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1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二首

苏轼

其一

忘归不觉鬓毛斑,好事乡人尚往还。

断岭不遮西望眼,送君直过楚王山。

其二

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晖。

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

【注】①元丰二年春天,时任徐州知州的苏东坡接待了乡人张师厚。②唐·郑谷《曲江红杏》诗: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③新郎君:新进士之别称。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不觉”二字暗示时光飞逝,不知不觉已是两鬓斑白,抒发了作者的慨叹。
B.“好事乡人”指的是“蜀人张师厚”,此句直写了两人之间的往来,照应题目。
C.“不遮”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断岭替人惜别,不愿遮住作者送别朋友的目光。
D.“云龙山”两句写出送别朋友时的美事美景,反衬出诗人的依依不舍与伤感之情。
【小题2】“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两句是如何写得韵味悠长的?请简要分析。
22-23高二上·河北沧州·期末
知识点:赠友送别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吴潜

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一醉,留君住。歌一曲,送君路。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

[注释]①李珙:字开伯,吴郡人,历官御带国子司业(武臣的荣誉性官衔)。②吴潜:主张积极抗金,清除奸佞,却受谗被贬。③红玉阶:红色玉石砌成的台阶,这里代指宫殿朝堂。④垂虹亭:指江苏吴江县垂虹桥上为纪念晋代吴江人张翰而修的鲈乡亭,也叫垂虹亭。⑤拚(pàn):舍弃,不顾惜。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玉阶前”三句以问开篇,可是却没有给出答案,词人有意引而不发,使人感到后三句自由闲适的表象下隐藏着别种意绪。
B.词的上片想象友人归隐后漫游湖海,出没于烟波雨浪,逍遥自在,推断友人对这种境遇十分满足,表达了词人的羡慕与赞赏。
C.“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两句含有双层意思:一为问询,一为慨叹,两层意思都与诗歌的丰富情绪紧密相联。
D.全词多处使用疑问词,如“何事”“谁”“何处”,让全词的情绪表达有层次的推进,并在结句达到了高潮。
【小题2】“拚一醉,留君住。歌一曲,送君路”几句看似矛盾,实则表达了词人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