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孩子的力量

[俄]列夫·托尔斯泰

“打死他!……枪毙他!……把这个坏蛋立刻枪毙!……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

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个人的身材高大,腰板挺直,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这是一个在人民反对政府的战争中站在政府一边的人。他被抓获,现在押去处决。

“有什么办法呢!力量总不在我们一边。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他们的天下。死就死吧,看来只能这样了。”他想,耸耸肩膀,对人群不断的叫嚷报以冷冷的一笑。

“他是警察,今天早晨还向我们开过枪!”人群嚷道。

但人群并没有停下来,仍押着他往前走。当他们来到那条横着昨天在军警枪下遇难者尸体的街上时,人群狂怒了。

“不要再拖延时间!就在这儿枪毙那无赖,还把他押到哪儿去?”人群嚷道。

被俘的人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

但领头的人决定把他押到广场上去,去那里解决他。

离广场已经不远,在一片肃静中,人群后传来一个孩子的哭叫声。

“爸爸!爸爸!”一个六岁的男孩边哭边叫,推开人群往俘虏那边挤去,“爸爸!他们要把你怎么样?等一等,等一等,把我也带去,带去!……”孩子旁边的人群停止了叫喊,他们仿佛受到强大的冲击,人群分开来,让孩子往父亲那边去。

“瞧这孩子多可爱啊!”一个女人说。

“你要找谁呀?”另一个女人向男孩俯下身去,问。

“我要爸爸!放我到爸爸那儿去!”男孩尖声回答。

“你几岁啊,孩子?”

“你们想把爸爸怎样?”男孩问。

“回家去,孩子,回到妈妈那儿去。”一个男人对孩子说。俘虏已听见孩子的声音,也听见人家对他说的话。他的脸色越发阴沉了。

“他没有母亲!”他对那叫孩子去找母亲的人说。男孩在人群里一直往前挤,挤到父亲身边,爬到他身上去。人群一直叫着:“打死他!吊死他!枪毙坏蛋!”

“你干吗从家里跑出来?”父亲对孩子说。

“他们要拿你怎么样?”孩子问。

“你这么办。”父亲说。

“什么?”

“你认识卡秋莎吗?”

“那个邻居阿姨吗?怎么不认识?”

“好吧,你先到她那儿去,待在那里。我……我就来。”

“你不去,我也不去。”男孩说着哭起来。

“你为什么不去?”

“他们会打你的。”

“不会,他们不会的,他们就是这样。”

俘虏放下男孩,走到人群中那个发号施令的人跟前。

“听我说,”他说,“你们要打死我,不论怎样都行,也不论在什么地方,但就是不要当着他的面,”他指指男孩,“你们放开我两分钟,抓住我的一只手:我就对他说,我跟您一起去溜达溜达,您是我的朋友,这样他就会走了。到那时……到那时你们要怎么打死我,就随你们。”

领头的人同意了。

然后俘虏又抱起孩子说:“乖孩子,到卡秋莎阿姨那儿去。”

“你呢?”

“你瞧,我同这位朋友一起溜达溜达,我们再溜达一会儿,你先去,我就来。你去吧,乖孩子。”

男孩盯住父亲,头一会儿转向这边,一会儿转向那边,接着思索起来。

“去吧,好孩子,我就来。”

“你一定来吗?”男孩听从父亲的话。一个女人把他从人群带出去。等孩子看不见了,俘虏说:“现在我准备好了,你们打死我吧。”

这时候发生了完全意想不到和难以理解的事情。在所有这些一时变得残酷,对人充满仇恨的人身上,同一个神灵觉醒了。一个女人说:“我说,把他放了吧。”

“上帝保佑,”又一个人说,“放了他。”

“放了他,放了他!”人群叫喊起来。

刚才还在憎恨群众的他,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他是个有罪的人,但从人群跑出去,却没人拦住他。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人群大声叫嚷的情景,暗含了作者对围观人们亢奋情绪的批判态度,与鲁迅在《祝福》中批判那些围观祥林嫂的鲁镇人们相类。
B.“这是一个在人民反对政府的战争中站在政府一边的人”句,点明了“被捆绑的人”的身份,又揭示了历史背景——群众推翻了沙俄政府。
C.“同一个神灵”指“上帝”所代表的亲情、怜悯等,孩子对父亲的爱也使人们改变了先前的态度,唤醒了人们内心的善良与博爱。
D.孩子的出现,使事态发生变化,不仅让警察在内心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过错,而且也使得愤怒的围观群众生发悲悯情怀。
【小题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等动作和神态描写,极其简洁而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支持政府的警察形象。
B.“脸色越发阴沉了”表现了警察内心对儿子的担心,“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表现了他被谅解后内心的愧疚、悔恨以及惊喜之情。
C.本文对比手法运用非常成功:警察从起初的动作、神态到最后的表现,群众从叫嚷“打死他”到“没人拦住他”,孩子从啼哭到感激。
D.本文故事场景变换不大,情节相对集中,大量使用人物对话展开,开头与结尾人们的表现形成的反差突出了小说弘扬人道主义的主旨。
22-23高三上·湖南郴州·期末
知识点:外国小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节选)

福克纳(美)杨岂深译

爱米丽·格里尔生小姐过世了,全镇的人都去送丧:男子们是出于敬慕之情,因为一个纪念碑倒下了:妇女们呢,则大多数出于好奇心,想看看她屋子的内部。除了一个花匠兼厨师的老仆人之外,至少已有十年光景谁也没进去看看这幢房子了。

那是一幢过去漆成白色的四方形大木屋,坐落在当年一条最考究的街道上,还装点着有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风味的圆形屋顶、尖塔和涡形花纹的阳台,带有浓厚的轻盈气息。可是汽车间和轧棉机之类的东西侵犯了这一带庄严的名字,把它们涂抹得一干二净。只有爱米丽小姐的屋子岿然独存,四周簇拥着棉花车和汽油泵。房子虽已破败,却还是执拗不驯,装模作样。

这幢房子传说是她父亲死后留给她的财产。

爱米丽小姐在世时,当时的镇长沙多里斯上校豁免了她一切应纳的税款,这自然是沙多里斯上校编造了一大套无中生有的话,说是爱米丽的父亲曾经贷款给镇政府,因此,免税只是作为补偿,个中的理由只有妇道人家才会相信。

等到思想更为开明的第二代人当了镇长和参议员时,这项安排引起了一些小小的不满。那年元旦,他们便给她寄去了一张纳税通知单。二月份到了,还是杳无音信。他们发去一封公函,要她便中到司法长官办公处去一趟。一周之后,镇长亲自写信给爱米丽,表示愿意登门访问,或派车迎接她,而所得回信却是一张便条,写在古色古香的信笺上,书法流利,字迹细小,但墨水已不鲜艳,信的大意是说她已根本不外出。纳税通知附还,没有表示意见。

参议员们开了个特别会议,派出一个代表团对她进行了访问。黑人男仆把他们领进了客厅里,里面摆设的笨重家具全都包着皮套子。黑人打开了一扇百叶窗,这时,便更可看出皮套子已经坼裂;等他们坐了下来,大腿两边就有一阵灰尘冉冉上升,尘粒在那一缕阳光中缓缓旋转。

她一进屋,他们全都站了起来。一个小模小样,腰圆体胖的女人,穿了一身黑服,一条细细的金表链拖到腰部,落到腰带里去了,一根乌木拐杖支撑着她的身体,拐杖头的镶金已经失去光泽。她没有请他们坐下来。她只是站在门口,静静地听着,直到发言的代表结结巴巴地说完,他们这时才听到那块隐在金链子那一端的挂表嘀嗒作响。

她的声调冷酷无情。“我在杰斐逊无税可纳。”“你们去找沙多里斯上校。”(沙多里斯上校死了将近十年了)“我在杰斐逊无税可纳,托比!”黑人应声而来,“把这些先生请出去。”

行政当局要铺设人行道,就在她父亲去世的那年夏天开始动工,建筑公司带着一批黑人、骡子和机器来了,工头是个北方佬,名叫荷默·伯隆,个子高大,皮肤黝黑,精明强干,声音洪亮,双眼比脸色浅淡。很快,他就成了全镇的名人,不久,逢到礼拜天的下午我们就看到他和艾米丽小姐一齐驾着轻便马车出游了。

起初我们都高兴地看到爱米丽小姐多少有了一点寄托,因为妇女们都说:“格里尔生家的人绝对不会真的看中一个北方佬,一个拿日工资的人。”一次伯隆同男人们喝酒,说现在只是想玩玩,还无意成家,于是一些年纪大的人就说“可怜的爱米丽……”

她把头抬得高高,甚至当我们深信她已经堕落了的时候也是如此,仿佛她比历来都更要求人们承认她作为格里尔生家族末代人物的尊严;仿佛她的尊严就需要同世俗的接触来重新肯定她那不受任何影响的性格。

……

“我要买点毒药。”她跟药剂师说。她当时已三十出头,依然是个削肩细腰的女人,只是比往常更加清瘦了,一双黑眼冷酷高傲,脸上的肉在两边的太阳穴和眼窝处绷得很紧。

“我要你们店里最有效的毒药,我要砒霜。”

药剂师朝下望了她一眼,她回看他一眼,身子挺直,面孔像一面拉紧了的旗子,药剂师说,“如果你要的是这种毒药,我们有,不过,法律规定你得说明做什么用途。”

爱米丽小姐只是瞪着他,头向后仰了仰,以便双眼好正视他的双眼,一直看到他把目光移开了,走进去拿砒霜包好。

铺路工程竣工,伯隆离开了本城。一天黄昏,有人看见伯隆去而复返,他走进了爱米丽的那所房子,这就是我们最后一次看到荷默·伯隆,至于爱米丽小姐呢,等我们再见到她时,她已经发胖了,头发也已灰白了,以后数年中,头发越变越灰,变得像胡椒盐似的铁灰色,颜色就不再变了,直到她七十四岁去世之日为止,还是保持着那旺盛的铁灰色。

不时我们在楼底下的一个窗口——她显然是把楼上封闭起来了——见到她的身影。她就这样度过了一年又一年——高贵,宁静,无法逃避,无法接近,怪僻乖张。

她就这样与世长辞了。死在楼下的一间屋子里。

我们已经知道,楼上那块地方有一个房间,四十年来从没有人见到过,要进去得把门撬开,他们等到爱米丽小姐安葬之后,才设法去开门。

这间布置得像新房的屋子,仿佛到处都笼罩着墓室一般的淡淡的阴惨惨的氛围:败了色的玫瑰色窗帘,玫瑰色的灯罩,梳妆台,一排精细的水晶制品和白银作底的男人盥洗用具,但白银已毫无光泽,连刻制的姓名字母图案都已无法辨认了。杂物中有一条硬领和领带,仿佛刚从身上取下来似的,把它们拿起来时,在台面上堆积的尘埃中留下淡淡的月牙痕。椅子上放着一套衣服,折叠得好好的;椅子底下有两只寂寞无声的鞋和一双扔了不要的袜子。

那男人躺在床上。

我们在那里立了好久,俯视着那没有肉的脸上令人莫测的龇牙咧嘴的样子。那尸体躺在那里,显出一度是拥抱的姿势,但那比爱情更能持久、那战胜了爱情的熬煎的永恒的长眠已经使他驯服了。后来我们才注意到旁边那只枕头上有人头压过的痕迹。我们当中有一个人从那上面拿起了什么东西,大家凑近一看,原来是一绺长长的铁灰色头发。

(有删改)

【小题1】爱米丽是一个有着残存的孤傲和变态的强势的女人,请找出证据予以支持。
【小题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小题3】故事主体部分是以什么样的视角来叙事的?有什么效果?
【小题4】本文以“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为题,可文中并没有出现玫瑰花,请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虹(节选)

瓦西列夫斯卡娅

顾尔泰把小衫撕开。小儿子鼓着小肚子,捏着小拳头,小腿蜷到肚子上,赤裸裸地躺在桌子上哭。顾尔泰像抓小狗似的,抓住孩子的脖子,用两个手指提起来。孩子两只小脚在空中乱蹬,粉红色的透亮的脚指甲,像小花瓣似的。

怎么样?

他慢慢举起手枪来。

娥琳娜呆住了,手脚像冰一般。房屋高大起来,德国人在她面前也不断高大起来了。现在对着她站在桌子后边的,已经不是从前同她说话的那个人,而是头挨着云,奇大无比的怪物。在这不断延伸的无边无际的空中,只有她那孤零零的、赤裸裸、粉红色的儿子,悬在天与地之间战栗着。大概绷紧的肉皮,使他上不来气了。他不哭了,什么声音也发不出来了,只有小腿在痉挛地抖动,小拳头一捏一放像在捕捉空气。喂,你说你是谁,是布尔什维克的孩子呢,还是母亲?

娥琳娜醒悟过来。上尉再不像巍峨的山一般,在天与地之间摇摆。房间又恢复原来的大小了。

回答吧。

我是母亲。娥琳娜回答,她用的是森林里人家对她的称呼,他们这样称呼是为了答谢她的关心,答谢她的亲切话语,答谢她为他们煮饭,洗衣服。

那么,你说,他们在什么地方?

她不看自己的儿子,她一直望着那淡色睫毛围绕着的水汪汪的眼睛。

我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说……

手枪的枪口,向小脸上移动。她没有望就看见了。

这是你唯一的儿子,对吗?顾尔泰问道。

她否定地摇摇头。

握着手枪的手,一下不动地停在空中。

怎么?你还有孩子?是儿子,还是姑娘?人在哪里?是在村子里吗?

光彩照人的微笑,突然出现在肿胀的、发裂的、干透了的嘴唇上。

是儿子……净是儿子……好多好多儿子……在那儿,在森林里……卷毛、游击队……都在那儿,在森林里……

砰的一声枪响了。正好打在小脸上。发出一股烟气和火药气,抓住娥琳娜的士兵们,都打了一个冷战。

上尉把孩子抖了一下。

瞧瞧吧,母亲啊……

两只小腿死死地下垂着,捏着紧紧的小拳头下垂着。

瞧你把自己的儿子弄成什么样子了。顾尔泰说。

她摇了摇头。这一刹那,她距这里很远很远了,到森林了。他们此刻在森林里做什么呢?坐在篝火旁呢,还是沿着林中小路悄悄偷袭德国部队呢?是包围驻扎的德国司令部的房子呢,还是抬着自己的伤员并向森林里撤退呢?德国士兵们带着恐怖的表情望着她。

喂,我最后再问你一次,你说还是不说?

娥琳娜没有回答,她甚至没有听见。①窗外,野地里飞扬的暴风雪,像死神一样在用沙嗓子哈哈大笑着。

如果你不回答,现在也把你结果了。

她没有听见,没有回答。因为一切的一切完了。孩子没有了,她等了二十年的儿子没有了,心平气静了,内心没有恐怖,没有惊慌,没有战栗,只有死一般的空虚。

娥琳娜用空虚的眼光,向上尉望了一眼,冷淡得就像望一块木石,就像望一件没有生命的东西。

把她带出去结果了!上尉吩咐道,不过别在房子跟前,这儿死的够多了。最好弄到河里去!

她被枪托推着,顺从地走了。是的,这是她的村子,她出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在这里出嫁,一直期待着孩子,这孩子终于出世了,同她相处了几小时,可是现在他已经没有了。是她,是她自己,把他的命断送了,她亲眼看见手枪口偏着移近,可是她没有说出那可以使这枪口从孩子的小脸上拿开的那句话。不,她没有说出那句话。

…………

顾尔泰向后退了一步,拼全力把刺刀刺进女人的脊背。她倒下去了,脸贴在冰窟窿的边缘,仰面看到被晨曦唤醒的虹。②虹倾泻着蔷薇瓣似的色,闪着早春紫丁香的色,发着鲜莴苣叶的翠绿,射着铃铛花的紫蓝色,映着玫瑰花鲜艳的深红色和剪秋萝花瓣的金黄色。它的周身放射着温慈透明的、不灭的光辉。

上尉鼓起力气,拔出刺刀,又刺了一刀。女人颤抖了一下,挺直身子,一动不动地躺在盖着雪的冰上,一缕缕乱发垂下来,挨住了水。水托着头发,波浪冲刷着,乱发像精灵似的,在水里跳跃着。

把她扔到水里!上尉命令说。

士兵们跳到跟前,用枪托把尸身往下推。冰窟窿很小,头栽倒在水里,可是胳膊竖在两边,仿佛还在抵抗。

你们怎么了,连一个女人也对付不了?上尉气得发昏,咆哮着。

士兵们匆匆扑到死人跟前。他们把她的胳膊往里扭,用力把她往冰下推。她胸部先没入到水里,后来肚子也没入到水里,现在他们在上尉的眼光逼视下,慌慌张张用枪托、皮靴把她往下推。最后,水哗啦一声,尸体落了下去。现在冰窟窿只露出两只又青又肿、没有一点人样的脚。他们用枪托照着这可怕的、四不像的无趾的脚打着。最后,水哗啦又响了一声,呻吟了一下,涨起来。尸体不见了。汩汩响着的小小的浪花,从冰下涌出来,又在冰下消失了,顺着自己漫长的道路,向很远很远的地方奔腾而去了。

雪白的河面上,留着一块清晰的鲜红的红斑,那是孩子的身体掉落的时候留下的。看来它永远不会消失,它会永远留在这儿,直到春光明媚的日子来临。那时冰化了,雪消了,自由的河水在辽阔的平原上奔流,汇入无边无际的大海,汇入祖国亲人似的大海里。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儿子”“小肚子”“小拳头”“小腿”“小脚”“小花瓣”,写出了新生儿的幼小、娇嫩,突出了顾尔泰等德国侵略者的残忍。
B.新生儿被杀死之后,小说连用“没有听见”“没有回答”“没有恐怖”“没有惊慌”“没有战栗”等,写出娥琳娜的心如死灰。
C.“德国士兵们带着恐怖的表情望着她”,是因为侵略者发现娥琳娜貌似弱小却宁死不屈,因而从内心深处产生深深的敬畏之情。
D.“冰窟窿只露出两只又青又肿、没有一点人样的脚”暗示娥琳娜在生前遭受了非人的虐待,与“这儿死的够多了”相呼应。
【小题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不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更多的是借助人物之间的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如德军军官顾尔泰审问娥琳娜时的对话。
B.小说没有从正面展现战斗场景,而是主要表现主人公在战争背景下的弱小,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死难人民的同情。
C.小说有一定的象征意味,娥琳娜的苦难和英勇不屈是一种象征,娥琳娜这个坚强的母亲形象成了不可战胜的祖国的形象。
D.小说的结尾写孩子的尸体掉落的时候留下的红斑永远不会消失,流露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给作品添上一抹亮色。
【小题3】在德军军官顾尔泰审问娥琳娜的时候,“母亲”一词多次出现,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母亲”的含义。
【小题4】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简要赏析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线无战事(节选)

【德】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

这本书既不是一种谴责,也不是一份表白。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尽管躲过了炮弹,但还是被战争毁掉了。

——题记

我们看见有人还活着,而他们的头盖骨已经给炸开了;我们看见有的士兵在奔跑,而他们的两只脚已经被炸断了,他们靠着炸剩的残肢一颠一颠地拐进了下一个弹坑。有个一等兵,拖着自己被炸烂的膝盖,用手在地上爬了两公里路。还有一个一等兵,赶到了急救所,突出的肠子堆在他一双交叠起来的手上;我们还看见一些没有嘴、没有下巴、没有脸孔的人;我们看见一个人把他胳膊上的动脉用牙齿咬住了两小时,为了不让自己失血致死。太阳下去了,暗夜跟着到来,炮弹又在呼啸,生命到了尽头。

可是,我们躺在上面的这一小块翻腾着的土地,在敌人的进攻优势面前岿然不动。我们仅仅放弃了几百米阵地。然而,每一米的土地上却都躺着一个死人。

我们当初来到这里,正是夏天,树木还是绿油油的,而今却已是秋季,夜色灰蒙蒙、潮乎乎的。汽车停了,我们便爬下来。乱七八糟的一大堆,许多部队的残余。两边都有人站着,黑乎乎的,在叫团和连的番号。每叫一次,就有一小伙人分离出去,小得可怜的一伙肮脏而苍白的士兵,小得可怕的一伙人,小得可怕的一些残兵剩卒。

这会儿,有人在叫我们连的番号了,是的,那正是连长,他也死里逃生又回来了,一只胳膊用绷带吊着。我们走到他那里,我认出了卡钦斯基和克罗普,我们便站在一起,相互偎倚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后来,我听到我们这个连的番号,被一次又一次地叫着。他将会叫很长一会儿工夫,那些在医院里和在弹坑里的人才不会听到他的叫声咧。

又叫了一次:“二连,到这里来!”

随后更轻声地叫道:“二连再没有别的人了吗?”

他不再吱声了,随后他粗哑地问道:“就这点人了吗?”于是他下命令:“报数!”

早晨灰茫茫的,我们来的时候还是夏天,总共一百五十人。现在我们感到很冷,已经是秋天了,树叶簌簌作响,嗓音有气没力地飘动着:“一——二——三——四——”报到三十二就没有了。于是沉默了好一阵子,那个嗓音才问道:“还有没有别人?”又等了一会儿,随后低声说:“成小队——”话又中断了,好不容易把口令说完。“二连——”十分艰难。“二连——便步走!”

一行,短短的一行人步履艰难地往晨曦中走去。

三十二个人。

……

秋天了,老兵剩下来的已经不多。我们班上在这里的七个人,我是最后的一个。

人人都谈论着和平和停战。大家都等待着。要是再来一个失望,他们就都会垮掉的。希望很强烈,它是不可能又被打消的。

我得到了十四天的休息,因为我吞下了一点毒气。在一座小小的花园里,我整天坐着晒太阳。马上就要停战了,这消息现在我也相信啦。到那时,我们都可以回家了。

我的思想停留在这里,再也不往远处去了。以优势力量吸引着我、等待着我的,只有感情。那是对生命的贪欲,那是对家庭的眷恋,那是对亲属的怀念,那是对解救的陶醉。然而,目的是没有的。

如果我们在1916年回家,那么由于我们所受的痛苦以及种种经历赋予我们的力量,说不定会掀起一场风暴。要是现在回去,那我们将会厌倦,崩塌,耗竭,没有根基,也没有希望。我们将会再也找不到我们的道路。

也许我想到的这一切,只是忧伤和惊愕,等我重又站在白杨树下,谛听那树叶簌簌作响的时候,它们就会烟消云散。那些使我们的血液不能宁静的温存,那些不可捉摸的、使人惊讶的、即将来到的东西,未来的千姿万态,梦里和书里的旋律,跟姑娘亲近的暖人心房的预感,说这一切都过去了,那是不可能的,说它们已经在密集炮火,在悲观失望,在军官妓院中统统消失了,也是不可能的。

这里,树木发出绚丽和金色的光彩,山梨的果实红艳艳地挺立在叶簇中间,通衢大道白皑皑地直通到地平线外,营房食堂仿佛蜂窝一般嗡嗡地响着关于和平的谣言。

我站起身来……

我十分镇静。让时光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到来吧,它们不会拿走我什么,它们再也不能拿走我什么了。我是那样的孤独,那样的没有希望,倒可以无所畏惧地面对着它们了。这些年来让我忍受过来的生活,我依然看得见,感触得到。我是不是已经征服了它,我不知道。不过,只要它还在那里,那它自会找寻它自己的出路,不管心里的“我”说些什么,愿意还是不愿意。

1918年10月,他阵亡了。那天,整个前线是那么的安静,乃至军队报告上只写了这样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他向前倒下,好似在地面睡着了。把他翻躺过来时,你会发现他并没有遭受太久的痛苦:他的脸上呈现着平和与宁静,好像很高兴结束终于到来了。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正文前题记,简要交代写作缘由,表明作者展现“被战争毁掉的一代人”的叙事立场。
B.以时间、场景的转换推进故事,以平淡的叙事笔调写出二连在战斗中一个不剩的结局。
C.秋日绚丽美好的景物,营房食堂四起的和平谣言,对此“我”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
D.主人公“他”倒下时脸上“平和宁静”,这种反常是他坦然面对死亡的真实情绪反映。
【小题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段把“太阳下去”“暗夜到来”等描写放在描述“我们”亲眼所见的炮火连天、血肉横飞场景后,用景物侧面衬托战争阴霾带来的伤害和威胁。
B.文中连长叫号的声音越来越小和不时中断的细节,主要是为了表现刚经历过战斗、死里逃生的连长,在精疲力尽时依然能尽职尽责的正义军人形象。
C.在主人公“我”中了毒气休假时,大量的内心独白显示出他心里的厌倦、对战争的悲观失望和不知前路的迷惘,但从中也流露出对美好情感的渴望。
D.军方战报只写着“西线无战事”,运用了反讽手法,西线每天仍有无辜生命在消逝,但战报上却表述为“无战事”,足见战争发动者对生命的漠视。
【小题3】请结合文本简析小说叙述视角变换的特点和作用。
【小题4】《西线无战事》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时,影片设计的结局是主人公休假后回到战场,他在战壕中伸手捕捉一只鲜艳美丽的蝴蝶,不幸被敌军击毙。这种改编是如何表现小说主题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