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名著阅读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54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语录,然后回答问题。

1)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2)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孔子和曾子的交友之道有什么不同?
21-22高二下·北京海淀·阶段练习
知识点:孔子(前551-前479)《论语》整体把握内容、主旨或观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宝玉看了,又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红楼梦·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材料二:

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我所谓的“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在他们,和别人发生关系是后起和次要的,而且他们在不同的场合下需要着不同程度的结合,并不显著地需要一个经常的和广泛的团体。

在以自己作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克己复礼”,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

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社会范围是从“己”推出去的,而推的过程里有着各种路线,最基本的是亲属: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向另一路线推是朋友,相配的是忠信。

(取材于《乡土中国·系维着私人的道德》,有删改)

材料三: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论语·宪问》

材料四:

那人点一点头,眼睛仍然向上瞪着;也低声吃吃的说道,“你看,——看这是什么呢?”

华大妈跟了他指头看去,眼光便到了前面的坟,这坟上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的黄土,煞是难看。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

(《呐喊》)

【小题1】材料一中,判词所指是谁?“优伶”和“公子”指小说中的哪两个人物?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小题2】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了“群己关系”这一概念,请结合这一概念谈一谈材料三《论语》片段中倡导的群己关系是怎样的。
【小题3】材料四是《呐喊》中哪篇小说的经典情节?该小说结构特殊,请简要分析结构并简述其作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