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7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玄,谓贯之曰:“是儿神气凝远,日光射人,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部使者行县,玄以诸生见,命赋梅花诗,立成十首,晚归,增至百首,见者骇异之。年十四,益从宋故老习为词章,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弱冠,下帷数年,人莫见其面。经史百家,靡不研究。

延祐元年,诏设科取士,玄以《尚书》与贡。明年,赐进士出身,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调太平路芜湖县尹。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豪右不法,虐右不法,虐其驱奴,玄断之从良。贡赋征发及时,民乐趋事,教化大行,飞蝗独不入境。改武冈县尹。县控制溪洞,蛮獠杂居,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玄至逾月,赤水、太清两洞聚众相攻杀,官曹相顾失色,计无从出。玄即日单骑从二人,径抵地谕之。至则死伤满道,战斗未已。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敛掊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獠人遂安。

召为国子博士,升国子监丞。致和元年,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时当兵兴,玄领印摄院事,日直内廷,参决机务,凡远近调发,制诏书檄。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科日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诏修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裁官,发凡举例,俾论撰者有所据依。史官中有悻悻露才、论议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五年,帝以玄历仕累朝,且有修三史功,谕旨丞相,超授爵秩,遂拟拜翰林学士承旨。

十七年春,乞致仕,以中原道梗,欲由蜀还乡,帝复不允。时将大赦天下,宣赴内府。玄久病,不能步履,丞相传旨,肩舆至延春阁下,实异数也。是岁十二戊戌,座于崇教里之寓舍,年八十五。帝赐赙甚厚,追封楚公,谥曰文。

(选自《元史·欧阳玄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敛掊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
B.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敛掊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
C.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敛掊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
D.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敛掊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庠序,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B.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之称,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C.“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D.致仕,旧指交还官职,即辞官。典籍中习见的“致事”“致政”“视事”“告归”“乞骸骨”等,也都指的是“还禄位于君”。
【小题3】下列有关选文内容的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玄年少文才过人。黄冠师看其面相,推测他未来必是肩负朝廷重任者。部使者让他作诗,他立刻作成十首。
B.欧阳玄明察善断、不畏权贵。县中许多长久难以决断的疑难官司,豪门大族不遵守法律、虐待家奴的行为,欧阳玄都能公正判决。
C.欧阳玄为官清廉,声名显著。武风县有人聚众闹事,他能以清廉的官声正确处理,亲自用祸福之理开导他们,武风于是安定了下来。
D.欧阳玄深受皇帝器重。他兼理国史院事务,参与决策机要事务,负责编修史书。为使朝政再加扩大影响,他畅所欲言,毫无隐讳。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官曹相顾失色,计无从出。玄即日单骑从二人,径抵其地谕之。
(2)史官之论议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
【小题5】獠人为什么在赤水、太清两洞聚众相互攻杀?
22-23高二上·贵州贵阳·阶段练习
知识点:《元史》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宏伟字子英,甘陵人。至元十三年,国兵攻宋,宏伟以书谒元帅宋都䴙于军中,奇之,俾以兵略地临江。至吉州,宋主将管忠节、路分邹超悉众出战,宏伟败之,追北二十余里,薄其城,示以祸福,知州周天骥以城降。宋都䴙嘉宏伟有功,赏银三十两,署为吉州参佐官。吉民有为乱者,宏伟设伏桥下,以火攻之,藏战退走,伏发,众蹂践几尽,乘胜捣其巢穴,余党悉出拒战,宏伟旋兵袭其背,斩其渠魁,一州遂安。宋厢禁军总管王昌、勇敢军总管张云诱新附五营军为乱。事觉,昌就擒;宏伟夜袭云,斩首以献,停其党五百人。宋都解欲尽诛之,宏伟曰:"此属诖误,非得已也,今悉就诛,何以安反侧?"众得免死。十七年,改衡州路总管府治中。群盗出没其境,宏伟计其地,兴屯田,民既足食,盗亦为农,那遂宁谨。大德五年,起佥浙西肃政廉访司事。镇江旱,蠲民租九万馀石。吏畏飞语,复征于民,民无所出,行台令宏伟核实,卒画之。大风海溢润常江阴等州庐舍多荡没民乏食宏伟将发廪以赈有司以未得报为辞宏伟曰民旦幕饥擅发有罪我先坐遂发之,全活者十余万。迁江南行台都事。十一年,江南大饥,宏伟请以赃罚钱赈之,民赖以生。至大二年,召为内台都事。仁宗在东宫时,闻其名,遇之甚厚,常以宇呼之。及出为浙东廉访副使,陛辞之日,仁宗出币帛,俾择所欲者即赐之。握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皇庆二年,致仕。延祐三年,复起为福建道肃政廉访使。未几,以疾辞。泰定三年,卒,年四十四,赠嘉议大夫、礼部尚书、上轻车都尉,追封天水郡侯,贞献。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三》)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风海溢/润/常/江阴等州庐舍多荡没/民乏食/宏伟将发廪/以赈有司/以未得报/为辞宏伟曰/民旦暮饥/擅发有罪/我先坐/
B.大风海溢/润/常/江阴等州庐舍多荡没/民乏食/宏伟将发廪/以赈有司/以未得报为辞/宏伟曰/民旦暮饥/擅发有罪我/先坐/
C.大风海溢/润/常/江阴等州庐舍多荡没/民乏食/宏伟将发廪以赈/有司以未得报为辞/宏伟曰/民旦暮饥/擅发有罪/我先坐/
D.大风海溢/润/常/江阴等州庐舍多荡没/民乏食/宏伟将发廪以赈/有司以未得报/为辞宏伟曰/民旦暮饥/擅发有罪我/先坐/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禁军,宋代指由中央直接掌握的正规军,在其它朝代保卫京城或宫廷的军队也被称为禁军。
B.道,元于中书省、行中书省和路府间设置的行政区划,一为肃政廉访使道,一为宣慰司道。
C.东宫,一般是太子所居住的宫殿,可用以借指太子,这与以中宫借指皇后是同样的道理。
D.谥,指古代帝王、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扬意味的称号,分官谥和私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宏伟战功卓著。 他打败宋主将管忠节、路分邹超,追击败军二十余里,兵临吉州,示以祸福,迫使知州周天骥献城投降。
B.赵宏伟平息叛乱。他设伏桥下,采用火攻,乘胜捣贼巢穴,杀掉贼首;夜袭张云,将其斩首,俘虏余党,因功得到元帅嘉奖。
C.赵宏伟体恤百姓。 镇江大旱,百姓无法缴纳赋税,经他核实后,最终免除赋税;江南大饥,他请求以罚没的赃款赈济,百姓得活。
D.赵宏伟深受荣宠。 仁宗在东宫时,待他很好,常以字称呼他;等到他离京出任浙东廉访副使辞别时,仁宗拿出财物,让他挑选。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宏伟以书谒元帅宋都䴙于军中,奇之,俾以兵略地临江。
(2)此属诖误,非得已也,今悉就诛,何以安反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畅师文,字纯甫,南阳人。师文幼警悟,家贫无书,手录口诵,过目辄不忘。弱冠,谒许衡,与衡门人姚燧、高凝皆相友善。陈时政十六策,丞相安童奇其才,辟为右三部令史。丞相伯颜选为掾属,从定江南,及归,舟中惟载书籍而已。除东川行枢密院都事,尽心赞画,多所裨益。修府舍,发地得银五十锭,同僚分师文十锭,不受,用以修庙学及传舍,余作酒器给公用。承制改同知保宁路事,治尚平简,反侧以安。

拜监察御史,纠劾不避权贵,上所纂《农桑辑要》书。迁陕西汉中道巡行劝农副使,置义仓,教民种艺法。就佥本道肃政廉访司事,黜奸举才,咸服其公。徙山南道。松滋、枝江有水患,岁发民防水,往返数百里,苦于供给,师文以江水安流,悉罢其役。驸马亦都护家人怙势不法,师文治其甚恶者,流之。大德二年,改山东道,入为国子司业。出为陕西行中书省理问官,决滞狱,不少阿徇。顷之,以疾家居。擢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副使,又以疾不赴。

修《成宗实录》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遂为丰年。当涂人坐杀牛祈雨,囚系者六十余人,师文悯而出之。职田米积之盈屋,曰:“我家几人,能尽食此乎!”呼贫士及细民,恣其取去。廉访分司官前后至者,必先谒师文,称为先生。师文在任未久,境内晏然。

奉旨撰《王勃成道记序》等文,赐银贰铤,不受。考河南乡试归,次襄县,卒于传舍,年七十一。赠资政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魏郡,谥文肃。

(选自《元史·畅师文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
B.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
C.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
D.赐钞壹百锭/不受时制/作多出其手/除太平路总管/时大旱/师文捐俸/致祷不数日/澍雨大降/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魄还未强壮,所以称作弱冠。
B.义仓:旧时储粮备荒的一种社会习俗。由国家组织、以赈灾自助为目的的民间储备。
C.河南:古文中“山东”“河北”“河南”等都与现在的含义有一定区别,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沛公居山东时”等。
D.公:文中指爵位,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如《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秦伯”“郑伯”。春秋时期有五等爵位,分别是公、伯、侯、子、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畅师文喜欢读书,才干受人赏识。他家穷没有书,就手抄口读,他从江南回朝时,船中只带书籍;他因才干被丞相安童征召为右三部令史。
B.畅师文一心为公,不贪私利。他任东川行枢密院都事时,全力谋划;他不接受同僚分给的银子,将这些银子用来修庙学、驿站和制作公用酒器。
C.畅师文体恤百姓,有政绩。他教百姓耕种之法;他在山南道时,免除了百姓的防水劳役;他在多地任职时展现了突出的治理能力。
D.畅师文乐于助人,受人尊重。他将公家多余的粮食送给贫穷的士人和百姓;廉访分司前后来的官员,必定先拜见他,并称其为先生。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出为陕西行中书省理问官,决滞狱,不少阿徇。
(2)当涂人坐杀牛祈雨,囚系者六十余人,师文悯而出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阿礼海牙,畏吾氏,早事武宗、仁宗、为宿卫。以清慎通敏与父兄并见信任。天历元年十月,西兵逼河南。阿礼海牙益督饷西行,遣行院官塔海领兵攻帖木哥,而又设备于江、黄、置铁绳于峡口,作舟舰以待战。十九日,师与西兵遇于巩县之石渡。甫至,未及食。或趣之倍道以进,转战及暮,而虎牢遂为敌有。行省院与诸军敛兵退。二十二日至汴,民大恐。阿礼海牙亦忧之,亲出行抚其民。乃修城阙以备冲突,立四门以通往来,戒卒伍以严守卫。时虽甚危急,阿礼海牙朝夕出入,声色不动,怡然如平时,众赖以安。十一月六日,西师逼城将百里而近,阿礼海牙召行院将帅、宪司与凡在官者,而告之曰:“吾今遣使告于朝请降诏大赦胁从诖误比诏下先募士以即位诏及朝廷招谕之文入其军明示利害吾整大军西向以征之,别遣骁将率精骑数千上龙门,绕出其后,使之进无所投,退无所归,成擒于巩、洛之间必矣。”会有使者自京师还,言齐王已克上都,奉天子宝玺来归。阿礼海牙乃发书告属郡,报诸江南三省,而募士得兰住者赍书谕之。西人犹榜掠兰住,讯以其实,而朝廷亦遣都护月鲁帖木儿从十余人奉放散西军之在虎牢者。西人杀其从者之半,械都护以送诸荆王所。荆王时在河南之白马寺,以是西人虽未解散,各已骇悟。朝廷又使参政冯不花亲谕之,乃信服。靖安王遣使四辈与兰住来请命,逡巡而去,难平。阿礼海牙乃解严报捷,敛余财以还民,从陕西求民人之被俘掠者归其家,凡数千人。阿礼海牙自始至镇,迨乎告功,居汴省者数月。后以功陕西行御史大夫,复拜中书省平章政事。

(节选自《元史·阿礼海牙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今遣使告于朝请/降诏大赦胁从诖误/比诏下/先募士/以即位诏及朝廷招谕之文入其军/明示利害/
B.吾今遣使告于朝请/降诏大赦胁从诖误/比诏下/先募士/以即位诏及朝廷招谕之文入/其军明示利害/
C.吾今遣使告于朝/请降诏大赦胁从诖误/比诏下/先募士/以即位诏及朝廷招谕之文入其军/明示利害/
D.吾今遣使告于朝/请降诏大赦胁从诖误/比诏下/先募士/以即位诏及朝廷招谕之文入其军明示利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伍,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伍,百人为卒,后来泛指军队,文中指的是军队。
B.诏,皇帝颁发的命令文告、诏书,《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命为制,令为诏”。
C.参政,即参知政事,元朝于中书省置参知政事,后来中书省改为尚书省时亦设置。
D.迁,古代指调动官职,文中指降职,如《琵琶行并序》中“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礼海牙早年侍奉武宗、仁宗,深得皇帝信任,当西兵逼近河南时,他没有坐以待毙,而是从粮饷、舰船等方面积极准备,等待战斗。
B.面对汴州百姓的恐惧心理,阿礼海牙一方面亲自出行安抚他们,另一方面采取积极防御措施,他声色如常的样子让百姓得以心安。
C.当西兵一步步逼近城池时,阿礼海牙召集官员告诉他们迎战的策略,最终在朝廷各方的努力之下,西兵被彻底镇压,国难平息。
D.西兵离开之后,阿礼海牙除了收集战后遗留下的财物还给百姓之外,还从陕西寻找到几千名被俘获抢去服役的百姓,并且送他们回家。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甫至,未及食,或趣之倍道以进,转战及暮,而虎牢遂为敌有。
(2)会有使者自京师还,言齐王已克上都,奉天子宝玺来归。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