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5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小题1】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折,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可知农家是大小总动员,突出插秧繁忙、紧张。
B.“抛”“接”“拔”“插”真切地展现了插秧时的分工明确,井然有序,点明题目。
C.“笠是兜鍪蓑是甲”句比喻新颖,化板滞为飞动,形成一股灵动的气势,耐人回味。
D.全诗描写农民在雨中插秧的劳动情景,典雅新奇的用语使农事的轻松之感跃然纸上。
【小题2】面对吃饭歇息的招呼,农人为什么“不答”?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22-23高一上·海南海口·阶段练习
知识点:杨万里(1127-1206)即事感怀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池口移舟入江,再泊十里头、潘家湾阻风不至(节选)

杨万里

北风五日吹江练,江底吹翻作江面。

大波一跳入天半,粉碎银山成雪片。

五日五夜无停时,长江倒流都上西。

计程一日二千里,今逾滟澦②到峨眉。

更吹两日江必竭,却将海水来相接。

水到峨眉无去处,下梢不到忘归路。

我到金陵水自东,只恐从此无南风。

【注】①池口:秋浦河人长江的浦口。②十里头、潘家湾:池口附近的地名。③滟澦:长江水中巨石,在瞿塘峡,今已炸毁。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由池口移舟人长江,在行舟的途中遭遇大风。于是诗人停泊在十里头、潘家湾,这样延阻了大风的到来。
B.开篇描写北风连吹五日,江水被搅动、翻卷的景象。其中,“北风”句写出北风持续之久,“江底”句写出风力之猛。
C.“大波”“粉碎”二句描写巨浪的起落,前句写出巨浪喷涌的气势,后句写出巨浪跌落的奇景,给人以震撼之感。
D.在写景的过程中,本诗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小题2】清人陈衍《宋诗精华录》评此诗:“写逆风全就江水西流着想。”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