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05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梁园吟(节选)

李白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绿池,空余汴水东流海。

宋中十首(其一)

高适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

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

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注】①枚马:指汉代辞赋家枚乘和司马相如。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诗先以反诘语气感慨一代名王梁孝王的宫室已成陈迹,接着悲叹昔日上宾枚乘、司马相如业已作古,不见踪影。
B.高诗开篇力赞昔日梁孝王门下兴盛之极,策士门客富于才智,与李诗起笔情感基调极为相似,都是在讴歌古人。
C.李诗“舞影”二句将绿池、汴水等永恒的事物与易于消歌的舞影歌声相对举,将人世飘忽之意表现得十分浓足。
D.高诗一“唯”字串起篇末十五个字,与诗歌前两句的内容形成了今昔之间的对比,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小题2】这两首诗同为咏叹梁园的怀古诗,除了今昔对比,两首诗还分别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2-23高一上·贵州黔西·期中
知识点:李白(701-762)高适(700-765)即事感怀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唐·李白

子房□虎啸[1],破产不为家。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2]

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

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

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3]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4]

注:[1]虎啸:比喻英杰得时奋起,此处指张良跟随汉高祖后叱咤风云的业绩。[2]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的祖父和父亲曾相继为韩国宰相,秦灭韩后,立志报仇,东见沧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始皇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3]黄石公:秦时隐士,被道教列入道教神谱,张良曾在下邳圯桥遇黄石公,得授《太公兵法》。[4]徐泗:下邳附近的两条河流徐水和泗水。一说为徐州和泗州。

【小题1】根据诗意,方框处最适合填入的字是(     
A.愿B.未C.隐D.生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二句点出了张良素来就是忠贞英勇的豪侠义士,表达了诗人的赞叹之意。
B.作者将张良圯桥进履,受黄石公书的故事略去不写,只用一个“智”字暗点。
C.“岂曰”一句用反问使文气跌宕起伏,也与“虽不成”一句在诗意上构成对比。
D.“我来圯桥上”一句另起一层,将今人、古人结合起来,着眼点在现实。
【小题3】联系画线句内容,分析诗人寄寓的情感。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