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较难0.4 引用6 组卷24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孟德。公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公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征拜议郎。

建安二年,张绣等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失所中,长子昂遇害。公乃引兵还舞阴,绣将骑来抄,公击破之。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初,公举魏种孝廉。兖州叛,公曰:“唯魏种不弃孤也。”及闻种走,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四年春,生擒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

初,公为兖州牧,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归吕布。及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此吾所求也。”以为鲁相。

(摘编自《三国志·魏武纪》)

文段二:

建安十五年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何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何以霸世!诸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十六年,令曰:“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摘编自曹操《求贤令》)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B.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C.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D.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人的表字,在本名外另取的和本名意思通常有相同相近关系的称谓。
B.“唯魏种且不弃孤也”中“且”与短语“且战且退”中“且”含义不同。
C.顿首,旧时一种礼节。跪而头短暂叩地。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敬礼。
D.“遂亡归吕布”中的“亡”与成语“亡羊补牢”中的“亡”含义不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年少有为,为人看重。曹操年少时尚义任侠,机灵能干,善于随机应变,受到当时人追棒认可,尤其被桥玄、何颙看重。
B.曹操善于反省,知错就改。曹操深受张绣投降又反叛之害,自己中箭,长子被杀,他当众检讨剖析错误,并承诺不再犯错。
C.曹操重视人才,尊重人才。魏种和毕谌都曾离开过曹操,在将两人活捉后,曹操出于对人才的重视,不计前嫌,对两人继续重用。
D.《求贤令》和《短歌行》中均表达了曹操的“求贤若渴”之情,但二者在表达方式上有较大不同,前者多直接表达,后者多用典故委婉含蓄地抒发。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此吾所求也。
(2)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何以霸世!
【小题5】文段二中,对“有行”和“上进”的关系,曹操的观点是什么?他举了哪些例子去正明?请概括回答。
22-23高一上·河北邢台·阶段练习
知识点:《三国志》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洪子廉,太祖从弟也。太祖起义兵讨董卓,至荥阳。为卓将徐荣所败。太祖失马,贼追甚急,洪下,以马授太祖,太祖辞让,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遂步从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与太祖俱济,还奔谯。扬州刺史陈温素与洪善,洪将家兵千余人,就温募兵,得庐江上甲二千人,东到丹杨复得数千人,与太祖会龙亢。太祖征徐州,张邈举兖州叛迎吕布。时大饥荒,洪将兵在前,先据东平、范,聚粮谷以继军。太祖讨邈、布于濮阳,布破走,遂据东阿,转击济阴、山阳、中牟、阳武、京、密十余县,皆拔之。以前后功拜鹰扬校尉,迁扬武中郎将。天子都许,拜洪谏议大夫。别征刘表,破表别将于舞阳、阴叶、堵阳、博望,有功,迁厉锋将军,封国明亭侯。文帝即位,为卫将军,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益邑千户,并前二千一百户,位特进;后徙封都阳候。

始,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群臣并救莫能得。卞太后谓郭后曰:“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废后矣。”于是泣涕屡请,乃得免官削爵土。洪先帝功臣,时人多为觖望。明帝即位,拜后将军,更封乐城侯,邑千户,位特进;复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薨。

(选自《三国志·曹洪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
B.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
C.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
D.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表字,人的别名。古人出生后,在命名的同时往往还要命字。
B.从弟,同族的伯伯或叔叔的儿子中年纪比自己小的人,即堂弟。
C.文帝,后人写史,一般用谥号或庙号称帝王;“文帝”中的“文”即是益号。
D.薨,古代用来称诸侯之死,后世也用来称有爵位的大官之死。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洪识大体。在太祖失去马的时候,他认为太祖比自己更重要,主动把自己的马让给太祖骑,自己步行跟随。
B.曹洪善用人脉资源。他凭借与扬州刺史的交情,亲自带领家兵到扬州,在那一带招募到士兵数千人。
C.曹洪屡建奇功。攻打徐州时,他冲在前面,率先占领东平、范县;吕布败逃后,他又转攻他地,接连攻克十多个县。
D.曹洪家本性吝啬。文帝年曾假装向他借钱,以此考验他,但是曹洪不答应,文帝因此对他怀恨在心。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扬州刺史陈温素与洪善,洪将家兵千余人,就温募兵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小题5】汉文帝要处死曹洪时,卞太后为何极力替他求情?请简要说明。
阅读下而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曹爽传

爽字昭伯,少以宗室谨重。明帝在东宫,甚亲爱之。及即位,为散骑侍郎,转武卫将军,宠待有殊。帝寝疾,乃引爽入卧内,拜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与太尉司马宣王并受遗诏辅少主。明帝崩,齐王即位,封武安侯,邑万二千户,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初,爽以宣王年德并高,恒父事之,不敢专行。及何晏、邓飏、李胜等进用,咸说爽以权重不宜委之于人。飏等欲令爽立为威名于天下,劝使伐蜀,爽从其言,宣王止之不能禁。正始五年,爽乃大发卒六七万人,从骆谷入,行数百里,贼因山为固,兵不得进,乃引军还。及爽秉政,诸事希复由宣王。晏等专政,坏汤牧地以为产业,因缘求欲州郡。有司望风,莫敢忤逆。晏于廷尉卢毓素有不平。因毓吏微过,使主者先收毓印绶,然后奏闻。其作威如此。爽饮食车服,拟于乘舆。尚方珍玩,充牣其家。妻妾盈后庭,又私取先帝才人以为伎乐。九年冬,胜出为荆州刺史,往诣宣王。宣王称疾笃,示以羸形。胜不能觉,谓之信然。十年正月,车驾高平陵,爽从。宣王部勒兵马,先据武库,遂出屯洛水浮桥。奏曰:“二祖属臣以后事,先帝诏陛下及臣升御床,深以后事为念。今爽背弃顾命内则僭拟外专威权又以张当为都监专共交关伺候神器离间二宫太后令臣罢爽以候就第,-不得留以稽车驾;敢有稽留,便以军法从事。臣辄力疾将兵屯洛水浮桥,伺察非常。”爽得宣王奏事,不通。大司农恒范闻兵起,说爽使车驾幸许昌,招外兵。侍中许允,尚书陈泰说爽,使早自归罪。爽于是遣允、泰诣宣王,归罪请死,乃通宣王奏事。遂免爽,以候还第。会公卿朝臣廷议,于是收爽、晏、飏、胜、当、范等,皆伏诛,夷三族。嘉平中.绍功臣世,封族孙熙为新昌亭侯,邑三百户,以奉真后。

(节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爽背弃/顾命内/则僭拟外专威权/又以张当为都监/专共交关/候伺神器/离间二宫太后/令敕臣罢爽/以侯就第/
B.今爽背弃/顾命内/则僭拟外专威权/又以张当为都监/专共交关/候伺神器/离间二宫/太后令敕臣罢爽/以侯就第/
C.今爽背弃顾命/内则僭拟/外专威权/又以张当为都监/专共交关/候伺神器/离间二宫/太后令敕臣罢爽/以侯就第/
D.今爽背弃顾命/内则僭拟/外专威权/又以张当为都监专共交关/候伺神器/离间二宫太后/令敕臣罢爽/以侯就第/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宣王即司马懿,三国时期魏国权臣.西晋工朝奠基人,善谋奇策,懂得韬光养晦.
B.赞拜不名指臣子朝见君王,司仪在旁唱礼时不直呼其姓名,是帝王给予大臣的特殊礼遇。
C.二祖即魏武帝曹操、文帝曹丕,与曹植合称“三曹”,他们是“建安七子”的核心人物。
D.三族即父、子、孙,父母、兄弟、妻子或父、母、妻三族。比灭三族更重的还有诛九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爽宠待有殊,辅佐两朝。他宗室出身,受明帝重用,被授予大将军,统管朝廷内外军务,受诏辅佐少主,又得到新君的封侯封邑,位高权重。
B.曹爽急功近利,出兵虚耗。曹爽受到邓飏等人的怂恿,想在天下建立威名,于是不听宣王劝阻,大规模发兵伐蜀,结果没有成功,造成军备虚耗。
C.曹爽多树亲党,专权乱政。曹爽执掌政权后,政事很少再经过宣工。何晏等人倚仗他的势力,作威作福;他自己擅权骄淫,饮食车服等堪比皇帝。
D.曹爽咎由自取,失权被诛。曹爽肆无忌惮,给宣王留下反击的把柄,他收到宣王奏章后,听从侍中、尚书的劝说,向皇帝归罪请死,最终免官被杀。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行数百里,贼因山为固,兵不得进,乃引军还。
(2)宣王称疾笃,示以羸形。胜不能觉,谓之信然。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