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较难0.4 引用5 组卷564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泊岳阳城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注】两首诗均创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此时距杜甫去世大约只有两年。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岳阳楼》描绘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写出极其恢宏的气象,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
B.《登岳阳楼》中的“昔”今”是时间上的对举,呼应了“关山北”与“凭轩”在空间上的对应,都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引发联想。
C.《泊岳阳城下》首联从大处着眼,写江国之大、山城之高,意境壮阔;颔联转写远景,以外界大而冷,衬托舟内窄小孤寒,意境凄寒。
D.《泊岳阳城下》借用典故,诗人以《庄子·逍遥游》中能变化、欲图南的鲲鹏自比,把情感推向最高潮并与前面的宏伟景色遥相呼应。
【小题2】两首诗歌的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21-22高一下·湖南长沙·期末
知识点:分析、理解古诗内容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写景抒情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临近期末考试,老师组织了一节古代诗歌复习课,对一些诗句进行赏析。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有误的一项是
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道出了词人的雄心壮志,特别是“谁主沉浮?”这一反问,表达了词人要具备像大地一样宽广的胸怀,虚怀若谷,好好学习,不负韶华的意愿。
B.“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诗人把自己对人才渴望的情怀形象化为高山江海,借用周公的典故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服,点明了本诗的主题。
C.杜甫《登高》的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悲凉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D.李清照的《声声慢》开头用十四个叠字,不仅富于音乐美和韵律美,而且充分表达了孀居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词人连遭不幸,她苦苦寻求精神上的寄托,然而,找到的只是“冷冷清清”,而“凄凄惨惨戚戚”更看出悲痛之深。
【小题2】如果你选择赏析“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作用,请把你的发言写下来。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