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9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你有过这种经历吗?午睡醒来后,反而比睡之前更累。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主要是睡午觉不规范所导致的。午睡是很有讲究的,,就不能真正发挥午睡的作用。

。刚吃完午饭时,胃被食物充满,大量的血液流向胃,血压下降,大脑供氧及营养明显下降。这时入睡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进而影响午睡质量。午睡的最佳时间一般是在饭后20分钟。

。权威研究表明,良好的午睡时长以15~30分钟最为恰当,最长不要超过1小时。人的睡眠分为浅睡眠和深睡眠两个阶段,是周期性循环交替。一般人在入睡超过30分钟后,身体会进入深度睡眠,若在此时醒来,反而容易因“睡眠惯性”而导致醒来后感到疲惫、迷糊。

此外,午睡姿势也很重要,俯卧或趴在桌上睡,会减少头部供血,或压迫眼球、脑部,让人睡醒后出现头昏、眼花、疲惫、乏力等一系列症状。

【小题1】下列句子中的“深度”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深度”,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我估计没人能说出这些炭层的蓄量和深度。
B.对这个哲学问题,他们理解的深度不一致。
C.再不注意用眼卫生,你会发展到深度近视。
D.我们将会不断推动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小题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23高二上·湖南衡阳·期中
知识点:一般词语情境补写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艾伯托·艾柯说:要讲故事,首先要建造一个世界,这个世界要尽可能地用细节支撑起来。马伯庸的历史故事,是在事实和想象之间摆渡:细节的考据是真实的,主角们的离合悲喜是游离于历史之外的戏剧他在史实的废墟上重建了普通人的英雄梦想

《长安的荔枝》主角李善德,在敦煌写经卷名录中只是一闪而过一个基层官员的名字,他是被历史过滤的小人物。但是在这个故事里,他经历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背后盛唐上至庙堂下至江湖的惊涛骇浪,他以卑微身份质问万人之上的大人物:取之于民,用之于上,谈何不费之惠?在历史的情境中想象普通人的抗争,这确实切中当代读者的情感命门。

【小题1】文中加点的词语,在用法上与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A.摆渡B.戏剧C.惊涛骇浪D.不费之惠
【小题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语序不当,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是一个一闪而过的基层官员在敦煌写经卷名录中的名字
B.只是一个在敦煌写经卷名录中一闪而过的基层官员名字
C.只是一闪而过的在敦煌写经卷名录中的一个基层官员名字
D.只是一闪而过的一个在敦煌写经卷名录中的基层官员名字
【小题3】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特色及效果。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