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3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存勖,李克用长子也。初,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还军上党,置酒三垂岗,伶人奏《百年歌》,声甚悲,坐上皆凄怆。时存勖在侧,方五岁,克用慨然捋须,指而笑曰:“吾行老矣,此奇儿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于此乎!”存勖年十一,从克用破王行瑜遣献捷于京师昭宗异其状貌赐以鸂鶒卮翡翠盘抚其背曰儿有奇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天祐五年正月,即王位于太原。叔父克宁杀都虞候李存质,幸臣史敬镕告克宁谋叛。二月,执而戕之,且以先王之丧、叔父之难语周德威,德威自乱柳还军太原。梁夹城兵闻晋有大丧,德威军且去,因颇懈。王谓诸将曰:“梁人幸我大丧,谓我少而新立,无能为也,宜乘其怠击之。”乃出兵趋上党,行至三垂岗,叹曰:“此先王置酒处也!”会天大雾昼暝,兵行雾中,攻其夹城,破之,梁军大败,凯旋,以一少牢告庙。同光二年,帝御文明殿,以教坊使陈俊为景州刺史,内园使储德源为宪州刺史,皆梁之伶人也。初,帝平梁,俊与德源皆为宠伶周匝所荐,帝因许除郡,郭崇韬以为不可,帝密召崇韬谓之曰:“予已许除郡,经年未行,我惭见二人,卿当屈意行之。”故有是命。

天成元年,郭崇韬、朱友谦皆以谗死,李嗣源以名位高,亦见疑忌。赵在礼反于魏,大臣皆请遣李嗣源讨贼,庄宗不许。群臣屡请,庄宗不得已,遣之。李嗣源至魏,屯御河南,在礼登楼谢罪。军变,李嗣源乃入于魏,与在礼合,遣石敬瑭将三百骑为先锋。李嗣源反,龙骧指挥使姚彦温以前锋军叛降于李嗣源,入于汴州。帝自万胜至洛京,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反。夏四月丁亥,帝崩。七月,葬雍陵,追谥为光圣神闵孝皇帝,庙号庄宗。

(节选自《新五代史·唐本纪五、六》《旧五代史·唐书八、十》,有改动)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从克用破/王行瑜遣献捷于京师/昭宗异其状貌/赐以鸂/鶒卮翡翠盘/抚其背曰/儿有奇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
B.从克用破王行瑜/遣献捷于京师/昭宗异其状貌/赐以鸂/鶒卮翡翠盘/抚其背曰/儿有奇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
C.从克用破王行瑜/遣献捷于京师/昭宗异其状貌/赐以鸂鶒卮翡翠盘/抚其背曰/儿有奇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
D.从克用破/王行瑜遣献捷于京师/昭宗异其状貌/赐以鸂鶒卮翡翠盘/抚其背曰/儿有奇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伶人,是封建时代对歌舞或戏曲演员的称谓,又称伶官、优伶。
B.《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与《诗经》《礼记》《乐》《易》并称“五经”。
C.少牢,古代祭祀时用牛、羊、猪各一头称“太牢”,用牛、猪各一头称“少牢”。
D.朔,月初之名,又称“新月”,指农历的每月初一,“朔”日的前一天称为“晦”。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梁人幸我大丧,谓我少而新立,无能为也,宜乘其怠击之
22-23高二上·吉林·期末
知识点:《新五代史》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范延光,字子瑰,临漳人也。唐明宗为节度使,置延光麾下,而未之奇也。明宗破郓州,梁兵方扼杨刘,其先锋将康延孝阴送款于明宗。明宗求可以通延孝款于庄宗者,延光辄自请行,乃怀延孝蜡丸书,西见庄宗致之,且曰:“今延孝虽有降意,而梁兵扼杨刘者甚盛,未可图也,不如筑垒马家口以通汶阳。”庄宗以为然。垒成,梁遣王彦章急攻新垒。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庄宗入汴,狱吏去其桎梏,而出之。庄宗见延光,喜,拜校工部尚书。

明宗时,为宣徽南院使。明宗行汴州,至荥阳,朱守殷反,延光曰:“守殷反迹始见,若缓之使得为计,则城坚而难近。故乘人之未备者,莫若急攻,臣请骑兵五百,驰至城下,以神速骇之。”乃以骑兵五百,自暮疾驰至半夜,行二百里,战于城下。迟明,明宗亦驰至,汴兵望见天子乘舆,乃开门,而延光先入,犹巷战,杀伤甚众,守殷死,汴州平。

明年,迁枢密使。明宗问延光马数几何,对曰:“骑军三万五千。”明宗抚髀叹曰:“吾兵间四十年,自太祖在太原时,马数不过七千,今有马三万五千而不能一天下,吾老矣,马多奈何?”延光因曰:“臣尝计,一马之费,可养步卒五人,三万五千匹马,十五万兵之食也。” 明宗曰:“肥战马而瘠吾人,此吾所愧也!”

是时,王淑妃用事,遂凝兄弟与淑妃有旧,方倚以蒙恩宠,所言无不听,而大臣以妃故,多不敢争,独延光从容沮止之。明宗有疾,不能视朝,京师之人,汹汹异议,有司不能禁。或劝延光以严法制之,延光曰:“制动当以静,宜少待之。”已而明宗疾少间,京师乃定。

是时,秦王握兵骄甚,延光惧祸之及也,乃求罢去。明宗再三留之,延光继之以泣,不得已,乃罢之。已而秦王举兵见诛,明宗,潞王反,唐室大乱,弘昭、赟皆及祸以死。末帝复诏延光为枢密使,拜宣武军节度使。

(选自《新五代史》,有删节)

[注] ①唐明宗:李嗣源(李亶),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②梁:又称后梁,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国家,与后唐是死敌。③末帝:明宗李嗣源养子,后唐末代皇帝,又称废帝。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肯言
B.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C.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D.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拜”指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义或职位,如文中“拜检校工部尚书”中的“拜”,而文中的“拜而出之”中的“拜”则是“叩拜”的意思。
B.“幸”指封建帝王亲临某地或宠爱妃嫔,“明宗行幸汴州”中的“幸”即前一个意思。
C.“用事”指统治者执掌政权,“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两词中的“事”均指政事。
D.“崩”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表示天子的死,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延光具有谋略。朱守殷谋反,范延光建议趁敌人不备猛攻,带先头部队五百人飞驰至城下,以神速震慑对方,取得效果。
B.范延光勇气可嘉。明宗攻打郓州时,敌将康延孝递交降书,明宗打算将降书呈给庄宗,范延光主动请缨,前去送信,返回途中被捕入狱。
C.范延光遇事冷静。明宗患病,京师议论纷纷,有人劝延光严厉制裁,延光以静制动,不久,明宗病情好转,京师也安定下来。
D.范延光颇有远见。当时秦王握有兵权,非常骄纵,延光害怕祸患波及自己,力请辞官,后来果然唐室大乱,延光免受祸患。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明宗曰:“肥战马而瘠吾人,此吾所愧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钱镠,字具美,杭州临安人也。临安里中有大木,镠幼时与群儿戏木下,镠坐大石指麾群儿为队伍,号令颇有法,群儿皆惮之。及壮,无赖,不喜事生业,以贩盐为盗。县录事钟起有子数人,与镠饮博,起尝禁其诸子,诸子多窃从之游。豫章人有善术者,望牛斗间有王气。牛斗,钱塘分也,因游钱塘。占之在临安,乃之临安,以相法隐市中,阴求其人。起与术者善,术者私谓起曰:“占君县有贵人,求之市中不可得,视君之相贵矣,然不足当之。”起乃为置酒,悉召贤豪为会,阴令术者遍视之,皆不足当。术者过起家,镠适从外来,见起,反走,术者望见之,大惊曰:“此真贵人也!”起笑曰:“此吾旁舍钱生尔。”术者召镠至,熟视之,顾起曰:“君之贵者,因此人也。”乃慰镠曰:“子骨法非常,愿自爱。”因与起诀曰:“吾求其人者,非有所欲也,直欲吾术尔。”明日乃去。起始纵其子等与镠游,时时其穷乏。天复二年,封镠越王。

自镠世常重敛其民以事奢僭下至鸡鱼卵鷇必家至而日取每笞一人以责其负则诸案史各持其簿列于廷;凡一簿所负,唱其多少,量为笞数,以次唱而笞之,少者犹积数十,多者至笞百余,人尤不胜其苦。又多掠得岭海商贾宝货。当五代时,常贡奉中国不绝。及世宗平淮南,宋兴,荆、楚诸国相次归命,俶势益孤,始倾其国以事贡献。太祖皇帝时,俶尝来朝,厚礼遣还国,俶喜,益以器服珍奇为献,不可胜数。太祖曰:“此吾中物尔,何用献为!”太平兴国三年,诏俶来朝,俶举族归于京师,国除。其后事具国史。

呜呼!天人之际,为难言也。非徒自古术者好奇而幸中,至于英豪草窃亦多自托于妖祥,岂其欺惑愚众,有以用之欤?盖其兴也,非有功德渐积之勤,而黥髡盗贩,倔起于王侯,而人亦乐为之传欤?考钱氏之始终,非有德泽施其一方,百年之际,虐用其人甚矣,其动于气象者,岂非其孽欤?是时四海分裂,不胜其暴,又岂皆然欤?是皆无所得而推欤?术者之言,不中者多,而中者少,而人特喜道其中者欤?

(《新五代史·世家·越世家第七》)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镠世/常重敛其民/以事奢僭/下至鸡鱼卵鷇/必家至/而日取每笞一人/以责其负/则诸案史各持其簿/列于廷
B.自镠世常/重敛其民以事奢僭/下至鸡鱼卵鷇/必家至而日取/每笞一人以责其负/则诸案史各持其簿列于廷
C.自镠世常重敛其民/以事奢僭/下至鸡鱼卵鷇/必家至/而日取每笞一人/以责其负/则诸案史各持其簿/列于廷
D.自镠世常重敛其民以事奢僭/下至鸡鱼卵鷇/必家至而日取/每笞一人以责其负/则诸案史各持其簿列于廷
【小题2】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欲质吾术尔”中的“质”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援疑质理”的“质”都是“问”的意思。
B.“时时贷其穷乏”的“贷”,即施舍、周济。与“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意思不相同。
C.中国,中原地区。“李凭中国弹箜篌”的“中国”意为国中,指在国都长安城里。两者意思不同。
D.帑,《通俗文》解释为“库藏曰帑”,指收藏钱财的府库,这与“帑实”“帑储”“帑藏”的“帑”意思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起起初认为钱镠饮酒赌博,不事生产,是个无所事事的混子,所以禁止他的儿子们与钱镠厮混,但儿子们常常因为害怕而被迫跟随钱镠游荡。
B.术士因占卜到临安有贵人,遂拜访钟起家,此时钱镠恰好从外面进来,见了钟起,转身就走。但术士望见他却大吃一惊,认定他就是自己要找的贵人。
C.钱氏几代人凶横暴虐,掠夺脂膏。百姓若是无法按时上交赋税,就将按官府账簿的记录,折合为次数被鞭打,少的也被鞭打几十下,多的达到一百多,是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
D.宋太祖皇帝时,钱俶为求自保,曾来朝拜,宋用厚礼送他回国,钱俶心喜,遂增加进贡珍奇器物,不可胜数。但在宋太祖眼中不过是已有的财物,没什么可贵的。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术者召镠至,熟视之,顾起曰:“君之贵者,因此人也。”
(2)非徒自古术者好奇而幸中,至于英豪草窃亦多自托于妖祥,岂其欺惑愚众,有以用之欤?
【小题5】《史记》首创论赞体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沿用此体,在一些纪传体前后阐发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总结经验,引以为鉴。本文阐发了哪些看法可为当代借鉴?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河东教练使。庄宗即位,拜崇韬兵部尚书、枢密使。庄宗已,遂立刘氏为皇后。 崇韬累表自陈。请依唐旧制,还枢密使于内臣,而并辞镇阳。优诏不允。崇韬又曰:“臣从陛下军朝城,定计破梁,陛下抚臣背而约曰:‘事了,与卿一镇。’今天下一家,俊贤并进,臣惫矣,愿乞身如约。”庄宗召崇韬谓曰:“朝城之约,许卿一镇,不许卿去。欲舍朕,安之乎?”崇韬因建天下利害二十五事,施行之。明年征蜀,议择大将。时明宗为总管,当行。而崇韬以谗见危,思立大功为自安之计,乃曰契丹为患北边非总管不可御魏王继岌国之储副而大功未立且亲王为元帅唐故事也庄宗曰:“继岌,小子,岂任大事?必为我择其副。”崇韬未及言,庄宗曰:“吾得之矣,无以易卿也。”乃以继岌为西南面行营都统,崇韬为招讨使,军政皆决崇韬。崇韬素嫉宦官,尝谓继岌曰:“王有破蜀功,师旋,必为太子,俟主上千秋万岁后,当尽去宦官,至于扇马,亦不可骑。”李从袭等见崇韬专任军事,心已不平,及闻此言,遂皆切齿,思有以图之。庄宗闻破蜀,遣宦官向延嗣劳军,崇韬不郊迎,延嗣大怒,因与从袭等共构之。延嗣还,上蜀簿,得兵三十万,马九千五百匹,兵器七百万,粮二百五十三万石,钱一百九十二万缗,金银二十二万两,珠玉犀象二万,文锦绫罗五十万匹。庄宗曰:“人言蜀天下之富国也, 所得止于此邪?”延嗣因言蜀之宝货皆入崇韬,且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庄宗怒,遣宦官马彦跬至蜀,视崇韬去就。彦玮以告刘皇后,刘皇后教彦跬矫诏魏王杀之。崇韬有子五人,其二从死于蜀,余皆见杀。其破蜀所得,皆籍没。明宗即位,诏许归葬,以其太原故宅赐其二孙。

(节选自《新五代史·唐臣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契丹为患/北边非总管不可御/魏王继岌/国之储副/而大功未立/且亲王为元帅/唐故事也/
B.契丹为患/北边非总管不可御/魏王继岌/国之储副/而大功未/立且亲王为元帅/唐故事也/
C.契丹为患北边/非总管不可御/魏王继岌/国之储副/而大功未立/且亲王为元帅/唐故事也/
D.契丹为患北边/非总管不可御/魏王继岌/国之储副/而大功未/立且亲王为元帅/唐故事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练使,唐朝时期主要掌管教习士兵的武官,属于节度使下属职位。
B.矫诏指诈称帝王的诏书,或伪造、假托、假传刑部的命令。文中指前者。
C.郊指郊祭,为祭祀天地日月的活动,冬至祭天于南郊,夏至祀地于北郊。
D.籍没指登记财物加以没收,也就是罚没家产人官,是一种较重的处罚。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崇韬军功卓著,受到庄宗猜忌。郭崇韬破蜀立下大功,行为不收敛,惹怒唐庄宗;唐庄宗派宦官马彦玮到蜀地监视郭崇韬的动向。
B.郭崇韬善于理政,颇受皇帝赏识。郭崇韬跟从皇帝立下战功,想辞去官职,却不被允许;他所陈述关系天下利害的事都被皇帝采纳了。
C.郭祟韬擅长治军,屡任重要军职。唐庄宗即位以后,郭崇韬担任了兵部尚书;后来又出任招讨使,军政方面的大事都由郭崇韬来决定。
D.郭崇韬遭受诬陷,引来杀身之祸。郭祟韬曾因受到诬告而处境危险,后来又因未去郊外迎接前来慰劳的宦官向延嗣,最终被陷害致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崇韬累表自陈,请依唐旧制,还枢密使于内臣,而并辞镇阳。
(2)李从袭等见崇韬专任军事,心已不平,及闻此言,遂皆切齿,思有以图之。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