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8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道山亭

曾巩

闽,故隶周者也。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自粤之太末,与吴之豫章,为其通路。其路在闽者,陆出则阸于两山之间,山相无间断,累数驿乃一得平地,小为县,大为州,然其四顾亦山也。其途或逆坂如缘絙,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也。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辄破溺。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其水陆之险如此。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盖以其陿多阻,岂虚也哉?

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其宫又特盛。城之中三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山,北曰粤王山,三山者鼎趾立。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为是州,得闽山嵚崟之际,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非独忘其远且险,又将抗其思于埃壒【注】之外,其志壮哉!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盖其岁满就更广州,拜谏议大夫,又拜给事中、集贤殿修撰,今为越州,字公辟,名师孟云。

(有删改)

【注】壒(ài),尘埃、尘世。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
B.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
C.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
D.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古代的一种文体,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B.“山相属无间断”与“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三峡》)两句中“属”字含义不同。
C.“而佛、老子之徒”与“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两句中“徒”字含义相同。
D.字,又称“表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描写道山亭的所在地间中郡的历史由来和地理特点,然后从陆路和水路两个方面表现这里高山险峻和水流湍急的特点。
B.福州的州治所在侯官,这里有许多能工巧匠,房屋高大又华丽,即使是下等贫苦的人也一定要使自己的住宅宽敞。
C.程师孟之所以为亭子起名叫“道山之亭”,是因为这里在江海之上,可登山四望,他认为此亭可以和道家所说的蓬莱、方丈、瀛州三座仙山并列。
D.程师孟在福州以治理而闻名,他既改造了城墙,又革新了学府,可惜还没有一年就改任为广州知府,后又任越州知府。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累数驿乃一得平地,小为县,大为州,然其四顾亦山也。
②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
【小题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旨。
22-23高一上·贵州遵义·期末
知识点: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曾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故曰: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故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是以白圭无水难,丈人无火患。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昔晋公子重耳出亡,过郑,郑君不礼。叔瞻谏曰:此贤公子也,君厚待之,可以积德。郑君不听。叔瞻又谏曰:不厚待之,不若杀之,无令有后患。郑君又不听,及公子返晋邦,举兵伐郑,大破之,取八城焉。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不可。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晋已取虢,还,反灭虞。此二臣者皆争于腠理者也,而二君不用也。然则叔瞻、宫之奇亦虞、郑之扁鹊也,而二君不听,故郑以破,虞以亡。故曰: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谋也。

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子罕曰: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是鄙人欲玉,而子罕不欲玉。故曰: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

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 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故不乘天地之资而载一人之身,不随道理之数而学一人之智,此皆一叶之行也。故冬耕之稼,后稷不能羡也;丰年大禾,臧获不能恶也。以一人力,则后稷不足;随自然,则臧获有余。故曰:恃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

(选自《韩非子·喻老》,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
B.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
C.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
D.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扁鹊,本指黄帝时的名医;战国时,秦越人医术神奇,亦号“扁鹊”。文中指秦越人。
B.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蔡桓侯的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C.鄙人,原意为居住在郊野的人,后引申指粗俗浅薄、没有见识的人,文中用引申义。
D.后稷,古代周族始祖。善于耕种,担任舜的稷官,主管农事,教民稼穑,故名后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圭巡视大堤时,要求堵塞由蝼蚁造成的小洞;老年人防范火灾,就用泥涂封好烟囱上的缝隙。
B.扁鹊在蔡桓侯病重时,不愿意给予救治,那是因为蔡桓侯傲慢无礼而又自以为是的态度,令扁鹊彻底失望。
C.子罕不肯接受他人奉送的璞玉,那是因为子罕不把璞玉作为宝贝,而是把不接受璞玉这种美德作为宝贝。
D.如果不顺应自然界的法则,仅凭一个人的才智能力去行事,那么,后稷也不能使庄稼获得丰收。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谋也。
(2)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
【小题5】文中为何将叔瞻、宫之奇比作扁鹊?根据相关语段,试说明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次日,登大小清凉台。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食顷,有白练绕树,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初濛濛然,镕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仍还原形。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薄暮,往西海门观落日,草高于人,路又绝矣。唤数十夫芟夷之而后行。东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间鹘突数十峰类天台琼台红日将坠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余不能冠,被风掀落;不能袜,被水沃透;不敢杖,动陷软沙;不敢仰,虑石崩压。左顾右睨,前探后瞩,恨不能化千亿身,逐峰皆到。当海马负时,捷若猱猿,冲突急走,千万山亦学人奔,状如潮涌。俯视深阬、怪峰,在脚底相待。倘一失足,不堪置想。然事已至此,惴栗无益。若禁缓之,自觉无勇。不得已,托孤寄命,凭渠所往,觉此身便已羽化。《淮南子》有“胆为云”之说,信然。

(选自袁枚《游黄山记》,有删节)

注:①海马,前文僧人曾建议:“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东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间/鹘突数十峰/类天台琼台/红日将坠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
B.东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间/鹘突数十峰/类天台琼台/红日将坠/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
C.东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间鹘突数十峰/类天台琼台/红日将坠/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
D.东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间鹘突数十峰/类天台琼台/红日将坠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癸卯,中国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40年称“癸卯年”。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顺序相配,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
B.黄山,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并称“五岳”,古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
C.食顷,意思是吃一顿饭的工夫,多形容时间很短,与“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须臾”都有“短时间”之义。
D.羽化,传说成仙之人有飞升能力,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即如《赤壁赋》中“羽化而登仙”所言。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2)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3)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