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较难0.4 引用0 组卷18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乡村文化的衰落可以追溯到近代。从1840年到1949年,在这100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文化掠夺从未间断,内忧外患、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使得乡村文化遭受了无数次的劫难,千百年来积聚起来的有形文化财富被抢、被偷、被烧、被毁,损失之惨重实属罕见。打倒孔家店,立西学之新、破中学之旧,引发了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厌倦乃至反对,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乡村文化的严重贬值。20世纪30年代,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等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也曾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提出并实验了乡农学校”“博士下乡”“文艺教育治愚等诸多方案,但终因没有一个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政府,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乡村文化的衰落史,是中华民族苦难史的生动写照。而同样在这100年里,与中国农村文化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完成城市化进程,较早地开启了乡村文化的振兴之路。据统计,1848年时,中国、美国的城市化率分别为10.9%、10.6%。而到1949年时,中国的城市化率仍然是10%左右,美国已接近70%。发达国家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造、空间规划,特别是乡村文化得到城市文化的直接反哺和辐射。美国的乡村巧发展战略、日本的一村一品农村振兴运动,使得乡村经济和文化一起得以重构和振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为迅速积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资本,我国确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以致城乡文化差距成为客观存在的事实并不断拉大。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出了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发展之路。当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近60%,乡村文化早已走出衰落的低谷,经历1949年到1978年的复苏期、1978年到2017年的建设期,具备了开启文化振兴的基本条件。历史证明,推动乡村文化由衰落走向振兴,是对近代以来仁人志士理想的再实践、再创造,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大历史责任,是中国人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摘编自王磊《乡村文化振兴的国学思考》)

材料二 

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亟须推行乡村记忆工程。各个地区可以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选择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具备传统文化特征的古村古镇进行整体的保留、保护和维修利用,结合生产用具、生产生活遗物遗迹的展示,形成集乡土建筑和乡村民俗为一体的乡村博物馆,集中展示当地的村史、村情,增强当地村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古村落是农村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保护古村落,要处理好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尽可能地保留古村落的历史风貌和特色,传承好文化根脉。古村落、文化名镇的开发要杜绝千篇一律的开发模式,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彰显地方文化特色。要在保护文化和生态的前提下,适度控制开发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特色小镇的建筑规划和城镇建设要注意有文化特色,要能体现出地方风情、风俗和当地的历史文化。同时,非遗保护要利用好数字化技术,分门别类,将列入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资料逐一进行数字化采录、存储,以便长期保存。通过调查、采访,将各类非遗项目以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的形式记录下来。

(摘编自李长庚《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材料三 

乡贤是乡村社会教化的启蒙者,是乡村内外事务的沟通者,是造福桑梓的引领者。在传统社会,皇权止于县,乡贤则以其特有的社会文化权威主导和推动着乡村社会的治理和发展。在现代社会,新乡贤既包括传统村落精英、返乡创业者和退休还乡者等本土化社会群体,也涵盖非政府组织志愿者、专家学者、村干部等非本土化社会群体。要破解传统村落保护最后一公里的难题,须发挥好这些新乡贤的作用。

村落空间布局与形态是传统村落的筋骨肉。保护传统村落要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与形态进行修复再造。这一方面需要新乡贤利用新思想、新理念启蒙和引导民众,让他们拓宽视野、转变观念,对传统村落的自然资源、历史遗存、文化传统等进行普查、整理,认识到传统村落是迥异于城市聚落形态的,具有宝贵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人居形态,重新树立对传统村落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需要新乡贤指导村落民众修复传统村落中的山水、田园、道路、建筑等基本格局,保护村落中的文物古迹、历史遗存、特色民居等传统建筑,恢复传统村落的文化空间,修复传统村落的格局与形态,而非自鄙自毁,大拆乱建,盲目过度开发。村落文化是传统村落的精气神,只有发挥新乡贤的燎原作用,示范和带动村落民众依托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和优化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恢复传统村落的公共文化生活,复苏传统村落的节日习俗、民间信仰、手工技艺等历史传统和文化记忆,才能激发传统村落的生机和活力,彰显传统村落的特色和魅力。

村落共同体是基于乡、土、人三者关系而结成的利益共同体。重塑传统村落共同体,需要发挥新乡贤独特的聚合功能,推动村落民众把村落传统礼治秩序与现代村民自治有机结合,提升传统村落的治理能力与水平,让村落民众在村落发展和村落事务管理中掌握主动权、增强话语权、赢得发展权,在与国家政策、市场力量以及现代城市的互动中增强对传统村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聚合为新的村落共同体。

(摘编自王院成《传统村落保护呼唤新乡贤》,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我国乡村文化衰落”的原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代西方列强接连不断地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和文化掠夺使我国千百年来积聚起来的有形文化财富损失惨重。
B.打倒“孔家店”等文化运动引发了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厌倦乃至反对,这也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乡村文化严重贬值。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我国为了迅速积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资本,确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这导致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差距越来越大。
D.新时期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我国城市化率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我国乡村文化日渐衰落。
【小题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乡村文化走向衰落是从1840年开始的,中国乡村文化的衰落史,是中华民族苦难史的生动写照。
B.特色小镇的建设,要以保护文化和生态为前提,适度控制开发规模,既要体现地方风情、风俗和历史文化,又要融入现代文化气息。
C.推动乡村文化由衰落走向振兴,是中国人民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也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D.非遗保护要利用好数字化技术,从而使特色小镇的建筑规划和建设更有文化特色,更体现出地方风情、风俗和历史文化。
【小题3】下列材料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是(  )
A.江苏省连云港市专门下发文件,深入开展新乡贤文化建设,为乡村治理、农村发展、文明乡风注入新活力。
B.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村民们纷纷收集使用过的老物件,用集中陈列的方式展示其生活生产、民风民俗、乡村变迁等内容。
C.广东省汕头市积极开展传统村落保护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通过专项规划,保持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延续性,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环境宜居的古村落。
D.山西省晋中市广泛发动群众发掘梳理本乡本土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老地方”“老物件”“老传统”老故事“老习惯”,形成完整准确的文字记录和清晰翔实的影像资料。
【小题4】简要分析材料三的论证结构特点。
【小题5】如何推动乡村文化由衰落走向振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知识点:时评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美轮美奂的冬奥会闭幕式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华民族文化结合的魅力。不仅仅如此,我们也得以有机会通过奥林匹克运动重新理解体育对现代中国人的意义。

过去几十年中,西方的体育媒体更多关注自我认同,并利用身份表征迎合体育受众实现自我、肯定自我的心理诉求,通过身份表征形成共鸣。而中国体育媒体则更关注集体认同,尤其是将中国作为中国人的集体身份的象征,利用国家认同符号在体育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和优秀竞技成绩,激发全体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任何可能的符合民族复兴话语逻辑的身体叙事,并经常是通过诉诸集体记忆形成共鸣达成以国家为对象的集体认同。

然而,在本次冬奥会上我们看到,中国媒体有意识地淡化了国家本位为特征的话语风格,而转换到了运动员本位的叙事逻辑上,传播目标未变,但手段却已经大不同。主流媒体掌握赛事直播版权,多路直播全景展现奥运赛场多精彩瞬间,而获得短视频和点播权的视频视角媒体则通过用户内容生产以及运动员入驻与用户直接互动带动了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在这样的传播互动的整体格局下,更吸引人的个体视角的成长故事成为了流量担当。为国争光仍然是最重要的动机,但对运动员个体命运的关注,及其喜怒哀乐的关心和刻画成为媒体叙事的重要特征。因此,运动员个体的性格和形象变得更加丰满和真实。例如在冬奥会短道比赛夺金日播放大结局的电视连续剧《超越》,在讲述几代运动员为国争光前赴后继地努力的同时,也真实还原了国家队残酷的遴选淘汰机制和高强度的运动训练带来的巨大身体和心理压力。而在咪咕体育的混合接力速滑比赛决赛解说中,原短道速滑世界冠军王濛的专业判断和快言快语更是刷新了国人对运动员文化水平不高、不善言辞的刻板印象,“濛主”真实的个性呈现及其精准专业的解说预测使得她本人再次成为媒体热搜话题,也使得一直不温不火的咪咕体育在冬奥期间成为体育类下载量排名第二的App。

关注个体和尊重个性不仅仅体现在运动员的公共话语叙事上。甚至中央电视台对奥林匹克运动本身的呈现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玩”得尽兴,“比”得开心这种话语期待频繁出现在了赛事解说中,奥林匹克运动能不能给参与者和观众们带来娱乐成为奥运会报道新的追求,争金夺银固然重要,但打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成为媒体追求的目标。扶起滑倒的冰墩墩、尴尬的现场主持、好吃的食物让美国运动员感动到哭等等小故事、小细节的描绘,使得北京冬奥会的叙事充满人情味。这是观众们喜闻乐见的,也是媒体自觉地突破传统奥运报道的惯性,追求较强的互动传播效果使然。而普通人看奥运,除了期待奏国歌升国旗的激动时刻外,也更加希望能够通过感同身受,体验冰雪运动带给自己的快乐、释放压力,从而使得体育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公平公正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成为一种思维方式。而社交媒体借助短视频这个利器将奥运营销的声场大大延伸,明星、运动员、视频达人、志愿者们纷纷参与到这场关于冰雪的世纪盛举之中,通过直播平台将赛场内外连成一个整体。

从传播的现代性角度看,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不仅仅是办赛的成功,也是赛事传播、体育营销的成功,虽然在冰雪运动的持续发展上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但本届冬奥会的传播已经成功地改变了人们对体育的认知和感受方式。

(摘编自《北京冬奥会媒体传播的叙事逻辑之变》,中国社会科学网2022年3月8日)

材料二:

回顾我们党百年以来的新闻政策,无论哪个时期,对于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的强调是毫不动摇的。前互联网时代,党的舆论工作主要由各级主流媒体承担,对象清晰,责任明确。这种情况在互联网时代受到了挑战,数以亿计的网友共同参与到社会舆论场的塑造中,党的舆论领导受到了舆论主体原子化、舆论来源碎片化等现实的挑战。

面对新的历史现状,新时期相关政策主要从以下两点着手,提升互联网时代的舆情管理能力。一是细化政策,实现高效管理。互联网技术自诞生以来就以极快的速度进行着自我更新,互联网时代中的信息传播方式也是如此。针对这种现象,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对互联网信息传播活动进行针对性管理,例如《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针对互联网文化产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针对新闻信息服务,《网络安全审查办法》针对国家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等等。政策的细致化为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奠定了基础。二是专注民生,沟通线上线下。舆论的管理与引导不仅仅只是一项“线上”事业。通过互联网,新时期的中国普通民众也是舆论场的参与者,线下百姓是否安居乐业直接影响着线上舆论走向。因此,与百姓日常生活直接对接的基层媒体责任重大。

新时期党的新闻传播活动的高效开展也离不开科技创新的赋能。相较于其他行业,当代社会的信息传播活动与科技创新绑定更为紧密,信息传播方式在科技发展影响下可谓是日新月异。因此,新时期的信息传播活动需要保持高度科技自觉,迅速接受和使用诸如5G、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科技手段。作为信息化的“排头兵”,除了完成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主流媒体还应该将数字转型的相关经验与其他部门共享,深度参与到全社会的信息化过程之中,将对“新闻信息”的管理升级为“信息”管理,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的殷切期望。

(摘编自《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把握新时期党的新闻政策特点》,光明网2022年3月8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去几十年中,西方体育媒体更关注自我认同,而中国体育媒体更关注集体认同。
B.在本次冬奥会上,中国媒体的叙事逻辑以运动员为本位,其传播手段发生了改变。
C.为了达到较强的互动传播效果,媒体在报道冬奥会时描绘了一些小故事、小细节。
D.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一直为我党所强调,而在互联网时代,媒体却不能坚持此原则。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王濛为消除国人对运动员的刻板印象,以快言快语的风格来解说短道速滑项目。
B.中央电视台对冬奥会的报道发生了变化,开始将视角放在运动员的日常生活上。
C.百姓的生活状态影响了舆论走向,因为在新时期他们已经成为舆论场的参与者。
D.主流媒体不仅要完成自身的数字化,而且要深度参与其他部门进行“信息”管理。
【小题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符合“北京冬奥会媒体传播的叙事逻辑之变”观点的一项是(     
A.海外网刊登题为“全球围观冰墩墩挑战4A失败画面,让网友直呼‘可爱又心疼’”的文章。
B.中国女子自由式空中技巧队老将徐梦桃赛前说:“为祖国拼金牌是使命也是荣誉。”
C.马耳他运动员珍妮丝带豆包参赛,她说这是她在冬奥村中最喜欢的食物,一天吃6个。
D.匈牙利短道速滑选手刘少林和刘少昂兄弟因为帅气颜值和东北口音登上了热搜。
【小题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小题5】本届冬奥会在新闻宣传报道的内容和媒体上,与以往相比,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这些变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W·C·丹皮尔的著作《科学史》中有这样一句话:“科学解释按其本质来说,一般也就是用我们的心灵比较熟悉的现象来说明新的现象。”实际上科普大抵也是一样,我们需要用公众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来解释他们未必熟悉的,或者可以这样说,科普要从受众已经知道了什么开始。

但是对于某些参与到科普之中的科学家来说,他们会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因为我们是来讨论科学的,所以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单刀直入,直奔正题。这其实存在一些问题,因为如果在开始之前不能达成共识,或者说不知道目标受众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和层次,那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为有时候你叙述的是他们完全不懂的,或者是他们完全不感兴趣的,往小了说这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往大了说这无异于“鸡同鸭讲”“对牛弹琴”。这也就是说,在正式开始之前,双方要达成共识,寻找共同点,并以此为基础开始交流和沟通,实际上这也是为了后续的交流能够“共情”。

不可否认的是,科学已经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但是这种“融入”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公众难以察觉的,他们消费科学和技术产品,但是往往并不知道这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和技术,所以就此而论,科学实际上在某些“消费者”看来跟他们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当然这种距离往往是心理距离或者认知距离,而非物理意义上的距离。同时,得到公众的理解和赏识的东西,都容易得到公众的支持,所以有必要从公众理解的角度来探讨科学,传播科学,但是理解的前提就是需要他们知晓科学。至于如何知晓,那就需要从他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东西入手。

为什么我们主张科普需要从公众的身边之事开始呢?我想原因大概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于非科学从业者来说,走出校园之后他们就很少会系统性地接受科学方面的信息了,他们的大部分精力也放在了解决“吃穿住用行”和“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方面。因而从他们关注的方面着手也能获得传播科学的最大公约数。第二,公众的身边之事往往是他们沉溺其中而没有真正体会到这里蕴含着大量科学的“琐事”,从这些地方出发,更能激发出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也能够引领他们更多地关注科学。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科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到经济、文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因而科学文化也不仅仅是科学共同体的文化,而是为广大公众所接纳的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或者说应该成为一种精神气质,那么公众的身边之事往往会成为普及科学,建设科学文化的“变压器”。就目前来说,让所有人都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实现起来还有难度,但是科研人员也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他们对生活的理解要比非科学专业人士对科学的理解更深入,因而从“就低不就高”的角度来说,让科普“放低身段”从受众的身边之事做起更容易达到效果。

(摘编自王大鹏《科普不妨从公众的身边之事做起》)

材料二:

通常来说,我们说某个人不说“人话”带有某种侮辱的意思,但是在科普这个问题上,“说人话”可能是科普人员需要掌握的一种技能。当然这里的“说人话”意指说普通公众能理解的话,或者说就是要用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科学道理。毕竟科研人员经过“十年苦修”而习得的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不太可能期望普通人能够“一夕顿悟”。那么这就需要我们采用“就低不就高”的原则,从受众的视角去思考和看待问题;不过也有人并不认同这一点,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只满足了某些特定的受众,也就是具有很多“前置知识”的受众,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也许某些消费科学内容的人本身就是对科学感兴趣的人呢。而如果我们想获得更多的受众,或者说让更多的人理解科学,那么“说人话”依然是必须的。

在谈到科学家与媒体关系的很多文献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记者会抱怨说科研人员不“说人话”,不会讲故事。实际上,他们这里谈到的是受访人员无法将专业术语进行转化,这会使得访谈人员和受众“如坠云雾”,继而不得要领,我们也丧失掉了一次开展科普的机会。

当然,我们这并不是说术语不好,而是说术语应该用在适当的场合,比如学术交流过程中。这就好比足球运动员与球鞋的关系,不是说他们不能穿球鞋,而是说最好不要在室内穿球鞋,球鞋最适合的场所是球场上的草坪。术语在学术交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一方面节省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时间,另外一方面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共同体的集体认知。“隔行如隔山”,如果你不是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士,那么你可能真就不明白某些术语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当我们从学术交流撰写大众传播的时候,就需要警惕对专业术语的使用。实际上,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知识的诅咒”。

(摘编自王大鹏《科普要尽量用公众能够理解的语言》)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理距离或者认知距离使得某些“消费者”觉得跟科学有一定的距离,但实际上科学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B.需要从公众理解的角度来探讨、传播科学,是因为得到公众的理解和赏识的东西,都容易得到公众的支持。
C.科普从公众的身边之事做起,能够引发“共情”,激发出他们的探索欲,引领更多人在科学领域做出贡献。
D.让更多的人理解科学,就必须“说人话”,获得更多的受众,而不仅仅局限于本身就对科学感兴趣的人。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会觉得科普是浪费时间,难以“放低身段”,是因为讨论科学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单刀直入,直奔正题。
B.科学文化是为广大公众所接纳的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因而科学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不是孤立存在的。
C.术语应该用在适当的场合,科普人员应将专业术语进行必要的转化,针对访谈人员开展一次科普活动。
D.从公众关注的方面着手能获得传播科学的最大公约数,是需要从公众的身边之事入手进行科普的原因之一。
【小题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不能支持“科普需要从公众的身边之事做起”观点的一项是(     
A.公众不仅要理解科学,更要参与科学。从公众身边的事做起,更能激发出公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B.“果壳网”发表的很多科普文章,不仅切中公众日常生活知识“痛点”,而且形式活泼生动,让内容生产者与读者形成了良性互动。
C.公众参与科学要从信任开始,因为信任是关键,所以首先应该确立信任关系。
D.科普需要讲故事,也就是先与日常生活关联起来,然后逐渐“升级”,最后讲到科学的本质和方法。
【小题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小题5】请结合材料谈一谈,科普应该如何从公众的身边之事做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全民阅读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文化事件或文化现象,它关系到民族复兴目标能否实现。世界经验表明,国民读书率的高低,对国家与民族的兴衰成败具有巨大的影响。推进全民阅读、提高全民素质,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之举,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阅读传统是中华文明的基因。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热爱读书的民族之一,《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第一句就是劝学,《论语》提到“学习”的内容有近50次,并将“学习之乐”先于“交友之乐、君子之乐”摆在第一位,可见将学习的重要性置于何等重要程度,这也是孔子讲学的根本目的。中国历代圣人先贤无一不提倡读书。荀子“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朱熹“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这些哲人先贤的至理名言凝聚成民族的共识,形成中华民族的学习传统。

阅读是民族素质提高的基础路径。推广全民阅读,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好学善学的传统,并博采众长、广泛学习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包括阅读与学习经验。日本作家斋藤孝在《阅读的力量》中指出:“读书不仅是兴趣、爱好、方法,更应该是一种能力。读书的能力可以转化为改变思维、提升交际、个人‘进化’的能力。”通过阅读,可以传承文明、博古通今;通过阅读,可以思考问题、破解难题;通过阅读,可以提升创造力和文化品位,而这些,都需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向全国范围进行推动才最为高效。德国政府出台政策向终身学习者提供奖金以鼓励读书。新加坡政府推行面向全国的终身学习运动,设立终身学习奖学金。只有以读书为基础和基本方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向世界各民族孜孜不倦地学习,中华民族才能持续兴旺发展,复兴伟业才能实现。

阅读是人民精神富足的标志。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以每个人的素质提高和幸福感、获得感的提升为标志的。我们提出“读书为荣”“读书为乐”“读书为用”,这些都是幸福感的重要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时强调:“希望国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全民阅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这是“全民阅读”连续九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从“提倡”到“深入推进”,提法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全民阅读事业进入新阶段。国家之所以重视阅读,正是由于阅读是文明传承与民族复兴的基本工程。

我们国家高度重视阅读对于文化和文明的传承,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国民素质,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只有如此,我们的民族才能长久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编自王京生《全民阅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材料二:

   

(摘自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

材料三:

书籍是精神世界的入口。通过阅读,人们能获得知识、锻炼思维、开阔眼界,还能润泽心灵、涵养品格、塑造精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在城市书房、社区图书馆、公园书苑等场所,人们可以选择喜爱的书籍,沉浸在书海中感受文化之美。公共阅读空间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既为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服务,也让城市氤氲浓浓书香。

近年来,各地创新探索,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品质、有温度的阅读场所。云南昆明五华区城市书房充分融入西南联大历史展览、翠湖文化地图等文化元素,构建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阅读空间;山东临沂琅琊园城市书房则将书房与园林景色有机结合,提升市民阅读体验;浙江乐清清和书苑利用建筑本身特点,为读者打造出可同时观山、看水、读书的文化场所。这启示我们,立足本地特点,贴近群众需求,才能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人,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在读者需求日益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背景下,公共阅读空间只有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效能,才能更好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期待。一方面,整合阅读资源,有助于提高公共阅读空间使用的效率,为读者提供更加充沛的文化供给。比如,深圳一些城区的图书馆通过搭建总分馆体系,推进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资源共享,提升了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依托数字技术,在管理、运营等方面锐意改革,打破阅读的时空界限,让“随处可读”成为寻常事。比如,北京通过加强智慧图书馆建设,普及数字化阅读方式,丰富了读者的阅读场景,为居民阅读创造便利。多想办法优供给,多出实招优服务,就能吸引更多人爱上阅读、习惯阅读。

最是书香能致远。从记载着城市故事的“读书亭”,到社区的“最美书店”,再到“小而美”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阅读场域即便再小也能萦绕一抹书香,打开更大的精神世界。打造更多阅读空间,让更多人爱上读书,读有所得、读有所乐,一个全民阅读的书香社会正渐行渐近。

(摘编自人民日报《让城市氤氳浓浓书香》)

【小题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三都从政策层面谈及了推进全民阅读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并从不同角度给出建议。
B.材料一借用孔子、荀子、朱熹几位先贤提倡读书的名言,旨在论证中华民族自古便是热爱阅读的民族之一。
C.各地对阅读场所进行了创新探索,只要融入本地文化元素,就能构建特色鲜明的阅读空间,从而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D.公共图书馆属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这与王佐良在《上图书馆》中表达的观点一致。
【小题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为满足居民对阅读活动的需求,相关部门推出了精彩纷呈的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真正实现了全民参与。
B.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的参与度与知晓率有关,可见加大宣传力度才能提高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的参与度。
C.在参与调查的公共阅读服务设施中,公共图书馆拥有最高的使用率和满意度,是市民们喜爱的阅读场所。
D.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种类日益丰富,公共阅读服务设施不断健全完善,这有助于深入推进全民阅读。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国和新加坡政府都以提供奖金的方式,鼓励市民终身学习,这对我国推广全民阅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B.从“提倡”到“深入推进”的提法转变,是我国全民阅读事业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体现了国家对阅读的高度重视。
C.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普及让读者“随处可读”,提升了公共阅读空间的服务效能,反映出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然转变。
D.城市打造更多“小”公共阅读空间,打开了更多人“大”的精神世界,这对提高国民阅读素养意义深远。
【小题4】如何更好地建设城市公共阅读空间?请结合材料三概括分析。
【小题5】在论证方法的运用上,材料一与材料三各有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