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12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宣王默然不悦。左右皆曰:“大王据千乘之地,天下仁义之士,皆来役处;东西南北,莫敢不服。求万物无不备具,而百姓无不亲附。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下则野,士之贱也亦甚矣!”斶对曰:“不然。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何则?得贵士之力也。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由此观之,非得失之策与!是故《易传》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据慢骄奢则凶从之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则成德扬名于后世也。老子曰:‘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榖,是其贱必本与?’夫尧传舜,舜传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称曰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贵也。”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大璞不完。士生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制言者王也,尽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备矣,王之左右足以驱驰。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则再拜而辞去也。斶知足矣,归真返璞,则终身不辱。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故《易传》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据慢骄奢/则凶从之
B.是故《易传》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据慢骄奢/则凶从之
C.是故《易传》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据慢骄奢/则凶从之
D.是故《易传》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据慢骄奢/则凶从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户侯,食邑万户之公侯,到汉时指侯爵中最高的一层,后泛指高官贵爵。
B.鄙,边远之地,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越国以鄙远”的“鄙”意义相同。
C.南面,指面朝南,古代王侯见臣下皆面南而坐,常以此指帝王、诸侯之位。
D.邑屋,古代行政区域单位,文中引申为乡里或乡里的房舍、村舍、祠堂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宣王召见颜斶时指使其“上前来”,颜斶也同样让大王“上前来”,即使颜斶解释君王上前是礼贤下士的表现,齐宣王仍不认同。
B.近臣认为齐宣王显贵无比,拥有广阔的疆域和众多的仁义之士,万物皆备,百姓皆来亲附;认为士人非常低贱,称呼士人为“匹夫”。
C.老子认为诸侯君王自称为孤、寡、不榖,大概是因为他们懂得“贱一定是贵”的道理,颜斶借此告诫齐宣王要礼贤下士,尊重士人。
D.颜斶最终说服了齐宣王,宣王不但希望成为颜斶的学生,而且希望颜斶跟自己交往,并承诺给他和家人丰厚的待遇,但被颜斶拒绝。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宣王默然不悦。
(2)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则成德扬名于后世也。
【小题5】颜斶是如何拒绝齐宣王的笼络的?请简要概括。
22-23高二上·山东日照·期末
知识点:《新序》(《战国策》整理)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贤人君子者,通于盛衰之时,明乎成败之端,察乎治乱之纪,审乎人情,知所去就。孙叔敖一合于楚,而封十世。李斯积功于秦,而卒被五刑。尽忠忧君,危身安国,其功一也。或以封侯而不绝,或以赐死而被刑,所慕所由异也。

孔子曰:自季孙之赐我千钟,而友益亲。自南宫顷叔之乘我车也,而道加行。故道有时而后重,有势而后行。微乎二子之赐,丘之道几于废也。

楚昭王召孔子,将使执政,而封以书社七百。子西谓楚王曰:王之臣用兵有如子路者乎?使诸侯有如宰予者乎?长官五官有如子贡者乎?昔文王处丰,武王处镐,丰镐之间,百乘之地,伐上杀主,立为天子,世皆曰圣王。今以孔子之贤,而有书社七百里之地,而三子佐之,非楚之利也。王遂止。夫善恶之难分也,圣人独见疑而况于贤者乎是以圣贤罕合谄谀常兴也故有千岁之乱,而无百岁之治。孔子之见疑,岂不痛哉!

子路盛服而见孔子,孔子曰:由,是襜襜者何也?昔者江水出于岷山,其始也,大足以滥觞。及至江之津也,不方舟,不避风,不可渡也。非唯下流众川之多乎?今若衣服甚盛,颜色充盈,天下谁肯加若者哉?子路而出,改服而入,盖自如也。孔子曰:由,记之,吾语若:贲于言者,华也;奋于行者,也;夫色智而有能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言之要也。能之为能之,不能为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要则仁。既知且仁,夫有何加矣哉?

夫仁者好合人,不仁者好离人。故君子居人间则治,小人居人间则乱。君子欲和人,譬犹水火不相能然也,而鼎在其间,水火不乱,乃和百味。是以君子不可不慎择人在其间。

(选自《说苑·杂言》,有删改)

【小题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圣A人B独C见D疑E而F况G于H贤I者J乎K是L以M圣N贤O罕P合Q谄R谀S常T兴U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刑,文中指我国古代的五种刑罚。前期说法不尽相同,后期指笞、杖、徒、流、死。
B.千钟,千钟的粮食,指优厚的俸禄。钟,可以作为量器,古代六斛四斗为一钟。
C.“子路趋而出”与“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两句中的“趋”字含义相同。
D.“奋于行者,伐也”与“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两句中的“伐”字含义不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叔敖、李斯都对自己效命的国家做出了贡献,但有的封爵十世,有的受刑罚,这是各自的追求和走的道路不同造成的。
B.楚昭王召见并想任用孔子,子西对此持反对意见。理由是孔子本就贤能又有有本事的弟子辅助,这对楚国不利。
C.源头的水流和下游的水流不同,到了渡口,如果不并船,不避风,是无法渡过的。孔子以此告诫子路,要注意规避风险。
D.孔子认为,人们说话要合乎要领,行动要合乎准则,孔子不认同那些浮华的、有才智但流露骄矜神色的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道有时而后重,有势而后行。
(2)故有千岁之乱,而无百岁之治。孔子之见疑,岂不痛哉!
【小题5】想要人人和睦,社会和谐美好,为什么要慎于“择人”?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濮阳人吕不韦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其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秦子异人质于赵,处于聊城。故往说之曰:“子傒有承国之业,又有母在中。今子无母于中,外托于不可知之国,一日约,身为粪土。今子听吾计事,求归,可以有秦国。吾为使秦,必来请子。”

乃说秦王后弟阳泉君曰:“君之罪至死,君知之乎?君之门下无不居高尊位,太子门下无贵者。君之存藏珍珠宝玉,君之骏马盈外厩,美女充后庭。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寿于朝生。说有可以一切①而使君富贵千万岁,其宁于太山四维,必无危亡之患矣。”阳泉君避席,请闻其说。不韦曰:“王年高矣,王后无子,子傒有承国之业,士仓又辅之。王一日山陵崩,子傒立,士仓用事,王后之门必生蓬蒿。子异人贤材也,弃在于赵,无母于内,引领西望,而愿得归。王后诚请而立之,子异人无国而有国,王后无子而有子也。”阳泉君曰:“然。”入说王后,王后乃请赵而归之。

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王后悦其状,高其智,曰:“吾楚人也。”而自子之,乃变其名曰“楚”。王使子诵,子曰:“少弃捐在外,尝无师傅所教学,不习于诵。”王罢之。乃留止。问曰:“陛下尝轫车于赵矣,赵之豪杰得知名者不少。今大王反国,皆西面而望。大王无一介之使以存之,臣恐其皆有怨心。使边境早闭晚开。”王以为然,奇其计。王后劝立之。王乃召相,令之曰:“寡人子莫若楚。”立以为太子。

子楚立,以不韦为相,号曰文信侯,食蓝田十二县。王后为华阳太后,诸侯皆致养邑。

(选自《战国策·秦策五》)


【注】①说有可以一切:犹言有一条权宜之计。
【小题1】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濮阳人吕不韦于邯郸                                                  贾:做买卖
B.一日约,身为粪土                                                     倍:加倍
C.子异人无国而有国,王后无子而有子也                       是:这,这样
D.吾为使秦,必来请子                                                  子:您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吕不韦谋略的一组是(     
①秦子异人质于赵,处于聊城 ②听吾计事,求归,可以有秦国
③说秦王后弟阳泉君               ④子傒有承国之业,士仓又辅之
⑤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     ⑥使边境早闭晚开
A.①②⑥B.②③⑤C.①③④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吕不韦以商人特有的敏感,看到了公子异人未来的价值,确定他的投资策略:扶立国家君主,掌握国家政权,泽遗后世。
B.吕不韦对秦国的政治现状、异人的家庭状况作了具体分析,深思熟虑,倾力辅佐公子异人, 实施他的投资计划。
C.吕不韦洞察到华阳夫人的潜在需求,游说阳泉君,说服华阳夫人亲自赴赵接回异人,立其为子嗣,促使秦王最终立异人为太子。
D.吕不韦预期到事情的变化,巧妙安排,运筹得当,凭着一人之力、三寸不烂之舌,实现了自己荣华富贵的梦想。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后悦其状,高其知。
(2)大王无一介之使以存之,臣恐其皆有怨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燕昭王收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呴藉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一》,有删改)

【注】①嘿:同。②涓人:中涓,掌管宫中扫除之役。此指国君近侍。

【小题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帝者与师处A王者B与友处C霸者D与臣处E亡国F与役处。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字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是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意为寡德(即缺少德行)之人。君主常“称孤道寡”。
B.“三晋”是战国时赵、韩、魏的合称。春秋末年,韩、赵、魏三卿分晋,故有此称。
C.“追北”指追逐打了败仗逃亡的敌兵,与《过秦论》中“追亡逐北”意义相同。
D.“宗庙”指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天子、诸侯、大夫、士立庙仪制不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国趁燕国内乱之际,突袭攻破了燕国。燕昭王在国势衰弱时即位。他知道国力弱小,难以轻易洗雪国耻,因此主动请教郭隗,询问复仇的计策。
B.郭隗告诉燕昭王,开创帝业、成就王业,称霸诸侯、亡失国家的君主,各有不同的用人方式;不同的用人方式会招来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结果。
C.古代某国君以重金购求千里马,长久不能如愿。后来他的一位侍从花五百金买回一匹已死千里马的头,结果不满一年,就有三匹千里马送上门来。
D.在上将军乐毅的统率下,燕国士兵作战极为勇猛,他们攻入齐国都城临淄,把财宝尽数取去。最后齐国只剩两座城池未被攻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
(2)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