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平常的人

杨朔

朝鲜的冬天,三日冷,两日暖。碰上好天,风丝都没有,太阳暖烘烘的,好像春天。头几日,美国侵略军刚从西线败下去,逃难的朝鲜农民零零星星回家来了。家哪还像家!烧的烧,炸飞的炸飞。村后满山的落叶松,烧得焦煳;村旁堆的稻草垛,变成一堆一堆的黑灰。侥幸留下的稻草房子,里边也翻得乱七八糟。农民们老的老,少的少,愁眉不展地清理着破东烂西,也有人赶着收割丢在地里的稻子,连日连夜打着连枷,打完装到草包里去。棉花裂了桃,雪团似的扔在地里,却没人顾得上去摘。

一个晴朗的冬天,我有事经过这样一个劫后的小村,井边上,一位朝鲜老大娘把我拦住。她有四十多岁,白上衣,黑裙子,脚下是一双前尖钩起的小船鞋。她竖起两根指头凑到嘴边上咝了两声,又伸出手说着什么。我猜出她是要烟,掏出半包给她。她乐了,点着头直说谢谢,从井台拿起个草圈搁到头上,顶着一瓦罐子水要走。这当儿,对面山背后翻出三架美国飞机,歪着翅膀,打着旋转过来。急得她对我紧招着手,我就跟她跑到她家的屋檐底下去。她搁下水罐子,呼哧呼哧喘着气,朝飞远的飞机点着指头骂了一句,回身拉开那扇板门,比比划划让我进屋,一下子不知发现了什么事,张着嘴喊起来。

屋后应了一声,一瘸一瘸转出个战士来,穿着套纳成许多道长格子的棉军装,怀里抱着一大抱劈柴。朝鲜老大娘迎上去接过木柴,说的话嘀噜嘟噜串成了串。那战士平平静静笑道:“不碍事,不碍事,反正我的伤眼看就好啦,劈点木头也累不坏。”我一听他会说中国话,指着朝鲜老大娘问道:“她是你母亲么?”

那战士慢慢笑道:“差得远呢,足有十万八千里!”

我奇怪道:“你是朝鲜同志,还是中国同志?”

他反问道:“你看我不像个中国人?”

我明白了:这是个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当时只觉得心里热乎乎的,亲得不行,握住他的手不放。朝鲜老大娘连比带说,叫我们进屋去暖和。那战士拐到门口,脱下鞋,跪着爬进去,脚上也没穿袜子,左脚缠着白布。

朝鲜的住屋,进门就是铺地炕,铺着席子,厨房在旁屋,特别洼,烧水做饭,火通进地炕,烧得挺暖。我脱了鞋进去,朝鲜老大娘也跟进来,跪着坐到那志愿军面前,掏出刚从我这要的烟塞过去。那战士的眼亮了亮,又暗淡下去,推着对方的手说:“不行,不行,怎么能叫你破费钱,买烟给我抽!”

我浑身的血苏苏的。想不到朝鲜老大娘伸着手向我讨烟,是为了这个志愿军。我把刚才井台旁的事说了一遍,那战士睁大眼望着我,听完话,低下头叹口气说:“唉!咱替朝鲜老百姓做了什么事,人家待咱这样好!”一边拿起支烟。一定是多日没捞着抽了,点着火接连抽了几大口,背靠着墙默不作声。

我细细打量他几眼。他的身材中流流的,四方脸,长眉大眼,上嘴唇刚长出绒毛似的胡子。听他的口音是河南人,脖颈子上有块疤。那一天,当他听说美国土匪在朝鲜放起把火,烧到鸭绿江边,他背上一袋炒面、一个水壶、一张布单,跋山涉水,千里迢迢赶到朝鲜,全身扑到战争的烈火里去,保卫朝鲜的自由,就像保卫自己的祖国一样勇敢。可是,这个寡言寡语的中国人一点不知道他是怎样个人,一点不觉得他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朴朴实实的,当着生人的面还有点腼腆。

我搬着他的左脚问道:“你的伤要不要紧?”他按了按脚心说:“没啥!一颗子弹打穿了脚掌子,已经收了口,过两天就好了。”

我又问道:“你到朝鲜打了几仗?”

他轻描淡写地说:“两仗。第一仗在云山,第二仗在清川江。”

我想引他多讲些自己的战斗经验,他可丝毫不看重那些事,翻过来,覆过去,由着你问,说个三言两语便住嘴了。到头来,我只知道这次战役,他那个班的任务是炸江桥,断绝敌人逃跑的后路。那晚上,他们几个人炸坏了桥,他本人的脚却打伤了。指导员架着他到山沟里去包伤,一颗炮弹把他震昏。等醒过来,发现指导员牺牲在他身边,部队早过了江,胜利地前进了。他从背包上拔出小铁镐,埋了指导员,想去找包扎所,脚痛,站都站不起来,跪着爬了半天,头一晕,又昏过去。赶再苏醒过来,本人已经躺在个山洞里,身旁围着穿白衣裳的朝鲜老百姓,跪在最前面的就是这位老大娘。

现在这位老大娘又像当时那样望着他亲切地笑。提到旁人,也不必我问,那战士话多起来了。他说:“这些老百姓都是逃难逃到山上的,把我救上去,当个宝贝一样看待。他们对我说他们的朝鲜话,我说我的中国话,谁也不懂谁的话,可是谁也能体会谁的意思。老大娘还懂点医理,天天弄些草药给我治伤,也灵,这不眼看就好啦。前几天,他们才把我背回家来。现在我顶急的是找队伍,又不知队伍开到哪去啦?”

他问我,我也说不清楚,光知道附近有所兵站,去打听打听,准可以得到信。又怕他过分心急,劝他道:“你还是好好养伤吧,养好伤,再找队伍也不迟。过两天我一定来看你,帮你找找关系。”

老大娘见我要走,拿胳膊拦着我,嘀噜嘟噜紧说,意思要留我吃饭。那战士欠着身子,眼里露出留恋的神情,嗓音变得很柔和地说:“你走啦!”

我走了,心里可老记着他,第二天午后又去看他。刚进村,老远望见那位老大娘在稻草棚子里抱着碾子棍,正在推碾子。她一见我,撩下碾子棍扑上来,眼里淌着泪,擦眼抹泪地说起来,一面领我到她门口,拉开板门往里一指。屋里不见了那个战士,原先他挂在墙上的干粮袋、步枪也都不在了,我明白是出了事,可又闹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正在焦急,一位宽袍大袖的朝鲜老先生摇摇摆摆走过来,胸前飘着花白胡子,说着半半截截的汉话道:“那位同志,前边去了。伤不大好,也要去。临走,说是吃了我们的饭,给留下了钱。还说我们对他太好,要去前方多打敌人。不是我们对他好,是你们对我们太好了。”

我听了,鼻子一酸,差一点涌出泪来。当时只觉心里一阵空虚,好像忘了点什么东西。我是忘了点事——我竟没问问那位战士叫什么名字。

老先生叹了口长气,又说:“他真是个好人!我们朝鲜人要记住他的名字,永远永远记住他的名字!”我急忙问道:“你知道他的名字么?”

老先生说了句话,朝鲜老大娘抹抹眼泪,赶紧从怀里摸出块布,上面是那战士亲手写的名字。

这是个最平常的名字。正是这样平常的人却代表着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性格!我翻开笔记本,第一页是毛主席的题字“为人民服务”。在毛主席的名字下边,我记下一个战士的名字。这个为保卫世界和平而战斗着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在为全世界的人民服务呢。让他的名字永远跟毛主席联在一起吧!

一九五一年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第一段对战后朝鲜村落的惨淡景象描写,表达出一种“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的悲痛,深刻反应了战争的残酷和老百姓对战争的痛恨之情。
B.作者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如“那战士的眼亮了亮,又暗淡下去,推着对方的手”写出战士刚见到烟时的欣喜以及发现只有半包时的落寞失望。
C.文章运用了插叙的方式,是为补充说明志愿军战士参军的背景,以及为何出现在朝鲜老大娘家的原因,塑造了一位勇敢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形象。
D.志愿军战士不辞而别后,大娘焦急流泪,老先生长叹,以及“我”将战士的名字和毛主席的名字写在一起的行为,体现出对战士的感激与敬佩。
【小题2】朝鲜老大娘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小题3】习近平总书记说“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弘扬的精神财富。”从文中的志愿军战士们身上可以看到哪些抗美援朝精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2-23高三上·贵州遵义·阶段练习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树

陈忠实

又有两个多月没有回原下的老家了。终于有了回家的机会,也有了回家的轻松,更兼着昨夜一阵小雨,把燥热浮尘洗净,也把自己都记不清的烦扰洗去。

进门放下挎包,先蹲到院子拔草。这是我近年间每次回到原下老家的必修课。或者说,每次回家事由里不可或缺的一条,春天夏天拔除院子里的杂草,给自栽的枣树柿树和花草浇水;秋末扫落叶,冬天铲除积雪,每一回都弄得满身汗水灰尘,手染满草的绿汁。温习少年时期割草以及后来从事农活儿的感受,常常获得一种单纯和坦然。

前院的草已铺盖了砖地,无疑都是从砖缝里冒出来的。两月前回家已拔得干干净净,现在又罩满了。我的哥哥进门来,也顺势蹲下拔草,和我间间断断说着家里无关紧要的话。我们兄弟向来就是这样,见面没有夸张的语言行为,也没有亲热的动作,平平淡淡里甚至会让人产生其他猜想,其实大半生里连一句伤害的话从来都没有说过,更谈不到脸红脖子粗的事了。世间兄弟姊妹有种种相处的方式,我们却是于不自觉里形成这种习惯性的状态。说话间不觉拔完了草,之后便坐在雨篷下说闲话,想到什么人什么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从雨篷下透过围墙上方往外望去,大门外场塄上的椿树直撑到天空。记不清谁先说到这棵树,是说这椿树当属村子里现存的少数几棵最大的树,却引发了我的记忆,当即脱口而出,这是咱爸栽的树。

我便说起这棵椿树的由来。大约是在“三年困难”中最困难的一年,我正上高中,周日回到家,父亲在生产队出早工回来,肩上扛着镢头,手里攥着一株小树苗。我在门口看见,搭眼就认出是一株椿树苗子。坡地里这种野生的椿树苗子到处都有,那时椿树结的荚角随风飘落,在有水分的土壤里萌芽生根,一年就可以长到半人高的树秧子。这种树秧如长在梯田塄坎的草丛中,又有幸不被砍去当柴烧,就可能长成一棵大椿树;如若生长在坡地梯田里,肯定会被连根挖除晒干当作好柴火,怕其占地影响麦子生长。父亲手里攥着的这根椿树苗子是一个幸运者,它遇到父亲,不是被扔在门前的场地上晒干了当柴烧,而是要郑重地栽植,正经当作一棵望其成材的树,进入郑重的保护禁区。

我对父亲的一个尤为突出的记忆,就是他一生爱栽树。他是个农民,除了农作本职外,业余爱好就是栽树。我家在河川的几块水地,地头的水渠沿上都长着一排小叶杨树。地头的水渠里大半年都流淌着从灞河里引来的自流水,杨树柳树得了沃土好水的滋养,迎着风如手提般长粗长高。我的父亲还指望着在地头渠沿培植的这些杨树,能补贴家用,能供给哥和我的学杂费用。

我在每个夏天的周日从学校回到家中,便要给父亲的那棵椿树秧子浇一桶水。这树秧长得很好,新发出的嫩枝竟然比原来的杆子还粗,肯定是水肥充足的缘由。这椿树就一直长着,直到现在。每隔一段时日抽空回到老家,到门口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棵椿树,父亲就站在我的眼前,树下或门口;我便没有任何孤独空虚,没有任何烦恼……

现在,在祖居的宅院里,两个年过花甲的兄弟,坐在雨蓬下,不说官场商场,不议谁肥谁瘦,却与无意中很自然地说起父亲的两棵树。父亲去世已经二十五年,他经手盖的厦屋和承继的祖宗的老房都因朽木蚀瓦而难以为继,被我们拆掉换盖成水泥楼板的新房子,只留下他亲手栽的两棵树还勃勃生机,一棵满枝尖锐硬刺的皂荚树,守护着祖宗的坟墓园,一棵期望成材做门窗的椿树,成为一种心灵的感应的象征,撑立在家院门口,也撑立在儿子们的心里。

每到农历六月,麦收之后的暑天酷热,这椿树便放出一种令人停留贪吸的清香花味,满枝上都绣集着一团团比米粒稍大的白花儿,招得半天蜜蜂,从清早直到天黑都嗡嗡嘤嘤的一片蜂鸣,把一片祥和轻柔的吟唱撒向村庄,也把清香的花味弥漫到整个村庄的街道和屋院。每年都在有机缘回老家时闻到椿树花开的清香,陶醉一番,回味一回,温习一回父亲。今年却因这事那事把花期错过了,便想,明年一定要赶在椿树花开的时日回到乡下,弥补今年的亏空和缺欠。那是父亲留给这个世界也留给我的椿树,以及花的清香。

(选自《陈忠实自选散文集》,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对艺术特色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作者回老家拔草常常能获得一种单纯和坦然,原因是回老家后可以把在城里的很多丧气的烦乱事统统抛掉,不必去想。
B.文中“我”和哥哥拔草和闲聊的情景是一闲笔,其目的无非是说明他们间共同的语言不多,只是兄弟之情还非常浓烈。
C.从文中看,父亲栽树有两个根本原因:一是可以通过种树卖钱来补贴家用,二是能够供给哥哥和“我”上学的费用。
D.父亲去世后,只留下的这棵树,它已经成为“我”心灵感应的象征,看到这颗树,“我”便没有任何孤独空虚和烦恼。
E.文章最后一段描写了椿树迷人的花香,但“我”却因事而错过,没能看到这美好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悔恨之情。
【小题2】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小题3】综合全文,简要分析“椿树”这一意象在本文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沙堆里的城隍

梁衡

西方的神话中都是些离人很远的女神、酒神、爱神等,哪怕帮人找对象,也是派个天使躲在暗处远远地射上一箭。而在中国的神话里,神总是在人的身旁,如影随形,朝暮不离,无时不在护佑着你。

20219月,我到陕北采风,听说靖边县正在出土一座城隍庙,便立马赶到现场。

现在正挖掘的这个堡子名清平堡,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周长不到两公里,里面也设了个城隍。随着历史的变迁,整个堡子渐为风沙所埋,现沙面上已固化为耕地、草坡、灌木林,间有大树,城隍爷就埋在下面。

最可看的是北边的正殿,城隍爷端坐高台之上,文人而一身戎装,双耳垂肩,白脸红唇,身威而面慈。他宽袍大袖,右手握拳支膝,左手微张成接物状,目视前方。廊下的武士则高鼻深目,昂然挺身,一看就是个胡人,作狰狞状以驱恶鬼。考古人员为防风化正准备以塑料蒙面处理。我们正赶上将蒙未蒙之时,难得一见的佛光乍现的这一刻。城隍爷和众文武的红袍、黑靴、蓝袖口,甚至金腰带上的云纹都历历在目。只是犹裹沙土半遮面,有的刚露出一个头,有如埃及的狮身人面像;有的半边身子钻出土外,目光炯炯,似刚从古代穿越而来。

中国土地辽阔,各地风俗信仰不同,但城隍无分南北,是一个普遍之神。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按辖区工作,保佑百姓平安。凡神都是人造的,因此习惯上总要拿一个现实的人来做躯壳,就像写小说要有个原型。比如关公被推举来做财神,秦琼、尉迟恭被选来做门神。至于城隍的替身,并无统一规定,由当地百姓自己选举产生。比如杭州曾是南宋都城,它的城隍就是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那么,这座长城脚下的明代小城堡,该选谁来任城隍呢?这一带史上最出名的人物要数范仲淹。

北宋与长城外的西夏长年对峙,屡遭败绩,守边武将已畏敌如虎,皇帝就把文臣范仲淹派去带兵。范仲淹保家卫国真是赤子忠心,他带着自己16岁的长子,亲自上阵,一夜之间筑起了一座土城。又大刀阔斧地改革兵役制度,重用本土将领,连打了几个胜仗,终于使边防巩固,人民安居。范仲淹长年在这里风餐露宿,枕戈待旦,有《渔家傲》为证: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他彻底实践了自己先忧后乐的思想。

我仔细研读出土的碑文,它先交代城隍的设置:城隍有祠,遍于环宇,非只大都巨邑而也。虽一村一井,莫不图像而禋祀之。古代的政治家早就明白,单纯的行政管理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既要依法治国,也要依德治民。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总是让人敬畏,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而在古代中国,遍布于城乡的城隍,就是这种道德普及的最后一公里。你看那些泥塑人物多么生动,600年仍衣带如水,神清目明。城隍不只是劝人行善,还导人审美,亦是一尊美神。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个周长两公里的堡子只是小小的一个点,但它是长城、塞外、沙漠的交集,代表着一种地貌,一种气候,一段自然生态的轮回。你只要看看脚下被深埋着的这一座城、一座庙、一个神,就知道这里曾经是怎样的沙尘肆虐。当地传统说书中有一个代表作《刮大风》:刮得那个大山没顶顶,刮得那个小山平又平。千年的大树连根拔,万年的顽石乱翻滚。”40年前我在这一带工作时,一夜醒来,风刮得沙都推不开门。可是现在呢?高处一望,绿满天涯,蓝天如镜。新华社2020年发文,宣布横跨长城内外的毛乌素沙漠已经消失。这里的治沙人,一代一代数不清有多少。600年啊,城隍在深深的沙土下做了好长一个梦,直到有一天考古队员把他轻轻推醒,他蒙眬中看星汉摇落,旭日东升,浩浩乎绿海无垠。

走出开挖现场,我有了一个小小的遗憾。土坑旁堆着一大堆刚挖出来的老树根,虬曲缠绕,须乱如麻,根部已有一抱之粗。原来,这城隍庙里与正殿相对着还有一个戏台,这些树就长在戏台上的沙土里。清理遗址时工人嫌它们碍手碍脚,就统统锯断挖去。我扼腕顿足。古树也古啊,它们同是我们民族的记忆,更是一段乡愁!试想,当年这荒僻之地,常年草盛人稀,鸟飞兽亡,军民无以为乐,只有逢年过节时庙里才给城隍爷唱一回戏,胡汉交易,人神共乐,喧声满院。这些老树也于黄沙中吐出绿叶,抚慰着守边人苦寂的心。何不留下这些古树,把整座庙宇开辟成一个旅游场所,城隍归座,武士扬眉,绿树遮阴。让外来的游人在土堆上吼一阵信天游,再邀城隍爷同坐,喝一壶马奶酒,唱一首《出塞曲》,看一出600年前的地方戏,那该多有味道!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听说靖边县正在出土一座城隍庙,便立马赶到现场”,表明“我”从未见过出土城隍庙,心情十分急切。
B.作者写城隍庙廊下的武士突出他胡人的特点,是为了揭示靖边县当地曾经的边塞属性。
C.作者以范仲淹为例,阐明城隍替身“无统一规定”,由当地百姓选举产生,被选做城隍替身的是百姓爱戴的有德之人。
D.看到清理遗址的工人挖掉了古树,作者扼腕顿足,心生遗憾,主要是因为古树的存活有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小题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结构清晰,“立马赶到现场”“最可看的是北边的正殿”“走出开挖现场”等句子彰显出行文思路。
B.文章开头把西方的神话和中国的神话进行对比,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突出了中国的“神”的特点。
C.作者善用细节描写,文中握拳支膝”“作狰狞状”“金腰带上的云纹”等刻画使城隍爷和众文武的形象鲜明生动。
D.文章多引用,以《渔家傲》表现戍边的艰苦,以《刮大风》表现“清平堡”曾沙尘肆虐的环境特点。
【小题3】假如今天,梁衡的梦想成真了——整座庙宇真的被开辟成一个旅游场所,范仲淹当选了这里的城隍爷。请联系文本分析范仲淹当选城隍爷的理由。
【小题4】梁衡在《梁衡理性散文选》自序中说:“散文美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描写叙述的美……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本文中意境之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落地生根

陶灵

罗志军家住在钢厂的平房宿舍,旁边有一棵又老又大的黄桷树,他大概两三岁时,工人师傅把树连根挖起来,说是做钢炉用的扒渣板。挖走的黄桷树根系发达,最远窜到前面岩石缝里钻出来,有二三十米的距离。母树挖走后,从石缝钻出来的根又生出一棵儿树,巴在岩石上长大。罗志军十来岁时,儿黄桷树已有大瓷碗口粗了,它的许多条根又盘根错节地紧紧扎进石缝里。

有一天,罗志军放学回来,父亲下班拢屋,喊道:罗罗,去砍几根树丫巴来栽起。罗志军像只小猴几下子就爬上了黄桷树,砍了三根一米多长的枝丫。他家住端头,房前屋后和侧墙边各栽了一根。栽之前他把枝丫底部划破成十字口,卡上一颗小石子。

树丫活了,几年后,长得比大人手臂还粗。平房的厨房都在后屋,罗志军的父亲把后门外的空地平整了出来,夏天傍晚时,相邻的几户人都在黄桷树下摆上小桌凳,边吃饭边歇凉。夜晚又在树下搭起凉床睡觉。

这三棵黄桷树长到合围粗的时候,罗志军已大学毕业当了两年老师,家也搬进了楼房。原先的平房宿舍拆除,建起钢厂职工医院的新门诊部,三棵黄桷树留在了门诊部门前,如今树干粗到两人拉手才可合抱。

我去过嘉陵江中游的武胜县老城,江边解放街旁有一坡石梯,与新城相连。县城完全往外发展后,老街逐渐冷清下来,石梯上偶尔有一两个行人上下。梯道中间挺立一棵粗壮的黄桷树,枝叶扶疏,给四周带来了灵动,看上去这里不但不显荒凉,反而透露出一份时光积淀后的成熟与淡然。

落地生根,黄桷树肯定长得很。小时候听姑爷这么说。

姑爷家门前有一条山沟流过,左边人户院坝沟边生长着一棵大黄桷树,树冠几乎遮盖了整个坝子。清道光时的一年,春夏大旱无雨,入冬前,姑爷祖上两个老辈子背一包税盐去山里换粮食。第三天回来时,豌豆、胡豆、苞谷、米等一大挑,在路上砍了根黄桷树棒当打杵,天黑到家,顺手插在院坝边边上,没再管它。

第二年树棒发了芽……

姑爷说,这故事一辈一辈传下来的,传到他这代时,黄桷树仍在,更大更老了,但树前的房子却已改了姓。姑爷的爷爷和爹妈都抽大烟,败了家,搬到旁边的偏偏房住,买房的是罗家。

这树是‘活’的,它每天都把我们盯到起的。陆陆续续听到姑爷摆过很多这树的故事。

姑爷的爷爷把房子卖给罗家前,想把黄桷树先卖给铁厂,他们生产熬盐的大铁锅。化铁水时,须用木棒搅拌,捞出渣滓,其他木棒一入铁水马上就要燃起来,唯用黄桷树棒不燃。砍树前,按规矩请了一位私塾先生代写契约。先生磨好墨、铺开纸,正准备动笔,突然眼镜掉在地上,镜片摔得粉碎。先生受到惊吓,认为是老天在警告自己,这个契约不能写。黄桷树保存了下来。

我感冒咳嗽时,如果是初夏,姑姑会从这棵黄桷树干上扯下一些白须须,熬了水给我喝。没白须须的季节,就剥点根或树皮熬水,喝一两天就好。

有一天大人们坐在黄桷树下摆龙门阵。罗家小儿子说,从前的从前,有一年,这棵黄桷树的叶子掉光了,枝丫也枯了,大家都说老死了。腊月里的一天,有一户儿在院坝杀年猪,地灶锅里炖着猪骨、猪下水翻开,不知哪儿来的一个叫花子讨骨头啃。年关叫花子特别多,正忙着的杀猪匠见他连讨饭碗都不拿一个,没好气地了一句:骨头没得!汤要不要?这叫花子当真:要!便提起脏兮兮的衣襟接汤。杀猪匠也缺德,硬是舀了一瓢汤倒在他衣襟里,可汤竟一滴不漏。杀猪匠目瞪口呆地看着叫花子一步一步走到枯黄桷树下,把汤倒在树根脚。地一声,黄桷树着了火,火苗从下到上舔了个遍,就熄了。第二年开春,被烤得皴黑的枝丫发出嫩芽,黄桷树活了过来。

漫步重庆城,随处可见一棵棵苍劲的黄桷树,根系紧紧扎进石缝,屹然挺立在城墙、堡坎、石壁上。初春时,一片新绿悦目;盛夏,如一把把遮阳的巨伞;秋冬,他树凋零,黄桷树依然郁郁葱葱地昂扬。这是重庆人特别引以为自豪的一道风景。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重庆城行道树中已有黄桷树两千多棵,1985年底,近万棵。19867月,黄桷树被确定为重庆市市树。

重庆城建在山上,山又在城中,道路两旁,过去建有很多挡土石堡坎,或在岩石上敷一层三合土护面,夏天辐射热大,平时看上去也不美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园林绿化部门在朝天门城墙和北区路岩壁上进行垂直绿化试点。园林工人从几公里外运来新土,腰上拴绳子,吊在石壁、堡坎上打洞、填土、垒石做窝子,再次栽种迎春花、爬壁虎、七姊妹等藤蔓植物十来万株,并栽种三千二百多棵黄桷树。三年中,藤蔓植物因各种原因损坏、死亡殆尽,唯有大量的黄桷树成活下来。

初中时,我读了《松树的风格》《白杨礼赞》后,对满城的黄桷树心存好奇,希望也能找到伟岸的故事。那时候阅读物有限,便依靠《现代汉语词典》查找。结果没有黄桷树,只是黄葛树,注解:落叶乔木,叶子卵形,平滑有光泽,花托球形。木材暗灰色,质地轻软。虽然有些失望,但想来应该是它了:黄桷树的叶子也是卵形的,球形花托可能就是我们俗称的黄桷泡儿

有一次写作文,我把黄桷树写成黄葛树。老师在字处画了叉,写上。后来我查证,植物学里也没有黄桷树,就是黄葛树。重庆方言中,读音相同,重庆人想当然地认为树木名称应加旁,于是就有了黄桷树的叫法和写法,久而久之成为习惯,叫黄桷的地名也比比皆是。

错判黄葛树的周老师是山东人,七年后我们竟然成为同事。我被抽去写县志,他是县志主编。周老师肯定不记得错判黄葛树的事,他家乡没有这种树,入乡随俗认定了黄桷树。可他并没有落地生根,县志没写完就远走了,不是回家乡山东,而是去了富裕而陌生的成都平原。

很快,我也离开县志办,到了市里工作。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通过描述罗志军家、嘉陵江中游武胜县老城以及姑爷家门前等不同地方的黄桷树,展现了黄桷树在重庆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B.姑爷家的黄桷树因为被一位私塾先生认为有灵性,所以被保留下来,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C.文本中提到的黄桷树棒在化铁水时不会燃烧的特性,既体现了黄桷树的实用价值,也暗示了黄桷树在人们心中的特殊地位。
D.重庆人在城墙、堡坎、石壁上种植黄桷树的做法,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体现了黄桷树在重庆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小题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大人们的聊天,作者巧妙地引入了更多关于黄桷树的故事。这些故事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深化了黄桷树这一意象在读者心中的印象。
B.文章结尾,周老师未能“落地生根”隐喻了他在追求个人发展或物质利益的过程中,可能失去了对精神家园的坚守和追求。
C.在文章内容的呈现上,作者运用了叙述、描写和议论等多种手法,叙述中穿插了“我”的亲身经历和听闻的故事,使得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D.文章的语言质朴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能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黄桷树的形态和生长环境。同时,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方言和口语。
【小题3】本文很好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小题4】黄桷树的象征意义在文中逐渐深化,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