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3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历史上的扬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虽屡遭兵燹,却不掩其繁华锦绣。大凡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那样,命运各异,有好有坏。有人困顿潦倒,喝凉水都塞牙;有人①______,到老也无灾咎。扬州属于那种“贵人多难”一类,比起杭州、苏州,它受到蹂躏最多。但每遭蹂躏之后,它总能顽强地恢复生气。“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八字用在扬州身上,也是②_______的。

古扬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在小秦淮与瘦西湖两处。其繁华,其绮丽,其风流,其温婉,《扬州画舫录》皆记述甚详。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头各加一“瘦”与“小”字,便成了扬州的特色。古扬州城中,虽然住了不少商人,但铜臭不掩书香,负责给山水楼台命名的,肯定还是李斗、焦循这样的秀才。这两处名字最③_______: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珑的味道;秦淮一小,也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觉。如此一来,山水就成了佳丽一族,而扬州城也就格外地诗化了。

生机盎然的三月,那杨柳岸畔的水国人家,那碧波深处的江花江草,园林台榭、寺观舫舟,一色儿都罩在迷离的烟雨之中。此时的扬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轮廓都被朦胧的雨雾软化了下来,曲折的小巷浮漾着兰草花的幽香。湖上的画舫,禅院的钟声,每一个细节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极致。

(节选自《烟花三月下扬州》,有删改)

【小题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小题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瘦”与“小”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现在却静静地坐着,文雅得和闺女一般。
B.齐白石授徒时有一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C.嘉峪关抓住“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不断续写富民兴陇的新篇章。
D.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2-23高三上·湖南·开学考试
知识点:修辞手法标点符号熟语(含成语)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人很早就喜欢上一个事物,到了迷恋的地步。但因为机缘所限,其后多少年中,与欣赏对象只有短暂零散地接触,①      。终于有一天,目标集中出现,充塞了他的视野,从四面八方裹挟了他,亲昵地簇拥了他。他凝神静虑,全身心地欣赏品味,目接神交。这种情形下,他会有什么反应?我此刻便是如此。眼前便是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我长久以来念兹在兹的对象。

无锡老城区的南门外,脚下是一座名为清名桥的、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拱形石桥。古运河就从桥下流淌而过,清澈的水面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吸引着蜻蜓,常常来点水回眸。大理石的银白色桥栏杆被岁月风雨侵蚀,有一些残破斑驳,手抚上去,粗糙而凉爽的感觉瞬间传递到掌心。

端详桥下的流水,没有一点陌生的感觉。在我的想象中,早已经多少次走近它的身旁。但像今天这样长时间地行走于它的襟怀之间,这样零距离地观赏它的每一个局部、每一处细节,②       。仿佛一个不惯饮酒的人,平常只是小酌几口,③      ,于是一种醺醺然便油然升起,充溢于胸间脑际。

【小题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小题2】文中写自己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古运河,为什么先用第三人称“他”来写,而不是直接用第一人称“我”来写感受?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