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较难0.4 引用1 组卷4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的新战略。在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基础上,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不仅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使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为国家长治久安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并且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二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数据来源: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库(FAOSTAT

材料三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人的口粮,价值高达2000亿元。一方面,是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另一方面,是粮食安全面临多重压力。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加强粮食安全既要开源,更要节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关系到对社会资源的珍视,更意味着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古人尚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我们今人更不能浪费口粮,糟蹋社会资源。

国际上,一些国家已经将餐桌浪费上升到浪费社会公共资源的高度进行立法限制,剩菜超出规定分量时,消费者会被罚款,对浪费行为不予提醒的餐馆也会受到处罚。

(摘编自《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人人有责》)

材料四

近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机构合编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发布。报告提到,2019年,全球近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与2018年相比增加1000万,与几年前相比增加近6000万。2020年,全球至少新增约8300万饥饿人口。报告分析,受饥饿问题冲击最为严重的地区分别为非洲(19.1%)、亚洲(8.3%)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7.4%),至少25个国家今年将面临严重饥荒风险,全球濒临几十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联合国副秘书长洛科克发布了总额为103亿美元的募捐呼吁,以帮助低收入和脆弱国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其中,世界粮食计划署所需款项占到了一半以上,包括49亿援助资金和用于预防饥荒的5亿特别款项。

许多饥荒背后的原因并非食物供应能力的减少,而是社会和经济因素。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提出,人为造成的粮食流通和供应受阻让依赖粮食进口的地区面临严峻考验。为确保国内供应,疫情发生以来,俄罗斯、越南、埃及、印度等多个国家限制甚至停止粮食出口,全球粮食供应链受到较大冲击,而那些严重依赖粮食进口的国家更是陷入了极大的被动。

(摘编自《观察: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安全形势严峻》)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自1996年以来,我国的粮食年总产量均保持在4500万吨以上,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奠定了基础。
B.2005年到2015年,我国粮食年总产量整体呈现较快增长的趋势。2015年之后,增速逐渐放缓。
C.2017年,我国的小麦单位面积产量低于稻谷和玉米,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D.2017年,我国三大谷物品种单位面积产量均高于世界其他国家,其中稻谷单位面积产量优势最明显。
【小题2】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既为国家长治久安奠定基础,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B.近几年,全球饥饿人口数量呈增长态势,说明粮食安全问题依然是世界不少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C.疫情发生以来,俄罗斯、越南、埃及等多个国家限制或停止粮食出口,全球粮食供应链受到较大冲击。
D.阿马蒂亚·森认为,正是由于人为造成的粮食流通和供应受阻,依赖粮食进口的地区才会发生饥荒。
【小题3】如何更加有效地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1-22高二下·陕西西安·期中
知识点:时评报告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体:讲述主体(谁在讲述),故事主体(谁被讲述),接受主体(谁在观看)。互联网时代参与主体边界模糊、角色重叠,各民族、各群体、各阶层都在“讲述”“被讲述”,也都在“观看”“被观看”,多主体多元化传播已成现实。“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把握这一时代特征,并从以上三种主体入手,创新思维,调整策略,从分散失衡走向多元协同。

从故事主体来看,“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讲好中国普通人的故事。在权力、资本与眼球经济的驱动下,传播场域两极分化的现象仍很严重,国际传播秩序处于失衡状态。国内的普通人和弱势群体作为讲述主体的话语权和作为故事主体的存在感都过于弱化,尤其在被西方媒体遮蔽、忽略之后。更多地让他们发声、为他们发声,对高举人民性旗帜、坚持“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大国而言,是国际传播秩序再平衡的使命担当,也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软实力巧实力的战略选择。

从接受主体来看,“讲好中国故事”还要进一步明确中国故事的受众群体。我们要相应地调整方向,不囿于“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而采取“边缘突破”战略。以欧美为中心的西方精英群体和意见领袖,他们属于西方意识形态最顽固、对中国成见最深的受众群体,我们应该把战略重点从他们向发展中国家以及西方国家中的草根群体、非政府组织转移。就前者而言,我们虽然经常强调提高议题设置能力,增强话语权,而实际上常常“被议题设置”围着西方媒体的议题打转。从客观原因来看,我们和西方存在软硬实力差距;从主观原因来看,我们不够自信,太在乎西方,且存在缺乏省思的战略失误。就后者而言,他们在发展阶段、发展诉求,价值观和利益点上与中国很接近,这使他们对中国故事有更多共鸣,他们的“中国观”也更具可塑性,相关调查报告印证了这一点。

从讲述主体来看,“讲好中国故事”必须做到多方协作,一起来讲。讲述主体是最能动、最重要的要素。在讲述主体层面,有两个并行的趋势:一个是多主体多元化,一个是战略传播和整合传播。从多主体多元化角度看,政府不是国际传播中的唯一主体,非官方的传播主体以其更具亲和力的民间立场,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若要扩大主导话语权,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不可替代。所以,从战略传播和整合传播角度看,国家需要高度整合内政外交、对外广播以及网络媒体等资源,联动合作。“讲好中国故事”,除了发挥非官方传播主体的作用,还要做好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以便发挥国家统筹协调的优势,在这方面,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

(摘编自李成《抓住三个主体,讲好中国故事》)

材料二:

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更重要的是把中国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传播给世界,争取文化上的主导权。但近年来,我国对外宣传力度很大,实际效果却不甚理想,基本停留在讲述中国故事的层面。要实现中国故事从“讲述”到“讲好”的转变,就必须认清讲好中国故事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一方面,当今国际舆论格局呈现“西强东弱”“北强南弱”的特征,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世界新闻舆论,控制世界传媒市场,外国民众对中国的看法主要是从西方主流媒体获得。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昔日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的辉煌已成遥远的过去,当前中国文化传播缺乏高超的传播技巧和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此外,由于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相对有限,外国民众获得有关中国的信息不多,加上西方媒体给外国受众造成的先入印象,使得他们即使看到我们的报道也很难相信。

(摘编自李子祥《新形势下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探索》)

材料三:

拍好中国电影,讲好中国故事,是这个时代的使命,也是一个行业的全新发展机会。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史诗电影《长津湖》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深刻展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志气,是对这个国庆节最好的献礼。

作为中国电影史上投资最大的影片,《长津湖》“讲好中国故事”做到了多方协作,一起来讲:剧本达13万字,筹备期有两年多,三位导演率领三大组人马投入拍摄,超7万人次群众演员参演,近百家后期特效制作公司支持。该剧在以其更具亲和力的方式传承了中国战争电影一贯史诗风格传统的同时,在技术层面也取得突破,达到了国产战争题材影片的新水平。

长达3小时的《长津湖》能够引燃观影热情,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是激发了观众广泛的情感共鸣。让观众看到属于不同时代的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人物,每一位英雄都极大地激发了公众的爱国情怀,每一个生动的中国故事都迸发出震撼人心,超越时代的力量。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中国人民志愿军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伟大胜利振奋了民族精神,也与世界达成共情的情感,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电影要坚定走自己的路,不断以历史真相的力量、传递中国故事的力量,助力站在历史十字路口的世界选择正确方向。

(摘编自《北京青年报——拍好中国电影,讲好中国故事》)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主体多元化格局存在不平衡现象,国内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和存在感都很弱,西方媒体的遮蔽与忽略是其重要原因。
B.《长津湖》作为战争题材电影能够在票房上取得成功是因为讲述的中国故事激发了观众的爱国热情,振奋了民族精神。
C.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世界新闻舆论,控制世界传媒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外国民众客观而全面地认识中国。
D.与以欧美为中心的西方精英群体和意见领袖相比,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故事有更多共鸣,面向他们的宣传效果会更好。
【小题2】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应更多地让弱势群体发声,为弱势群体发声,体现我国对国际传播秩序再平衡的担当,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
B.舆论格局的不均衡、某些精英群体和意见领袖对中国成见很深,这些都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客观困难。
C.为顺应讲述主体的多主体多元化趋势,政府应当以非官方的身份出现,以便更好地在国际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D.《长津湖》真实地再现历史,用中国故事展现民族精神,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体现了电影人对于时代使命的担当。
【小题3】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特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采取总分结构,先点明“讲好故事”的三大主体,再提出具体策略。
B.材料立足时代背景,基于大国立场,强调国家在讲好中国故事中的重要作用。
C.材料通过比较,论证中国故事的接受主体应该是发展中国家而不是西方精英。
D.材料在论述讲述主体的策略转变时使用因果论证,阐明了多方协作的重要性。
【小题4】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我国还存在哪些不足?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
【小题5】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体,请据此分析材料三中《长津湖》案例值得借鉴之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元宇宙是基于VRAR、 区块链、NFT、去中心化等技术,来实现个人在网络世界里身份设定、社交、获得沉浸感、低延时、随地登录、构建经济系统和文明系统的虚拟体系。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沈阳认为,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产生的虚实相融的新型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

元宇宙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举个例子,假设我们从黄山旅游回来,如果家人想知道黄山好不好玩,他最多只能在手机里面看到照片和视频。如果是元宇宙时代,我们可以把所在的位置和相应空间,包括空间里的三维物体全部分享给他,他通过相应设备可以马上进入这个空间,获得和我们差不多的感受。像这样基于扩展现实的沉浸式体验,也可以理解为“3D版的互联网。基于区块链构成的经济互联网将成为元宇宙经济体系的基本形态。元宇宙的经济系统不再是现实世界的复制品,而是借助区块链的加密算法重新制造的。不同于虚拟货币,区块链搭建的经济体系可以让企业品牌得到货真价实的货币。

元宇宙本身并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理念和概念,仍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概念,不同参与者以自己的方式不断丰富着它的含义。理论上,我们可以把线下的一切都复刻到线上,也就是达到了元宇宙的终极状态。元宇宙有三种最核心的技术,即扩展现实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及区块链技术,未来可能合有爆发性、指数级的增长。比如,扩展现实技术由VRAR提供沉浸式的体验,可以解决手机解决不了的问题;数字孪生技术,能够把现实世界镜像到虚拟世界里面去,这意味着在元宇宙里面,人们可以看到自己的虚拟分身。

元宇宙自提出以来,在信息科学、量子科学、数学和生命科学等的推动下,不断叠加信息革命、互联网革命、人工智能革命、虚拟现实技术革命的成果,为人类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路径。

(摘编自《元宇宙: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目标》)

材料二: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也是元宇宙从概念走向流行的年份,元宇宙概念被点爆并非偶然,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疫情加速了社会虚拟化,在新冠疫情隔离政策下,全社会上网时长大幅增长,宅经济快速发展,线上生活由原先短时期的例外状态成为常态,由现实世界的补充变成了现实世界的平行世界,人类现实生活开始大规模向虚拟世界迁移。具体来说,疫情迫使老年人上网,远离互联网的人群实现在线化;日常工作中,人们更为习惯使用线上会议软件开会讨论业务;有了基本的水电气保障,到家电商的流行以及网络信息的充分供给,疫情正推动着宅男宅女的虚拟化生存

同时,元宇宙背后所依赖的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5G通讯、可穿戴设备等底层技术在经过前些年的酝酿后,其应用都日渐成熟,这些技术的结合运用使得打造元宇宙成为一种可能。

另外,还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因素。从市场前景看,元宇宙市场预期巨大。彭博行业研究报告预计,元宇宙产业将在2024年达到8000亿美元,普华永道预计元宇宙产业在2030年将达到1.5万亿美元。此外,当前移动互联网红利已经到顶并消退,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的载体,蕴含着社交、游戏、办公等场景变革的巨大机遇,传统数字科技企业和新兴初创企业都想抢先抓住未来赛道的机遇。

(摘编自《元宇宙元年的深度观察》)

材料三:

目前元宇宙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距离大规模产品化还十分遥远。毋庸讳言,元宇宙产业具有新兴产业的不成熟、不稳定等特征,还存在一些潜在风险。理想愿景和现实发展间仍存在漫长的去泡沫化过程。

雏形期的元宇宙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产业和市场都亟须回归理性,应警惕资本通过创造新概念、炒作新风口、吸引新投资等逐利惯性操作;目前元宇宙产业仍处于社交+游戏场景应用的奠基阶段,远未实现全产业覆盖和生态开放、经济自洽、虚实互通的理想状态,应警惕非理性的舆论泡沫带来非理性的股市震荡。

从技术方面来看,技术局限性是当前我国元宇宙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尤其是移动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底层架构性信息技术亟须提升。我国应加大基础信息技术研发投入,鼓励和支持相关企业加强基础研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高技术成熟度。元宇宙未来的发展不仅仅要靠技术创新,还要依靠制度创新。元宇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巨型资本的金融收割行为提供了更为隐蔽的操纵空间,金融监管需从现实世界拓展至虚拟世界。

在法律层面,应总结提炼在网络平台发展过程中的治理经验,前瞻性思考平台垄断、税收征管、监管审查、数据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加强前瞻性立法研究。

(摘编自《元宇宙热来袭是风口还是风险口?》)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宇宙是一种基于“VR、AR、区块链、NFT、去中心化等”的技术,也是虚实相融的新型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
B.元宇宙经济体系的基本形态是基于区块链构成的经济互联网,元宇宙的经济系统是借助区块链的加密算法重新制造的。
C.元宇宙所依赖的底层技术在经过前些年的酝酿后,其应用都日渐成熟,这使得打造元宇宙成为一种可能。
D.元宇宙在一定程度上为巨型资本的金融收割行为提供了更为隐蔽的操纵空间,金融监管需从现实世界拓展至虚拟世界。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扩展现实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及区块链技术是元宇宙三种最核心的技术,所以未来元宇宙会有爆发性、指数级的增长。
B.元宇宙可以解决手机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把现实世界镜像到虚拟世界里面去,已经把线下的一切都复刻到线上了。
C.疫情加速了社会虚拟化,元宇宙又作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的载体,在一定意义上说,疫情加速了元宇宙的进程。
D.当前我国元宇宙发展最大瓶颈是技术局限性,只要解决了底层架构性信息技术问题,就能实现元宇宙发展的理想愿景。
【小题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生活场景不符合“元宇宙”特点的一项是(     
A.举办虚拟演唱会,给观众提供沉浸式的体验。
B.在互联网上点外卖到家,不出门享受美食。
C.炒鞋团实炒虚拟球鞋品牌,获得真实货币。
D.六十岁老人可以在互联网上回到童年,再上当年老师的课。
【小题4】请概括材料二中论述“元宇宙”被点爆原因的分析角度。
【小题5】在我们对“元宇宙”充满期待的同时也看到了它潜在的风险,那么,该如何促进“元宇宙”产业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当代语境中研究传统节日的复兴与重建,我们必须统筹思考节日的传统延续与现代更新、物质精进与精神富足、本土经验与外部智慧、生活实践与文化建设这几对概念之间的关系,建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与现代文明方向接轨的、有利于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助于世界文化多样性保持的节俗内容与节日文化。

传统节日复兴应尊重民俗生活逻辑和一般文化逻辑。传统节日的复兴和重建作为社会建设与文化建设的重要事业,应在顺应民俗生活传统和文化传承逻辑的基础上运作。传统节日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但是对传统节日的资源开发和遗产保护进行评估,我们应以它是否满足民众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作为重要标准。传承于生活和实践中的文化才是最鲜活和温情的,也只有依靠民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行动,才能给文化带来最持久的生命力。近现代以来的文化震荡已多次带给我们警醒:民俗生活和文化传统切忌大破大立,必须对文化改造保持审慎态度。重建和复兴传统节日的前提是尊重民俗生活逻辑和一般文化逻辑,对蕴藏于传统中的文化积淀、生活惯习、情感需求有深刻思考,对当代社会结构、组织方式、生活样态、文化局势有清醒认知,坚持精耕细作、久久为功的建设理念,我们才能在现代节日文化建设过程中真正理解节日生活的魅力,以及它参与社会生活的潜力。

传统节日复兴应重视精神核心建设。节日并非可有可无,几乎所有的人类文明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都形成了本民族自己的节日体系和节日文化,这是因为节日具有凝聚精神、凝聚群体的作用。对于国家而言,全民共享的节日文化是传承民族历史、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的重要纽带。对于民众而言,周而复始的年节体系在无形而漫长的时间河流上形成稳定的世俗生活框架,人们可以对时间富有期待、作出计划,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在传统节日之中重温传统、积蓄力量,回归群体、获得慰藉,同时也以超越日常的体验调剂世俗生活。当代社会,我们更加需要节日的滋养。一方面,社会的分化及价值的多元化需要稳定的节日结构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匆忙而焦虑的日常生活需要温情的节日予以抚慰。所以,重视节日的精神建设,为民众提供精神的归属,是传统节日复兴和重建的根本方向。

传统节日复兴应有效传承和更新节日传统。传统节日复兴重建过程中,我们应有效传承和更新节日传统,以实现当今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下传统节日文化的激活与再生。首先,有丰富象征意义的节俗纪念物和身体力行的仪式行为作为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受到重视。节俗纪念物具有鲜明的节日标识性,对于烘托节日气氛、满足物质享受、促进社会交往有重要意义。节俗仪式也有助于辅助人们在沉浸体验中激发节日情感,满足精神享受。利用和更新节俗纪念物和节俗仪式是传统节日的当代建设应该开拓的两个方面。其次,传统节日的主题与性质需要结合时代需要进行完善。传统节日多为家庭节日,随着社会交往模式的变化,当今社会比较重要的人情关系,如同事、恋人、朋友、同学、邻居等往往缺乏节日表达机会,我们的节日可以适当向社区和社会延伸,以孕育更有公共属性和公共精神的共享节日空间和节日主题。

(节选自萧放、贾琛《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变革》,《社会治理》2020年第7期)

材料二:

提到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和中秋节一定是其中最隆重和重要的节日了,它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2021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遍布全球五大洲的45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23家驻外旅游办事处以网站和新媒体平台为依托,以文化和旅游为纽带,联动举办了欢乐春节”“天涯共此时——中秋节等活动,通过云端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传递到世界各地。

农历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2021年春节期间,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驻外旅游办事处以传统文化为舟,以数字内容为楫,通过寰宇同春——欢乐春节主题虚拟展和《春之序曲——民族音乐会》《情境冰秀——冰上杂技艺术晚会》等一系列融交互性、体验感和趣味性的线上项目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节庆文化魅力,传递和谐团圆健康的理念,诚邀各国民众共享欢乐、祥和的中国新年。

欢乐春节线上活动在世界各地带来了温暖祥和的节日气氛。众多网友表示,希望疫情结束后可以亲自到访中国,寻找他们曾在云端看到或听过的美好记忆。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天涯共此时——中秋节活动涵盖《2021中法中秋线上音乐会》等10余项精品项目,当时一经推出,在法热度持续攀升,获得观众和网友们的广泛赞誉。

据了解,由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驻外旅游办事处联动举办的2021年天涯共此时——中秋节活动,通过线上演播、虚拟展览、在线游览、互动体验、云端课堂等方式,为境外公众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云端聚会。

天涯共此时——中秋节把世界各国人民的心连在了一起,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摘编自李荣坤《邀世界人民云端共度中国节》,《中国文化报》2021年11月3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代语境中研究传统节日的复兴与重建,要统筹思考多种概念的关系,建设节俗内容与节日文化。
B.传统节日复兴应尊重民俗生活逻辑和一般文化逻辑,重视精神核心建设,有效传承和更新节日传统。
C.年节体系能形成稳定的世俗生活框架,也能协调社会分化及价值的多元化,还能给民众温情的抚慰。
D.丰富多彩的“云端”节日活动,把各国人民的心连在一起,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入人心。
【小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俗生活和文化传统切忌大破大立,我们应对文化改造保持审慎态度,这是近现代以来的文化震荡带给我们的警示。
B.节日具有凝聚精神、凝聚群体的作用,几乎所有人类文明在历史发展中都形成了本民族自己的节日体系和节日文化。
C.传统节日复兴重建中,只要有效传承和更新节日传统,就能实现当今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下节日文化的激活与再生。
D.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驻外旅游办事处,通过“云端”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传递到世界,使众多的网友希望到访中国。
【小题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传统节日复兴”的一项是(     
A.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驻外旅游办事处举办“欢乐春节”“天涯共此时——中秋节”活动。
B.端午节时,企业举办将粽子扔到江河中的活动,以表达对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纪念。
C.河南卫视在春晚播出《唐宫夜宴》、端午播出《洛神水赋》、中秋播出《广寒宫》节目。
D.重阳节时,一些单位组织员工登越秀山、花塔、光塔,在高处朗诵古诗,弘扬传统文化。
【小题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语言特色。
【小题5】班级将要举办一次“复兴传统节日,共度元宵佳节”的文化活动,请你设计两个活动项目,并结合材料说明设计理由。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