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较难0.4 引用7 组卷13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学与历史是人类源远流长的两种文化形态,两者有着紧密联系。从文学与历史的关联处来考察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二者之间显而易见的相通之处是叙事性。中国古代就非常重视历史的叙事功能。唐代的刘知几说:夫史之称美者,以叙事为先。至若书功过,记善恶,文而不丽,质而非野,使人味其滋旨,怀其德音。美国学者海登·怀特更认为历史叙事具有意义建构作用,历史学家按照某种叙事秩序对过去的事件进行了编排,使之呈现为当下的样子,历史叙事不仅是有关历史事件和进程的模型,而且也是一些隐喻陈述,因而暗示了历史事件和进程与故事类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我们习惯上就是用这些故事类型来赋予我们的生活事件以文化意义的

历史与文学相通处之二是想象性与情感性。培根较早意识到想象对于历史是必不可少的,编年史的作者编撰较长历史阶段的著作时,必然面临许多空白之处,他只能利用自己的才智和猜测来填充这些空白。这里所说的猜测就是想象。我国古人也认为历史需要合理的想象。例如《左传》中晋灵公不君中鉏麑自尽前的自白,清人纪昀通过申苍岭之口说:鉏麑槐下之词,浑良夫梦中之噪,谁闻之欤?说起历史的情感性,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司马迁《史记》中对屈原和李广父子的描写去感受作者写作时倾注的无限同情。以至于怀特认为历史也是诗性的行为,一种想象性的文学活动,本质上尤其是语言学的,因为历史学家总得突出一些事件而贬低另外一些事件,描述特征,变更视角,转换叙事策略等。

但是怀特无疑夸大了历史的文学性。历史终究以记述事件为主,叙事技巧与想象在历史编纂学中还是处于比较低的位置。而情感性在历史写作中的作用更是有较大的争议。如有人认为司马迁本人遭受过宫刑,所以他对历史上同样受过冤屈的人如屈原或李广父子等投射了过多的同情,对他们进行了拔高和美化。这里不去辨析上述争议的是非曲直,但至少说明叙事性、想象性与情感性对于文学来说是整体的、必备的,而对于历史来说则相对是次要的、附属的,也就是说,历史通常只具有低度文学性。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历史的对象是实在的,文学的对象是虚拟的。历史毕竟还有一个独立于历史学家的历史实在,它作为客观给定物,过去和现在的所有历史学家,尽管观点不同,都可以讨论它。这个实在是可公度的,所有历史阐释可以进行有意义的比较、批评和判断。文学则是虚拟的世界,没有这个实在可以比较、批评和判断。可以说,历史是以实在为依据的建构,文学则是以虚拟为基础的创造。用金圣叹的话说,前者是以文运事,后者是因文生事

(节选自汪正龙《重审文学的历史维度——兼论文学与历史的关系》)

材料二

后现代历史学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就是把历史看成语言的虚构、一种叙事散文体的论述。怀特说史皆文也,连历史也瓦解了,历史成了文学,也不是真实的了。说实在话,我并不认同后现代历史学对真实存在的过去和书写出来的历史的漠视和瓦解。对于后现代历史学,我们需要问几个问题。

首先,历史学是否承认那个过去始终在制约着历史叙述的边界,是否承认那个真实存在过的历史始终在限制着历史的书写。我们不能把这个隐约的制约力一概抹杀,总不能面对着巨大的殷墟遗迹,说它只不过是一个叙述吧。特别是当我们做历史叙述时,过去存在的遗迹、文献、传说、故事等,始终制约着我们不要胡说八道。所以,我们要质疑后现代历史学是否承认一个曾经存在的过去,毕竟是制约着和规定着历史叙述的边界,如果承认,那么历史就不可能是文学式的散文

其次,是否承认不同的叙述只是各个不同视野的历史观察。尽管后现代历史学非常深刻地揭露出叙述和书写的意义,但它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种叙述和书写,只是代表了个人,只是某一个片断、某一个角度,它本来并不应当把这种叙述和书写放大来当作普遍性的东西。你看,后现代历史学在进行自己的叙述时,它也希望别人承认它是历史。这就有矛盾了,因为,你在强调历史只是一种叙述和书写的时候,应该承认它只是个人视野中的历史,不能宣称自己已经叙述了历史,甚至叙述了真正正确的历史,也不能强迫别人服从这种叙述。

再次,要追问后现代历史学的就是,它是否承认自己的历史书写也是一种权力,也是隐含了权力的话语,隐含了某种意识形态的书写。而且需要追问,是否承认在某个阶段,权力话语下的叙事是有意义和必要的。比如美国学者安德森,他说国家只不过是想象的共同体,但这个想象共同体一旦存在,它在某一个历史阶段是否就具有了正当性与必要性?

(节选自葛兆光《历史是虚构作品吗?》)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与文学的关系并不是完全隔离的,而是有着诸多的关联之处,但不能过度夸大历史的文学性。
B.怀特认为,历史学家通过重建历史叙事,暗示历史事件和进程与故事类型的关系,赋予生活事件以意义。
C.一些学者不大认同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李广父子的评价,认为司马迁在叙事时主观色彩太浓烈。
D.殷墟遗迹的存在,为相关历史叙述提供了客观依据,所以目前学界对殷墟的研究与认识相对一致。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性的强弱程度是区分被叙述的事件在文化形态上究竟是属于文学还是历史的决定性因素。
B.对于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历史学家或许存在阐释的差异,这瓦解了历史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C.后现代历史学在叙述历史时,也会受到意识形态影响,所叙述的历史也是自己视野中的历史。
D.葛兆光不认同安德森对“国家”的理解,认为“国家”并非想象的共同体,而是事实存在的。
【小题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表述与材料二作者的态度立场最接近的一项是(     
A.清代学者章学诚在《章氏遗书外编·丙辰札记》中评价《三国演义》: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之惑乱。
B.列宁指出,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
C.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其作品前言中写道:法国社会将写它的历史,我只能当它的书记……这样我也许能写出许多历史学家没有想起写的那种历史,即风俗史。
D.历史学家安克斯密特认为,过去是混沌的一片,历史编纂学的目标不再是指向背后的“实在”,而是把“实在”吸纳到表现自身之中。
【小题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小题5】《春秋》记载郑庄公与共叔段相争仅“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一句,而《左传》将其扩为一篇长文,文中母子“隧而相见”的情节尤为动人。请结合材料分析这种叙述差异。
21-22高三上·广东佛山·期末
知识点: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很多人认为社交网络的实时性加速了谣言的传播,这似乎是有道理的,但先于社交网络存在的BBS、论坛社区等交流平台也有实时性。很多研究复杂网络的分析则认为,社交网络的复杂结构更易于传播谣言,复杂网络的结构特性确实会加速谣言的传播,但事实上社交网络的复杂结构特性在现实的人际社会中同样具备。实时性所带来的信息成本降低因素不是决定性的,网络结构因素又不能完全说明问题,真正造成社交网络谣言传播加剧的是信息反馈机制的失效。

在传统的人际社会中,谣言传播是在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人际圈子中,首先由谣言感染者发起谣言,接着倾听者们会逐一表示自己的态度:认同、反对或沉默。认同会增加圈子中的个体进一步将谣言带入另一个交际圈的兴趣;相反,反对会减弱圈子里的个体对于谣言的兴趣。如果反对者的态度足够强烈且理由充分,圈子中的其他人也会成为谣言免疫者甚至谣言粉碎者——当其在别的圈子中再次听到该谣言时,也会加以反对。

在虚拟的社交网络中,由于信息发布的单向性和局域广播性,谣言的传播机制通常是:谣言发布—推送给交际圈中的每一个个体—个体转发—再次推送给新的圈子。而反馈并不在再次推送的内容中。在整个传播机制中,一方面,个体对谣言的反馈无法与谣言的传播同步,谣言的单向发布使得信息并不需要获得反馈就可以传播,这样导致反馈远远滞后;另一方面,社交网络的反馈只针对谣言发起者,并不具有等同的局域广播性,这使得反馈变得异常微弱。严重滞后和微弱到不起眼的音量,使得人际社会的反馈机制在社交网络中根本无法发挥作用——这就是为什么社交网络中智者的声音会为谣言所淹没。

把准社交网络中谣言传播加剧的根源,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提出降低谣言传播概率及谣言传播危害的策略。我们认为,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的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谣言传播的自动辨识,实行风险标注,提醒用户;加强对谣言传播路径的监控,及时发现高风险的谣言传播;强化对谣言传播易感人群的教育保护,提高他们的谣言辨识、防范能力。

(摘编自《双因机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谣言生成》)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社交网络与人际社会的结构特性相似,其复杂性并不是加速谣言传播的原因。
B.在传统的人际社会中,可能影响倾听者对谣言做出判断的主要是谣言感染者。
C.在社交网络中,反馈异常微弱,是因为反馈不具有与谣言传播等同的单向性。
D.对有高谣言传播风险的信息实行风险标注,作用类似于人际社会中反对者的发声。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传播机制入手,比较了人际社会和社交网络中反馈机制对谣言抑制效果的差异。
B.文章以社交网络信息传播过程的先后为序,论述了谣言反馈机制失效的两点原因。
C.文章站在净化社交网络环境的立场,主要从客观技术层面立论分析,见解深刻独到。
D.针对社交网络谣言传播加剧的问题,文章追根溯源,深入剖析,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有新的证据表明社交网络和人际社会的结构特性很不相同,就会削弱本文论证的可信度。
B.在人际社会的交往中,谣言在不同交际圈的传播有可能使谣言感染者转变成谣言免疫者。
C.只要加强对谣言传播路径的监控,及时发现高风险的谣言传播,就能提高辟谣效率。
D.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的技术手段的发展,社交网络可能会形成类似人际社会的反馈机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筷子漫谈
①概览大千世界,综观天下苍生,其进餐工具大体可分为三类。欧美人惯用刀、叉、匙,一餐而三器并用,考究而繁琐;非洲、中东、印尼及印度次大陆居民,至今仍以手抓食,古朴而粗犷;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则使用筷子,简易而便捷。对自己祖先所发明并沿用至今的筷子,国人情有独钟。
②中华大地是筷子的故乡,先人用筷子进餐,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从外观上看,筷子由两根同等粗细长短的小棒组成,十分简陋,但经国人巧手掌控,则夹、挑、拨、拌、扒、戳等无所不能。锋之所指,美味尽收;取舍自如,纵横桌上。堪称使用方便,价廉物美。
③可以想像,远古时期洪荒满目,文明未启。人们采摘渔猎,以生食过活。我们的祖先肯定也经历过用手抓、捧而食的阶段。但懂得用火后,开始享用熟食,吃热烫的食物时,再直接用手取之,则不美也。于是自然就会想到用木棍儿夹之,以为佐助。天长日久,人们便练就了用木棍儿取食的本领,这就是人们使用筷子的由来。
④制作筷子的材料,最主流者为木材和竹子。当年处于荒野的环境中,人类生活在森林、草丛、洞穴里,最方便的材料莫过于树木、竹枝。于是先民就随手采摘细竹和树枝来捞取熟食。正因如此,细棍儿、修竹等,经过先民烤物时的拨弄,急取烫食时的捞夹,蒸煮谷黍时的搅拌等,筷子的雏形已呼之欲出。从当今筷子的形体考察,仍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诚“大朴胜华”之典型也。
⑤筷子古名曰“箸”。《韩非子•喻老》中,有“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之语。由此可见,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商纣时期。
⑥箸之易名为筷,亦有成说。明陆容于其所撰《菽园杂记》卷一中有云:民间讳俗,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以“幡布”为“抹布”。船家希望行船时安顺平稳,到码头捷足先登,亦在情理之中。“快”又大多以竹制成,就在“快”字头上添个“竹”字头,“筷”字乃成;而近代汉语中,单音节名词有向双音节名词发展的趋势,方法便是在字后加“子”,于是“筷子”乃应运而生。
⑦筷子的种类甚多,制材五花八门。春秋时期便已有牙箸、玉箸,秦汉时期有铜箸、铁箸,盛唐时有漆箸、金箸、银箸、象牙箸等,发展至今,筷子的种类造型更是层出不穷,色彩、图案亦是五彩纷呈。可以说,筷子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还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审美享受。
⑧我国是礼仪之邦,行为举止讲求合情入理,日常生活中对筷子的使用也很有讲究。用筷子的正确方法是一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上端,另外三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且筷子的两端要对齐。用餐前,筷子要整齐码放在饭碗右侧,用餐后要整齐地竖向码放在饭碗正中。要做到彬彬有礼,雍容大方,使用筷子就应有所讲究,不能随心所欲。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小题1】关于筷子的特点,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筷子由两根同等粗细长短的小棒组成,外观粗朴简陋,但国人对其情有独钟。
B.筷子的种类造型众多,色彩、图案亦是五彩纷呈。
C.筷子经国人巧手掌控,夹、挑、拨、拌、扒、戳等无所不能,堪称使用方便。
D.筷子因其取材为木材和竹子,价廉物美。
【小题2】【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筷子古名为“箸”,其历史可追溯到商纣时期,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
B.“筷子”一词的由来有成说。据叫陆容于其所撰《菽园杂记》卷一中的记载可知,吴中民间船家讳言“住”字,故更名为“筷子”。
C.筷子因其制材、造型、色彩、图案等种类众多、五彩纷呈,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的同时,还带来审美享受。
D.筷子虽然只是吃饭的工具,但日常生活中正确地使用筷子也是举止文明的表现。
【小题3】【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筷子比考究而繁琐的刀、叉、匙一餐三器并用使用起来简易、便捷,比以手抓食礼貌、文明,由此可以看出东方智慧的独特之处。
B.用餐前筷子要整齐码放在饭碗右侧,用餐后要整齐地竖向码放在饭碗正中。生活中人们使用物品均应有所讲究,不能随心所欲,这是一种礼仪文化。
C.《韩非子•喻老》篇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因为筷子只应该“大朴胜华”。
D.作家郭永秀有诗云“五指微拢/轻轻夹起五千年的芬芳”,在这里,筷子已不只是一种器物,还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生活中任何一件物品探究起来都和文化有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智库尤其是高端智库的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从全方位建言“十三五”规划,到助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再到把握全球发展大势,我国智库对内致力咨政建言、聚焦改革发展,对外展示中国方案、传播中国声音,取得了一系列智力成果,为服务决策和服务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智库建设在蓬勃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寻找对策,引导智库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智库发展要避免形式主义。有些智库很少给出真正有用的政策建议,很少提供国家决策迫切需要的智慧支持,这显然脱离了智库的定位与职责。智库不是一个“筐”,不是什么机构都可以往里装,智库建设要避免“有库缺智”的形式化倾向。

智库的核心竞争力是思想创新。有些智库研究给政策做注释解读多,提出决策支持预案少,缺乏对重大问题战略研究的前瞻性,存在决策咨询“不解渴”、“不到位”的情况。智库研究不仅要有“想政府之所想,解决策之所需”的善谋本领,还要不断强化“想政府之所未想,解决策之所未需”的远谋能力。

智库研究需要鼓励聚力合作。目前,部分智库的相关人才和研究力量各自为战,缺少跨学科、跨部门的大团队协同。面对具体现实问题的复杂性,智库需要集中各方优势力量开展组团研究,倡导“所用而非所有”的人才使用理念。例如共建“一带一路”的主题研究,不仅需要经济学者、外交学者、政治学者、文化学者,也需要历史学者、生态环境学者等集思广益,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智慧产品。

智库运行离不开创新管理。在一些智库内部治理上,还存在运行机制不够灵活、成果评价不够科学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智库健康有序发展。建议对智库的人员、经费、项目运行采取灵活高效的管理办法,充分调动专家团队积极性,赋予智库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时代呼唤智库大有作为,我们应当始终秉持咨政报国的情怀,不断增强善谋远谋的本领,大力弘扬求实创新的精神,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摘编自徐晓明《引导智库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

战略管理学认为,战略匹配文化,文化决定制度,制度决定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影响业务流程。智库的战略是确定的,即使命与民族振兴相联系、愿景与一流智库相联系、定位与党和政府的智囊相联系、计划与科研创新相联系。目前,我们必须清楚建立怎样的组织文化、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才能支撑智库的战略。

文化内嵌于组织的所有部门和工作环节中,根植于员工的潜意识中,是一切行为规范的根源。鼓励创新的文化,是一种尊重科研规律与尊重人才、摆脱论资排辈与部门隔离、鼓励平等与争鸣、鼓励求异与容忍出错、倡导问题导向与团队合作的文化。智库不只是要通过语言、文字、形象识别系统传递这种文化,更要把这种文化体现在制度设置和日常活动中,贯穿于岗位设置和人才招聘、培训、上岗、考核、奖励、晋升的全过程。

组织结构的本质是为实现战略而规划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管理学认为,以直线职能指挥制为代表的机械组织结构与以矩阵制为代表的有机组织结构,是两种差异很大的组织结构。在管理风格方面,机械组织强调公正严明,有机组织注重高度参与;在沟通方面,机械组织是垂直沟通,有机组织是垂直和横向沟通:在协调和控制方面,机械组织由高层领导集权决策指挥,有机组织跨阶层和部门相互协调;在决策权方面,机械组织高度集中在管理层,有机组织分散在各事务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机械组织对日常行为严格监督,以严格的定量考核为基础进行激励,有机组织以轻松愉快的氛围吸引科学家和创造性人才,对创造性有较强的鉴别能力。

智库适宜采用有机组织结构。机械组织对服从性和纪律性要求较高,与崇尚平等交流、独立思考、求异思维的学术精神相背离,使科研创新不能以市场为导向,造成整个智库对需求的反应迟钝。有机组织虽然容易造成多头领导、责任不清等问题,但有利于科研人员面向用户,自主决策、横向沟通、知识共享、跨部门相互协调,按用户需求迅速配置资源。

业务流程是指从获得到完成业务的整个过程。机械组织的业务流程一般是高层规划任务、任务层层分解、上级规定工作标准、专职人员负责指导和监督、对工作结果层层考核,这种业务流程并不适合智库。智库的业务流程应该以问题为开始,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结束。智库必须给予科研团队科研自主权,以用户满意度和社会效益为考核标准,培育市场反应、研究开发、销售与服务、用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才能输出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摘编自徐全军《增强智库运营机制的创新活力》)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智库影响力不断扩大,在致力咨政建言、对外展示中国方案等方面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B.某些现实问题极为复杂,智库需要跨学科、跨部门的大团队协同工作,应集中各方优势力量开展组团研究。
C.文化是行为规范的根源,在制度设置和日常活动中体现这种文化与通过语言、文字等传递该文化同等重要。
D.赋予科研团队科研自主权,注重用户满意度和社会效益,培育市场反应等能力,智库方能成为真正的智库。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部分智库之所以“有库缺智”,是因为无法招聘到真正的科学家和创造性人才。
B.智库研究应多提出决策支持预案,应多对重大问题战略研究作出预见性判断。
C.机械组织结构与有机组织结构相比差异很大,从管理学角度来看后者优于前者。
D.智库应迎合用户心理,围绕用户需求开展业务,直到用户提出的问题得以解决。
【小题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撑智库“战略”的一项是(     
A.尊重科学家的科研路线,给予其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弹性工作时间。
B.为了照顾公平,主要按照等级发放工资,绩效工资只占较少部分。
C.具有问题敏感性,能够独立思考,在思维碰撞的火花中发现问题。
D.选用合格的评审专家,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完善成果评价机制。
【小题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小题5】如何对智库运行进行“创新管理”?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具体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