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4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小题1】两首诗均写了夜景,下面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下虫鸣的景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初春时节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
B.王维的诗描写的是动景,周弼的诗描写的是静景。
C.《夜深》前两句,按正常的顺序,应是“独坐书床对夜灯,虚堂人静不闻更”。现在倒过来,先写感觉,后写感觉的主体,正是为了突出夜深人静的环境氛围。
D.“春雪霁”,溪成冰;“不知”二字,写出诗人久读后起身开门四望的瞬间感受,也透露了诗人夜读后超然物外的心情。
【小题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请你简要分析。
22-23高三上·陕西渭南·阶段练习
知识点:王维(701-761)即事感怀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王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注】①据《世说新语·简傲》记载,三国魏时的嵇康和吕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吕安访嵇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吕安于门上题“凤”字而去,这是嘲讽嵇喜是“凡鸟”(繁体字“凤”分写为“凡鸟”)。②“看竹”事见《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之子王献之闻吴中某家有好竹,坐车直造其门观竹,“讽啸良久”。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首联扣题,借“桃源”“柳市”等词,描绘出吕逸人远离尘俗、超拔绝世的隐居环境,为下文抒情奠定基础。
B.本诗颔联饶有雅趣,作者虽访人不遇,但“不敢”“何须”等词表明作者又绝无懊恼之意,其隐逸志趣可见深笃。
C.本诗尾联“种松皆作老龙鳞”一句,意思是手种之松,树皮开裂得像龙鳞一样,表明作者虽年老但却不减壮志。
D.本诗笔调灵活,变化多端,既不空泛,又不呆滞,句句流露出对吕逸人的钦羡之情、脱俗之致,读来颇有情味。
【小题2】本诗刻画吕逸人形象的手法极有特色,请结合诗句分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