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9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女子必自择丝麻,良工必自择完材,贤君必自择左右。劳于取人,佚于治事,君子欲誉,则必谨其左右。为上者,譬如缘木焉,务高而畏下兹甚。六马之乖离,必于四达之交衢;万民之叛道,必于君上之失政。爱之则存,恶之则亡,长民者必明此之要。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以身本者也。

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君子莅民,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若责民所不为,强民所不能,则民疾;疾则僻矣。水至清即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民有小过,必求其善,以赦其过;民有大罪,必原其故,以仁辅化。如有死罪,其使之生,则善也。

政不和,则民不从其教矣;不从教,则民不习;不习,则不可得而使也。君子欲言之见信也,莫善乎先虚其内;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欲民之速服也,莫善乎以道御之。故自非忠信,则无可以取亲于百姓者矣;内外不相应,则无可以取信于庶民者矣。

(节选自《孔子家语·入官》)

文本二: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
B.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
C.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
D.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丝麻,丝指蚕丝,是绸缎的原料;麻指麻类植物的茎皮纤维,可制绳索、织布。
B.左右,左边和右边,意思是“身旁,身边”,代指在身边侍候的人,有时指近臣。
C.百姓,这个词语有“庶民,平民”和“百官”等义项,在文中的意思是第二个。
D.孟子,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上者,譬如缘木焉,务高而畏下兹甚”,以比喻的修辞手法指出在上位的人,地位越高就越担心有灾患,这就为后文不要失政的论述提供了依据。
B.“水至清即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在提醒君子进行统治的时候千万不要苛刻,而要本着宽容、与人为善的原则处理事务,这两句颇有哲理意义,已成名句。
C.虚心听取他人意见、无论天下的大事小事都要率先去做、用正确道理进行教化、忠诚而有信义,都是在上位者应该做到的,这样才会有良好的政局。
D.“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数句,运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恻隐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是人的基本属性,读来气势酣畅。
【小题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
(2)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小题5】两篇文本的共同观点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22-23高二上·湖北武汉·阶段练习
知识点:《孟子》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议论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材料二:

巫马子谓子墨子曰:“子兼爱天下未云利也我不爱天下未云贼也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我哉?”子墨子曰:今有燎者于此,一人奉水将之,一人掺火将益之,功皆未至,子何贵于二人?”巫马子曰:“我是彼奉水者之意,而非夫掺火者之意。”子墨子曰:“吾亦是吾意而非子之意也。”

子墨子曰:“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异,此诸侯之所谓良宝也,可以富国家,众人民,治刑政,安社稷乎?曰:不可。所谓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也。而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异,不可以利人,是非天下之良宝也。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

【小题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子A兼爱天下B未云C利也D我E不爱F天下G未云H贼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指不正,与《促织》“唇吻翕辟”中的“辟”词义不同。
B.申,指申诫、告诫,与《登泰山记》“戊申晦”中的“申”词义不相同。
C.非,指非议,否定,与“无可厚非”“惹是生非”中的“非”词义相同。
D.和氏之璧,相传由楚国人汴和所采璞玉雕琢而成,“完璧归赵”的故事与之有关。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在关于“恒产”与“恒心”的论述中,对“士”与“民”进行了比较,认为“民”无“恒产”就难有“恒心”,这为下文进行推理做好了铺垫。
B.孟子主张先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然后进行教化,这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先“足民”后“礼乐”的主张有相似之处。。
C.巫马子和墨子在争辩该不该“爱天下”时,分别着眼于行动的实效和意图,他们两人思考问题角度不同,而墨子则通过形象的比喻论证劝说巫马子。
D.孟子主张应该“制民之产”,墨子则认为要“利民”,两人在关注百姓疾苦这一点上有相同之处,也都提出了具体详实的施政措施。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2)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
【小题5】三段论推理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如: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你是人,所以你的潜能是无限的。又如:牛肉干是动物制品,小刚不吃任何动物制品,所以小刚不吃牛肉干。请从材料二第二段找出一个三段论推理,并用现代汉语表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女子必自择丝麻,良工必自择完材,贤君必自择左右。劳于取人,佚于治事,君子欲誉,则必谨其左右。为上者,譬如缘木焉,务高而畏下兹甚。六马之乖离,必于四达之交衢;万民之叛道,必于君上之失政。爱之则存,恶之则亡,长民者必明此之要。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以身本者也。

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君子莅民,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若责民所不为,强民所不能,则民疾;疾则僻矣。水至清即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民有小过,必求其善,以赦其过;民有大罪,必原其故,以仁辅化。如有死罪,其使之生,则善也。

政不和,则民不从其教矣;不从教,则民不习;不习,则不可得而使也。君子欲言之见信也,莫善乎先虚其内;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欲民之速服也,莫善乎以道御之。故自非忠信,则无可以取亲于百姓者矣;内外不相应,则无可以取信于庶民者矣。

(节选自《孔子家语·入官》)

文本二: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
B.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
C.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
D.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丝麻,丝指蚕丝,是绸缎的原料;麻指麻类植物的茎皮纤维,可制绳索、织布。
B.左右,左边和右边,意思是“身旁,身边”,代指在身边侍候的人,有时指近臣。
C.百姓,这个词语有“庶民,平民”和“百官”等义项,在文中的意思是第二个。
D.孟子,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上者,譬如缘木焉,务高而畏下兹甚”,以比喻的修辞手法指出在上位的人,地位越高就越担心有灾患,这就为后文不要失政的论述提供了依据。
B.“水至清即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在提醒君子进行统治的时候千万不要苛刻,而要本着宽容、与人为善的原则处理事务,这两句颇有哲理意义,已成名句。
C.虚心听取他人意见、无论天下的大事小事都要率先去做、用正确道理进行教化、忠诚而有信义,都是在上位者应该做到的,这样才会有良好的政局。
D.“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数句,运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恻隐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是人的基本属性,读来气势酣畅。
【小题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2)若责民所不为,强民所不能,则民疾;疾则僻矣。
【小题5】两篇文本的共同观点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本一: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父母。”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文本二: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遵先王之法而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节选自《孟子·离娄上》)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B.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C.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D.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恶其声而然也”与“治乱者何独不然”(《墨子·兼爱》)两句中的“然”字含义相同。
B.“不足以事父母”与“事有始终”(《礼记·大学之道》)两句中的“事”字含义不同。
C.“遵先王之法而过者”与“不过数金”(《庄子·五石之瓠》)两句中的“过”字含义不同。
D.“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与“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两句中的“而”字含义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先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观点,然后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展开论述,说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人的本能。
B.孟子阐述了恻隐、羞恶、是非、辞让这“四心”与仁义礼智这“四端”的关系,并通过比喻论证强调扩充“四端”的重要性。
C.孟子从“成方圆”的“规矩”,“正五音”的“六律”,引申出治国需要施行仁政,而治理好国家,国君有了善心和法度即可。
D.孟子认为,治国应依靠先王之道,让仁者来领导;君子违反道义,小人触犯刑律,这样的国家能保存下来只是侥幸。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②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