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0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夜渔

沈从文

这已是谷子上仓的时候了。

年成的丰收,把茂林家中似乎弄得格外热闹了一点。在一天夜饭桌上,坐着他四叔两口子,五叔两口子,姨婆,碧霞姑妈同小娥姑妈,以及他爹爹。他在姨婆与五婶之间坐着,穿着件紫色纺绸汗衫。中年妇人的姨婆,时时停了她的筷子为他扇背。

桌子上有一大钵鸡肉,一碗满是辣子拌着的牛肉,一碗南瓜,一碗酸粉辣子,一小碟酱油辣子,五叔正夹了一只鸡翅膀放到碟子里去。

“茂儿,今夜敢同我去守碾房罢?”“去,去,我不怕!我敢!”

他不待爹的许可就忙答应了。

爹刚放下碗,口里含着那枝“京八寸”小潮丝烟管,不说什么。

他知道碾子上的床是在碾房楼上的,在近床边还有一个小小窗口。从窗口边可以见到村子里大院坝中那株夭矫矗立的大松树尖端,又可以见到田家寨那座灰色石碉楼。看牛的小张,原是住在碾房,会做打笼装套捕捉偷鸡的黄鼠狼,又曾用大茶树为他削成过一个两头尖的线子陀螺。他刚才又还听到五叔说溪沟里有人放堰,碾坝上夜夜有鱼上罶了……所以提到碾房时,茂儿便非常高兴。

“五叔,那要什么时候才去呢?吃了饭就去罢?”

他靠着桌边站着,低着头,一面把两只黑色筷子在小红花碗里“要扬不紧”的扒饭进口里去。左手边中年妇人的姨婆,捡了一个鸡肚子朝到他碗里一掼。

“茂儿,这个好呢。”

“我不要。那是碧霞姑妈洗的,……不干净,还有——糠皮儿……”他说到糠字时,看了他爹一眼。“你也是吃饱了!不要,就送我罢。”

“真的,不要就送把你姑妈。我帮你泡汤吃。”五婶说。

茂儿把鸡肚子一扔丢到碧霞碗里去。他五婶却从他手里抢过碗去倒了大半碗鸡汤。但到后依然还是他姨婆为他把剩下的半碗饭吃完。

天上的彩霞,做出各样惊人的变化。满天通黄,像一块奇大无比的金黄锦缎;倏而又变成淡淡的银红色,稀薄到像一层蒙新娘子粉脸的面纱;倏而又成了许多碎锦似的杂色小片,随着淡宕的微风向天尽头跑去。

他们照往日样,各据着一条矮板凳,坐在院坝中说笑。

茂儿搬过自己那张小小竹椅子,紧紧的傍着五叔身边坐下。

“茂儿,来!让我帮你摩一下肚子——不然,半夜会又要嚷肚子痛。”“不,我不胀!姨婆。”

“你看你那样子。……不好好推一下,会伤食。”

“不得。(他又轻轻的挨五叔)五叔,我们去罢!不然夜了。”

不管姨婆如何说法,他总不愿离开五叔身边。到后还是五叔用“你不听姨婆话就不同你往碾房……”为条件,他才忙跑到姨婆身边去。

“您要快一点!”

院坝中坐着的人面目渐渐模糊,天空由曙光般淡白而进于黑暗。在四围如雨的虫声中,谈话的声音已抑下了许多了。

凉气逼人,微风拂面,这足证明残暑已退,秋已将来到人间了。茂儿同他五叔,慢慢的在一带长蛇般黄土田塍上走着。天空的月还很小,敌不过它身前后左右的大星星光明。田中打禾后剩下的稻草,堆成大垛大垛,如同一间一间小屋。身前后左右一片繁密而细碎的虫声,如一队音乐师奏着庄严凄清的秋夜之曲。

“五叔,路上莫有蛇罢?”“你怕,我就背你走罢。”

他又伏在他五叔背上了。然而夜枭的喊声,时时像一个人在他背后咳嗽,依然使他不安。

“五叔,我来拿麻藁。你一只手背我;一只手又要打火把,实在不大方便。”他想若是拿着火把,则可高高举着,照烛一切。

“你莫拿,快要到了!”

耳朵中已听到碾房附近那个小水车咿咿呀呀的喊叫了。

转过了一个山嘴,溪水上流一里多路的溪岸通通出现在眼前了。足以令他惊呼喝嚷的是沿溪有无数萤火般似的小火星在闪动。隐约中更闻有人相互呼唤的声音。

“咦!五叔,这是怎么?”

“嗨!今夜他们又放鱼!我还不知道。若早点,我们可以叫小张把网去整一下,也好去打点鱼做早饭菜。”

……假使能够同到他们一起去溪里打鱼,左手高高的举着通明的葵藁或旧缆子做的火把,右手拿一面小网,裤脚扎得高高到大腿上头,在浅浅齐膝令人舒适的清流中,溯着溪来回走着,溅起水点到别个人头脸上时——或是遇到一尾大鲫鱼从手下逃脱时,那种“怎么的!……你为甚那么冒失慌张呢?”“啊呀,我的天!这么大!”“要你莫慌,你偏偏不听话,看到进了网又让它跑脱了……”带有吃惊,高兴,怨同伴不经心的嚷声,真是多么热闹(多么有趣)的玩意事啊!……

茂儿想到这里,心已略略有点动了。

“那我们这时要小张转家去取网不行吗?”

“算了!网是在楼上,很难取。并且有好几处要补半天才行。”五叔说,“左右他们上头一放堰坝时,罶上也会有鱼的。我们就守着罶罢。”

关于照鱼的事,五叔似乎并不以为有什么趣味,这很令不知事的茂儿觉得稀奇。

1925年3月21日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二段描写了茂林家一天吃晚饭时的情形,交代了人物,方便后文的叙事。
B.小说通过描写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让一个立体的湘西小男孩的形象跃然纸上。
C.小说开头描写茂儿的爹,所用不足30个字,却刻画出一个不苟言笑的严父形象。
D.小说描绘了若干生活画面,展现出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整体上呈现散文化特征。
【小题2】画横线段落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小题3】有人说,沈从文的作品表露的是一种“平和”之美。这种“平和”之美一般表现在众多关系中的,请结合本文加以分析。
22-23高一上·四川成都·阶段练习
知识点:沈从文(1902-1988)中国现当代小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三三(节选)

沈从文

①杨家碾坊在堡子外一里路的山嘴路旁。堡子位置在山湾里,溪水沿到山脚流过去,平平的流,到山嘴折弯处忽然转急,因此很早就有人利用到它,在急流处筑了一座石头碾坊,这碾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叫杨家碾坊了。

②从碾坊往上看,看到堡子里比屋连墙,嘉树成荫,正是十分兴旺的样子。往下看,夹溪有无数山田,如堆积蒸糕,因此种田人借用水力,用大竹扎了无数水车,用椿木做成横轴同撑柱,圆圆的如一面锣,大小不等竖立在水边。这一群水车,就同一群游手好闲的人一样,成日成夜不知疲倦的咿咿呀呀唱着意义含糊的歌。

③一个堡子里只有这样一座碾坊,所以凡是堡子里碾米的事都归这碾坊包办,成天有人轮流挑了仓谷来,把谷子倒到石槽里去后,抽去水闸的板,视槽里水冲动了下面的暗轮,石磨盘带着动情的声音,即刻就转动起来了。于是主人一面谈说一件事情,一面清理到簸箩筛子,到后头上包了一块白布,拿着个长把的扫帚,追逐着磨盘,跟着打圈儿,扫除溢出槽外的谷米,再到后,谷子便成白米了。

④到米碾好了,筛好了,把米糠挑走以后,主人全身是灰,常常如同一个滚到豆粉里的汤圆。然而这生活,是明明白白比堡子里许多人生活还从容,而为一堡子中人所羡慕的。

⑤凡是到杨家碾坊碾过谷子的,都知道杨家三三。妈妈十年前嫁给守碾坊的杨,三三五岁,爸爸就丢下碾坊同母女,什么话也不说死去了。爸爸死去后,母亲作了碾坊的主人,三三还是活在碾坊里,吃米饭同青菜小鱼鸡蛋过日子,生活毫无什么不同处。三三先是望到爸爸成天全身是糠灰,到后爸爸不见了,妈妈又成天全身是糠灰,……于是三三在哭里笑里慢慢的长大了。

⑥妈妈随着碾槽转,提着小小油瓶,为碾盘的木轴铁心上油,或者很兴奋的坐在屋角拉动架上的筛子时,三三总很安静的自己坐在另一角玩。热天坐到有风凉处吹风,用苞谷秆子作小笼,冬天.则伴同猫儿蹲到火桶里,剥灰煨栗子吃。或者有时候从碾米人手上得到一个芦管作成的唢呐,就学着打大傩的法师神气,屋前屋后吹着,半天还玩不厌倦。

⑦这磨坊外屋上墙上爬满了青藤,绕屋全是葵花同枣树,疏疏的树林里,常常有三三葱绿衣裳的飘忽。因为一个人在屋里玩厌了,就出来坐在废石槽上洒米头子给鸡吃。在这时,什么鸡欺侮了另一只鸡,三三就得赶逐那横蛮无理的鸡,直等到妈妈在屋后听到鸡声,代为讨情时才止。

⑧这磨坊上游有一潭,四面有大树覆荫,六月里阳光照不到水面。碾坊主人在这潭中养得有几只白鸭子,水里的鱼也比上下溪里多。照一切习惯,凡靠自己屋前的水,也算是自己财产的一份。水坝既然全为了碾坊而筑成的,一乡公约不许毒鱼下网,所以这小溪里鱼极多。遇到有不甚面熟的人来钓鱼,看到潭边幽静,想蹲一会儿,三三见到了时,总向人说:“不行,这鱼是我家潭里养的,你到下面去钓罢。”人若顽皮一点,听到这个话等于不听到,仍然拿着长长的竿子,搁到水面上去安闲的吸着烟管,望到这小姑娘发笑,使三三急了,三三便喊叫她的妈,高声的说:“娘,娘,你瞧,有人不讲规矩,钓我们的鱼,你来折断他的竿子,你快来!”

⑨母亲就从没有照到女儿意思折断过谁的竿子,照例将说:“三三,鱼多咧,让别人钓吧。鱼是会走路的,上面总爷家塘里的鱼,因为欢喜我们这里的水,都跑来了。”三三照例应当还记得夜间做梦,梦到大鱼从水里跃起来吃鸭子,听到这个话,也就没有什么可说了,只静静的看着,看这不讲规矩的人,究竟钓了多少鱼去。她心里记着数目,回头好告给妈妈。

⑩有时因为鱼太大了一点,上了钓,拉得不合式,撇断了钓竿,三三可乐极了,仿佛娘不同自己一伙,鱼反而同自己是一伙了的神气,那时就应当轮到三三向钓鱼人咧着嘴发笑了。但三三却常常急忙跑回去,把这事告给母亲,母女两人同笑。

有时钓鱼的人是熟人,人家来钓鱼时,见到了三三,知道她的脾气,就照例不忘记问:“三三,许我钓鱼吧。”三三便说:“鱼是各处走动的,又不是我们养的,怎么不能钓。”同一件事情,对待不同,原来是来人讲礼,三三也讲礼。

钓鱼的是熟人时,三三常常搬了小小木凳子,坐到旁边看鱼上钩,且告给这人,另一时谁个把钓竿撇断的故事,到后这熟人回到磨坊时,把所得的大鱼分一些给三三家。三三看着母亲用刀剖鱼,掏出白色的鱼脬来,就放到地下用脚去踹,发声如放一枚小爆仗,听来十分欢乐。鱼洗好了,揉了些盐,三三忙取麻线来把鱼穿好,挂到太阳下去晒。到有客时,这些干鱼同辣子炒在一个碗里待客。母亲如想到折钓竿的话,将说:“这是三三的鱼。”三三就笑,心想着:“怎么不是三三的鱼?潭里的鱼若不是我照管,早被村里看牛孩子捉完了。”

三三如一般小孩,换几回新衣,过几回节,看几回狮子龙灯,就长大了。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用大量笔墨介绍杨家碾坊及周围环境和碾米过程,交代了当地的生存境遇和社会关系,为下文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
B.小说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内容,详写三三对钓鱼者的不同态度,略写三三吹唢呐、喂鸡等事情,情节安排详略得当,轻重合宜。
C.小说的叙事节奏富于变化。开篇以碾坊为中心交代环境,镜头切换迅速,叙事节奏很快;而以钓鱼为中心叙事是特写镜头,节奏较慢。
D.小说写水车“咿咿呀呀唱着意义含糊的歌”,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十分形象,拟声词“咿咿呀呀”有着拟声似歌的音韵之美。
【小题2】下列对本文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磨坊外屋上墙上爬满了青藤……常有三三葱绿衣裳的飘忽。”作者通过写三三生活的环境,生动地塑造出了一个秀美、灵动的湘西少女形象。
B.“这鱼是我家潭里养的,你到下面去钓吧。”“鱼是各处走动的……怎么不能钓。”三三对潭边,钓鱼者的双重标准,展现出她的天真可爱。
C.小说中的“三三”和《边城》中的“翠翠”,无论是成长的环境,还是人物的性格,都有许多相通之处,她们都是沈从文独特审美的体现。
D.“三三换几回新衣,过几回节,看几回狮子龙灯就长大了”,作者借助场景的转换加快叙事的节奏,也将三三盼望长大的心情表现了出来。
【小题3】沈从文笔下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请结合本文和《边城》,谈谈沈从文塑造女性形象的方法。
【小题4】沈从文在谈及《边城》创作动机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请结合本文简析这种人生形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三

沈从文

杨家碾坊在堡子外一里路的山嘴路旁。堡子位置在山弯里,溪水沿到山脚流过去,平平的流到山嘴折弯处忽然转急,因此很早就有人利用到它,在急流处筑了这座石头碾坊。而这碾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叫杨家碾坊了。

从碾坊往上看,看到堡子里比屋连墙,嘉树成荫,正是十分兴旺的样子。住下看,夹溪有无数山田,如堆积蒸糕,因此种田人借用水力,用大竹扎了无数水车,用椿木做成横轴同撑柱,圆圆的如一面锣,大小不等竖立在水边。这一群水车,就同一群游手好闲的人一样,成日成夜不知疲倦的咿咿呀呀唱着意义含糊的歌。

一个堡子里只有这样一座碾坊,所以凡是堡子里碾米的事都归这碾坊包办,成天有人轮流挑了仓谷来,把谷子倒到石槽里去后,抽去水闸的板,枧槽里水冲动了下面的暗轮,石磨盘带着动情的声音,即刻就转动起来了。于是主人一面谈着一件事情,一面清理到簸箩筛子,到后头上包了一块白布,拿着个长把的扫帚,追逐着磨盘,跟着打圈儿,扫除溢出槽外的谷米,再到后,谷子便成白米了。

到米碾好了,筛好了,把米糠挑走以后,主人全身是灰,常常如同一个滚到豆粉里的汤圆。然而这生活,是明明白白比堡子里许多人生活还从容,而为一堡子中人所羡慕的。

凡是到杨家碾坊碾过谷子的,都知道杨家三三。妈妈十年前嫁给守碾坊的杨,三三五岁,爸爸就丢下碾坊同母女,什么话也不说死去了。爸爸死去后,母亲作了碾坊的主人,三三还是活在碾坊里,吃米饭同青菜小鱼鸡蛋过日子,生活毫无什么不同处。三三先是望到爸爸成天全身是糠灰,到后来爸爸不见了,妈妈又成天全身是糠灰,……于是三三在哭里笑里慢慢的长大了。

妈妈随着碾槽转,提着小小油瓶,为碾盘的木轴铁心上油,或者很兴奋的坐在屋角拉动架上的筛子时,三三总很安静的自己坐在另一角玩。热天坐到有风凉处吹风,用包谷秆子作小笼,冬天则伴同猫儿蹲到火桶里,剥灰煨栗子吃。或者有时候从碾米人手上得到一个芦管作成的唢呐,就学着打大傩的法师神气,屋前屋后吹着,半天还玩不厌倦。

这磨坊外屋上墙上爬满了青藤,绕屋全是葵花同枣树,疏疏的树林里,常常有三三葱绿衣裳的飘忽。因为一个人在屋里玩厌了,就出来坐在废石槽上洒米头子给鸡吃。在这时,什么鸡欺侮了另一只鸡,三三就得赶逐那横蛮无理的鸡,直等到妈妈在屋后听到鸡声代为讨情时才止。

这磨坊上游有一潭,四面有大树覆荫,六月里阳光照不到水面。碾坊主人在这潭中养得有几只白鸭子,水里的鱼也比上下溪里多。照一切习惯,凡靠自己屋前的水,也算是自己财产的一份。水坝既然全为了碾坊而筑成的,一乡公约不许毒鱼下网,所以这小溪里鱼极多。遇到有不甚面熟的人来钓鱼,看到潭边幽静,想蹲一会儿,三三见到了时,总向人说:“不行,这鱼是我家潭里养的,你到下面去钓罢。”人若顽皮一点,听到这个话等于不听到,仍然拿着长长的竿子,搁到水面上去安闲的吸着烟管,望到这小姑娘发笑,使三三急了,三三便喊叫她的妈,高声的说:“娘,娘,你瞧,有人不讲规矩,钓我们的鱼,你来折断他的竿子,你快来!”

母亲就从没有照到女儿意思折断过谁的竿子,照例将说:“三三,鱼多咧,让别人钓吧。鱼是会走路的,上面总爷家塘里的鱼,因为欢喜我们这里的水,都跑来了。”三三照例应当还记得夜间做梦,梦到大鱼从水里跃起来吃鸭子,听到这个话,也就没有什么可说了,只静静的看着,看这不讲规矩的人,究竟钓了多少鱼去。她心里记着数目,回头好告给妈妈。

有时因为鱼太大了一点,上了钓,拉得不合式,撇断了钓竿,三三可乐极了,仿佛娘不同自己一伙,鱼反而同自己是一伙了的神气,那时就应当轮到三三向钓鱼人咧着嘴发笑了。但三三却常常急忙跑回去,把这事告给母亲,母女两人同笑。

有时钓鱼的人是熟人,人家来钓鱼时,见到了三三,知道她的脾气,就照例不忘记问:“三三,许我钓鱼吧。”三三便说:“鱼是各处走动的,又不是我们养的,怎么不能钓。”同一件事情,对待不同,原来是来人讲礼,三三也讲礼。

钓鱼的是熟人时,三三常常搬了小小木凳子,坐到旁边看鱼上钩,且告给这人,另一时谁个把钓竿撇断的故事,到后这熟人回到磨坊时,把所得的大鱼分一些给三三家。三三看着母亲用刀剂鱼,掏出白色的鱼脬来,就放到地下用脚去踹,发声如放一枚小爆仗,听来十分欢乐。鱼洗好后了,揉了些盐,三三忙取麻线来把鱼穿好,挂到太阳下去晒。到有客时,这些干鱼同辣子炒在一个碗里待客。母亲如想到折钓竿的话,将说:“这是三三的鱼。”三三就笑,心想着:“怎么不是三三的鱼?潭里的鱼若不是我照管,早被村里看牛孩子捉完了。”

三三如一般小孩,换几回新衣,过几回节,看几回狮子龙灯,就长大了。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杨家碾坊的生活富庶而悠闲,因此成长在此地的三三可以制作小笼,赶鸡,看鱼等等,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B.三三的母亲一直独自掌管碾坊,养大三三,而遇到有人在潭里钓鱼,也不加阻止,表现出她坚韧刚强而又热情好客的品质。
C.三三在杨家碾坊成长,在母亲工作时,“总很安静的自己坐在另一角玩”,三三的生活中隐隐地透露出她些许的孤独。
D.三三对不同的人来钓鱼,态度不同,有的她会用言语劝阻,有的她会折断鱼竿,而有的她会坐在一旁观看。
【小题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描绘了杨家碾坊及其周边的环境——溪水流经,村庄兴旺,山田连畴,以环境美衬托这里的人情美。
B.文章善用简笔叙事,把漫长而琐碎的生活,浓缩在简短的语句中,如“于是三三在哭里笑里慢慢的长大了”。
C.文章常以儿童的视角书写,使文章充满童趣,如“常常有三三葱绿衣裳的飘忽”,“梦到大鱼从水里跃起来吃鸭子”。
D.“三三五岁,爸爸就丢下碾坊同母女,什么话也不说死去了”,文章用平淡的笔触叙述三三父亲去世之事,哀而不伤。
【小题3】沈从文的很多小说都有散文化的特点,请结合本文就此作简要分析。
【小题4】本文中的三三和《边城》中的翠翠都是乡村女孩,她们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知识

沈从文

哲学硕士张六吉,一个长江中部某处小地主的独生子。家中那份财产能够由他一手支配时,年龄恰满二十岁。那年正是五四运动的一年。看了几个月上海北京报纸,把这个青年人的心完全弄乱了。他觉得在小城里待下去毫无意义,因此弄了一笔钱,离开了家乡。照当时的流行口语说来,这个人是觉悟了的,人已觉悟,预备到广大的世界来奋斗的。

他出外目的既在寻求知识,十多年来所得到的知识,当真也就很不少了。凡是好知识他差不多都知道了一点。在国内大学毕业后又出国在某国一个极负盛名的大学校里得了他那个学位。他的论文为人生哲学,题目就证明了他对于人生问题这方面知识的深邃。他的学问的成就,多亏得是那大学校研究院一个导师,尽力指导,那是个世界知名的老博士。他信仰这个人如一个神。

他同许多人一样,出了学校回国来无法插进社会。想把自己所学贡献给社会,一时节却找不着相当工作。

他心想:没有机会留在大都市里,不妨事,不如回到我那个野蛮家乡去看看吧。那野蛮家乡,正因为在他印象中的确十分野蛮,平时他深怕提起,也从不梦想到有一天会再回转那个家乡。但如今却准备下乡了。

他觉得孤独。一个人自觉知识过于丰富超越一切时,自然极容易陷于这种孤独里。他想起尼采聊以自慰。离家乡越近时,他的超人感觉也越浓厚。

离家乡三天路上,到了一个山坳里,见一坝山田中有个老农夫在那里锄草,天气既热,十分疲累,大路旁树荫下却躺了个青年男子,从从容容在那儿睡觉。他便休息下来,同那老农攀谈:天气热,你这个人年纪一大把了,怎不休息休息?

要吃的,无办法,热也不碍事!

你怎不要那小伙子帮一手,却尽他躺在树荫下睡觉,是什么意思?

那老的仍然同先前一模一样的,从从容容的说道:他不是睡觉。他死了。先前一会儿被烙铁头毒蛇咬死了。

他吓了一大跳,过细看看身边躺下这一个,那小子鼻端上正有个很大麻苍蝇。果然人已死掉了。赶忙问:这是谁?

老农夫神气依然很平静,很从容,用手抹了抹额上汗水,走过树荫下来吸烟。他是我的儿子。说时一面捞了一手,把苍蝇逮住了,摘下一张桐木叶,盖到死者脸上去。

是你的儿子!你说的是当真?儿子死了你不哭,你这个老古怪!”

但那点神气却被老农夫看到了,像自言自语,又像同城里那一个说话的神气。

世界上哪有不死的人。天地旱涝我们就得饿死,军队下乡土匪过境我们又得磨死。好容易活下来,一死也就完事了。人死了,我坐下来哭他,让草在田里长,好主意!

他眼看到老农夫的样子,要再说几句话也说不出口,老农夫却又下田赶他的活去了。

他临走时,在田中的那一个见他已上了路,就说:大爷,大爷,你过前面寨子,注意一下,第三家门前有个土坪坝,就是我的家。我姓刘,名叫老刘,见我老婆请就便告她一声,说冬福死了,送饭时送一个人的饭。

他心想,你这不慈爱的老糊涂老古怪!儿子被蛇咬死了,竟像‘看水鸭子打架,事不干己’满不在乎,还有心吃中饭,还吝啬另一个人的中饭!

到周家大寨时,在一个空坪坝里,果然看到两个妇人正在一副磨石旁磨碎豆子。他问两个妇人,刘家住在什么地方。

两个妇人同时开口皆说自己便是刘家人,且询问有什么事情找刘家人。

我并无别的事情,只是来传个话儿。他说得那么从容,因为他记起那个家主在意外不幸中的神气。接着,他大声说道:你们家中儿子被蛇咬死了!

他看看两个妇人又说下去,那小伙子被蛇咬后死在大路旁。你们当家的要我捎个信来……两个妇人听完了这消息时,颜色不变,神气自如,表示已知道了这件事情,轻轻的答应了一个字,仍然不离开那磨石,还是把泡在木桶里的豆子,一瓢一瓢送进石孔里去,慢慢的转动那磨石。

那分从容使传话的十分不平。他说:这是怎么的?你们不懂我说的话?不相信我的话?你们去看看,是不是当真有个人死在那里!

年纪老些的妇人说,怎不明白?怎不相信?死了的是我儿子,没死的是我丈夫。两人下田一人被毒蛇咬死了,这自然是真事!

你不伤心,这件事对于你一定——

我伤什么心?天旱地涝我们就得饿死,军队下乡土匪过境我们又得磨死。好容易活下来!死了不是完了?人死了,我就坐下来哭,对他有何好处,对我有何益处?

那老年妇人进家里去给客人倒水喝去了,他就问那个比较年轻的妇人,死者是她什么人。

他是我的兄弟,我是他的姐姐。

你是他的姐姐?两个老的,人老心狠可不用提了。同气连枝的姊弟也不伤心?

我为什么伤心?我问你……

你为什么不伤心?我问你。

爸爸妈妈生养我们,同那些木簰完全一样。入山斫木,缚成一个大筏。我们一同浮在流水里,在习惯上,就被称为兄弟了。忽然风来雨来,木筏散了,有些下沉,有些漂去,这是常事!

一会儿,来了一个年纪二十来岁的乡下人,女的向那男子说:秋生,秋生,你冬福哥哥被蛇咬死了,就是这个先生说的。

那小子望了望张六吉,是真的假的?

真的!

那真糟,家里还有多少事应当作,就不小心给一条蛇咬死!

张六吉以为这一家人都古怪得不近人情,只这后生还稍稍有点人性。且看看后生神气很惨,以为一定非常伤心了,一点同情在心上滋长了。

你难受,是不是?

他死了我真难受。

怎么样?你有点……

后生家望望陌生人,似乎看出了一点什么,取得了陌生人的信托,就悄悄的说:他不能这时就死,他得在家里作事,我才能够到……我那胡涂哥哥死了,不小心,把我们计划完全打破了……他且说明这件事原是两人早已约好了的。

他说了一件什么事情?那不用问,反正这件事使张六吉听到真吃了一大惊。乡下人那么诚实,毫不含胡,他不能不相信那乡下人说的话。他心想,这是真的假的?同先前在田里所见一样,只需再稍稍注意,就明白一切全是真事了!

……

临走时他自言自语说:这才是我要学的!到了家乡后,他第一件事是写信给他那博学多闻的先生说:老骗子,你应当死了,你教我十来年书,还不如我那地方一个大字不识的乡下人聪明。你是个法律承认的骗子,所知道的全是活人不用知道的,人必需知道的你却一点不知道!我肯定说你是那么一个大骗子。

第二件事是把所有书籍全烧掉了。

他就留在那个野蛮家乡里,跟乡下人学他还不曾学过的一切。不多久,且把所有土地分给了做田人。有一天,刘家那小子来找他,两人就走了。走到哪儿去,别人都不知道。

也许什么地方忽然多了那么两个人,同样在挨饿,受寒,叫作土匪也成,叫作疯子也成,被一群人追着赶着各处都跑到了,还是活着。

也许一到那里,便倒下死了。反正像老刘说的,死的就尽他死了,活的还是要好好的活。只要能够活下去,这个人大约总会好好的活下去的。

一九三四年十月作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面对年轻人的死亡,父亲、母亲和姐姐相似的回答,体现了生活在军阀混战的时代,死亡本身已成为了日常,人们对于死亡是如此的熟悉,以至于无法唤起过多的悲伤。
B.本文主人公张六吉是五四时期大多数知识青年的缩影。他出国留学受到了西方哲学的影响,回国后渴望回报社会,却无法立足,回乡途中的所见所闻让他清醒认识到自己所学的人生哲学与自己国家的现状是格格不入的。
C.沈从文的小说语言崇尚一种含蓄、恬淡的艺术美。本文语言特点亦是如此,借助质朴、诗意、含蓄、唯美的语言形式来展现了宁静、闲适的乡村生活。
D.本文主线故事写的是一位在外留学的哲学硕士张六吉学成归来回到自己“野蛮”家乡路途上的所见所闻。叙事时以第三人称为主,遵循时间行进的纵向线性叙事结构,通过对白和心理活动揭示人物的内心。
【小题2】小说主人公张六吉随着个人经历的变化完成了对待“知识”的思想态度转变,请结合全文分析这种心理变化的过程。
【小题3】本篇小说吸收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留白”的创作技法,在画面的凝练和跳跃中,留下了许多省略、空白之处。请在文本中寻找两处“留白”,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