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4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摸鱼儿·送王子文知太平州

李昴英

怪朝来、片红初瘦,半分春事风雨。丹山碧水含离恨,有脚阳春难驻。芳草渡,似叫住东君,满树黄鹂语。无端杜宇。报采石矶头,惊涛屋大,寒色要春护。

阳关唱,画鹢徘徊东渚。相逢知又何处。摩挲老剑雄心在,对酒细评今古。君此去,几万里东南,只手擎天柱。长生寿母。更稳步安舆,三槐堂上,好看彩衣舞


【注】①有脚阳春,对施行德政的官吏的颂词,意思是其所到之处,如阳春般温暖,造福百姓。②采石矶,位于江防重地太平州牛渚山北部,突入长江中。③三槐堂,泛指高官之宅第。④彩衣舞,老莱子年七十,常著五色彩衣,作婴儿嬉戏状逗父母高兴,后用来指孝养父母。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责怪春风春雨,摧残百花,与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感情一致。
B.采石矶头惊涛骇浪、满目寒色需阳春守护,喻指友人调任之地形势险恶,需他担当重任。
C.在饯别的酒席上,二人同抒壮怀,抚摸老剑抚慰平生志向,评古论今,心系社稷安危。
D.上片借景传情,写惜别之意;下片的临别勉励,情中有境,豪壮高远并且富有画面感。
【小题2】作为一首送别词,最后以为王子文的母亲祝寿收束全词,后人对此褒贬不一。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看法。
22-23高三上·山东潍坊·期末
知识点:赠友送别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②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注】①参寥子:即僧人道潜,字参寥,精通佛典,工诗,苏轼与之交厚,苏轼应召赴京时,赠此词与他。②谢公:指谢安,谢安东山再起后,时时不忘归隐,但终究还是不及归隐而病逝于西州门;他的好友羊昙一次醉中无意走过西州门,觉而大哭。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有情风”两句开笔不凡,表面写钱塘江的潮起潮落,实则暗含抒写离情的特定场景。
B.由“不用思量今古”两句可知苏轼对古今变迁、人事代谢置之度外,泰然处之的人生态度。
C.根据词中内容可知,本词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属于苏轼同一时期的作品,艺术风格极为相似。
D.超旷心态与人生苦恼的交织使得本词看似明快,实则蕴含着玩味不尽的情趣和思索不尽的哲理。
【小题2】有人说,“超然物外,寄情山水是苏轼重要的人生理想”,这首词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