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0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乡下人最大的毛病是。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语。的问题是个群己、人我的界线怎样划法的问题。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线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而提到了我们的用字,这个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还相同的,我们的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

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来往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

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圈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

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作中心的。这是自我主义。自我主义并不限于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的杨朱,连儒家都该包括在内。杨朱和孔子不同的是杨朱忽略了自我主义的相对性和伸缩性,他太死心眼儿,一口咬了一个自己不放;孔子是会推己及人的,可是尽管放之于四海,中心还是在自己。

我们一旦明白这个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范围,我们就可以明白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私的问题了。为自己可以牺牲家,为家可以牺牲族……这是一个事实上的公式。在这种公式里,你如果说他私么?他是不能承认的,因为当他牺牲族时,他可以为了家,家在他看来是公的。当他牺牲国家为他小团体谋利益,争权利时,他也是为公,为了小团体的公。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材料二:

差序格局对于中国传统社会最大的影响,就是以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的形成,礼治或人治社会的形成,致使现今中国仍难以形成法治社会。传统差序格局逻辑在现代社会延续,法律的解释与执行因人而异,各种规则、制度的执行因人而异,权大于法,潜规则盛行,灰色交易盛行,特权横行。

差序格局造成中国式二元社会的形成。这种二元社会在传统中国社会表现为官民的二元对立,在现代中国表现为城乡二元结构。现代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表现为建国后中国建设的以城市为中心,乡村反哺城市,城乡人之间不同的国民待遇等。

为中心的差序格局的形成,背后有人性之恶,有人的自私性,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性等重要因素作为因子。

要转变这种格局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转变这种格局首先要限制人性之恶,克服人的自私性,转变以自我”“家族或者集团为中心的状态,变单一中心的网状结构为无中心或多个中心的平行网状结构,使社会个体处在一个平面上,而不是存在等级之别。而其中的关键就是限制与规范中心的权力。

由于中国社会的传统性以及差序格局稳定性,可以破坏这种差序格局的稳定性,即加速各个阶层人员的流动性,促进个体充分的自由与发展空间。

这种差序格局经过不断的演化与演绎,依然深刻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社会关系逻辑与处世逻辑,依然是当代中国式不平等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摘编自张少锋《差序格局与中国式不平等》)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方社会,人们对团体的界线认知分明,所以西方人团结;而在中国,人们对团体的界线认识模糊,所以中国人缺乏团结。
B.传统乡土社会,亲属关系呈现如水波似的同心圆,自己是圆心,根据血缘关系,逐步向外推开,血缘关系越远,亲属关系越淡薄。
C.乡土社会里,人在品德上存在着自私的缺点,要分析这种群体性的特质,须要认清该问题的本质是如何划分群己、人我的界线。
D.乡土社会的亲属关系与地缘关系呈现出的差序格局具有极强的伸缩性,这种特点主要表现为不同的人的圈子大小各不相同。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攀附贾家的人,在贾家得势时,与贾家攀亲带故;在贾家失势时,避之如恐不及:这就体现了差序格局的伸缩性。
B.以“已”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不仅对古代社会影响深远,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很多不良影响,如,现代社会中长期存在找熟人办事的现象。
C.孔子重视“推”,推己及人的前提是克己复礼,加强自身修养,进而推到家、国、天下,推的范围逐步增广,这说明儒家“伦”即差序。
D.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伦理的观念,就是差序,是自我主义,先秦诸子的理论虽然各有不同,但是基本上都围绕“自我”这个中心。
【小题3】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差序格局的表现或影响的一项是(     
A.国民政府规定10户为甲,10甲为保,10保以上为乡镇。
B.城里的小李坐校车上学,农村的小张上学没有校车可坐。
C.公司规章制度规定员工不得迟到,总经理却经常迟到。
D.富贵如龙游尽五湖四海,贫穷似虎惊散九族六亲。
22-23高一上·天津北辰·阶段练习
知识点:学术论文费孝通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为何提倡仁和孝

①“仁”在《论语》中出现了一百多次,可谓孔子思想的核心,这点没有疑问。孔子追求的“仁者,爱人”,具体来说就是不要打仗。他在《宪问》里举齐相管仲作为“仁”的典型代表,“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不以兵车就是“仁”的直接表现。

②儒家思想中还有一项重要主题“孝”,就不像“仁”一样简单明了。虽然“孝”的地位提升和孟子、荀子等战国时代的儒家密切相关,但追溯源头,还是要从孔子算起。“孝”是儒家思想中最有争议的一项,尤其是被简化为“父母对子女的权威”之后,那么“孝”是怎么回事呢?《论语•学而》里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因为《论语》没有上下文,“孝弟”是怎样成为“仁”的根本的,孔子没说清楚。对“孝”和“仁”的关系,孔子还有一个解释,“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意思是,守孝道的人是不会犯上的,不犯上也就不会作乱,就是“仁”。《孔子家语•王言解》还有一个证据。曾参问孔子,什么是成就王业的道理。孔子说了 “七教”,头两条就是“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即“敬老、尊齿”,同时直接指向了 “上”,也就是执政者。只有执政者先“敬老”,老百姓才能进一步“孝”。为什么执政者的“敬老”能促进“孝”,孔子没有进一步说明。

③孔子特别敬仰的“仁人”帮我们揭晓了谜底。《管子•入国》解释了 “敬老”。管仲当年提出治国的“九惠”,第一惠叫做“老老”,就是“敬老”。“年七十已上,一子无征,三月有馈肉;八十已上,二子无征,月有馈肉;九十已上,尽家无征,日有酒肉。死,上共棺椁。……此之谓老老。”简单说,就是对七十以上的老人,留一个儿子养老,不要征发兵役、徭役,年纪越大,征发的待遇越优惠。死了以后,执政者还要提供丧葬。“老老”之后还有“慈幼”,具体是“有三幼者无妇征,四幼者尽家无征”。也就是,幼儿多的,让父母有更多机会养育。“老老、慈幼”合在一起,就是今日“敬老爱幼”的源头,而且这些都是“上”位者可以左右的事情。

④谜底揭开,孔子所谓的“仁”和“孝”延续了管仲的说法,都是针对执政者,而不是老百姓的。执政者别打仗,就是“仁”;仗打得少了,不用上战场的成年人有机会留在家中,赡养老人,照顾幼儿就能实现“孝”。“孝”其实是“仁”的隐喻形式。孝养老人是人类的天性,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却是“上”位者剥夺了这种权利。频繁征战耗尽了成年劳动者的生命和赡养能力,让长者老无所依。“行孝”的充要条件,不仅要有“孝心”,还有更重要的一条:父(母)、子(女)同时健在。失去了家庭代际中的任何一方,“尊老爱幼”就无法实现。而这可以说完全不是普通人的责任,其责在“上”位者。孔子不止一次用“孝”的隐喻,来追求他心中的“仁”。而这种隐喻在两千多年以来,却被后人混清了本体和喻体,变成了对普罗大众的道德枷锁,这是孔子始料未及的。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在《论语》里多次出现,是孔子思想核心,它可被表述为“仁者,爱人”。
B.“孝”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主题,被后世儒家提升到很高地位,但最早重视“孝”的是孔子。
C.孔子认为“孝”是“为仁之本”,就普通百姓而言,守孝道者一般不会犯上作乱,就是“仁”。
D.孔子认为执政者欲成就王业,必须以身作则,尊敬自己的老人,从而带动百姓行“孝”。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虽然提出了“孝”是“为仁之本”的观点,但并没有明确解释其理由,在《论语》中也缺乏直接的上下文供人参考。
B.孔子对“为什么执政者的敬老能促进孝”这个问题没有作进一步说明,是因为管仲在《管子•入国》中已对此作了解释。
C.孔子提倡仁和孝,是针对执政者的,他希望执政者行仁政,不打仗,让成年人有机会赡养老人,为“孝”创造条件。
D.春秋时期,频繁的战争剥夺了许多百姓孝养老人的权利,使百姓在“孝”的问题上有心无力。这是孔子提倡仁和孝的社会背景。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并不反对聚合诸侯,成就王业,他反对的是以战争的方式来达成目的,所以他欣赏管仲“不以兵车”的“仁”,提倡“上敬老”的“孝”。
B.“孝”被简化为“父母对子女的权威”后,成为儒家思想中最有争议的内容之一,最后变成了桎梏普罗大众两千多年的道德枷锁。
C.管仲治国“九惠”中的“老老”“ 慈幼”,是政府对百姓“敬老爱幼”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和经济上的帮助。可见,“孝”并非百姓单方面的事情。
D.孔子敬仰管仲,延续了管仲关于“仁”和“孝”的说法。孔子的“孝”是对统治者说的,目的是以“孝”求“仁”,就是所谓“孝”是“仁”的根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②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③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④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围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⑤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⑥“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⑦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

⑧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改动)

【小题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孤立和隔膜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并不是指单个人之间,当然,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
B.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于是形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C.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膜,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C.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过程中,原有生活方式暴露出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小题3】中国乡土社会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禁书与文字狱

王彬

禁书一词,最早见于宋人苏辙的《乞载损待高丽事件札子》,里面写道:“即不许买禁物、禁书及诸毒药。”什么样的书籍定性为禁书,苏辙没有解释。但禁书作为围剿文化的官方行为,却至晚可以上溯到始皇帝时代。书籍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禁止其刊印、流布、阅读,当然只有通过国家行政手段才能实现。

秦始皇推行禁书的全过程,后世概括为“焚书坑儒”。“焚书”即“禁书”,“坑儒”便是“笔祸”或曰“文字狱”。李斯深谙秦王朝政治专制与思想专制之道,制定的禁毁六国史籍的细则,甚为刻毒。李斯将图书分为三类,《诗》、《书》、百家语之类虽不许民间收藏,但可允许博士之官保留;对医药卜筮种植之作,则不禁不毁。太子扶苏劝谏始皇:“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结果被遣至上郡蒙恬那儿监军戍边,后被秦二世赐令自杀。历史学家范文澜指出:“焚书坑儒的野蛮行经,反映出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极端尖锐。李斯主张中央集权是合时宜的,他所代表的儒家荀子学派却是一种极端的镇压人民的政治思想……政治学派的斗争一直发展到大残杀,把孟子学派的儒生大体杀尽,李斯算是取得了胜利。但是,焚书坑儒,丝毫不能消灭学派的分歧,而且还促成了秦朝的灭亡。”始皇的教训,使后来者有所惊醒,终至元明,没有再出像焚书坑儒那样规模的禁书运动。

两汉四百余年,禁书次数寥寥,大都发生于乱世。王莽篡政后禁谶纬,董卓禁民谣,意在告诫百娃,当权者是不容触动的,即使诅咒也是犯法。晋武帝禁星气、谶纬之学,前秦禁老庄之书,北魏禁佛禁道,隋文帝禁民间撰集国史,皆出于治政需要。唐代,“诸造妖书妖言者”因危及当朝政权,是要被判绞刑的,但唐代禁书是以《唐律》的有关规定行事的,这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宋朝的禁书事件,大多发端于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闻的斗争,新党、旧党的头面人物都为此吃过官司,但宋朝的文字狱没有杀头之痛。元代禁书除学步赵宋,还大肆查禁民间宗教典籍和那些有“反叛”色彩的话本、戏剧。明太祖朱元璋推行文化专制,对言论犯忌者格杀勿论。据说,他在一寺院看到一首咏布袋和尚的诗,疑心是指斥自己,竟“尽诛寺僧”。有人认为,他这样做基于自卑与愚昧,其实,这位乞丐皇帝残忍的后面隐藏着一种“精明”。明成祖搞文字狱,其残暴程度逼似嬴政“坑儒”。在明代的禁书单上,既有程朱理学之书,也有李贽的著作和《水浒传》等。

清初,为扫荡“反清复明”的思想与举动,统治者一方面施用武力镇压,一方面凶残地制造文字狱。此风一开便不可收,清以前历代统治者的种种手段都被继承和发扬。有个数据值得注意:较大的文字狱,顺治在位17年,发生7次;康熙在位61年,12次;雍正在位17年,17次;乾隆在位60年,130余次。

读史可知:禁书以及由之引发的“文字狱”,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悉为统治者政治目的服务的一种重要手段。

(选自王彬《禁书·文字狱》,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禁书”相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历史上的禁书,是指那些统治者担心会危及其统治而采用国家行政手段禁止刊印、流布、阅读的书籍。
B.禁书往往引发文字狱,从现有史料看,秦始皇是始作俑者,禁书和文字狱是统治者为巩固政治地位的手段。
C.禁书是由国家强制推行的一种文化专制统治,它产生于社会动荡不安的乱世,伴随而来的必是镇压与杀戮。
D.宋代的禁书事件,主要是针对那些参与党派之争的士大夫,元代不但步宋代后尘,而且查禁范围更为广泛。
【小题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斯推行的“焚书坑儒”运动,也是一场政治学派的斗争,并最终以儒家荀子学派战胜儒家孟子学派而告终。
B.太子扶苏应是儒家学派的拥戴者,他反对法绳诵法孔子学说的儒生,因此被遣送到边塞戍边,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C.作者认为,朱元璋“尽诸寺憎”的举动,虽然残忍,但并非出于“自卑与愚昧”,而是一种出于巩固其统治的“精明”。
D.清王朝即使处于康熙、雍正、乾隆等盛世,禁书与文字狱之风并没有因此而式微,相反,却呈愈演愈烈之势。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朝之所以要焚毁《诗》《书》、百家语之类书籍,是秦始皇担心此类书籍所传播的思想会危及其统治。
B.历朝禁书范围大都集中在思想论著、宗教典籍、史学文献等,而医药卜筮种植及文艺等书籍则不禁不毁。
C.纵观中国历朝历代,清朝是除秦朝之外,“焚书坑儒”最为严重的一个朝代,而且持续次数更甚于秦朝。
D.“文化大革命”时期焚禁“封资修”书籍的群众性运动,本质上也是统治者出于政治目的的一种政治运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