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09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考据、批评与欣赏

朱光潜

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哪一年印第二次“对折本”,各有几次翻印,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读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

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

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

材料二:

《红楼梦》考证与科学方法(节选)

陈维昭

①“红学”从一个戏称到被视为一门严肃的学问,这其间的实质性变化是由胡适为代表的考证派所造成的。一方面,考证方法并非胡适的独创,它是传统学术中的重要治学方法。另一方面,胡适是最早把传统的考证方法引入“红学”里的学者之一,而他的这种引进却又具有较为复杂的文化背景。

②胡适在寻求民主、科学的时代大潮中,在接受杜威的实验主义哲学的情况下,把考证作为他所信仰的科学方法的一个实践领域,因而他的考证工作蕴含着东西方文化对话的意向。于是,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工作实际上是一个传统与现代、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参照下的产物。

③胡适提倡科学方法、考证方法,原因是复杂的。在提倡科学与民主的时代洪流中,胡适高扬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的旗帜。近四百年西方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人们不得不将之归功于科学精神,不得不对中国传统国粹、对儒家的道德文化的无补于事而痛心疾首;而同时,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欺凌、蹂躏,又使中国的仁人志士不肯对西方文明拱手称臣,不肯对五千年的文明一笔抹杀。胡适同样被这种矛盾心理所纠缠。他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所以,对着中国文明,他大讲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对着西方文明,他大讲传统考据学。为再造中国文明,他提倡科学精神;为对抗西方文化的盛气凌人,他提倡传统考据学,宣称中国传统考据学极富科学精神。这就是胡适的良苦用心,从中我们可以明白胡适对传统国学的复杂态度的隐衷。

④胡适的“考据癖”与其说是出于对传统的偏爱,不如说是在西方科学精神的感召下,对于科学方法的热爱。有人说,胡适倡扬考据学,只不过是他为兜售杜威实验主义哲学找到一个中国人能接受的表述,只不过是他的洋为中用的策略。然而我们应该看到,胡适毕竟是一位国学功底深厚的学者,即使在留美期间,他仍阅读大量的中国传统经学、史学著作。他的考证方法不管具有多少实验主义式的表述,毕竟与传统考据学一脉相承;他的考证过程的严密性、科学性与假定性,也是根源于考据学;他的考证结论往往有超过前人之处,他的历史考证、禅宗史考证、《水经注》考证、中国古典小说考证,往往能破旧说、立新说,论证严密,令人信服。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胡适与乾嘉之学的渊源关系:“而缋溪诸胡之后有胡适者,亦用清儒方法治学,有正统派遗风。”

⑤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哲学一直以形而上学作为哲学的本体论。于是,19世纪末的西方哲学家纷纷寻找改造传统哲学的新途径。这一新途径往往被设定在“回到事物本身”之上。正是这种“回到事物本身”的哲学使胡适可以把历史的态度与实验的态度融为一体。从“实验的态度”这一点上,胡适得到了怀疑与重新估价一切的启示,它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前提。所谓“历史的态度”则是一种历史因果论,它把一切事物、制度看成是一定的因或果,是历史因果链上的一环。对于以往文化来说,历史观念的展开首先要求勘定历史事实的真实性,这就需要考证学。换言之,如果不过渡到这个“自叙传”的结论上,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就不能使他自己满意;但是,把考证的结果过渡到“自叙传”上,则又使胡适不得不陷入自我消解的境地。

⑥对于考证方法的客观性、科学性,胡适一直抱一种乐观的理性精神。他认为,汉学家的客观方法是重证据的,而证据就是“例证”。实际上,“举例佐证”不过是归纳法的一种。考证作为一种方法,远非“重材料中形成结论”的表述那么简单,材料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有的材料可以直接形成定论;有的材料虽不能直接形成定论,但通过缜密的逻辑推理过程,通过旁证仍然可以间接形成定论;还有一类材料,既不能直接形成定论,而无论通过如何缜密的逻辑推理,最终依然不能间接形成定论。归纳法遵循的是归纳概率逻辑,不管其例证有多少,其结论都是或然性的。对于归纳法来说,并不是举例越多,结论就越真实。如果你观察到九十九只天鹅是白的,你能否确证即将看到的第一百只天鹅必然是白的?

(选自《红学与二十世纪学术思想》,有删改)

【小题1】材料一第②段画线的词语“现身说法”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材料一第②段详细列举“功课”内容,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露出作者对纯考据工作不满的态度。B.证明考据学者只做这种完全无意义的功夫。
C.有助于读者对考据工作形成感性认识。D.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证据。
【小题3】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依据材料一,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的人不都是学者。
B.依据材一,如果不欣赏形象本身,就不能得到美感经验。
C.依据材料二,作者认为胡适倡扬考据学,是为了宣传杜威实验主义哲学,是他洋为中用的策略。
D.依据材料二,《红楼梦》是贾宝玉“自叙传”的结论,既是胡适《红楼梦》考证工作的重要结论,也是其最大挑战。
【小题4】材料二结尾画线句举了生活中的例子,请分析其作用。
【小题5】概括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22-23高三上·上海徐汇·期中
知识点:朱光潜(1897-1986)学术论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注]

朱光潜

在当代画家中,我认识丰子恺先生最早,也最清楚。说起来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他和我都在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教书。他在湖边盖了一座极简单而亦极整洁的平屋。同事夏丐尊、朱佩弦、刘薰宇诸人和我都和子恺是吃酒谈天的朋友,常在一块聚会。酒后见真情,诸人各有胜概,我最喜欢子恺那一副面红耳热、雍容恬静、一团和气的风度。后来我们都离开白马湖,在上海同办立达学园。大家挤住在一条僻窄而又不大干净的小巷里。学校初办,我们奔走筹备,都显得很忙碌,子恺仍是那副雍容恬静的样子,而事情却不比旁人做得少。虽然由山林搬到城市,生活比较紧张而窘迫,我们还保持着嚼豆腐干花生米吃酒的习惯。酒后有时子恺高兴起来了,就拈一张纸作几笔漫画,画后自己木刻,画和刻都在片时中完成,我们传看,心中各自欢喜,也不多加评语,在文艺中领取乐趣。

当时的朋友中浙江人居多,那一批浙江朋友们都有一股清气,即日常生活也别有一般趣味,却不像普通文人风雅相高。子恺于字之外又加一个字。他的儿女环坐一室,时有憨态,他见着居然微笑;他自己画成一幅画,刻成一块木刻,拿着看看,欣然微笑;在人生世相中他偶然遇见一件有趣的事,他也还是欣然微笑。他老是那样浑然本色,无忧无嗔,无世故气,亦无矜持气。黄山谷尝称周茂叔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我的朋友中只有子恺庶几有这种气象。

当时一般朋友中有一个不常现身而人人都感到他的影响的——弘一法师。他是子恺的先生。在许多地方,子恺都得益于这位老师。他的音乐图画文学书法的趣味,他的品格风采都颇近于弘一。在我初认识他时,他就已随弘一信持佛法。不过他始终没有出家,他不忍离开他的家庭。他通常吃素,不过做客时怕给人家添麻烦,也随人吃肉边菜。他的言动举止都自然圆融,毫无拘束勉强。我认为他是一个真正能了解佛家精神的人。他的性情向来深挚,待人无论尊卑大小,一律蔼然可亲,也偶露侠义风味。弘一法师近来圆寂,他不远千里,亲自到嘉定来,请马蠲叟先生替他老师作传。

我对于子恺的人品说这么多的话,因为要了解他的画品,必先了解他的人品。一个人须先是一个艺术家,才能创造真正的艺术。子恺从顶至踵是一个艺术家,他的胸襟,他的言动笑貌都是艺术的。他的作品有一点与时下一般画家不同的,就是他有至性深情的流露。子恺本来习过西画,在中国他最早作木刻,这两点对于他的作风都有显著的影响。但是这些只是浮面的形象,他的基本精神还是中国的,或者说,东方的。我知道他尝玩味前人诗词,但是我不尝看见他临摹中国旧画。他的底本大半是实际人生一片段,他看得准,察觉其中情趣,立时铺纸挥毫,一挥而就。他的题材变化极多,可是每一幅都有一点令人永久不忘的东西。我二十年前看过他的一些画稿——例如《指冷玉笙寒》《月上柳梢头》,到于今脑里还有很清晰的印象。他的画里有诗意,有谐趣,有悲天悯人的意味;它有时使你悠然物外,有时使你置身市尘,也有时使你啼笑皆非,肃然起敬。他的人物装饰都是现代的,没有模拟古画仅得其形似的呆板气,可是他的境界与粗劣的现实始终维持着适当的距离。他的画极家常,造境着笔都不求奇特古怪,却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致。他的画就像他的人。

书画在中国本有同源之说。子恺在书法上曾经下过很久的功夫。时下一般画家的毛病就在墨不入纸,画挂起来看时,好像是飘浮在纸上,没有生根;他们自以为超逸空灵,其实是画家所谓败笔,像患虚症的人的浮脉,是生命力微弱的征候。子恺的画却没有这种毛病。他用笔尽管疾如飘风,而笔笔稳重沉着,像箭头钉入坚石似的。在这方面,我想他得力于他的性格,他的木刻训练和他在书法上所下的功夫。

文本二:

文学艺术作品绝对要有真情,有真情才能产生诗意。现在有些散文似乎蛮有诗意,但那不是真正的诗意。如有些诗一样,有些诗每一句似乎都有诗意,但通篇读完后,味似嚼蜡,它是先有一两个好句子然后衍变成诗的。而有些诗每一句都平白如话,但整体却留给了我们东西,这才真正称作诗。我害怕那些表面诗意的浮华的散文。现在人写东西,多是为写东西而写东西,为发表而发表,这是我们现在作品多但好作品少的一个原因。试想想,你有多少诗意要发,有多少情要感慨?其实许多作者并不是专门写散文的,他们在做别的学问的过程中偶尔为之,倒写成了传世的散文之作。说到趣味,散文要写得有趣味当然有形式方面的、语言方面的、节奏方面的许多原因,但还有一点,这些人会说闲话。我称之为闲话,是他们在写作时常常把一件事说清楚之后又说些对主题可有可无的话,但是,这些话恰恰增加了文章的趣味。

(节选自贾平凹《我对当今散文的一些看法》)


【注】朱光潜(1897-1986),当代著名美学家,文本一《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为作者为嘉定丰子恺画展所作。
【小题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丰子恺兴之所至提笔作画,体现出他高超的技艺,同时也让朋友们感受到文艺中的真正乐趣。
B.丰子恺的画作平易深刻,用笔沉着,深受人们喜爱,这得益于他的性格和他深厚的艺术功底。
C.这篇散文通过介绍丰子恺的人品进而让人了解其画品,作者赞美他是基于其画展宣传的需要。
D.这篇散文通过对丰子恺的神态、行为等特征的描绘,展现出了一个人品与画品统一的画家形象。
【小题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具有民族气节。和丰子恺的画一样,朱自清的散文也充满了诗意。
B.黄山谷即黄庭坚,“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形容一个人的个性如春风般和煦,借此意在赞美丰子恺雍容恬静。
C.“月上柳梢头”是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中的句子,描绘的是八月十五中秋节赏灯时年轻人约会的情景。
D.文中所写诸人,热爱文艺,情趣高雅,虽然性格各异,却有“竹林七贤”那种不羁的性格特征,颇具魏晋风骨。
【小题3】贾平凹对当今的散文创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结合文本二,分析其心目中好散文的特点。
【小题4】某中学组织学习名家优秀散文,欲对《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进行评论,请结合两则文本,列出评论要点。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要想建立与世界文学的生动联系,读者的第一要务乃是认识自己,进而认识那些特别能引起共鸣的作品,而不要遵循任何的模式或者教学大纲!他必须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①仅仅因为某部作品有名,因为羞于不了解它就强迫自己去阅读,实乃大错而特错。恰恰相反,每个人都该在他感觉最自然的地方,开始对书籍的阅读、了解和喜爱。②有的人在学生时代已早早发现自己对优美诗歌的爱好,也有人更爱好历史和乡士传说:有的人也许喜欢民歌,还有人觉得阅读那种细致考察我们心灵的感受并给予高度理性解释的作品,更加富有魅力和令人欣喜。③可以从小学课本和日历出发,而终结于莎士比亚、歌德或者但丁。一本别人称赞而我们也试图阅读却引不起兴趣的作品,一本令我们反感、无法读进去的作品,千万别强迫自己耐着性子硬往下读,应该干脆放弃。④所以也不要过分鼓励和规劝小孩子和年轻人去读某一专门范围内的书;否则,会搞得他们终生厌恶那些最优美的著作,是的,甚至厌恶读书本身。让每个人凭自己的爱好去开始阅读,读一部文学作品或者一首诗,或者一则报道、一篇论文,以此为出发点,然后再扩而大之。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节选自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有删改)

【小题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强迫自己去阅读不能引起共鸣的作品,是很难建立与世界文学的联系的。
B.没必要坚持阅读引不起自己兴趣的,让自己反感的,无法读进去的作品。
C.应该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但这样的作品必须是杰作。
D.在丰富的世界文学殿堂里,没有必要大量阅读,因为读得太多一定有害。
【小题2】根据文意,将“阅读之路有千万条”一句插入文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A.①B.②C.③D.④

材料二

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虽然这两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它的坏处在使读者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产生畸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如果一个人有时间与精力允许他过享乐主义的生活,不把读书当做工作而只当做消遣,这种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原亦未尝不可采用。但是一个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他就不能不有预定计划与系统。对于他,读书不仅是追求兴趣,尤其是一种训练,一种准备。有些有趣的书他须得牺牲,也有些初看很干燥的书他必须咬定牙关去硬啃,啃久了他自然还可以啃出滋味来。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节选自朱光潜的《谈读书》,有删改)

【小题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材料一围绕如何与世界文学建立生动联系这一话题,阐述读书的路径。
B.材料二就阅读兴趣和阅读数量展开分析,阐述了做学问者的读书方法。
C.材料一认为读书应该从兴趣爱好出发,而材料二完全否定了这一观点。
D.对于阅读数量的多少,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作者所持观点是基本相同的。

材料三

读书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统组织。比如看史书,假定注意的中心是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则全书中所有关于这问题的史实都被这中心联系起来,自成一个系统。以后读其它书籍如经子专集之类,自然也常遇着关于政教关系的事实与理论,它们也自然归到从前看史书时形成的那个系统了。一个人心里可以同时有许多系统中心,如一部字典有许多“部首”,每得一条新知识,就会依物以类聚的原则,汇归到性质相近的系统里去。大凡零星片断的知识,不但易忘,而且无用。每次所得新知识必须与旧有的知识联络贯串,这就是说,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归聚到一个系统里去,才会生根,才会开花结果。

记忆力有它的限度,要把读过的书所形成的知识系统,原本枝叶都放在脑里储藏起,在事实上往往不可能。如果不能储藏,过目即忘,则读亦等于不读。我们必须于脑以外另辟储藏室,把脑储藏不尽的都移到那里去。这种储藏室在从前是笔记,在现代是卡片。记笔记和做卡片有如植物学家采集标本,须分门别类订成目录,采得一件就归入某一门某一类,时间过久了,采集的东西虽极多,却各有班位,条理井然。这是一个极合乎科学的办法,它不但可以节省脑力,储有用的材料,供将来的需要,还可以增强思想的条理化与系统化。预备做研究工作的人对于记笔记做卡片的训练,宜于早下工夫。

(节选自朱光潜的《谈读书》,有删改)

【小题4】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一个人心里可以同时有许多系统中心,依物以类聚的原则将新知识汇入性质相近的系统里。
B.零星片断的知识,即使能与旧有知识联络贯串起来,也易忘且无用,没有必要归聚入系统。
C.人的记忆力有限,若读过的书不能储存在大脑里,过目即忘,最好另建书房全部储存起来。
D.植物学家采集标本,须分门别类订成目录,记笔记也应如此,且每个人都应训练这种能力。
【小题5】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条概述作者提倡的读书方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都必表现一种心灵上的感触,显著的如喜、怒、爱、恶、哀、愁等情绪,微妙的如兴奋、颓唐、忧郁、宁静以及种种不易名状的飘来忽去的心境。文学当作一种艺术看,也是如此。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学作品。文字有言情、说理、叙事、状物四大功用,在文学的文字中,无论是说理、叙事、状物,都必须流露一种情致,若不然,那就成为枯燥的没有生趣的日常应用文字,如账簿、图表、数理化教科书之类。不过这种界线也很不容易划清,因为人是有情感的动物,而情感是容易为理、事、物所触动的。许多哲学的、史学的甚至于科学的著作都带有几分文学性,就是因为这个道理。我们不运用言辞则已,一运用言辞,就难免要表现几分主观的心理倾向,至少也要有一种“理智的信念”,这仍是一种心情。

情感和思想通常被人认为是对立的两种心理活动。文字所表现的不是思想,就是情感。其实情感和思想常互相影响,互相融会。除掉惊叹语和谐声语之外,情感无法直接表现于文字,都必借事、理、物烘托出来,这就是说,都必须化成思想。这道理在中国古代有刘彦和说得最透辟。《文心雕龙》的《熔裁》篇里有这几句话:“草创鸿笔,先标三准。履端于始,则设情以位体;举正于中,则酌事以取类;归余于终,则撮辞以举要。”

用现代话来说,行文有三个步骤,第一步要心中先有一种情致,其次要找出具体的事物可以烘托出这种情致,这就是思想分内的事,最后要找出适当的文辞把这内在的情思化合体表达出来。近代美学家克罗齐的看法恰与刘彦和的一致。文艺先须有要表现的情感,这情感必融会于一种完整的具体意象(刘彦和所谓“事”),即借那个意象得以表现,然后用语言把它记载下来。

我特别提出这一个中外不谋而合的学说来,用意是在着重这三个步骤中的第二个步骤。这是一般人所常忽略的。一般人常以为由“情”可以直接到“辞”,不想到中间需经过一个“思”的阶段,尤其是十九世纪浪漫派理论家主张“文学为情感的自然流露”,很容易使人发生这种误解。在这里我们不妨略谈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和分别。艺术(art)原意为“人为”,自然是不假人为的;所以艺术与自然处在对立的地位,是自然就不是艺术,是艺术就不是自然。说艺术是“人为的”就无异于说它是“创造的”。创造也并非无中生有,它必有所本,自然就是艺术所本。艺术根据自然,加以熔铸雕琢,选择安排,结果乃是一种超自然的世界。换句话说,自然需通过作者的心灵,在里面经过一番意匠经营,才变成艺术。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全在“自然”之上加这一番“人为”。

这番话并非题外话。我们要了解情与辞的道理,必先了解这一点艺术与自然的道理。情是自然,融情于思,达之于辞,才是文学的艺术。在文学的艺术中,情感须经过意象化和文辞化,才算得到表现。人人都知道文学不能没有真正的情感,不过如果只有真正的情感,还是无济于事。你和我何尝没有过真正的情感?何尝不自觉平生经验有不少的诗和小说的材料?但是诗在哪里?小说在哪里?浑身都是情感不能保障一个人成为文学家,犹如满山都是大理石不能保障那座山有雕刻,是同样的道理。

一个作家如果信赖他的生糙的情感,让它“自然流露”,结果会像一个掘石匠而不能像一个雕刻家。雕刻家的任务在把一块顽石雕成一个石像,这就是说,给那块顽石一个完整的形式,一条有灵有肉的生命。文学家对于情感也是如此。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有一句名言:“诗起于在沉静中回味过来的情绪。”在沉静中加过一番回味,情感才由主观的感触变成客观的观照对象,才能受思想的洗练与润色,思想才能为依稀隐约不易捉摸的情感造出一个完整的可捉摸的形式和生命。这个诗的原理可以应用于一切文学作品。

(摘编自朱光潜《情与辞》)

材料二:

体现着时代高度、描绘着时代气象的文艺作品,必定构成一个时代的精神地图。而要绘就这样的地图,作家艺术家们必须深刻认识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中国当代文艺的历史方位就是新时代新征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正满怀信心和梦想,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前景,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创造我们的美好生活。

生在这样一个伟大时代,作家艺术家既要像翱翔的鹰,又要像扎根土地的树。作为鹰,我们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要从总体上把握时代与生活,在纷繁世相、茫茫人海之上,望得见斗转星移、百川东流。作为根深叶茂的树,我们要张开所有的枝叶和根须,吸吮生活的养分,感受这个时代经验与心灵具体的、细微的变化与律动。在人民的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欢愉和伤痛中,从人民生活一切鲜活和具体的方面,把握时代的大势,体现时代的精神。

这一切,都是不容易的,这意味着作家艺术家不仅要成为时代生活灵敏的观察者、忠实的记录者,也要成为这个时代积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要把自己的心、自己的生命投入党和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在历史的主体中锻造、建构自己的主体。我们可以从优秀的文艺作品中鲜明地感受到那一代作家和一个时代文学的强烈历史主动精神。这样的精神,就是把文艺自觉地作为中国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的一部分,就是作家艺术家的主体自觉地汇入时代和历史的创造主体之中。正是这样的历史主动精神,使中国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在百年以来的历史进程中,高扬人民性的旗帜,成为参与推动时代前进的能动性力量,也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铸就新辉煌。

(摘编自铁凝《让中国精神的灯火在新时代的文艺高峰上闪亮》)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作品中的文字,无论是说理、叙事、状物,都会表现出一些心灵上的感触。
B.文字所表现出的不是思想,就是情感,二者泾渭分明,无法将它们混为一谈。
C.中国当代文艺的历史方位是新时代新征程,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作家应自觉地投入到时代的创作中,使中国革命文艺成为推动时代前进的力量。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文学创作,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作家只有经过“思”的过程,才能将内心情感创作成优秀的文学作品。
C.艺术与自然之所以对立,是因为艺术需要人匠心创造,而自然不需要。
D.作家只要在创作时将本有的情感自然流露,就能写出有血有肉的作品。
【小题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处在象牙塔中的作家常常忽视现实社会,将自己的理想置于完美的想象之中,超脱现实,寻找心中的净土。
B.现实主义作家常常细致入微地洞察时代,在自己的作品中冷静地描绘社会现实,客观地再现当时真实的生活。
C.鲁迅在风云紧急的时代里关注悲惨现实,写下《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以鼓舞国人觉醒奋起。
D.周立波以家乡益阳清溪村为蓝本,十年的时间里,深入感受家乡的变化,怀着对时代的激情创作了《山乡巨变》。
【小题4】根据材料二的观点,请分析夏衍在创作《包身工》时,是如何做到“既像翱翔的鹰,又像扎根土地的树”?
【小题5】作家如何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