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6 组卷45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大胜燕,子之亡。二年,燕人立公子平,是为燕昭王。燕昭王收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已者至。人趋已趋,则若已者至。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呴籍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①嘿:通“默”,沉默。②呴籍:脚踏地跳跃的样子。③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人员。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
B.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
C.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
D.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几据杖”的“冯”,与《赤壁赋》中“冯虚御风”的“冯”含义不同。
B.“徒隶之人”即奴隶一类的人,与《过秦论》中“氓隶之人”的含义相同。
C.期年,即满一年。“期”,指时间周而复始,如一周年、一满月或一整日。
D.宗庙,帝王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处所,古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等级森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介绍燕昭王即位的背景,燕昭王知道燕国遭受战乱,势单力薄,为招贤纳士,就拜郭隗为师,求教报仇之道。
B.郭隗首先指出不同的君主对待贤士的态度不同,然后从正反两个角度,指出燕昭王应如何招揽天下的有才之士。
C.郭隗向燕昭王讲述涓人花五百金为国君买千里马马首的故事,意在告诉燕昭王求贤就要采取实际行动,向外表明诚意。
D.燕昭王听了郭隗的话深受启发,立即付诸行动,广纳贤士,经过多年发展,实力大增,终于攻破齐国,报仇雪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
(2)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小题5】郭隗向燕王提建议,为增强说服力采用了哪些方法?请简要概括。
2023·浙江台州·一模
知识点:刘向(约前77-前6)《新序》(《战国策》整理)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夫施德者贵不德,受恩者尚必报。是故臣劳勤以为君,而不求其赏;君持施以下,而无所德。故《易》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秦缪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缪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缪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伤人。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居三年,吾攻秦缪公,围之。往时食马肉者相谓曰:可以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缪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此德出而福反也。

鲍叔死,管仲举上衽而哭之,泣下如雨。从者曰:非君父子也,此亦有说乎?管仲曰:非夫子所也。鲍子尝与我临财分货,吾自取多者三,鲍子不以我为贪,知我之不足于财也。鲍子尝与我有所说王者而三不见听鲍子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之不遇明君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士为知己者死,而况为之哀乎?

蘧伯玉得罪于卫君,走而之晋,晋大夫有木门子高者,蘧伯玉其家。居二年,卫君救其罪而反之。木门子高使其子送之至于境,蘧伯玉曰:鄙夫子,子反矣。木门子高后得罪于晋君,归蘧伯玉。伯玉言之卫君曰:晋之贤大夫木门子高得罪于晋君,愿君礼之。于是卫君郊迎之,竟以为卿。

吴起为魏将,攻中山。军人有病疽者,吴子自吮其脓。其母泣之,旁人曰:将军于尔子如是,尚何为泣?对曰:吴子吮此子父之创而杀之于泾水之战,战不旋踵而死;今又吮之,安知是子何战而死,是以哭之矣!

(节选自《说苑·复恩》)

【小题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鲍子A尝与我有所说B王者C而三D不见听E鲍子不以我为F不肖G知我之H不遇明君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持施以牧下”与“自牧归荑”(《静女》)中的“牧”含义不同。
B.“杀马者皆惭而去”与“去日苦多”(《短歌行》)中的“去”含义不同。
C.“非夫子所知也”与“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中的“知”含义相同。
D.“蘧伯玉舍其家”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劝学》)中的“舍”含义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引用孔子的论述,认为施予恩惠的人贵在不求回报,而承受恩德的人崇尚有恩必报,因此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
B.秦缪公看到有人把他的马杀了吃肉,不仅没有惩罚他们,反而给他们酒喝,这帮人也知恩图报,后来解救了秦缪公。
C.鲍叔死后,管仲痛哭流涕,是因为鲍叔能在其穷困时理解他的难处,肯定他的才能,继续支持他,帮助他。
D.蘧伯玉得罪卫君之时,晋国大夫木门子高帮助了他;木门子高得罪晋君之后,蘧伯玉也对木门子高施以援手。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卫君郊迎之,竟以为卿。
(2)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
【小题5】吴起为得病的士兵吮脓,士兵母亲听说后为什么会伤心流泪?请简要概括其原因。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选自《荆轲刺秦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秦王方柱走                            还:环绕
B.愿举国为内臣,诸侯之列       比:并,列
C.愿大王少假借                         假借:借助
D.秦王复击轲,八创                  被:遭受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疑其有改悔,复请之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而秦武阳奉地图匣,次进                       而卒惶急无击轲
C.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轲自知事不就,倚柱                            樊於期偏袒扼腕进曰
【小题3】从这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耿直刚烈,太子丹催促荆轲前去刺秦,荆轲虽屈于权势,但仍然毅然悲壮辞别。
B.虑事周密,用重金贿赂蒙嘉,为蒙蔽秦王实施刺杀计划起到了重要作用。
C.镇定从容,秦武阳在秦廷露出恐惧神色,引起秦国君臣疑心,所幸荆轲机智化解。
D.忠义赤诚,荆轲希望生擒秦王,以便谋求报答太子丹。
【小题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呴籍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①诎指:折节,屈尊。诎,通“屈”。②嘿:通“默”,沉默,停止说话。③冯几据杖:形容傲慢无礼。冯,即“凭”,倚靠。④呴籍:呴,通“吼”;籍,通“藉”,脚跺地跳跃的样子。⑤涓人:宫中负责洒扫的差吏,也泛指亲近的内侍。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B.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C.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D.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分(  )
A.孤,中国古代君王、诸侯自称的谦辞,后来逐渐弃用,在文中是燕昭王的自称。
B.千金,一千斤金,古代以黄铜为金,作为货币单位,一金就是一斤金;也可极言钱财多,还可形容贵重、宝贵。
C.不能期年,即不及(不到)一年。“不能”与《劝学》中的“骐骥一跃,不能十步”的“不能”相同。
D.战国时期,形成了七个强大的诸侯国,称“战国七雄”,指文中的魏、齐、赵、燕、秦、楚、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齐国趁着燕国的危乱袭破了燕国,燕昭王即位后,礼贤下士,以图报齐国破燕之仇。但燕国势单力薄,就向郭隗请教良策。
B.郭隗首先向燕昭王指明招致贤才的方法,然后强调要诚恳地招纳国中的贤才并亲自登门拜访,各诸侯国的贤才听说后,就一定会跑到燕国来。
C.郭隗讲述涓人为国君百金买马首的故事,意在阐明求贤士要从身边做起并不惜重金示人以诚的道理。
D.燕昭王招贤纳才的举措吸引了大批来自各诸侯国的人才,燕昭王还与百姓同甘共苦,使得国富兵强。二十八年时,燕军直打到齐都临淄并最终报仇雪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
(2)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小题5】“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中的“此”指代的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