层的民俗信仰与民族精神的意义上强化了龙舟竞渡这一习俗,使之得到民俗行为与民族心理的广泛认可与支持,同时也整合了中华民族的崇龙信仰和祈龙求雨习俗。到唐代,沅湘之间端午投角黍是谓祭屈原。竞渡之事统一在“龙舟竞渡,纪念屈原”这个具有凝聚力的主题之中。这一主题的确立,把古朴原生形态的端午竞渡,改造成富于理性的竞渡形态;把屈原的民族气质和爱国情怀普及为社会意识形态,并逐渐升华为民族精神的特征,借端午竞渡的节日形式,引导规范社会意识,使民俗文化格调得到升华,成为一种“理性的文化”。

唐代以后,龙舟竞渡沿袭前代的规则和方法,在江南水乡更加盛行,成为全民的狂欢节。每到这一时节,全城的人都涌向江边观看龙舟。这还不过瘾,要邀请亲朋好友来一起观看,才觉热闹。还有人坐着专门的游船,吹箫奏鼓,歌舞相伴,在水上跟着龙舟观看。龙舟竞渡俨然成为了当时的“奥林匹克”盛会。但也存在着不和谐的现象,以宗族等小团体为单位的民间竞渡活动,其胜负往往代表了小集团的利益和荣耀是否受损。竞渡过程于是变成了宗族势力的较量。因平时或有积怨,输船一方往往会诉诸武力,发生械斗。此种情况屡禁不止,历朝皇帝力图把竞渡变成由朝廷控制的国防体育和供皇家欣赏的竞技体育。从清乾隆皇帝《端阳节观龙舟》“按队龙舟原不竞,虽嬉意欲化民淳”一句可看出,龙舟竞渡的竞争性的去除,受朝廷统治的影响程度之深。

“千帆共进,百舸争流”,时至今日,龙舟竞渡已经基本完成了其现代化的进程,实现了由传统民俗活动向现代体育项目的过渡,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龙舟竞渡弘扬的是奋勇争先精神,同时也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倡导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体育竞赛精神。同时,龙舟文化也要坚持自身的核心文化竞争力,保持其民俗文化特色,回归节俗和娱乐,使人们享受龙舟活动带来的快乐,才有更好的传承与发展空间。

(摘编自王凤春、蒋侠《竞渡文化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发展研究》)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竞渡文化的内涵与外在表现形式是相辅相成的,两者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
B.洪水时代舟的神圣作用,使人们认为祭龙祈福会得到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的效果。
C.端午祭屈原的传统是从东晋时代兴起,到唐代被确定下来,成为节日习俗的。
D.以宗族小团体为单位的民间竞渡活动,与历朝倡导的维护社会和谐方针相悖。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概括再分述,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脉络梳理不同时期竞渡文化的内涵与形式。
B.文章在龙舟竞渡的每个发展阶段,不只强调时间上的变化,也比较了地域间的差别。
C.文章在阐述端午祭屈原风俗的时候,强调了这个主题的确立对民族精神的影响。
D.文章对龙舟竞渡的竞争性,从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来介绍,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自秦代始,龙舟竞渡摆脱了雏形,不再是粗糙的俚俗,开始对人们的行为、思想、品德产生导向和规范的影响。
B.晋室南渡后,楚人将端午节与凭吊屈原的活动相融合,使竞渡得到民族心理的广泛认可,也将信仰与习俗加以整合。
C.唐代以后的龙舟竞渡开始偏向娱乐性和游戏化,呼朋唤友,全城参与,在江南水乡成为当时的“奥林匹克”盛会。
D.龙舟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民俗文化特色,要想有更好的传承与发展空间,就必须回归节俗与娱乐,使人们乐在其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人”为中心,是儒家文化的特点,因为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居于主导地位,所以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可以这样说,儒家文化不是西方的人道主义,却有非常深厚的人道关怀思想;不是西方的人文主义,却有非常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的人文气质或人文情怀。

儒家文化的人文情怀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肯定人的地位,彰显人的价值。儒家认为,人是万物中的一员,但又不是与万物平起平坐的一员,而是高于和优于万物的特殊存在。《孝经》引述孔子的话说:“天地之性人为贵。”荀子说:“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这些论述表达的一个共同的意思是人“为万物之灵”,集天地之精华,五行之秀气。人的存在有如此之高的地位和价值,那么他的生命就应该被尊重。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中国传统哲学是“人学”,具有浓郁的人文气质。

二是,重视人伦关系,倡导人伦义务。儒家文化非常重视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人伦关系。儒家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落入到一张已经织好的人伦网络当中。没有人伦网络,人是空洞的,甚至是不存在的。所以,儒家讲“五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不但有这五种关系,而且对应每种人伦关系,还规定了相应的人伦义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儒家认为这些关系是基本的社会关系,不可更改,不容置疑,甚至有些是与生俱来的、无可选择的“天伦”。

三是,推崇人的主体性,强调独立人格。每个人都有其独立意志、独立人格。这是儒家思想中最值得注意的一点。从中国哲学传统上看,儒家文化特别强调主体内在道德意志自律、道德践行上的主体性。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出自内心的自然要求,强调个人的正心诚意、修齐治平,乃至杀身成仁。孔子提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孟子提出“舍生取义”,都是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儒家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有大人格,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是缘于这种道德精神的主体性和人格的独立性。

四是,饱含忧患意识,担当历史责任。儒家从忧患意识出发,探讨的是个人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强调的是个人之与整体的义务和责任,强调的是入世与担当,“苟利社稷,生死以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千古文人家国梦,修齐治平济世心。中国传统哲学以及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寓于他们的政治关怀和社会关怀中。

五是,探索社会理想,追求人生大道。儒家倡导“德治”,孔子强调仁爱,“仁者爱人”;孟子说要施行仁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这是儒家思想中最进步的内容,最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观念。儒家文化的最高理念,就是建设大同社会。这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的安身立命之地,表现出对社会理想的人性渴求。

儒家文化重视并倡导人际、人与社会、人的身心、人与自然诸方面的协调发展,在中国历代典籍的思想脉络里,不断地阐述和丰富“以人为本”的儒家价值理念。对于我们今天来说,这是我们新的传统、活的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观念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小题1】关于文中儒家文化“人文情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认为,人是万物之灵,人的地位和价值高于其它事物,人的生命理应得到尊重,这是儒家文化具有浓郁人文气质的一种体现。
B.儒家认为,人都存在于人伦网络中,它规定了各种人伦关系,也规定了相应的人伦义务。这些关系不可更改,是不能选择的“天伦”。
C.儒家文化强调人的道德精神的主体性和人格的独立性,一切道德行为都是出自内心的自然要求,由此培养出的人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D.儒家文化肯定人的地位和价值,同时也强调人的义务和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这种责任的体现。
【小题2】下列观点与论据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肯定人的地位,彰显人的价值——天地之精所有生物者,莫贵于人。(汉·董仲舒)
B.推崇人的主体性,强调独立人格——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C.饱含忧患意识,担当历史责任——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明·杨继盛)
D.探索社会理想,追求人生大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传统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特点也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以“人”为中心的特点也就成了中华文化的特点。
B.中国传统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学”,具有浓郁的人文气质。所以,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最能体现在他们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和担当。
C.儒家文化强调“爱人”,主张实行“仁政”,这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大同社会。这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所在。
D.儒家文化重视并倡导人的身心、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诸方面的协调发展,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是现代中国文化最核心的价值观念。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