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0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城,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贵金币。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帝大悦,爵赏有差。旧港者,故三佛齐国也,其首陈祖义剽掠商旅。和使使招谕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和大败其众擒祖义。六年九月,再往锡兰山。国王亚烈苦柰儿诱和至国中,索金币,发兵劫和舟。和觇贼大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劫和舟者闻之,还自救,官军复大破之。九年六月献俘于朝。是时,交趾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詟,来者日多。十年十一月,复命和等往使,至苏门答剌。其前伪王子苏干剌者,怒和赐不及己,率兵邀击官军。和力战,擒之,并俘其妻子,以十三年七月还朝。帝大喜,赉诸将士有差。十四年冬,满剌加、古里等十九国造使朝贡,辞还。复命和等馆往,赐其君长。十七年七月还。十九年春复往,明年八月还。二十二年正月,旧港酋长施济孙请袭宣慰使职,和赏敕印往赐之。比还,成祖已晏驾。洪照元年二月,仁宗命和守备南京。宣德五年六月,帝以践阼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于是和复奉命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而还。和历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和使/使招谕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和大败其众/擒祖义
B.和使/使招谕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和大败其众/擒祖义
C.和使使招谕/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和大败其众/擒祖义
D.和使使招谕/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和大败其众/擒祖义
【小题2】郑和出使过多个国家和地区,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域,指我国新疆及其以西的地区,与丝绸之路有着重要的联系。
B.赤县,古人习惯把当时中国的中心统治区域称为“赤县”,以示尊崇。
C.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
D.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成祖疑心明惠帝逃亡到海外,希望探索他的下落,同时为了向外国炫耀明朝的强大,于是派遣太监郑和出使海外。
B.郑海再次出使锡兰山时,锡兰山国王本想引诱郑和到国内,索要金银财物,并发兵劫持郑和的船,而郑和出其不意趁国内虚空之时攻破了他们的都城。
C.郑和出使苏门答剌国,前伪王子苏干剌怨恨郑和不与自己结成同盟,于是率兵抄击郑和的官军,郑和奋力作战反抗。
D.郑和历经三朝,七次出使,其间获得了许多宝物,也帮助明朝和海外的多个国家建立起了联系,所以世人把三保太监下西洋传为明朝初年的盛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交趾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詟,来者日多。
(2)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3)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小题5】明朝永乐十四年,明宣德皇帝下有一道诏书,“遣中官郑和等,赍敕及锦绮、纱罗、彩绢等物偕往,赐各国王”。请结合原文分析郑和下西洋的经济得失。
22-23高二上·重庆渝中·阶段练习
知识点:《明史》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阿寄者,淳安徐氏仆也。徐氏昆弟别产而居:伯得一马,仲得一牛,季寡妇得寄。寄年五十余矣,寡妇泣曰:“马则乘,牛则耕,老仆何益。”寄叹曰:主谓我不若牛马耶!”乃画策营生,示可用状,寡妇尽脱簪珥,得金十二两,畀寄,寄入山贩漆,期年而三倍其息,谓寡妇曰:“主无忧,富可立至矣。”历二十年,积资巨万,为寡妇嫁三女,婚二子,赍聘皆千金。又延师教二子,输粟为太学生。自是,寡妇财雄一邑。及寄病且死,谓寡妇曰:“老奴马牛之报尽矣。”出枕中二籍则家钜细悉均分之曰以此遗两郎君可世守也既殁或疑其有私窃启其箧无一蓄所遗一妪一儿仅敝缊掩体而已

(选自《明史•孝义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出枕中二籍/则家钜细悉均分之/曰/以此遗两郎君/可世守也/既殁/或疑其有私窃/启其箧/无一金蓄/所遗一妪一儿/仅敝缊掩体而已
B.出枕中二籍/则家钜细悉均分之/曰/以此遗两郎/君可世守也/既殁/或疑其有私/窃启其箧/无一金蓄/所遗一妪一儿/仅敝缊掩体而已
C.出枕中二籍/则家钜细悉均分之/曰/以此遗两郎君/可世守也/既殁/或疑其有私/窃启其箧/无一金蓄/所遗一妪一儿/仅敝缊掩体而已
D.出枕中二籍/则家钜细悉均分之/曰/以此遗两郎/君可世守也/既殁/或疑其有私窃/启其箧/无一金蓄/所遗一妪一儿/仅敝缊掩体而已
【小题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马则乘,牛则耕,老仆何益。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进士。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议论持大体,有清望。正统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阙乞留。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事见诬,逮下吏,,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屡辨疑狱,无所挠屈。礼部侍郎章瑾下狱,九畴及江渊等议贬其官。瑾婿给事中王汝霖衔之,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论刑部不公。九畴、渊遂劾盛等,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嬉笑自如,不宜居职。时景帝新立,急于用人,置汝霖等不问,瑾如奏。凤阳岁凶,盗起,敕往巡视招抚。奏留英武、飞熊诸卫军耕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以安。两淮自九畴去,盐政复弛。景泰元年仍命兼理。敕录诸府重囚,多所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私役操卒,九畴劾之。诏按治,且命诸边如得青者,具劾闻。边将请增临洮诸卫戍,九畴言:边城士卒非乏。将帅能严纪律,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不然,徒冗食耳乃不增戍。边民春夏出作田,秋冬徙入塞。九畴言: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因禁民入徙,有被寇者,治守帅罪。布政使许资言:侍郎出镇,与巡按御史不相统,事多拘滞,请改授宪职便。转右副都御史。大臣镇守、巡抚皆授都御史,自九畴始。

有旨市羊角灯,九畴引宋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事寝。灾异求言,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天顺初,议事京师。帝顾侍臣曰:九畴,廉正人也。留为右都御史。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节选自《明史·耿九畴传》)


注释:①土木:明正统十四年,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兵败于土木堡。②宋神宗大办元宵节,欲购浙灯四千余盏,苏轼上书劝谏,反对奢华,神宗采纳其建议。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场民数千人阙乞留                 诣:到
B.,得白                                 已:结束后
C.敕录诸府重囚                       寻:不久
D.秋冬徙入塞                           辄:往往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事见诬                                        具劾
B.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                    
C.转右副都御史                              
D.有旨市羊角                              九畴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退焚香读书
耿公(办完公事)回到家就烧香读书
B.多所平反
多处地方平反
C.徒冗食耳
徒然浪费粮食而已
D.请帝延儒硕
(耿九畴)请皇上延揽知识渊博的儒生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耿九畴治理两淮盐政,痛下决心革除弊端,收效明显。
B.耿九畴审理章瑾案件,刚正不阿,遭到诬陷后被捕入狱。
C.耿九畴前往凤阳巡视赈灾,及时招抚流民,安定民心。
D.耿九畴多次提出合理建议,大多被皇上采纳,并受嘉奖。
【小题6】文中称赞耿九畴“廉正”,请举例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金声,字正希,休宁人。好学,工举子业,名倾一时。崇祯元年成进士,授庶吉士。明年十一月,大清兵逼都城,声慷慨乞面陈急务,帝即召对平台。退具疏言:“臣书生素矢忠义,遭遇圣明,日夜为陛下忧念天下事。今兵逼京畿不得不急为君父用今天下草泽之雄欲效用国家者不少在破格用之耳。臣所知申甫有将才。臣愿仗圣天子威灵,与练敢战士,为国家捍强敌,惟陛下立赐裁许。”

甫阵亡,声耻无功,请率参将董大胜兵七百人,甫遗将古壁兵百人,及豪杰义从数百人,练成一旅,为刘之纶奇兵,收桑榆之效,不许。俄以清核军需告竣,奏缴关防,请按律定罪,再疏请罢斥,皆不许。东江自毛文龙被杀,兵力弱,势孤。声因东宫册立,自请颁诏朝鲜,俾联络东江,张海外形势。帝虽嘉其意,亦不果用。

寻上疏言:“陛下晓夜焦劳,日亲天下之事,实未尝日习天下之人。必使天下才不才,及才长短,一一程量不爽,方可斟酌位置。往者,陛下数召对群臣,问无所得,鲜当圣心,遂厌薄之。臣愿自今间日文华,令京卿、翰林、台谏及中行、评博等官,轮番入直,博咨广询。岁月既久,品量毕呈。”帝未及报,声再疏恳言之,终不用,遂屡疏乞归。

福王立于南京,超擢声左佥都御史,声坚不起。大清兵破南京,列郡望风迎降。声纠集士民保绩溪、黄山,分兵扼六岭。宁国丘祖德、徽州温璜、贵池吴应箕等多应之。乃遣使通表唐王,授声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总督诸道军。拔旌德、宁国诸县。九月下旬,徽故御史黄澍降于大清,王师间道袭破之。

声被执至江宁,语门人江天一曰:“子有老母,不可死。”对曰:“天一同公起兵,可不同公殉义乎!”遂偕死。唐王声礼部尚书,谥文毅。

(节选自《明史·金声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兵逼京畿/不得不急/为君父用今天下/草泽之雄欲效用国家者/不少在破格用之耳/
B.今兵逼京畿/不得不急为君父用今天下草泽之雄/欲效用国家者/不少在/破格用之耳/
C.今兵逼京畿/不得不急/为君父用/今天下草泽之雄欲效用国家者/不少在破格用之耳/
D.今兵逼京畿/不得不急为君父用/今天下草泽之雄/欲效用国家者不少/在破格用之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畿,其词源于东汉,意即“位于国之中央的都城”,后世一般指国都及其行政官署所辖地区。
B.御,会意字,意为人握辔行于道中,本义是驾驶车马,后指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之物的敬称。
C.台谏,唐宋时以专司纠弹的御史为台官,以职掌建言的谏议大夫等为谏官,明初两者开始合流。
D.赠,古代朝廷给功臣的先人或本人加封爵位官职称为“赠”,文中金声被唐王加封为礼部尚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声好学多才,心忧国政。他精通科举学问,名倾一时;慷慨激昂,向皇帝进言请破格录用人才。
B.金声屡次进谏,疏陈时政。他请求皇帝收练军队,按律定罪,罢免受斥,扩张海外,均不被采纳。
C.金声组织抗清,大义凛然。南京被破,多都投降,他以左佥都御史身份纠集士民保绩溪,扼六岭。
D.金声不屁而死,气节高尚。他兵败被押至江宁,不愿降清,与门人天一一同殉节而死,谥号文毅。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书生素矢忠义,遭遇圣明,日夜为陛下忧念天下事。
(2)往者,陛下数召对群臣,问无所得,鲜当圣心,遂厌薄之。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