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47

把酒对月歌

唐寅(明)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诗一开始就以兀傲的口气,推倒一切咏月诗,独尊李白。
B.该诗“我愧”一句,前句妙在自知之明,后句妙在不卑不亢。
C.最后作者讲出了他和李白相同的际遇,纵情山水,饮酒自乐。
D.该诗追求自由反抗权势的精神和倜傥不羁的风格,酷似李白。
【小题2】此诗因多用俚俗语,尤其是“我”字的反复出现,遭到清代诗词评论家们的讥讽,说这首诗“俗不可耐”。你是不是同意这种说法,请试述理由。
22-23高二上·江苏常州·期中
知识点:即事感怀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卖花声•题岳阳楼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注】①本词是作者在宋神宗元丰六年因讥议边事被贬南方,途经岳阳时所作。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中“木叶”是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给人以落寞之感,营造出凄清的氛围。
B.词人安慰友人不必吟唱《阳关曲》来送别自己,表现了词人对离别的洒脱态度。
C.“天淡云闲”四字使全词有张有弛、疾徐有度,悠然的景色引发了词人的感触。
D.词人凭栏远望,遥想南行的艰辛,字里行间也蕴含了人生之路充满艰危的感慨。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呈现的是一幅萧疏的景象:洞庭湖,秋水与长天一色,茫茫无际;秋风里,万木凋零,树叶在君山之上纷纷飘落。
B.“十分斟酒敛芳颜”中,“十分”二字,形容酒斟得不多。“敛芳颜”,即敛眉、敛容,脸上没有笑容,刻画出歌女内心的情感。
C.下片承“酒”而来,将视界再度收回楼前,写词人带着醉意凭栏独立。仰望天空,只见天淡云闲;回首长安,又觉情牵意萦。
D.这首词在内容层次上有很大的跳跃,但结构安排自然得体,了无痕迹。全词起伏跌宕,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内心复杂的感情,深沉真切,动人心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