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6 组卷14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本诗作于客居成都时。②篠:细小的竹子。③裛:通“浥”,沾湿、滋润。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清幽的居住环境,并化用典故,以衬托出狂夫的清贫自足的形象。
B.颔联紧承上联写景,运用互文的手法,描绘了和风细雨中的“翠篠”“红蕖”。
C.颈联开始写人,描述了狂夫的生活境遇,故人书信断绝,家人饱受饥饿之苦。
D.尾联“疏放”“狂”写出狂夫饱经患难后的消极颓废,反映了狂夫思想的变化。
【小题2】诗中的狂夫指谁?狂夫的“狂”体现在哪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2-23高二上·甘肃酒泉·期末
知识点:杜甫(712-770)写景抒情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赏心亭

陆游

蜀栈秦关岁月道,今年乘兴却东游。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

【注释】①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奉召从四川回临安,是年秋天路过建康。②瓜步:即瓜步山。与建康隔长江相对。③迁都:南宋初年,主战派主张建都建康,主和派主张建都临安、建都问题成为两派斗争的一个焦点。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岳阳楼》诗意境开阔宏丽,表现手法变化多样。首联叙述,交代登楼缘由;颔联描写,绘制宏阔壮观图景;尾联又运用了抒情写法,揭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开拓了作品的意境。
B.《登岳阳楼》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紧扣上联的“水”字,虽没出现水字,却是专门写洞庭水。“坼”与“浮”有动态感,炼字极佳,极写洞庭湖水的力量和宽阔。
C.《登赏心亭》前四句诗人以浓缩的诗句,登亭时回顾了川陕的岁月和长江的千里行程,看起来好像“乘兴”而来,飘逸清脱,游览胜迹,无所挂牵,实则心事浩茫。
D.《登赏心亭》的五、六两句,写景寄情,虚实结合。遥望瓜步,雨中浓云笼罩江面为实写;想象石头城中落叶萧萧为虚写。这两句写景寄情,烘托出诗人忧时的心境。
【小题2】两首诗都是登楼抒怀之作,诗人都因时局动荡、国家安危而“流涕”。然而,他们“流涕”的原因也有不同之处,请试着分析其中的不同。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