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邵宝,字国贤,无锡人。年十九,学于江浦庄昶。成化二十年举进士,授许州知州。月,会诸生于学宫,讲明义利公私之辨。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骨,毁于庭,杖巫而遣之。躬课农桑,仿朱子社仓,立积散法,行计口浇田法,以备凶荒。

弘治七年,入为户部员外郎,历郎中,迁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其教,以致知力行为本。江西俗好阴阳家言,有数十年不葬父母者。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宁王宸濠索诗文峻却之后宸濠败有司校勘独无宝迹迁右布政使,与镇守太监勘处州银矿,宝曰:“费多获少,劳民伤财,虑生他变。”卒奏寝其事。进湖广布政使。

正德四年,擢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刘瑾擅政,宝至京,绝不与通。瑾怒漕帅平江伯陈熊,欲使宝劾之,遣校尉数辈要宝左顺门,危言恐之曰:“行逮汝。”张彩、曹元自内出,语宝曰:“君第劾平江,无后患矣。”宝曰:“平江功臣后,督漕未久,无大过,不知所劾。”二人默然出。越三日,给事中劾熊并及宝,勒致仕去。瑾诛,起巡抚贵州,寻迁户部右侍郎,进左侍郎。命兼左佥都御史,处置粮运。寻疏请终养归,乃拜南京礼部尚书,再疏辞免。世宗即位,起前官,复以母老恳辞。许之,命有司以礼存问。

宝三岁而孤,事母过氏至孝。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算延母年。及终养归,得疾,左手不仁,犹朝夕侍亲侧不懈。受知于李东阳,为诗文,典重和雅,以东阳为宗。博综群籍,有得则书之简,取程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之义,名之曰“日格子”。

(节选自《明史·儒林传》)


[注]宁王宸濠:朱宸濠,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袭封宁王,封于南昌。正德十四年起兵反叛,兵败被俘,伏诛。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宁王宸濠索诗文/峻却之后/宸濠败/有司校勘/独无宝迹
B.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宁王宸濠索诗文/峻却之后/宸濠败/有司校勘/独无宝迹
C.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宁王宸濠索诗文/峻却之/后宸濠败/有司校勘/独无宝迹
D.宝下令/士不葬亲者不得与试/于是相率举葬以千计/宁王宸濠索诗文/峻却之/后宸濠败/有司校勘/独无宝迹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朔,古代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古人对特定的日子又特定的称呼,类似的称呼还有,“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既望”指农历每月十六,“晦”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B.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水利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
C.漕运,是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运,多用车载(山路或用人畜驮运),故又合称“转漕”或“漕辇”。
D.“致仕”就是旧时官员交还官职,即今所谓退休。依照古制,官员在一般情况下七十岁致仕,有疾患的则可以请求提前退休。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邵宝重视教育。在许州知州任上,每月初一亲自到学校为众生员讲课;任江西提学副使时,在白鹿书院修建校舍,安置读书人。
B.邵宝关心民生。重视农事,采取“积散法”等一系列措施防备饥荒发生;他不主张开采处州银矿原因之一,是怕劳民伤财。
C.邵宝极其孝顺。多次请求辞官奉养父母,最后才得到皇上同意;回家之后,自己有病,左手麻痹不仁,还是早晚奉侍在父母身边。
D.邵宝好学不倦,博览群书。每当学有所得就写在竹片上,用宋代理学家程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意思,取名“日格子”。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其教,以致知力行为本。
②宝三岁而孤,事母过氏至孝。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算延母年。
【小题5】邵宝为人至孝的表现有哪些?
22-23高一上·贵州贵阳·阶段练习
知识点:《明史》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首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世贞,元美,大仓人,右都御史忬子也。生有异禀,书过目,终身不忘。年十九,举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世贞好为诗古文。官京师,入王宗沐等诗社,又与李攀龙辈相倡和,绍述何、李,名日益盛。屡迁员外郎、郎中。奸人阎姓者犯法,匿锦衣都督陆炳家,世贞搜得之。炳介严嵩以请,不许。杨继盛下吏,时进汤药。其妻讼夫冤,为代草。既死,复棺殓之。嵩大恨。吏部两拟提学皆不用,用为青州兵备副使。父忬以滦河失事,嵩构之,论死系狱。世贞解官奔处,与弟世懋日蒲伏嵩门,递泣求贷。嵩阴持忬狱,而时为谩语以宽之。两人又日囚服跽道旁遮诸贵人舆搏颡乞救诸贵人畏嵩不敢言忬竟死西市。兄弟哀号欲绝,持丧归,蔬贪三年,不入内寝。既除服,犹却冠带,苴履葛巾,不赴宴会。

隆庆元年八月,兄弟伏阙讼父冤,言为嵩所害,大学士徐阶左右之、复忬官。世贞意不欲出,会诏求直言,疏陈法祖宗等八事,以应诏。无何,吏部用言官荐,令以副使莅大名。迁浙江右参政,山西按察使。母忧归,服除,补湖广,旋改广西右布政使,入为太仆卿。张居正枋国,以世贞同年生,有意引之,世贞不甚亲附。所部荆州地震,引京房占,谓臣道太盛,坤维不宁,用以讽居正。居正积不能堪,会迁南京大理卿,为给事中杨节所劾,即取旨罢之。

后起应天府尹,复被劾罢。居正殁,起南京刑部右侍郎,辞疾不赴。久之,所善王锡爵秉政,起南京兵部右侍郎。先是,世贞为副都御史及大理卿、应天尹与侍郎,品皆正三。比擢南京刑部尚书,御史黄仁荣言世贞先被劾,不当计俸,据故事力争。世贞乃三疏移疾归。二十一年卒于家。世贞始与李攀龙狎主文盟,攀龙殁,独操柄二十年。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其持论,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而藻饰太甚。

(选自《明史·王世贞传》,有删节)


[注]①杨继盛下更:杨继盛因奏劾严嵩十大罪状被诬告下狱。②枋:权柄。③坤维:指西南方。张居正是西南荆楚人,王世贞借言以讽。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两人又日囚服/跽道旁/遮诸贵人/舆搏颡乞救/诸贵人畏嵩/不敢言/忬竟死西市
B.两人又日囚服/跽道旁/遮诸贵人/舆搏颡乞救/诸贵人畏/嵩不敢言/忬竟死西市
C.两人又日囚服/跽道旁/遮诸贵人舆/搏颡乞救/诸贵人畏嵩/不敢言/忬竟死西市
D.两人又日囚服/跽道旁/遮诸贵人舆/搏颡乞救/诸贵人畏/嵩不敢言/忬竟死西市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幼时取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在他人面前说自己一般说名,以示谦虚和礼貌。
B.进士,是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中功名的最高等级,是殿试及第者之称。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
C.隆庆,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的年号。文中的嘉靖、大历都是年号。
D.吏部,古代六部之一,主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调动及科举取士。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世贞禀性聪明,爱好诗文。他读书过目不忘:在京城做官,加入王宗沐等人的诗社,又和李攀龙等唱和。
B.王世贞秉公执法,维护正义。阎姓奸人犯法,被他搜出,他不肯徇情枉法:杨继盛被诬告下狱,他代为写状申冤。
C.王世贞仕途坎坷,遭遇不幸。张居正对他积怨难平,两次弹劾他,以皇上的名义罢了他的官职。
D.王世贞才高位显,声名远扬,他与李攀龙交替为文坛盟主,李攀龙死后,他独主文坛二十年,其才最高,地位最显赫,名扬四海。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贞解官奔赴,与弟世懋日蒲伏嵩门,涕泣求贷。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小题5】王世贞父亲的冤案为何能得以昭雪?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叔英,字原采,黄岩人。洪武中,与杨大中、叶见泰、方孝孺、林右并征至。叔英固辞归。二十年以荐为仙居训导,改德安教授。迁汉阳知县,多惠政。岁旱,绝食以祷,立应。建文时,召为翰林修撰。上《资治八策》,曰:务问学、谨好恶、辨邪正、纳谏诤、审才否、慎刑罚、明利害、定法制。皆援证古今可见之行事。帝嘉纳之。

燕兵至淮,奉诏募兵。行至广德,京城不守。会齐泰来奔,叔英谓泰贰心,欲执之。泰告以故乃相持恸哭共图后举已知事不可为沐浴更衣冠书绝命词藏衣裾间自经于玄妙观银杏树下天台道士盛希年葬之城西五里又题其案曰:生即已矣,未有补于当时。死亦徒然,庶无惭于后世。。燕王称帝,陈瑛簿录其家。妻金氏自经死,二女下锦衣狱,赴井死。

叔英与孝孺友善,以道义相切劘,建文初;孝孺欲行井田。叔英贻书曰:凡人有才固难,能用其才尤难。子房于汉高,能用其才者也;贾谊于汉文,不能用其才者也。子房察高帝可行而言,故高帝用之,一时受其利。虽亲如樊、郦,信如平、勃,任如萧、曹,莫得间焉。贾生不察而易言,且言之太过,故绛、灌之属得以短之。方今明良相值,千载一时。但事有行于古,亦可行于今者,夏时周冕之类是也。有行于古,不可行于今者,井田封建之类是也。可行者行,则人之从之也易,而民乐其利。难行而行,则从之也难,而民受其患。时井田虽不行,然孝孺卒用《周官》更易制度,无济实事,为燕王藉口。论者服叔英之识,而惜孝孺不能用其言也。

御史古田林英亦在广德募兵,知事无济,再拜自经。妻宋氏下狱,亦自经死。

(节选自《明史·王叔英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泰告/以故乃相持恸哭/共图后举/已/知事不可为/沐浴更衣冠/书绝命词/藏衣裾间/自经于玄妙观银杏树下/天台道士盛希年葬之城西五里/
B.泰告以故/乃相持恸哭/共图后举/已/知事不可为/沐浴更衣冠/书绝命词/藏衣裾间/自经于玄妙观银杏树下/天台道士盛希年葬之城西五里/
C.泰告以故/乃相持恸哭/共图后举/已知事不可为/沐浴更衣冠/书绝命词/藏衣裾间/自经于玄妙观银杏树下/天台道士盛希年葬之城西五里/
D.泰告以故/乃相持恸哭/共图后举/已/知事不可为/沐浴更衣冠/书绝命词/藏衣裾间/自经/于玄妙观银杏树下/天台道士盛希年葬之城西五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训导,中国古代文官官职,职能通常为辅佐地方知府、负责教育方面的事务等。
B.教授,古时中国在地方官学中设置的学官,有时也指对私塾老师的敬称,文中指前者。
C.翰林修撰,主要职责为掌修国史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及草拟有关典礼文稿。
D.御史,古代执掌监察官员的泛称,约自秦朝开始,负责监察朝廷官吏,一直延续到明朝。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叔英关心时政,积极建言。他曾上《资治八策》,提出了“务问学、谨好恶、辨邪正、纳谏诤、审才否、慎刑罚、明利害、定法制”八条建议。
B.王叔英拟拒燕军,妻女受累。在到达广德的时候,听说京城失守,知事不可为,便自经而亡;燕王称帝后,家被抄,妻女绝望自杀。
C.王叔英为人友善,追慕道义。他与方孝孺相处得非常好,两个人常常围绕有关“道"的问题相互切磋,曾支持方孝孺推行井田制。
D.王叔英说理透彻,援证古今。他在给方孝孺有关井田制的信中,列举了张良、贾谊的例子,对比分析,谈古论今,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题其案曰:“生即已矣,未有补于当时。死亦徒然,庶无惭于后世。”
(2)贾生不察而易言,且言之太过,故绛、灌之属得以短之。
【小题5】王叔英在为政和为人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士隆,字仲修,安阳人。弘治八年举乡试,入太学。与同县崔铣及寇天叙、马卿、吕柟辈相砥砺,以学行闻。十八年成进士,授广信推官。正德六年,入为御史。巡盐河东,劾去贪污运使刘愉。建正学书院,兴起文教。九年,乾清宫灾,上疏曰:“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致民困盗起,财尽兵疲。祸机潜蓄,恐大命难保。”不报。出按凤阳。织造中官史宣列黄梃二于驺前,号为“赐棍”,每以抶人,有至死者,自都御史以下莫敢问,士隆劾奏之。又劾锦衣千户廖铠奸利事,且曰:“铠虐陕西,即其父鹏虐河南故习也。河南以鹏故召乱,铠又欲乱陕西。乞置铠父子于法,并召还廖銮,以释陕人之愤。”銮,铠所从镇陕西者也。钱宁素昵铠,见疏大恨,遂因士隆按薛凤鸣狱以陷之。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坐罪削籍,谄事诸佞幸,尤善宁。与从弟凤翔有隙,嗾缉事者发其私,下吏论死。刑部疑有冤,并捕鞫凤鸣。凤鸣惧,使其妾诉枉,自刭长安门外,词连宝坻知县周在及素所仇者数十人,悉逮付法司,而凤鸣得释。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按治,复捕凤鸣对簿,释在还职。宁怒,令凤鸣女告士隆、完治狱偏枉。遂下诏狱,谪士隆晋州判官。久之,擢知州。世宗立,诏复故官,出为陕西副使。汉中贼王大等匿豪家,结回回为乱。士隆下令,匿贼者罪及妻孥无赦。贼无所容,遂就擒灭。筑堰溉田千顷,民利之。卒于官。

(节选自《明史·张士隆传》)


【注】①梃:棍棒。②驺:骑马驾车的随从。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B.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C.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D.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试亦称“秋闱”,是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和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之为“会元”。
B.文中“正德”为年号。中国古代往往采用帝王年号纪年。明清以前,一位帝王往往有多个年号,更换新的年号纪年称为“改元”;明清时期,一般为一帝一元。
C.“锦衣”即“锦衣卫”,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设置,原为皇帝亲军,明成祖为加强专制统治,特令兼管巡察、缉捕和刑狱。明代中叶后,与东厂、西厂并列,成为厂卫并称的特务组织。
D.“回回”,历史学概念。“回回”是早期“回纥”“回鹘”的异写或音转。南宋以来,“回回”泛指回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士隆弘治八年乡试中举,和崔铣、寇天叙、马卿、吕柟等人交往,以学问和品行闻名,弘治十八年考中进士。
B.张士隆性情耿直不阿,多次弹劾不法官吏,河东盐运使刘愉贪污、织造宦官史宣滥杀无辜、锦衣卫千户廖铠非法牟利,都因张士隆的弹劾上奏而得到了应有的惩处。
C.因弹劾廖铠一事,张士隆得罪了钱宁,钱宁趁着张士隆调查薛凤鸣案的机会,让薛凤鸣的女儿状告张士隆审案不公,张士隆被下诏狱并贬官。
D.世宗即位后,张士隆官复原职,并出任陕西副使,做了一些有利百姓的实事,如肃清盗匪、修筑堤堰灌溉田地等。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按治,复捕凤鸣对簿,释在还职。
(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