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秋,七月,丁未,以尚书仆射谢安为司徒,安让不拜;复加侍中、都督扬、豫等五州诸军事。以桓冲都督江、荆等七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桓冲以秦人强盛,欲移阻江南,奏自江陵徙镇上明,使冠军将军刘波守江陵,咨议参军杨亮守江夏。王蕴固让徐州,谢安曰:卿居后父之重,不应妄自菲薄,以亏时遇。蕴乃受命。初,中书郎郗超自以其父愔位遇应在谢安之,而安入掌机权,愔优游散地,常愤邑形于辞色,由是与谢氏有隙。是时朝廷方以秦寇为忧,诏求文武良将可以镇御北方者,谢安以兄子玄应诏。超闻之,叹曰:安之明,乃能违众举亲;玄之才,足以不负所举。众咸以为不然超曰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未尝不得其任是以知之玄募骁勇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以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时号北府兵,敌人畏之。壬寅,散骑常侍王彪之卒。初,谢安欲增修宫室,彪之曰:中兴之初,即东府为宫,殊为俭陋。苏峻之乱,成帝止兰台都坐,殆不蔽寒暑,是以更营新宫。比之汉、魏则为俭,比之初过江则为侈矣。今寇敌方强,岂可大兴功役,劳扰百姓邪!安曰:宫室弊陋,后世谓人无能。彪之曰:凡任天下之重者,当保国宁家,缉熙政事,乃以修室为能邪?安不能夺其议,故终彪之之世,无所营造。十二月,临海太守郗超卒。初,超党于桓氏,以父愔忠于王室,不令知之。及病甚,出一箱书授门生曰:公年尊,我死之后,若以哀惋害寝食者,可呈此箱;不尔,即焚之。既而愔果哀惋成疾,门生呈箱,皆与桓温往反密计。愔大怒曰:小子死已晚矣!遂不复哭。

(节选《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六》,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众咸以为不然/超曰/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未尝不得其任/是以知之/玄募骁勇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
B.众咸以为不然超/曰/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未尝不得其任/是以知之/玄募骁勇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
C.众咸以为不然超/曰/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未尝不得其任/是以知之/玄募骁勇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
D.众咸以为不然/超曰/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未尝不得其任/是以知之/玄募骁勇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领,指兼任官职,一般是兼任较低的职务,与摄、权、假、署、行等词意思相近。
B.右,指上位。古代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故右指上位。
C.参军,官名。东汉末年,有参丞相军事之称,掌参谋军务,权位颇重,至隋唐时兼为郡官。
D.壬寅,古代干支纪年法,其中,“寅”为天干之一,“壬”为地支之一,文中为干支纪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郗愔在一些闲散的职位上悠闲无事,郗超时常在言辞和神色上表现得愤恨愁闷不安,因此和谢家产生了嫌隙。
B.谢玄善于招募勇猛之人,刘牢之经常统领精锐部队作为前锋出战,战无不胜,当时的人称其部队为“北府兵”。
C.王彪之认为,凡是承担天下重任的人,应当使国家安定,使政事光辉显赫,不能把修建宫室房屋当作能事。
D.郗超去世后,他的父亲先是哀痛惋惜,甚至因此患病,但后来大怒,是因为看到了郗超与桓温秘密谋划的往来信件。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蕴固让徐州,谢安曰:“卿居后父之重,不应妄自菲薄,以亏时遇。”
(2)安之明,乃能违众举亲;玄之才,足以不负所举。
【小题5】谢安想要增修宫室,王彪之对此持反对意见,他不赞同的原因与魏征给唐太宗十条建议中的哪两条相同?请用《谏太宗十思疏》原句回答。
22-23高二上·贵州·开学考试
知识点:司马光(1019-1086)史传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项羽下梁地十余城,闻成皋破,乃引兵还。汉军方围钟离昧于荥阳东,闻羽至,尽走险阻。羽亦军广武,与汉相守。数月,楚军食少。项王之,乃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案太公!汉王曰:吾与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祸耳!项王从之。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汉王笑曰:吾宁智斗,不能斗力。项王三令壮士出挑战,汉有善骑射者楼烦辄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汉王使人问之,乃项王也,汉王大惊。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羽曰: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矫杀卿子冠军,罪二;救赵不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公,何苦乃与公挑战!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韩信已定临淄遂东追齐王项王使龙且将兵,以救齐。客或说龙且曰:汉兵远斗穷战,其锋不可当。齐、楚自居其地战,兵易败散。不如深壁,令齐王使其信臣招所亡城,亡城闻其王在,楚来救,必反汉。汉兵二千里客居,齐城皆反之,其势无所得食,可无战而降也。龙且曰: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寄食于漂母,无资身之策;受辱于胯下,无兼人之勇,不足畏也。十一月,齐、楚与汉夹潍水而陈。韩信乃夜令人为万余囊,满盛沙,壅水上流;引军半渡击龙且,佯不胜,还走。龙且果喜曰:固知信怯也!遂追信。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龙且军太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水东军散走,齐王广亡去。信遂追北至城阳,虏齐王广。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之,乃为高俎                  患:担心
B.虽杀之,无益,只祸耳            益:更加
C.汉王笑                                谢:推辞
D.乃自甲持戟挑战                      被:披上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韩信已定临淄/遂东追齐王/
B.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韩信已定临淄/遂东追齐王/
C.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韩信已定临淄/遂东追齐王/
D.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韩信已定临淄/遂东追齐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军正在荥阳东面围攻钟离昧,听说项羽大军到了,就全部撤往险要的地方防守。项羽也在广武驻兵屯守,与汉军对峙。
B.当项羽以煮了刘邦的父亲威胁刘邦时,刘邦说,我曾与你一起在北方接受怀王的命令,结为兄弟,所以我父亲就犹如你父亲。
C.善于骑射的楼烦连杀楚军数人,却被项羽瞪眼呵斥,吓得双目不敢直视,双手不敢张弓发箭,随即奔回营垒。
D.有人劝龙且,救齐国时可以修筑深沟高垒固守,让齐王派遣信使招抚已经丢失的城邑,但龙且没听取意见。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汉王数羽曰:“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矫杀卿子冠军,罪二。”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十一月,癸卯,随何至九江,九江太宰主之,三日不得见。随何说太宰曰:“王之不见何,必以楚为强,汉为弱也。此臣之所以为使。使何得见,言之而是,大王所欲闻也;言之而非,使何等二十人伏斧质九江市,足以明王倍汉而与楚也。”太宰乃言之王。王见之。随何曰:“汉王使臣敬进书大王御者,窃怪大王与楚何亲也?”九江王曰:“寡人北乡而臣事之。”随何曰:“大王与项王俱列为诸侯,北乡而臣事之者,必以楚为强,可以托国也。项王伐齐身负版筑为士卒先大王宜悉九江之众身自将之为楚前锋今乃发四千人以助楚。夫北面而臣事人者,固若是乎?汉王入彭城,项王未出齐也。大王宜悉九江之兵渡淮,日夜会战彭城下;大王乃抚万人之众,无一人渡淮者,垂拱而观其孰胜。夫托国于人者,固若是乎?大王提空名以乡楚而欲厚自托,臣窃为大王不取也!然而大王不背楚者,以汉为弱也。夫楚兵虽强,天下负之以不义之名,以其背盟约而杀义帝也。汉王收诸侯,还守成皋、荥阳,下蜀、汉之粟,深沟壁垒,分卒守徼乘塞。楚人深入敌国八九百里,老弱转粮千里之外。汉坚守而不动,楚进则不得攻,退则不能解,故曰楚兵不足恃也。使楚胜汉,则诸侯自危惧而相救;夫楚之强,适足以致天下之兵耳。故楚不如汉,其势易见也。今大王不与万全之汉而自托于危亡之楚,臣窃为大王惑之!臣非以九江之兵足以亡楚也;大王发兵而倍楚,项王必留;留数月,汉之取天下可以万全。臣请与大王提剑而归汉,汉王必裂地而封大王:又况九江必大王有也。”九江王曰:“请奉命。”阴许畔楚与汉,未敢泄也。楚使者在九江,舍传舍,方急责布发兵。随何直入,坐楚使者上,曰:“九江王已归汉,楚何以得发兵?”布愕然。楚使者起。何因说布曰:“事已构,可遂杀楚使者,无使归,而疾走汉并力。”布曰:“如使者教。”于是杀楚使者,因起兵而攻楚。

【注】九江王,即英布,偃姓,英氏,名布,早年坐罪,受到黥刑,俗称黥布。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二》)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伐齐/身负版筑/为士卒先/大王宜悉九江之众/身自将之/为楚前锋/今乃发四千人以助楚/
B.项王伐齐/身负版筑/为士卒/先大王宜悉九江之众身/自将之为楚前锋/今乃发四千人以助楚/
C.项王伐齐/身负版筑为士卒先/大王宜悉九江之众身/自将之为楚前锋/今乃发四千人以助楚/
D.项王伐齐/身负版筑为士卒/先大王宜悉九江之众/身自将之/为楚前锋/今乃发四千人以助楚/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癸卯,有时用来指时间。古人把天干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以纪年、月、日、时,文中即为纪日。
B.斧质,古代的刑具。“质”通“锧”,与《鸿门宴》中“如今人方为刀俎”中的“俎”作用类似。
C.寡人,古代多用作王侯的谦称,《烛之武退秦师》中“是寡人之过也”中的“寡人”即是此意。
D.北乡,亦作“北向”,即在北面,因古人往往以面北背南为卑,故指臣服于人,文中即是此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何以具体事件为依据指出九江王并非甘愿臣服于楚,而是借依附楚国之名行独立自主之实,之所以不背弃楚国,是认为汉国弱小。
B.随何把楚汉双方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楚国军队表面强大却不得人心,且已陷入进不能攻取,退又无法脱身的僵局,是不足依赖的。
C.随何提出九江王既然已起兵反叛,不需要灭掉楚国,只要能拖住项王几个月,汉王保证会划分土地给他,九江国也必定仍归他所有。
D.随何径直闯入楚国使者的客舍,向楚国使者宣布九江王已经归附汉王,后又劝说九江王杀掉楚国使者,投奔汉王,与汉军协力作战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何得见,言之而是,大王所欲闻也。
(2)今大王不与万全之汉而自托于危亡之楚,臣窃为大王惑之!
【小题5】《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的游说艺术历来为人称道,本文中随何对九江王使用了哪些相同的游说技巧?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初,宿卫之士累朝相承,务求姑息,不欲简阅,恐伤人情,由是羸老者居多,但骄蹇不用命,实不可用,每遇大敌,不走即降。其所以失国,亦多由此。帝因高平之战,始知其弊,癸亥谓侍危臣曰凡兵务精不务多今以农夫百未能当甲士一奈何浚民之膏泽养此无用之物乎且健懦不分众何所劝乃命大简诸军,精锐者升之上军,赢者斥去之。又以骁勇之士多为诸藩镇所蓄,诏募天下壮士,威遣阙,命太祖皇帝选其尤者为殿前诸班,其骑步诸军,各命将帅选士。由是士卒精强,所向皆捷,选练之力也。契丹自晋、汉以来屡寇河北,轻骑深入,无藩篱之限,郊野之民每困杀掠。言事者称深、冀之间有胡卢河,横亘数百里,可浚之以限其奔突。是月,诏忠武节度使王彦超、彰信节度使韩通将兵夫浚胡卢河,筑城于李晏口,留兵戍之。自是契丹不敢涉胡卢河,河南之民始得休息。以枢密院承旨清河张美为右领军大将军,权点检三司事。初,帝在澶州,美掌州之金谷隶三司者,帝或私有所求,美曲为供副。美治财精敏,当时鲜及,故帝以利权授之。然思其在澶州所为,终不以公忠待之。帝以县官久不铸钱,而民间多销钱为器皿及佛像,钱益少,九月,丙寅,敕始立监采铜铸钱,自非县官法物、军器及寺观钟磬钹铎之类听留外,自余民间铜器、佛像,五十日内悉令输官,给其过期隐匿不输,五斤以上其罪死,不及者论刑有差。上谓侍臣曰:“卿辈勿以毁佛为疑。夫佛以善道化人,苟志于善,斯奉佛矣。彼铜像岂所谓佛邪!且吾闻佛志在人,虽头目犹舍以布施,若朕身可以济民、亦非所惜也。”

(摘编自《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癸亥/谓侍臣曰/凡兵务精不务多今/以农夫百未能当甲士一/奈何浚民之膏泽/养此无用之物乎/且健懦不分/众何所劝/
B.癸亥/谓侍臣曰/凡兵务精不务多/今以农夫百未能当甲士一/奈何浚民之膏/泽养此无用之物乎/且健懦不分/众何所劝/
C.癸亥/谓侍臣曰/凡兵务精不务多/今以农夫百未能当甲士一/奈何浚民之膏泽/养此无用之物乎/且健懦不分/众何所劝/
D.癸亥/谓侍臣曰/凡兵务精不务多今/以农夫百未能当甲士一/奈何浚民之膏/泽养此无用之物乎/且健懦不分/众何所劝/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遣诣阙”中的“诣”的意思和“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促织》)中的“诣”意思相同。
B.“九月,丙寅朔,敕始立监采铜铸钱”中的“朔”与“蟪蛄不知春秋,朝菌不知晦朔”(《逍遥游》)中的“朔”意义相同。
C.“五十日内悉令输官,给其直”中的“直”和“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的“直”用法一样。
D.“且吾闻佛志在利人”中的“利”和“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中的“利”用法一样。
【小题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宗从高平之战中认识到宿卫之士的弊端,采取有力措施整顿军队,并下诏招募天下壮士任各将帅挑选,由此士兵精干强壮,所向披靡。
B.契丹轻骑多次侵犯黄河以北地区,言事者提出阻截的办法,世宗当月就下诏王彦超、韩通,派兵夫疏通胡卢河,在李晏口筑城,并派兵驻守。
C.枢密院承旨清河人张美善于治理财政,当时很少有人比得上他。世宗虽然给了他管理财政的大权,但是并不将他当作公正忠诚之士来对待。
D.因为朝廷的钱币越来越少,世宗下令设立机构收集民间的铜来铸造钱币,要求民间所有的铜制品全部上交,给以等值的钱来补偿,否则要判罪。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美掌州之金谷隶三司者,帝或私有所求,美曲为供副。
(2)过期隐匿不输,五斤以上其罪死,不及者论刑有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